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贵阳市“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12-12-19 9:59:0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关注的焦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转型,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对于提升贵阳知名度,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城市至关重要。

贵阳市“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在对贵阳市“十一五”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为依据,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明确了贵阳市“十二五”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工程、区域布局和保障措施,是全市“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现状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抢抓机遇,全面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的五年。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和中共贵州省委“生态立省”,贵阳市委 “环境立市”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载体,在奋进的五年中,注重生态,关注民生,加快环境整治力度,以实施恢复生态、保护城市环境的重点工程为载体,完成了一批保护城市环境,恢复生态的重大项目。“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第一节  “十一五”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一、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截止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预计达到42.3%,同比增长5.16%,实现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的目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3%,同比增长1.32%,年均增长0.26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75平方米,同比增长0.34%,年均增长0.06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约48%。初步形成以环城林带为依托,风景林地为基础,干道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河流、社区、庭院各种绿地相互交融,乔、灌、藤、花、草搭配有致,点、线、面、环协调发展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专栏一:生态建设情况

水土流失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00 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和重点水源地综合治理面积 100 平方公里),全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石漠化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完成岩溶治理面积 495.21 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面积 155.17 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 34 个,完成率 100% 。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营造林 41829.33 公顷 ,森林覆盖率预计达到 42.3% 以上,比“十五”期增长 5.16% ,确保了全市森林覆盖率一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目标。森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每公顷森林蓄积从 2005 年的 37.4 立方米 增加到 44.9 立方米 ,森林的林层结构、树种组成逐步得到改善。

中心区绿地建设成效显著

完成新增绿地面积 619.85 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 2005 年的 40.98% 增至 2010 年的 42.3%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 2005 年 9.42m 2 增至 2010 年 9.75 m 2 。

水利建设为生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增解决农村人口 60.48 万人的饮水安全,完成 21 座小型病险水库和重要山塘除险加固,一批骨干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和完工,新建雨水集蓄小水池 2.27 万口,新增水浇地 4.5 万亩,基本完成全市 25 度以上坡耕地治理任务。

两湖一库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阿哈水库已达三类水质;红枫湖和百花湖部分区域已达达三类水质。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两年遏制水质进一步恶化趋势,第三年水质有明显好转目标基本实现。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成效突出

全市已完成户用沼气池 21.3 万口,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池 50 口以上;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实施秸秆还田,化肥、农药施用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区建设稳步推进

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 1 个、省级森林公园 4 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8 个,县级自然保护点 1 个,县级森林公园 1 个,风景名胜区 2 个;二是现有 2 个国家 3A 级旅游区, 3 个国家 4A 级旅游区

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全年优良天数预计达 345 天,优良率达 94.5% 。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按功能区实现达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95% ;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 81.98%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预计达 56dB(A)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预计达 68dB(A) ;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 50%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预计为 87% ;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率 1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90% ;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基本达标;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全国平均水平;单位 GDP 用水量达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 2.26 吨标煤 / 万元,比 2005 年下降 31.53%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1.7% 。

专栏二:环境保护情况

城市中心区空气质量明显提升

2010 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预计达达 345 天,优良率为 94.5% ;二氧化硫年均值从 2005 年的 0.070 毫克 / 立方米下降到 0.058 毫克 / 立方米,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内;二氧化氮年均值为预计为 0.026 毫克 / 立方米,与 2005 年基本持平,继续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以内;可吸入颗粒年均值从 2005 年的 0.083 毫克 / 立方米下降到 0.074 毫克 / 立方米,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内,大气环境质量整体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内。

区、县(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10 年二氧化硫年均值预计控制在 0.057 毫克 / 立方米—— 0.030 毫克 / 立方米之间;二氧化氮年均值控制在 0.030 毫克 / 立方米—— 0.011 毫克 / 立方米之间;可吸入颗粒年均值控制在 0.125 毫克 / 立方米—— 0.065 毫克 / 立方米之间,继续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内,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南明河水质由劣五类提升至四类, 2010 年我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预计为 95.83% ,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 。

城市声环境质量优于国家考核标准

2010 年我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道路交通噪声分别为 56 分贝, 68 分贝,优于国家考核标准。

固体废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截止 2010 年,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预计为 436.28 万吨,处置利用率为预计 97.97% ,比 2005 年增长 45.5%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 100% ,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 93.3% ,比 2005 年增长 2.68 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突出

