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武威市2012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2-12-7 9:55:4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重要一年。做好2012年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任务,推动生态环保工作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环保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第七次环保大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三大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总体思路谋划、推进环保工作,以加强生态保护和石羊河流域环境重点治理为抓手,以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为重点,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要务,确保完成2012年污染物减排目标,突出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重点项目污染综合整治、环保服务、环保执法监管四个重点,确保饮用水安全、石羊河流域水质明显好转、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高度融合,为全面促进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环保工作目标
    2012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控制省上下达的指标之内。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30天以上,石羊河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南营水库、西营水库、黄羊水库及红崖山水库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类别,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表率稳定在100%。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
    三、环保工作重点任务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全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1、认真贯彻落实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把第七次全国、全省环境保护大会、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作为阶段性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当地实际,明确今年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和落实措施,做到部署及时,重点突出,措施明确。把重点行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和污染治理效果列入重点工作之一,加大监测、考核、执法力度,督促高污染、强排放的企业加大投入,限期治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2、做好“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报批实施工作。市、县、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主要污染物减排规划等其它五个专项规划修改完善工作,在与国家规划、省上规划做好衔接的基础上,在一季度完成报批,认证审查后于第二季度发布实施。
    (二)以治污减排为主线,推进环保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1、认真制定我市2012年度污染减排工作计划,组织好项目、计划实施。按照“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原则,编制2012年全市污染减排年度计划,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层层分解减排任务,将省上下达的CODcr和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排污单位,落实到具体项目,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2年减排计划。
    2、加快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的建设和运行监管。开工建设古浪县污水处理厂,建成天祝县、武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武威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升级改造工程,建成黄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并通过验收。加强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的监管,确保处理设施运行率达到100%,负荷率达到70%。
    3、大力开展农业污染源减排,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深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及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程,力争年底前2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继续开展环保标志核发与管理工作,加快淘汰不达标机动车和2005年前运营的黄标车,全面推行机动车国IV标准,实施机动车淘汰补贴政策加快推进燃油品质提升。
    4、不断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加强放射源管控,严格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工作,强化放射源转入、转出的审批备案制度。严把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验收关。健全突发性核与辐射事故的应对处置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强化监管监测能力体系建设,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全市环境风险源数据库,积极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确保全市辐射环境安全。
    5、加大固体、危险废弃物和重金属污染防治监管力度。加强危废环境监管,开展危废规范化监督管理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制度。全面开展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基本资料数据库,2012年底前完成历史遗留铬渣处置任务。加强涉重企业环境管理,建立特征污染物监测制度,安装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
    6、完善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工作制度,定期通报污染减排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实行污染减排预警监控机制,认真履行对县区、部门、企业的监管职责,确保目标责任书及污染减排任务的落实。
    (三)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开展烟尘控制区创建工作,大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开展小散锅炉、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等专项整治,完成21家以上餐饮单位饮食油烟治理任务,确保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30天以上。
    2、认真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做好地表水和石羊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南营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西营水库、黄羊水库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确保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国家规划项目和辖区内地下水污染防治国家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实行饮用水源地分类管理,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制度,依法查处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拆除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完成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保障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3、加强噪声污染治理。继续加大对城镇娱乐业噪声和餐饮业油烟污染等影响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的集中整治,积极创建安静小区,实现声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4、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加强与城建部门协调配合,督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正常运行。加强对水泥、电石、造纸、碳化硅企业的监管和治理,实现辖区内水泥、电石、造纸、碳化硅企业达标排放,城北集中供热工程通过环保部门的验收。惠思洁完成造纸行业达标改造方案并开工建设。达利、赫原木糖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天祥肉类完成省厅验收。
    5、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督促各县区完成4户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并通过省环保厅验收;4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组织2家单位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引导企业投资循环经济项目,以项目带动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水平的提高,积极指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建成2户发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进生态建设
