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沁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3-3-28 9:36:4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1.1 规划背景
沁县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着眼“十二五”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沁县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必须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必须进一步动员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埋头苦干,为开创富民强县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需要环境保护规划着力解决重大问题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面临严峻挑战。“十二五”时期,也是沁县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是应对挑战,奠定能源、交通等基础性产业和生态保护地位,确定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沁县经济社会面临着不进则退的重要转折期。

1.2 编制的必要性
环保工作是沁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保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并重,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并重,制定本规划。

1.3 编制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坚持中央关于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的核心,它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因此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体现系统性、完整性的原则。在城市环境规划和建设中,坚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保障。

(2)环境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针对全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协调好兴利与除弊之间的关系。

(3)坚持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和谐、居住条件舒适的生态型社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4)坚持统筹规划、法制保障的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动作。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科学规划,与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及远景规划相衔接,优先抓好重点工程、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分期推进,保持连续,逐步提高。继续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立法工作,努力做好制度创新和法制保障。

(5)坚持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共同参与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

发挥各级组织统一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广泛争取国内外的支持与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面开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的原则。

针对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7)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既要考虑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1.4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3)《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发【1998】36号);

(4)《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2020);

(5)《山西省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县建设标准》(199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

(6)《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决定》(晋政发[2006]1号);

(7)《沁县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

(8)《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9年12月);

(9)沁县人民政府2010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长治市人民政府,2010年3月。

(10)《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在山西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7月29日,袁纯清。

1.5 规划总体设计
规划目标确定要充分考虑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主要污染因子,要认真分析“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抓住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根据“十一五”中期评估结果和污染治理进展情况,提出县域“规划”目标和任务或“方案”,充分认识未来环保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法律、经济、技术、政策和行政等方面制定措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规划”指标可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非约束性指标两种。约束性指标在国家确定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四项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能源型城市的特点,把“烟粉尘”也作为“十二五”期间的约束性指标。非约束性指标主要包括河流断面、空气质量、固废、生态、农村等方面的要求。通过指标的实现,使得“十二五”期间空气质量达到提升,水环境得到改善,整体环境发生质的变化。

在“十二五”时期,力争使县城大气环境保持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以上,确保沁县一年中达到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达300天以上;浊漳河(段柳监测断面)及主要江河的水质各项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以上,达标率确保达到100%以上,并符合相应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标准;各功能区环境噪声年均值保持在等效声级60分贝以下;主要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噪声年均值控制在等效声级65分贝以下;其他乡镇声环境质量控制在标准内,到2015年全县城乡声环境达标率100%。

第二章 自然社会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沁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与太岳山两大山脉之间,上党盆地北缘,属海河水系浊漳河西源源头县,是一个以黄土丘陵为主的土石山区。县城位于太洛(太原—洛阳)、沁涉(沁源—涉县)公路的交汇处,太焦沿县城东侧穿过,是沁沁(沁县—沁源)的起点。全县东连襄垣,南接屯留,西毗沁源,北邻平遥、武乡。地理位置为东径112°28′~112°54′,北纬36°26′~36°59′之间,海拔高度1000~1121m,县境南北长约54km,东西宽23公里,总面积1319km2。

2.1.2 地质地貌

沁县地处太行山和太岳山之间,地貌多属黄土高原丘陵区,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米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陡东缓,西边紧接伏牛山,是山区和半山区,中间为黄土丘陵地带。浊漳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县。境内西部边缘与沁源县接壤的伏牛山、云梦山,山峦起伏,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是浊漳河西源和沁河的分水岭。地形最高处是与沁源交界处的是棋盘山,海拔1748.4米。东部地势较平坦,中部丘陵区间有小型山间盆地,相对高差100余米。最低处是东南漳河出口处—二神口河谷,海拔916米。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1100米之间 。全县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地面为基岩山岭所盘亘,平地所占面积有限,多分布于漳河河谷,尤其是两岸阶地内一些小的山间低地。