截止 2010 年我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预计为 17.95 万吨,比 2005 年减少排放 12.25 万吨,预计同比下降 40 个百分点; COD 的排放量为预计 5.02 万吨,预计比 2005 年减少 0.76 万吨,同比下降 13.1 个百分点,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给贵阳市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市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上取得了实效,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明显好转,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城市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市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率大幅度提高,我市污染物介质以水、大气为主向水、大气和土壤共存转变,污染源从以工业源为主向工业源、生活源、农村面源以及交通源等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向常规、新型复合污染转变,各类环境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二是产业结构极不合理,资源耗能型企业仍占主体地位,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加工型经济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随着资源开发强度和消耗的不断加大,资源的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明显凸现出来;三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医疗垃圾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四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任务重;五是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对饮用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及生态环境都将造成一定的威胁和隐患,小城镇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态保护急需加强;六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存的特殊复合型污染需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监管、信息、宣教、科研等能力急需加强;七是由于历年欠账较多,经济总量小,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环保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环保投入远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总之,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第二章  “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

当前,国际经济逐步趋暖,世界主要经济体正缓慢复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的共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转型。 从国际形势看: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危及人类自身安全,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说明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完整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目前,国外许多城市把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显示中国仍然是世界排放大国,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强化节能减排,党的十七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政治报告,明确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十二五”规划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从省内形势看: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目标,贵阳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八届八次全会作出了提高执行力、抢抓新机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2009年又作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三创”工作部署,把“三创”工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载体,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升、拓展、充实“三创”的内涵,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一系列新的重大机遇,必将极大地促进贵阳市“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第二节 “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要素和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突出

贵阳市总体上属于资源不足的城市。人均耕地0.028公顷,不足全国人均土地面积的一半,土地资源匮乏,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人口压力大,石漠化现象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仍有201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任务重;而且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作支撑,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为1371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31立方米/年的61.5%,是全省人均拥有量的一半,且时空分布不均,饮用水源保护区占到水体总面积的一半,保护难度大。贵阳市植物资源种类较多,但可供开采利用的资源种类不足,且人为破坏经常发生,使植物、植被恢复受到严峻的挑战,矿产资源以铝磷为代表有较大储量,但开采中对产生的废渣、废气、矸石的处置恢复滞后,导致矿区生态系统退化。总之,资源要素对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经济总量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经济保障不足

贵阳市是个相对落后的省会城市,经济实力薄弱。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经济实力差距明显,而且这种差距还呈扩大趋势,在西部十个省会城市中经济总量排位第八,居位靠后。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和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贵阳市经济发展的环境没有优势,贵阳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以及对外来要素的吸引力很难与周边大城市相比,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贵阳市经济总量小的客观实际,一时还难以改变。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污染破坏的程度超过环境治理的速度,今后10年,随着贵阳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还将产生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全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总量小,经济保障不足,区域竞争力不强,造成贵阳市在生态与环境治理项目上在竞争国家资金和建设上运作困难,增加了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难度。

三、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历史债务重

贵阳市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是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忽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造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严重失调,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资源型经济特征。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使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超过了极限。从生态系统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看,云岩区、清镇市、南明区、白云区四个区、县(市)已处于超负荷状态,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及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压力已超过本地区的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已经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其余六个区、县生态环境承载力压力也很大,整个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背上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沉重的历史债务包袱,特别是中心城区环境压力增大,在短期内还难以解决。因此,使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制约。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保持资源的持续利用,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第三章  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第一节 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要求,以巩固提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优化水资源,优化森林资源建设力度,以实现生态环境容量的动态平衡;加强污染源的全防全控,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保持生态经济、生态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标。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推进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节约资源,统筹规划。依据各区、县(市)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功能定位、合理确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发展范围,有针对性的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实施相应建设项目,促进全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协调发展。

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与人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大投入,组织,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事业。

三、突出重点,防治结合。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治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评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五、依法监管,科学治理。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巩固建设成果。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的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建设效益。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全面完成创模指标,并巩固和提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等措施,增强公众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达到新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环境安全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专栏三:主要规划指标

