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3-1-31 11:12:3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十二五”时期是内蒙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关键期。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且对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与能源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引导和促进自治区环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初步形成了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多业并进的环保产业体系,呈现出资源节约、环境改善、产业成长、东中西逐步推进的良性发展态势。
1.环保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环保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我区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企事业单位有165家,从业人数近1.5万人,年实现产值约35亿元,占全区GDP的0.3%。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逐步提高。
2.产业门类渐趋多元
历经十多年努力,我区环保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门类日渐趋于多元,涉及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洁净产品生产等领域。截止2010年底,从事环保产业的单位遍及全区12个盟市,其中:从事环保产品生产的单位14个,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单位61个,从事环保服务业的单位86个,从事洁净产品生产的单位4个,在从业单位总数中的比重分别为8.5%、37%、52%和2.4%,为我区环保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资源综合利用初具规模
我区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类企业年产值22.68亿元,占全区环保产业总产值的65%,涉及废弃物品回收加工、再生资源利用以及工业“三废”加工利用等多个领域。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地区,以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为原料生产路面砖、空心砖等建筑材料的工业固废加工产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4.配套产业政策逐步完善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环保产业日趋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环境保护部《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发〔2011〕36号)、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推进全区环境保护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内环发〔2009〕58号)、《关于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内环发〔2011〕119号)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对全区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为环保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的环保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处于滞后地位,主要表现在:
1.本土环保企业竞争力不强
本土环保产业类企业小型化居多,不仅规模小、结构不合理,而且分布零散,市场份额少,市场竞争力差,难以形成集群联合效应。
2.环保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弱
环保企业多数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后续发展乏力。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导产品仍以引进为主,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较弱,研发引进吸收与转化推广步伐缓慢。
3.环境服务水平低
环境咨询服务、环境信息与技术服务、环境投融资与风险评估服务、环境工程建设与污染防治设施运营服务等领域,相对成熟的服务主体严重缺失,已有的服务性单位,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规范性较差,不能充分满足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广泛需求。
4.环保产业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区环保产业工作机构尚未普遍建立,职能不健全,未能真正建立起统一的环保产业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环保产业工作缺乏与区情现状相适应,比较系统的、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支撑,尚未形成组织有力、协调有序的运行机制与监管体制。
基于以上问题,我区“十二五”环保产业工作将面临增总量、调结构、提速度、补差距,培育新的增长点、拉动战略发展面的多重任务。既需要大量服务性的保障,更需要政策拉动、经济支持、规划引导和机制体制方面的有力配合。
(三)面临的形势
1.环保产业已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上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1)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要求“开发和推广节能、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标志着环保产业已进入国家层面,为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的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2)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向世界做出的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承诺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要求,将进一步促进低碳体系的构建和低耗能、低排放环保产业的发展。
(3)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是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4)《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综合利用规划》等文件和专项规划的陆续出台,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2.节能减排力度的进一步强化,激发环保产业巨大发展潜力
(1)经济发展进程孕育着环保产业的大量商机。环境保护事业自“十一五”以来,一直处于直线上升的发展态势,对环保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应用性需求;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以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要求,对环保产业提出了社会性需求;环境治理的提速与环保投入的大幅增加,对环保产业形成潜在性需求。随着环保投入的逐年增加,环保产业将成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2)我区环保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我区是个资源富集,产业结构以资源优势为条件,重化工业占主导的新型发展区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会日益加剧,资源高效利用、元素复合提取、环境有效保护势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经久不息的挑战。诸如,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伴生矿多元素复合利用,脱硫脱硝工艺改进与回收加工,以及大量废、弃有用元素的再生利用等一系列让污染物变成价值量的再生产范畴,都是未来环保产业发展的广大领域。
(3)低碳发展的模式为环保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而一切减排任务完成的根本途径,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从环保产业的深化发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如何让高碳产业低碳发展是我区未来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环保产业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为环保产业拓宽了发展空间