境内出露的地层较周边地区层位更新,主要为中生界三迭系,新生界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境内地质构造简单,地层产状平缓,多表现为舒缓波状褶曲。其总体构造线方向为,濒临东部边缘的地段北北东向,西部近南北向,均表现为一些舒缓波状褶曲。地层产状平缓,地层倾角一般不大于10度。     

2.1.3 气候特征

沁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冬季较长,春、夏、秋三季大致相等。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春季干燥,季风多;夏季酷热,暴雨多;秋季凉爽,霜冻早;冬季寒冷,雪稀少。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大风、干热风、寒潮等。

年均气温9℃,7月份最高,平均22. 6℃;年均降雨量523mm,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8%;年平均蒸发量为1533.7mm;年平均相对湿度65%;最大年均日照时数2474.7小时,年无霜期165天;最大积雪厚度28cm;年最多和次多风向分别为ESE和SSE风,平均风速为2.8m/s,静风频率相对较大。

2.1.4 水文水系

沁县境内属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主要有浊漳北源、浊漳西源、浊漳南源。境内河流属暴雨型山区河流,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河川径流量季节性变化显著,洪枯流量相差悬殊。全部河流可分为3个水系,全属浊漳西源水系,流域面积1003.8平方公里。所有三源水,全部分别在境外汇集,到河北省涉县清漳河全并,入海河注入渤海。

本县水资源为1.723亿m3,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1013 m3,水资源拥有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开发利用量仅为0.098亿m3,只占资源总量的5.7%左右。全县有水库9卒,总库容6952万m3,水面面积80000余亩。库灌面积1.8万亩,按亩灌溉用水400m3,利用水库水资源720万m3,利用率只有10.3%。而且近四、五年来,由于库灌溉渠道和设施损毁严重,库灌面积已大幅缩减,利用率不足5%,因此提高现有水库的利用率对发展沁县农业经济至关重要。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89.27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51%,全县有机喷灌机械148套,用于抗旱应急服务。

2.1.5 土壤特征

区域内土壤主要包括褐土和草甸土两个土类,6个亚类,20个土属,57个土种。褐土是县境主要土壤类型。包括5个亚类,17个土属,42个土种。广泛分布在全县平川、丘陵和山区的13个乡镇,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4%。从海拔最高的棋盘山到最低的二神口,从最西边的三神寺到东端的水尘村,绝大部分为褐土区域。草甸土分布于县境浊漳河及其支流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多数为农业所利用,是本县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2.2 自然资源
2.2.1水资源

沁县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是山西省富水区之一,县境四周环山,无客水流入。主要河流有漳河,庶纪河、段柳河,徐阳河、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涅水河等八条,呈井字型分布,地表水年径流量为1.316亿立方米。并建有圪芦河、月岭山两座中型水库和十一座小型水库,总库容量达到6830.4万立方米,且有泉水19处,地下水总动贮量为4500万立方米,调节贮量6000万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发展渔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立足水资源优势,我县组建了晋沁渔业集团公司,水产品产量、质量在全省独一无二。

据2004年材料显示,沁县实际拥有水资源总量为1.723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013m3,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19亿m3,重复利用量为0.556亿m3。全县地下水储量为0.45亿m3,调节储量为1亿m3。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为主,部分基岩裂隙水由河川径流的渗漏补给。

随着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县城化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各行各业对水的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的矛盾日趋突出,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利用程度高,地下水水位下降迅速,浊漳西源明显减少。

总体上讲,沁县水资源变化呈如下趋势:沁县人均资源量较多,基本接近和略高于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但由于境内河流浊漳河水系从境内北南横穿而过,属于下切河谷地带,要想利用,必须提水,加上近年来河水污染严重,可利用水资源量逐年减少。境内地表水资源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大部分以洪水方式出线,且现有水利工程调蓄水资源的能力低,难以得到利用。因此,目前只能利用地下水,可开采量逐年减少。

2.2.2土地资源

据2005年统计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1319平方公里(918750亩),其中耕地351.83平方公里,园地41.45平方公里,林地374.25平方公里,牧草地187.5平方公里,居民及工矿占地68.75平方公里,交通道路占26.2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214.48平方公里。

沁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用地、 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