指标名称

2010 年预计

2015 年目标

一、自然与社会协调指标

森林覆盖率

42.3%

45%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42.7% ,人均 9.98 ㎡

44.5% ,人均 12.3 ㎡

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的优良率

94.5%

95% 左右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95%

95%

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81.98%

90%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56Bb(A)

< 60 Bb(A)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按功能区达标

按功能区达标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

48%

> 50%

二、自然与经济协调指标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 1.7%

≥ 2.0%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2.26 吨标准煤 / 万元

1.48 吨标准煤 / 万元

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平均水平

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

基本达标

稳定达标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90%

> 90%

能源消耗强度

达国家控制指标

达国家控制指标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达国家控制指标

达国家控制指标

第四章  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安排。一是加强生态建设,以优化水资源,优化森林资源为重点,继续强化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着力构建两江生态屏障,实现生态环境容量的动态平衡;二是加强环境保护与污染综合治理,提高人居环境适宜性;三是强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重点项目围绕主要任务的三个方面,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环境整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人居环境。对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体系,对已达到国家环境模范城市指标要求的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对未达到指标要求的实施建设和达标工程。规划总投资估算为112亿元,其中: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69.36亿元,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42.94亿元。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容量的动态平衡

“十二五”期间在生态建设上要突出抓好优化水资源,优化森林资源工作。在优化水资源上要加快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加快水资源综合开发进程,加强水资源和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以解决城市缺水和后备水源不足的矛盾,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城乡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体系,新增供水能力1.12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城市供水能力0.4亿立方米,县乡供水能力0.72亿立方米;在优化森林资源上重点抓好提升森林生态景观,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一环林带重点针对森林健康等级、生态功能等级、自然度等级和景观度低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二环林带重点针对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占主导地位,林分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一是在保持环城林带森林总面积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林间空地,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二是进行林分结构调整,对低质低效林分进行改造,增加景观度高的树种和经济价值高的树种,提高生态功能等级和景观度等级;三是增加生物多样性,乔、灌、草、藤、竹,以及花、叶、果、形各异的植物合理配置,适应野生动物、鸟类繁衍生息,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四是注重经济林建设,增加森林的经济价值。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抓好长江珠江防护林、环城林带、集中式水源地、主要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的林业生态治理,以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资源管理为重点,积极保护我市现有森林资源,以经果林建设和森林公园建设为林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完成营造林60.4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2.8万亩、封山育林14.82万亩,恢复经营2.84万亩,森林覆盖率继续提高,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5%以上。重点实施以下工程:

一、优化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

“十二五”期间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要围绕增加城市供水;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提高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保护重点水资源,改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四个方面加快启动实施。到2015年,力争新建鱼洞峡、那卡河、红岩等一批中小型水库47座,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12亿m³/年,除险加固水库23座,新增重点水源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00平方公里,对98条中小河流进行保护和治理,新建“五小”(小山塘、小水渠、小提水站、小水池、小堰闸)水利工程1.2万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饮水安全33.9万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逐步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优化森林资源工程

——林相结构工程

“十二五”期间,为增加我市环城林带、主要通道两侧、其他灌木林地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其生态效益及森林景观等级,采取乔、灌结合的方式,实施林相改造,营建针阔混交林,完成环城林带林相改造0.55万公顷,其他灌木林地改造1.33万公顷。

——森林健康经营工程

“十二五”期间,为有效降低我市中幼林林分密度,提高林分质量等级。在第一、第二环城林带及主要水源保护区域内实施森林健康经营工程。其中:中幼林抚育工程实施主要安排在乌当、花溪、清镇、修文、息烽、开阳六区县市,每年实施8000公顷,“十二五”期间完成4万公顷;低产(效)林改造工程主要安排在花溪、清镇、修文、息烽、开阳五区市县,“十二五”期间完成9000公顷。

——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及景观改造工程

“十二五”期间,重点生态区域补植补造工程围绕环城林带优化,增加造林面积;主要交通干道、采石迹地生态修复及景观改造;集中式水源地和水土流失区域、石漠化区域三个方面进行安排。

1、环城林带优化造林工程

“十二五”期间在对全市涉及10个区市县一、二环林带进行有效管护的基础上,对林带目击一面坡一般灌木林进行林相改造,对宜林荒山、疏林地、石山、沙石山进行人工造林和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总管护面积5.06万公顷,其中:人工促进封山育林102.2公顷,人工造林717公顷。