内蒙古正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巨大,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内蒙古、和谐内蒙古为宏伟目标,以污染物减排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环保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着力点,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市场。建立和完善环保产业行业规范和标准,逐步形成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的环保产业体系,为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深化开发伴生矿产、主辅并进、一元多项的原则
基于自治区以能源、冶金、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我区环保产业发展仍将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提高伴生矿开发复合提取率,提升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生产建筑材料的技术装备水平。环保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发展也应围绕重点展开,形成突出主业、多业并进的发展格局。
2.坚持以现有企业为基础,优化布局结构,扩能提质的原则
各地在环保产业的功能布局上,要力求科学合理、照应衔接,既要考虑加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又要顾及原料与市场的供需状况。中西部地区要着力加强环保产品研发与节能环保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利用,适度控制已趋过剩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努力扶持一批诚信务实、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产能,提升品质,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3.坚持以环保需求为导向,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并重的原则
支持环保企业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密切合作,引进、消化、吸收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着力增强产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4.坚持因地制宜,适度集中,逐步形成工艺链接、产业集群的原则
依托骨干企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延伸产业链,建设若干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
5.坚持以区位和资源优势为条件,对战略性环境资源的高端产业、公益性重点环保事业实行经济扶持和政策拉动的原则
从实现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着眼,对资源集约化开采、能效最大化利用、符合低碳发展目标的科技密集型高端产业,以及在城市化建设中,填补环境功能空缺,具有公益性重大作用的科研、生产、经营项目,通过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并在运行中通过优惠政策和经济扶持,为生产经营者创造相应的利润空间,拉动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力争到2015年,全区环保产业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8%左右(未剔除价格因素),达到国内中等水平。力争在东中西各建成一个较大规模的环保产业园区,优化布局结构,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和发展10家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骨干企业,20家年收入超亿元的重点企业。
2.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快速提升
到2015年,水污染防治技术及固废处理技术大大增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工业废渣、工业废水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5%的控制目标提供技术支撑,以环境科技拉动环保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中富含铝及其他有用元素的优势条件,依靠科技进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多元素复合提取,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质排放。
3.环保产业规范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打造技术研发、投融资服务、信息服务、设施运营、人才培训平台,初步构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环保综合服务体系,实现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逐步完善环保产业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环保管理认证体系。初步建立适应工作需要、富有协调凝聚能力的环保产业组织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科学制定规范统一、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标准体系,提高科技支撑和引领环保事业发展的能力,增强区域产业合作和竞争能力。
三、重点任务
(一)重点发展领域
1.污染防治设备研发与生产
——水污染防治设备
针对我区煤化工、盐化工业产生废水量大、质劣的特征,重点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区工业企业特点的新型载体填料、絮凝剂、吸附剂等水污染治理新材料。研制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居民区污水处理设备、中水处理及回收利用成套设备。研发饮用水复合微污染净化技术,并建立示范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依托包头市泽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点研发高效电除尘器和复合高效除尘器等设备,改进传统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引进、消化、吸收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与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设备,以及机动车尾气、垃圾焚烧尾气净化技术与处理设备。开展大气污染物削减控制技术研究,重点研究SO2、NOx燃烧过程同步控制与治理技术,二恶英、VOC等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开展脱硫脱硝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固废处理设备
依托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神华集团、伊泰集团、蒙牛集团、呼和浩特京城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内蒙古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研发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安全处理设备,重点发展废渣、废矿石作为环保建材的综合处理设备。引进城镇生活垃圾机械生物处理设备(MBT)、焚烧发电设备及干发酵生物处理设备等中小型固废处理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噪声防治产品
以汽车噪声源治理和低噪路面铺设、绿化减噪、声屏障设置、高效隔声窗生产和噪声监测等领域为重点,加快发展吸声材料与隔声材料,重点引进消化吸收环保型与安全性声学材料、复合型声学材料和多功能声学材料,提高噪声防治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
——电磁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
对人为电磁辐射污染,重点推进脉冲放电、工频交变磁场、微波、射频电磁辐射等污染防治,积极研发广播电视系统、通讯雷达及导航系统、工业科学和医疗系统、高压电力系统及交通系统的电磁辐射防治设备,消化、吸收电磁屏蔽技术、微波污染吸收法控制技术、远距离控制技术、线路滤波、个人防护等电磁辐射的防治技术。
——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
以工业探测与分析仪器用X射线机,医用加速器,核燃料加工设施,伴生放射性矿物开采,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伴生放射性矿物、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防治技术研究,建设放射性废物库,鼓励引进放射性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处置设备,实现放射性污染减量化。
2.资源综合利用
——废水资源综合利用
工业企业废水方面,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扩大再生水的应用,尤其是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继续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监管,包括负荷率的提升,污水收集管网的完善,再生水的回收与利用工艺等。