农用地面积57.58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59%,其中,耕地占农用地面积的55.52%;园地占农用地面积的3.44%,主要分布在册村镇和松村乡,两乡园地面积累计占全县园地总面积的42.38%;林地占农用地面积的26.38%,主要分布在段柳乡、定昌镇和郭村镇,面积占全县林地面积63%以上;牧草地占农用地的1.65%,主要分布在牛寺乡;其他农用地占农用地的13.01%。

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2.39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49%,其中,主要分布定昌镇、新店镇、册村镇、松村乡,交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9.24%;水利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的0.56%,未利用地面积为24.89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9.92%。

沁县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类型复杂,山、丘、川、谷兼有,便于农、林、牧、建筑、交通各行业协调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中,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农村道路用地标准宽,利用内部挖掘潜力;宜农后备资源有限,宜林牧土地资源广阔;地下矿产资源丰富。

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耕地保护力度不够,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方式单一,经营管理粗放;弃耕撂荒现象时有发生。林牧业后备土地资源利用充分,全县还有近三分之一的未利用地有待开发。

2.2.3 矿产资源

沁县地处“沁水盆地”中部,基岩地层出单一,中生界三迭系广泛出露,为中生界三迭系陆相碎屑岩层,上古生界石炭—二迭系煤系地层及下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地层均隐伏于地下深处。前者为一套陆相碎岩沉积层,至今尚未发现有利用价值的矿产;与后者相关的煤、煤成气、铁、硫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矿产埋深均在1500m-2500m以下,下古生界煤系地层埋深大,在可预见的将来尚无法开采利用。沁县属矿产资源贫乏地区,至今除对饮用天然矿泉水及泥炭进行过一些地质工作外,还发现数处气苗(煤成气显示)和锆石稀土矿化。

县境已知气苗(即煤成气)见于县城西北,从南向北有牛寺乡南涅水村、里庄,漳源镇上庄和郭村镇元王村4个点,据了解钻探深度1000余米,有气苗显示;位于次村乡北6公里的徐家庄,在20万分之一区调查时发现锆、铁、稀土矿化层属于二马营组二段薄层黄绿色砂岩中,厚30厘米,但规模小尚难利用。沁县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如图2-5。

2.2.4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沁县由于土质结构的复杂性,境内生物资源比较丰富。植物共56科25属212种。其中天然木本植物26科25属48钟,草本植物30科150余种,苔藓与菌类植物共14种。乔木树种主要有油松、白皮松、侧柏、山杨、小叶杨、旱柳、河柳、椴树、桦树、山杏、山桃、杜犁等。灌木种类约有30余种。草本植物主要有禾本科类30余种,豆科类15种,菊科类12种,百合科类7种,唇形科类5种,其他科类20种。苔藓与菌类主要有苔藓、松蘑菇、木耳、马皮泡、地衣等。境内药用植物较丰富。

动物资源:此外,在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的山区,还繁衍生息着80多种野生动物、禽类。

森林绿地资源:沁县林业用地总面积达到2896hm2,其中有林地面积8 16hm2,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080 hm2,森林率覆盖率达28.6%。林业总产值达2323万元。林业人均纯收入134元。干鲜果品总产量达到44万kg。全县森林覆盖率较低,生态功能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同时,森林树木品种单一,质量差,防护效益低下;经济林品种落后,重造轻管,广种薄收,无论从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劣势,严重制约着全县林业经济的发展。境内还有可开发利用的宜林荒山2万亩,加上退耕还林还草,公路沿线绿色走廊开发,作为农业发展绿色屏障的林业,必将成为我县农民扎根致富的重要支柱。2002年省政府批准浊漳河西源源头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14200公顷,主要对浊漳河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泉源保护。

沁县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绿地建设也在稳定发展,但与周边县城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迄今为止,沁县尚有20万亩宜林荒地、荒山没有绿化,尤其是环城四周、通道沿线的未绿荒山、荒沟随处可见,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不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除此之外,全县山区偏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村没有绿化的宜林面积达70%,面临的造林绿化任务十分艰巨,造林绿化难度也很大。