2、主要交通干道、采石迹地修复及景观改造工程

“十二五”期间,对所涉10个区市县石漠化、采石迹地在通过工程措施改善工程区立地条件的基础上,乔、灌、草结合,营造针、阔混交林,同时对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林中空地进行补植补造,补植补造树种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观花、观叶阔叶树种,提高林分的景观效益,实施采石迹地、石漠化生态修复及景观改造666.7公顷。

3、集中式水源地水土流失区域造林工程

“十二五”期间,对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东风水库、构皮滩水库、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红马水库、鱼简河水库、小桥河水库四周目及一面坡水土流失区域和坡耕地、林业用地进行造林,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人工促进封山育林的方式,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草配置。完成人工造林1525.7公顷,封山育林277.5公顷。

三、城市绿化美化工程

——中心城区绿地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绿地建设工程继续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目标,对城市中心区实行规划建绿,建立“绿线”制度,提高绿化品位,加强居住区绿化、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将城区山头建为开放式绿地公园;近郊以城镇、湖库、河流、道路、景区绿化美化为重点,坚持开发、保护和建设并重,加快通道绿化,将贵黄、贵遵、贵毕、贵广、西南环线和川黔、黔桂、贵昆、贵广高速铁路等通道绿化列为重点,完成通道范围内可绿化土地的全面绿化和低质低效林地的改造;充分发掘“一环、二环”林带的旅游价值,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到2015年,城市中心区新增绿地308  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3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23.2%。

——森林公园建设工程

到2015年,巩固和完善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息烽温泉省级森林公园、开阳二重山森林公园等4个森林公园,使森林公园具备较好的旅游接待能力;新建花溪孟关森林公园、乌当盘龙山森林公园2个,到2015年全市森林公园达6个;新建二坡山生态园、白云玫瑰基地观光园,到2015年全市生态园达2个。规划期内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森林公园体系。大力推进森林旅游业产业化,充分利用省会城市旅游中心地位的优势,形成北线贵阳—长坡岭森林公园—息烽温泉森林公园,贵阳—南江峡谷—香火岩风景区;东线贵阳—永乐观光果园—香纸沟;南线贵阳—云关山森林公园—孟关休闲乐园;西线贵阳—清镇森林旅游度假村—红枫湖等多条森林旅游线路,带动全市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把森林旅游业培育成全市林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继续按照“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城乡绿化、美化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树林进城、园林下乡”,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围绕强化“主题”和突出“特色”,提高绿化品位,做精、做细、做美。使点、线、面绿化溶为一体,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绿化格局,创建生态功能与城市功能相融合的现代生态文明城市绿化模式。在农村,同步与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结合起来,恢复农村的整体生态功能。“十二五”期间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50个,建成“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优美环境。

——绿色节能建筑工程

大力推进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材建筑、节水建筑、保护环境的绿色建筑工程,贵阳市以建筑节能和太阳能、地源热泵和地下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为重点,“十二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应用总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住宅建筑160万平方米。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及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

按照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及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的安排,在完成对全市现有天然林501万亩(33.4万公顷)进行有效管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采用封山育林,包括人工促进封育完成营建生态公益林4500公顷,重点安排在花溪、乌当、白云、清镇、修文、开阳、息烽7个区市县。

——退耕还林工程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

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工程新增计划,实施人工造林2000公顷,封山育林2000公顷,继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恢复经营造林1897.2公顷,种植经果林4288.4公顷,重点安排在全市范围内高速、高等级公路、国道、铁路、湖库四周,环城林带及重点区域目及地所有25°以上陡坡地段。

四、生态修复工程
“十二五”期间生态修复工程继续围绕重点水源地和保护区,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和石漠化重点区域治理,重点安排以下工程。

——石漠化及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实施石漠化治理面积972.28平方公里,重点布局在“两湖三库”及南明河、猫跳河流域沿岸和所属区、县(市)石漠化重点区域。

安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治坡、治水和流域治理相结合,重点治理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陈亮河、小关湖、黔灵湖等区域和各区、市、县重点水源地和保护区。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根据《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8-2015)》,我市10个区、市、县均列入了治理范围,其中息烽县、清镇市、开阳县3个市县被列为全省55个(国家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市)范围,并于2008年全面启动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今年起,我市新增云岩区、南明区、乌当区、白云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县7个区(县)列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至此,我市有石漠化综合治理任务的10个区、县(市)将全部得到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全面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五、生态农业工程