畜牧养殖废水方面,倡导采用循环工艺,鼓励发展大型畜禽养殖工厂,实现动物粪尿、沼渣、圈舍废弃物制肥的规模化,提高沼气、沼液的综合利用水平。
农业面源污染废水方面,以政策引导为主,结合工程示范,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及分散式污水处理,建设集镇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积极推动因农村生产、生活而导致的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城市生活污水方面,重点发展2万吨以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引进和消化S-MBR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有效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的COD、NH3-N,实现城市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置。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重点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矿山尾矿制造环保建筑材料和肥料填料的开发进程;大力发展稀土冶炼渣、矿山尾矿等有价金属回收技术;积极推广碱渣、电石渣等化工废渣在建材产品中的应用技术;有效推进电厂脱硫石膏、磷石膏等工业副产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推广工业窑炉的余热余压发电和分级利用,加强共生矿产资源选矿和冶炼过程中的综合回收利用;促进废弃矿山与固废堆存场的综合利用;推进畜禽粪便和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进程,积极开展植物秸秆无害化处理加工和生物质能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建立沼气提纯项目及高品质有机肥生产项目示范基地。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推进废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电池、废弃电子设备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培育再生资源集散加工基地,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循环体系,引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向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构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推进产业化进程。
——稀土等战略性资源的回收与综合利用
加强稀土产业链各环节中产生的稀土功能材料废料、稀土抛光废料、稀土催化剂、磁性材料废料等稀土固体废物的回收与综合利用,加强尾坝库保护,防止放射性污染,力争降低成本、提高品位、提高回收率,实现稀土资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和集约发展。
——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
基于我区矿山开采速度快、固废堆存量大和采空区多的特点,重点推进草原矿区植被重建、矿山公园及人工湿地建设实现复垦再造,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对现有固废堆存场要通过工程措施严格控制污染扩散,最大限度地保障矿区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3.环境服务业
——环境技术服务
主要发展水体、大气、固废等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水污染治理方面,重点发展工业企业废水治理技术和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重点开发机动车尾气、垃圾焚烧尾气净化技术、脱硫脱硝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面,重点开发废渣、废矿石综合处理技术、垃圾及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
——环境咨询服务
加强环境咨询机构建设,积极发展环境规划咨询、环境工程咨询、环境技术咨询、环境法律咨询、环境服务贸易咨询等专业咨询服务机构,重点发展环境监理、环境风险损害评估、环境保险、环境技术评价、环境审计、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认证等新兴环境咨询服务机构,整合全区各类环保企业,逐步实现一体化服务。
——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
尽快制定并推行《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服务管理办法》,强化环境治理专业化运营,大力推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运营管理。重点发展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废气治理设备的特许权经营和社会化管理,发展监测仪器设施的性能测试服务,建立完善仪器设备的检测程序,规范检测制度,健全管理机制,为污染防治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供保障。
——人才培训服务
充分发挥高校在环保产业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环保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大型环保企业事业单位建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和应用能力。
(二)优化布局,培植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小区域链接,大区域互补的集约化生产体系
中西部煤炭资源富集的地区要充分利用伴生铝含量较高的独到优势,大力推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围绕主导产业,拓展发展条件,积极开发环保精深加工产业和服务领域,力争在东、中、西地区构筑3-5个环保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培育几个具有表率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
呼和浩特市——重点发展环保咨询服务业,培育两个示范基地。着力开展环保技术评估、环保技术咨询、环境监理、机动车尾气检测、废弃油脂管理、清洁生产技术评估、煤质检测及环保产品的推广应用等咨询服务,尽快成为全区同类工作的典范。以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重点培育建立废物高效利用示范基地;以内蒙古纳顺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重点培育建立环保装备制造基地。
包头市——重点发展大气除尘设备,建设废物加工处理环保产业基地。依托包头市泽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高品质、低消耗、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及工业有机废气净化技术与设备;依托包头新创瑞图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包钢恒之源新型环保建材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建立工业固体废弃物加工生产基地;依托内蒙古中西部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建立服务于中西部危险废物和包头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
鄂尔多斯市——重点推进垃圾废物资源化与粉煤灰综合利用,建立高碳资源低碳利用示范园区。依托鄂尔多斯传祥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立足于地区特点和垃圾的组成成分,加快产品研发,建立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示范基地,为全区中小城市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产业化发挥带动、示范作用;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积极开展伴生资源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培育发展绿色能源与新型化工示范项目,以蒙西神华化工有限公司捣固焦生产线多元素复合提取为骨干,建立高碳资源低碳利用示范园区和高盐水转化利用示范园区。