2.2.5 旅游资源

沁县历史悠久,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自古为人文荟荟之邑,中心辖治之所,境内有省级文物4处,县级文物18处,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册村乡乌苏村,有战国时韩国别都阙与城遗址,县城南25公里处的故县镇徐村,是县城遗址,村西的紫金山文中子石室,因随唐大儒王通在此培养出魏征、杜如晦、房玄龄、温大雅等八大国公闻名,县城西30公里处的伏牛山龙泉神庙,曾以其规模宏大,气貌不凡而闻名三晋,城南二郎山上,建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民间北魏石刻阵列馆,馆内藏有北魏到北宋500年间的南涅水石刻为主的各类造像塔,单体造像及碑碣近千件,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千字文》石刻被列为“中华之最”,目前以南涅水石刻馆、徐村墓、太里羊舌氏三贤墓为龙头,康熙皇帝御书楼,漳河源头龙珠寺、华山相配套的人文浏览区;以二郎山、西湖公园为主的黄土风景区,以小东岭八路军总部旧址,后沟新华日报旧址、烈士陵园、决死一纵队纪念馆为主的革命纪念旅游区已初步形成。

沁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是沁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破坏风景资源的行为较为突出,开山挖石,严重破坏了山体植被的景观。工业污水的排放,固体废弃物的随意倾倒,污染了水体,造成了水系的断流。由于过去没有统一的规划,风景区内土地利用不够合理,很多建筑用地选择不合理。

因此,沁县在以后的发展旅游规划中,要对风景区周边环境的脏乱差进行彻底整治。对景区内遭到破坏的山体进行绿化,恢复破坏的次生林,使山体白化现象消失。在景区周边,严禁采石挖山等活动,修缮景区内交通,规范旅游道路,增加安全设施。

2.3 社会经济
2.3.1 历史沿革

沁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使境内沉积了较多的历史文化,留给今人有不少珍贵的文物古迹。南涅水、南仁新石器遗址,册村、乌苏古战场遗址,以及历代修建的寺、庙、观、院、庵及堡寨、古董、驻跸台等分布县境。特有的地理位置,使沁县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先民在此栖居,成为华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农民首领刘芳亮率部集结沁州,筹粮扩军。金始称沁州,民国称沁县。

抗日战争中,太岳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掀开了沁县历史光辉的一页。“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决死一纵队、八路军129师工作团、八路军总部、太岳特委、太岳地委、太岳第七军分区等组织机构,先后进驻或创建于沁县。

2.3.2 行政区划与人口

    沁县现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630个自然村。据2008年统计,总人口数17.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20万人,占总人口的82.6%,全县人口密度为130人/km2。农民人纯收入1842元,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26 hm2。

2.3.3 经济发展状况

沁县过去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县域内基础建设处于相对落后水平,财政收入比较困难。2007年以来,沁县围绕打造“北方水城 中国沁州”的战略目标,以重点工程项目为强力引擎,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全县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2007年沁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0036万元,成功甩掉了长治市财政唯一不达亿元县的帽子。村村通电已经基本实现,供水设施工程也有了起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利用其良好的自然地理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工业。沁州黄小米、沁县鱼等绿色农产品已初步形成龙头企业,产品畅销省内外。

“十一五”期间,沁县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顺利完成。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形势,沁县坚持化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着力在“调结构、扩内需、上项目、惠民生”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拉动了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通过一年努力,工业经济探底回升,固定投资持续增长,消费市场保持旺势,人民收入有所提高。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91.7万元,同比增长23.57%;财政总收入完成8525万元,占同期的89.6%、年计划的84.9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77万元,占同期的81.7%、年计划的78.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  28.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187.4万元,同比增长28.3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128.29元,同比增长18.0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达到2690元,同比增长1.6%。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33213吨,同比增长1.24%。

沁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改造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成效明显,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3.4 社会发展状况