“十二五”期间生态农业工程要继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程,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工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在切实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市民餐桌计划,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必然选择,要围绕“畜、禽、蛋、奶、菜、果、茶、药、花”等9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理念做大做强。按照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2015年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00万亩,农产品品种总量达800个以上。

——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工程

加快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力度,按照循环农业理念,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3R模式,改变农村畜禽粪便乱堆乱放,养殖小区臭气熏天的现状,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形成“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种植业”的良性循环系统,提高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便污染“零排放”。2015年建成100-300立方米养殖小区沼气池工程500个,300立方米以上大型沼气工程150个。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又称节水农业工程,我市农业生产上有较为成功的经验,以农业喷灌、微灌和滴灌相结合,以较小的水、肥循环利用换取无公害、绿色农业最大的经济效益,深受群众喜爱。“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加快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推进力度,2015年新增节水灌溉示范点35个,实现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

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

——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从抢救生物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设力度。对保护区的珍稀动植物有关生态、环境、习性、繁衍等进行完善、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完善科研体系,监测体系和培育基地建设,大力恢复野生种群;加大科研、宣传、投资和执法力度,抓紧建立外来有害生物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建设工程,积极恢复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到2015年,建立野生动植物种源繁育基地1个;野生动植物培育基地5个,营建重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10个;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落实古树名木建档挂牌,治理复壮、抢救,设置保护设施,划定保护范围。完善红枫湖、百花湖、天河潭、香火岩、阳明洞、息烽集中营、清镇暗流河、相思河8个风景名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个自然保护区(青岩油杉、开阳紫江地缝、南江大峡谷、息烽西望山、乌当香纸沟)的申报组建工作。

——湿地建设工程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对全市现有湿地资源进行有效普查,加快湿地建设步伐,采取营建水土保持和观赏树种,种植净水植物,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湿地景观,对湿地现有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提高人居环境适宜性

“十二五” 期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应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推进。一是继续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中心,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原则,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二是在优化城市水资源方面,继续加强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建设,实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中心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 三是继续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切实改善重点流域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四是继续加强工业“三废”、噪声、粉尘等综合治理,全市重点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废渣实现集中清运;加强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建设,继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工程;五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农村环境和农田面源污染问题;六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进一步降低土壤污染程度;七是加强工业“三废”排放中重金属污染防治,从源头上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形式、生产消费,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一、大气环境保护

“十二五”期间继续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继续实施能源改造和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积极发展煤层气、焦炉煤气等清洁能源,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和城镇燃气普及率。巩固取缔小吨位燃煤锅炉和经营性燃煤炉灶成果,加快实施饮食业“油改气”工程改造,加大城市人口稠密区工业企业关、停、并、转、迁力度,完成中心城区的贵阳特殊钢有限公司、贵阳发电厂等重大污染企业的异地搬迁和关停工作,减少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根据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容量,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火电脱硫政策,严格控制新建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加强对有色、钢铁、建材、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控制,重点落实脱硫设施建设与结构调整;逐步开展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形成以防治火电行业排放为核心的工业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和以防治机动车尾气排放为核心的市区氮氧化物污染防治体系。电力行业全面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新改、扩机组必须配套烟气脱硫设施,同时加强非电工业等低氮燃烧技术推广使用,全面提升机动车污染控制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在用机动车检测/维护(I/m)制度和在用车环保分类标志制度,进一步推动车用燃油低硫化进程,严格新车准入制度和尾气排放控制,逐步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进一步强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污染控制,加大对水泥、钢铁等行业的颗粒物污染治理力度,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对现有水泥厂、钢铁厂、电厂等的工业锅炉进行深化治理,安装高效除尘设施,减少地面扬尘污染。重点实施以下工程: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饮食业油烟污染治理工程、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程。