巴彦淖尔市——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修复产业。依托区域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化工原料、建材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优势,扩大开发利用规模,调整和优化布局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乌海市、阿拉善盟——建立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乌海市要依托神华乌海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煤炭深加工,以煤电化工、矸石发电、固体废弃物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等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资源转换,拉动环保产业发展,建立循环经济格局。同时开展探索建立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工作。阿拉善盟要以内蒙古庆华集团新型环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中盐吉盐化集团、阿拉善左旗天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乌、阿两地要充分利用工业企业近距离分布的有利条件,将同类生产企业组成联合体,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形成原料与产能统一配置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共同构筑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乌兰察布市——拉动清洁能源生产与农畜产品开发产业。依托当地气候条件和传统产业优势,积极配合风电、农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建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积极探索发展环保产业的新途径。
赤峰市——建立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依托赤峰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重点发展电子垃圾处理与综合利用,建设废电子设备、废旧轮胎、废弃塑料等废旧资源的加工利用基地,引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向规模化发展。
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重点发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产业。要依托当地褐煤资源开发利用,针对其灰分高、热值低、铝含量低的属性,积极研发生产新型环保材料和建筑材料,推进减排工程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生态修复产业,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资源。
通辽市、兴安盟——推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依托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水稻、油料、豆类、杂粮、马铃薯、乳制品、牛羊肉、山特产品等农副产品,推进多样化、高标准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强化绿色产品管理,依托龙头企业,将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尽快建立各级环保产业发展工作机构。要建立规划实施的部门协调机制,共同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各地要适时掌握本地区环保产业的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指标体系。
(二)强化政策扶持
加快制定、完善融资、税收、土地利用、人才引进、技术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经济、环境政策扶持环保产业发展。具体制定鼓励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财税减免、固定资产折旧、研发费用扣除或摊销等优惠政策。支持符合自治区经济战略发展方向的深度开发项目,对事关城乡品味、民生大计,改善环境具有重大作用的环保产业类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在全区范围内落地、推广应用,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外向型绿色产品给予信贷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区内目前不能生产的污染治理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以及未掌握的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等,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对经营重要环境公用设施的企业,在征收营业税、增值税和城市维护建设费方面给予优惠。
(三)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以环保产品与环保设备研发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环保产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引领企业向“精、深、特、新”方向发展,尽快弥补现阶段我区环保产品与设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不足。
(四)建设一些研发基地
加强环保科研机构建设,大力推进环保公共科技、环保装备科技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环保产业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等功能,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五)攻克一批关键技术
针对我区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及时明确环保科技重点发展领域与优先主题,定期发布环保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名录。积极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环保科技重点项目攻关,集中力量开展综合性环境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监测预警等技术研究,着力攻克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矿山治理与土壤修复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
(六)推广一批示范项目
充分利用环保产业信息平台、成果会展、示范工程现场推介会、技术交流会等形式,积极推广环保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对经认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示范和推广目录,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采用。以重点污染行业废水治理与中水回用技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处理和污泥处置技术、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适用技术、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水改造技术、农业节水技术等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为重点,大力开展环保示范工程建设及项目推广,加快环保先进适用技术和示范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七)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通过扩大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加强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发展股权融资,充分利用国际组织专项贷款等途径,构建自治区的环保投融资体系,保障环保产业的有序发展。
1.探索建立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与相关投资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投资公司)联合运作的有效模式。
2.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国外政府的优惠贷款和项目援助,如世行贷款以及其它国际合作组织等的贷款或资助;加快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逐步建立以企业和个人为投资主体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
3.培育服务于环保投融资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对环保投融资项目实行招标制度,有重点地发展一批为环保投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重点扶持具有投融资能力、工程运行与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公司,支持企业研发和经营模式创新。
4.多渠道建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设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环保产业重点科技研发和重要项目的建设与推广应用;加大对符合环保发展方向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专项基金,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加强对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垃圾处理设施等鼓励类企业的政策优惠和信贷支持。(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