    1、稳步推进金大快速通道沿线乡镇、村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在争取2011年中央、省上农村环境治理资金2592万元的基础上,2012年争取达到3000万元目标;搞好农村清洁工程,实施60个村“以奖促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19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逐步推进金大快速通道沿线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和生态修复工作,努力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成全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工程、领头工程。
    2、积极开展农村环保“以奖代补”和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或生态村创建和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创建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生态村8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或生态村创建数额不低于2011年。
    3、扎实推动生态建设。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规定和省环保厅安排部署,开展全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加强监管,通过资金支持、财政保障等多种方式支持功能区发展。开展辖区内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建设环保专项监督检查,完成专项检查方案并编制上报、、专项检查、问题整改、总结等专项工作。
    (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1、进一步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认真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和市、县区、企业三级保障体系,加大对环境事故隐患排查,组织开展好应急演练工作,有效防止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突出对重点行业和违法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严肃依法处罚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违法建设项目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建设项目。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监管,查处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源的违法行为,保障饮水安全。
    3、妥善处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进一步拓展环境投诉渠道,扩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重大环境信访事项处理机制,落实《信访条例》,加强督查督办,提高信访案件办结率。市县区全线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并做好信息收集及案件查办等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真正做到“有报必接、违法必查,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七)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1、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深入开展环境法制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法制意识。制定宣传工作计划,以“6.5”世界环境日等节日为载体,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为平台,广泛开展系列环保宣传活动,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人民群众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积极投身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及时宣传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正反两面典型的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报道环保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和先进典型,曝光一批环境违法事件和企业。
    3、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好市、县(区)级绿色单位创建工作,2012年全市要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学校10所、绿色机关3个、绿色企业10个、绿色社区4个、绿色家庭5户,促进城乡生态系统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
    (八)树立服务发展意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强化服务发展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继续坚持把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要务,以解决影响我市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着力点,通过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积极为企业在治污技术选择等方面提供信息服务和咨询指导,加大对引进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服务力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强化建设项目环保服务管理。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环评为导向,寓项目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积极主动为市委、市政府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当好参谋助手,把好项目准入关;积极“跑部进厅”,请下来、跑上去,多方协调,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快选项目,多选项目,选好项目,搞好对接、协调,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倾斜和重大项目环评支持。研究国家环保投资政策,把握资金投向,建立环保项目库,储备一批污染治理和减排项目,切实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优质服务。实行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和限时办结制度,提供高效快捷服务。对于国家省上审批的项目,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确保应批尽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落实项目分级审批规定,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要达到100%。
    3、创新环境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以污染减排为抓手,以监控中心为平台,集项目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四位一体的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完善和强化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措施。实施好《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4、加大对重点企业、项目的帮助指导。深化、细化市、县区环保局领导及各科室包抓全市重点企业和项目制度,开展“环企共建”,对重点减排项目,特别是麦芽、淀粉企业的废水治理,采取一企一策、一厂一计的办法和政府财政资金补贴、环保部门现场监督指导、专业公司技术把关、企业自主施工等方式,明确目标、限定时间,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5、提高环评、监测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单位优势,全力以赴做好重点项目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环境质量监测、环评现状委托监测、验收监测为重点,加大对环境要素的常规监测和实时监测,为环境监管、经济社会发展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提供科学的依据。
    (九)大力加强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环保队伍
    1、推动三大能力建设,提高管理能力。扎实推进监察、监测、统计和信息标准化建设。各县区环境监察大队按《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完成标准化建设,达到西部地区三级标准,按照规范化标准建成县区环境监测站,市局完成环境信息机构标准化建设。
    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党建工作,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责任,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环保“六项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纪违法行为。
    3、抓好政治理论和环保业务知识的再学习。继续抓好政策理论和环保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等方式,抓好全系统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落实岗位练兵考核活动,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素质和灵活运用政策、法律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
    4、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强化制度监督和办事公开,努力打造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环保局。
    5、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县区环保部门力争创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市环保局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全市环保队伍的文明素质。 (武威市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