二、优化城市水资源

(一)加快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建设

 “十二五”期要进一步坚持治污为本,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污水处理率稳定在95%以上,中心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拟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0座,形成日处理能力稳定达到100万吨,实现城市雨污分流体系;同步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和管网系统,实现再生水利用率达20%以上;完成南明河、市西河、贯城河等流经市区的河道综合治理,修建两岸截污沟及管网,确保城市地表水水质全面改善;完成国家“十二五”期间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中心城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污泥安全处置的建设,加快未达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使其达到设计处理能力,在污水处理设施中增加除磷脱氮功能,并安装在线监测设施,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中水回用率;加快县级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按规划继续推进二桥、金阳、高新、花溪南部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继续强化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提高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在工业园区推广集中式污水处理,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垃圾填埋场,矿产资源开发场等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广生活污水无害化生物技术,加快污水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进程。新建的规模以上住宅小区,宾馆,写字楼,办公楼等场所必须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鼓励,支持建设中水回用工程,逐步对已建成的大型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实施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系统改造;加快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进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使供水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大力推进供排水一体化经营。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积极参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推向市场,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保证污水处理目标的实现。重点实施以下工程: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确保污水处理目标的实现;实施好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工业固体废物、废渣堆积量实现零增长,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十二五”国家下达给我市的总量排放指标之内。

(二)加强我市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工作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加强以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等城镇重要饮用水源为重点的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继续开展治水工程,大力实施环湖、库周围和沿线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系统工程,根本遏制水质、水体恶化趋势,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确保城市用水安全;开展南明河流域、猫跳河流域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开展水质净化工程、生物修复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和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工程,切实加快环境治理步伐;按照生态功能区划,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完成各区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及批复工作。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企业、农家乐等进入,阻截一切污染源,制定合理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建立饮用水源地水质和饮用水水质公告制度,落实《贵阳市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切实保护和改善我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确保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重点实施好生活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水环境管理考核制度,切实保护好水资源。

三、噪声污染控制

“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对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督管理,结合城市拓展,进一步改善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交通状况,控制市区人口密度,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扩大禁鸣路段,严格控制建筑、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噪声污染,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重点实施好工业噪声污染治理工程。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十二五”期间,继续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污泥处置工程列入环保重大工程,进一步加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工程建设力度,加快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建设,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促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专业化运营,提升危险废物处置工程设施的运营管理效率。到2015年,中心城区医疗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农村地区医疗废物安全风险基本控制;积极推进脱硫石膏、磷石膏、煤矸石、粉煤灰、煤泥、炉渣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污泥利用处置率,加强污泥利用处置全过程追踪监督管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继续开展对攴厨垃圾、废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建设,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开展对原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尤其是卫生填埋项目的评估工作,加强对填埋工艺安全性和渗沥液处理问题的研究,推进城市垃圾处理工艺改造。重点实施好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日处理能力700吨的南郊生活垃圾处置场,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短冲生活垃圾处置场;设置高雁、桐木岭、孟关三座大型垃圾中转站;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在金阳、白云、沙文、高新开发区、新添寨及花溪建立一次转运站,新建和改造垃圾转运站51座,新增收运规模1900吨/天;新增日处理200吨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贵阳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清镇、开阳、息烽、修文垃圾卫生填埋场;关闭所有的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实施垃圾堆放场及周边环境生态恢复。实施好危险废弃物处置工程,“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快危险废弃物处置工程设施建设力度,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强化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强对汞、砷等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快对废油、废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加快贵阳市医疗处理处置中心建设,促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专业化,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提升运营处置管理能力。

五、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是我市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环境现场评估制度。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市土壤污染进行全方位评价,提出土壤分区控制、利用和保护对策。以高浓度、高风险、重金属污染为主,开展典型区域、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工作,作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工作。

六、农村环境保护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落后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淘汰污染严重和工艺落后的生产项目,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示范乡镇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重点实施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以开展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便,农业秸秆等污染物的治理及综合利用力度。

七、节能减排与重金属污染防治

“十二五”期间,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理念,继续推行以清洁生产为统领,以节能降耗为核心,推动节能环保型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支持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加强工业“三废”排放中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从源头上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强化综合治理,确保现有企业冶炼废渣的无害化处置。逐步安全处置历史遗留堆存的废渣及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开展环境敏感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土修复工程,遏制和减轻污染破坏程度。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完成贵州华能焦化制气公司焦化尾气综合利用、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炉窑烟气余热利用项目、林东矿业集团红林瓦斯发电站、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四套硫酸及锅炉房尾气氨洗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推动全市工业企业节能技术和装备升级换代,切实提升工业企业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第三节  强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强化生态预警,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建立生态环境快速反映响应系统,是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十二五”期间,建立和完善生态和环境全面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监测预警、执法监督、环境管理三大体系,实现环境监管能力由常规达标向全面达标,由重硬件向全面提升,由齐头并进向重点扶优的三个转变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环境质量监测网(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源监测网、环境监测信息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网络;形成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源监测、环境信息、环境事故处理快速反应系统,初步建立起危险污染源数据库、污染事故处置专家查询系统和实时跟踪监控系统,形成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快速响应系统,制定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提高环境现场执法能力和应对突发性污染处置能力。加快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森林、草地、农地、湿地、城市等生态定位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测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定期公布监测情况;建立与遥感解释相结合的地面生态环境监测站,形成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到2015年,使全市森林火灾年损失率控制在0.5‰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实现环境有效监测和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一、林业生态监测和保护工程

“十二五”期间林业生态预警监测体系重点围绕全市已形成的现有森林面积和动态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植被恢复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进行定点监测,初步建立起与遥感解译相结合的地面监测系统,同步对森林有害生物、森林防火、野生动物栖息和鸟类消长情况,森林病虫害、湿地保护进行监测,完成林业监测、季报、年报资料。依托原有的省、市两级监测站点及体系,完成病虫害监测体系,完善森林火警预测预报系统,林火瞭望监测系统,林火信息及指挥系统,林火扑救系统建设,使我市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监测。

二、水资源监测和保护工程

水资源预警监测体系重点围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区和饮用水水库进行定点监测,“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和水土流失预防监测网络,发布重点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区水源监测、季报、年报资料,提供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动态治理监测资料。“十二五”期间建立市级监测中心一个,区县级监测中心10个。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和保护工程

构建食品安全体系和循环农业发展理念是“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对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从土壤性状变化、化肥、农药施用、有害生物预警、农业废弃物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监测,“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网络,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安全,形成基地—市场全过程监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产品实现增值、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2015年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达85%以上。

四、环境安全预警和环保监测工程

“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环境监测预警、执法监督、环境管理三大体系,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的水质自动监控网络,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控网络和污染事故快速反应系统。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制定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提高环境现场执法能力和应对突发污染事故处置能力。建立起以市环保监测为龙头,区县监测为骨干,辐射全市各地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农村面源污染监测和环境综合管理五大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科研、规划、监测、咨询评估队伍建设,提高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

第五章  区域布局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区域布局是确定贵阳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根据贵阳市人民政府《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产业布局规划》及相关行业规划,按照全市已经形成的空间布局、区域特征及功能划分,将全市划分为三大区域,即:核心区、次核心区、外围区进行布局。“十二五规划”期重点建设工程将围绕规划划分的三大区域进行安排(详见贵阳市“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总体布局示意图)。

第一节  核心区

本区由云岩、南明、金阳、小河组成,区内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位于黔中地区核心区域,按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安排,属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提高绿地建设面积和森林景观,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强化城市生活污染治理和南明河、市西河等河道治理,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禁止新建(扩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全面增强城市功能。重点建设工程:优化水资源工程、优化森林资源工程、中心城区绿地建设工程、森林公园建设工程、绿色节能住宅工程、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湿地建设工程、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饮食业油烟污染治理工程、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工业噪声污染治理工程、生活污染治理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林业生态监测和保护工程、水资源监测和保护工程、无公害农产品监控和保护工程、环境安全预警和环保监测工程。

第二节   次核心区

本区由乌当、白云、花溪组成,区内人口相对密集,属黔中经济区,按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安排,属国家限制开发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等工业发达,工业化程度高,是我市重要的高新技术、先进制造、材料和新材料及铝工业等工业基地,兼顾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特色旅游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以饮用水资源保护为重点,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重点发展以节能减排、控污、增效为核心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控制工、农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废气、废渣、废水”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建设工程:优化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林相结构工程、森林健康经营工程、重点生态区域补植补造工程、环城林带优化造林工程、主要交通干道、采石迹地修复及景观改造工程、集中式水源地水土流失区域造林工程、花卉、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工程、森林公园建设工程、绿色节能住宅工程、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生态农业工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湿地建设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优化城市水资源工程、工业噪声污染治理工程、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工程、林业生态监测和保护工程、水资源监测和保护工程、无公害农产品监控和保护工程、环境安全预警和环保监测工程。

第三节  外围区

本区由清镇、修文、息烽、开阳等县(市)组成,属黔中经济区,按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安排,属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区内人口相对分散,水能、矿产、生物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强,重点发展磷煤化工等资源型优势产业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以节能、减排、控污、增效为核心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开展以“两湖一库”水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整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强化环境保护监管,合理开发水能、旅游和矿产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重点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土地整理工程、陡坡耕地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移民工程、优化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林相结构工程、森林健康经营工程、重点生态区域补植补造工程、环城林带优化造林工程、主要交通干道、采石迹地修复及景观改造工程、集中式水源地水土流失区域造林工程、花卉、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工程、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生态农业工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湿地建设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优化城市水资源工程、工业噪声污染治理工程、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工程、林业生态监测和保护工程、水资源监测和保护工程、无公害农产品监控和保护工程、环境安全预警和环保监测工程。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后,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及其办事机构的考核目标,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蓝图变为现实的重要保障。建立规划实施考核评估机制,将规划目标、指标、任务按部门进行分解,并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年度调度,绩效评估和考核奖惩,切实做到变后端治理为前端把关,对规划实施进行全过程管理,使规划实施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实行环保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行政监察制和区域限批,切实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坚决执行环境容量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总量控制目标,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各个污染源单位,加大对责任单位项目实施、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实行半年一核定,一年一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予以公布;强化责任追究,健全问责制度,加强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人大、纪委、监察、政法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完善考评机制和考核体系,突出奖优罚劣,使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无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受到应有的惩处,对成效显著的则予以奖励,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形成科学的政绩观,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扎实工作、努力奉献。

第二节  加强政策导向,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加强政策导向,是决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二是以与时俱进精神,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政府要通过不断创新,制定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指导生态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治理,生态园区的建设和示范项目的实施,从而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加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统一监管,明确部门分工,进一步探索和建立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成立和发挥环境保护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统一法规,统一规则,统一监督,加强环境监测、信息、科技、标准、宣传教育的建设,及时研究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完善生态系统的监测体制,环境保护的监测监督机制,技术创新等重大问题。经济综合部门要完善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林业、水利、农业、城管、住建、工信、国土等部门要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生态和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生态和环保知识。

要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型城市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三是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比照生态公益林和库区水土保持补偿政策,逐步将集中式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流域、天然草原、天然湿地按规定纳入地方生态补偿范畴,其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专项支付;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法建立可持续发展任务金征收制度,对资源性企业、流域污染企业依法征收可持续发展任务金。依法征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制度,支持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上下游之间、行政区之间和城乡之间通过协议等方式开展生态合作,鼓励社会资金和非盈利机构参与生态治理,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环保产品。

第三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适应现代开放型、法制型经济基础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序、合法地进行。贵阳市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绿化、市容整治、水资源和森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工业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强化司法保障和行政执法,发挥好环境保护法庭的作用,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法可依,环境监督有章可循,使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得到及时、公开、公正、严厉的惩处,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四节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
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制定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融资方式多样化政策,改变目前投资单一的状况,争取尽可能多地筹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保障,实现投融资方式多元化。一是要积极向国家和省申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项目,通过申报项目向国家和省争取资金。二是要按照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积极吸引社会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积极引导民间资金以资本扩张、项目融资、BOT、TOT等形式进入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领域,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贷款的优惠政策和信贷额度,逐步加大信贷资金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的力度。三是要加大市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财政预算盘子要逐年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额度,确保对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和保护,监管能力建设,监测体系运转,科学研究和试点示范等公益性支出的需要。要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在条件成熟时,开展绿色金融,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业务,拓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融资领域。

第五节  完善科技支撑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引导、支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创新,重点围绕污染防治、清洁生产、节能节水、清洁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破坏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生态恢复和重建、流域综合治理等开展科技攻关;实施科技示范工程,为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生态建设目标提供支撑。大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抓好以废水和废气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制造为主的环保产业的自主创新工作,积极发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尘、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的新装备,努力将环保产业尽快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装备保障。

第六节 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政府要统筹安排,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把广大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变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自觉行动。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听证制度,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扩大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环境文化理论研究,采用听证会、论证会以及社会公示等各种形式扩大公众参与途径,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投身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事业中去,让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市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贵阳市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