沁县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农村生产、交通运输等社会事业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增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局部地区和县城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2.3.4.1 科教文、卫事业
沁县科教文、卫事业稳定发展。沁县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两免一补”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本费政策落实到位,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职业教育对口升学率和就业率在长治市名列前茅。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全县招聘农村保洁员483名,配备卫生督查车6辆,城乡环境卫生长效机制逐步健全。新建了2所乡镇卫生院、27个村卫生所,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开展送科技30余次,送文化500余场,送电影1000余场,送图书8000余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2.3.4.2 农村农业
沁县以发展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加快绿色经济区建设步伐,多渠道、多元化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发展园场经济,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943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达到2.68亿元。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订单农业发展迅速,定单农产品转化率达到40%。实施了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1万多农民的吃水困难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实施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和村通客运工程,村通客运率达到90%以上。沼气示范村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并通过各种渠道拓宽农民种增收渠道。

2.3.4.3 基础设施建设
沁县近年来加快县城和公共设施建设,围绕完善县城功能,总投入近1亿元,完成了漳河清淤等重点城建工程。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新建了15个园林单位、14个园林村,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4.6万m2,绿化覆盖率达到30.48%,森林覆盖率达到12.6%,多项绿化指标达到或超过省级园林县城标准;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建成了县城周围硬化道路、26公里县乡道路、103公里户通水泥路,提高了通行能力;实施了8项水利工程,新解决了36个村1.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了9项电力工程,增强了城乡供电可靠性;广播电视覆盖城乡,通信工作长足发展。

2.3.4.4 社会保障事业
沁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80个,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120人,城镇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逐步提高。

2.3.4.5 城镇规划
根据沁县县城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将沁县县城城市性质确定为:长治市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旅游业、轻化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为经济支柱,第三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的山水宜居城市。近期(2010年)5.27万人;远期(2020年)8.50万人。

规划区确定的范围是西起中陈村,北至口头,东达上小河、北石垢、南石垢、合庄、长胜、段柳村,南到段柳站,规划控制范围总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发展方向是近期以旧区的更新改建为主,对县城原有建设用地进行挖潜改造,并适当增加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用地和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向东沿太长高速连接线拓展至东湖,建设小河片居住小区;向南至南外环,开发建设居住区、生态廊道等项目。向北至北海,建设教育园区和配套住宅区。远期县城建设用地以向南发展为主,适当向北拓展、向西延伸;远景县城建设用地以向南发展为主。

城市用地规模。至2020年,建设总用地将达到1066.5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5.48㎡。

以旧城为中心,以五湖八河自然分割,最终形成“一城六区”。即:主城区、西城区、东城区、综合性服务功能区、文教及经济居住区、二郎山旅游风景区。

近期建设规划至2010年,以主城区建设为主,延伸西城区,扩展文教及高档居住区,完善集中紧凑的城市形态,重点完善道路系统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近期建设主要规划项目有工业、居住、公共设施、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等。

工业主要是逐步对城区内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至尧山工业园区,创造优质的城市环境,同时局部建设城西和城南工业用地,方便城市生产与生活的需求;

居住主要是整合主城区的居住用地,完善西城区居住区,局部建设城北高档居住区,采取新建与改建相结合的办法实施;

公共设施主要包括营建城市行政中心、对商业中心和商业街进行改造、新建县体育场、新建文教中心、新建文教及高档居住区卫生院、加强开发二郎山旅游风景区等;

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燃气供热、防洪、环境环卫设施、电力电讯、消防、园林绿地等。道路交通主要是西内环路改造、南外环路建设、沁州路向北延伸、县城主要街路面维修改造等。给水排水主要是继续完善给水系统,建设污水厂及排水管道。燃气供热主要是建设气源厂、热源厂。防洪主要是对县城周围的水库及河道尽快加以改造,将洪水对县城的威胁减弱到最小。环境环卫设施主要是完善配套设施,选择垃圾处理厂进行前期建设。电力电讯主要是完善县城供电网络和电讯网络,扩大城市电信设施规模。消防主要是建设位于县城的东、西、南三处的消防站,配备必要的设施和用具。园林绿地重点是建设西湖公园,及沿河流、公路、铁路的防护林。

规划绿地系统由山体绿化、河湖景观、湿地、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共同组成,充分利用沿河、沿渠、铁路、公路沿线不宜建设的地段,形成丰富多彩的城市绿化空间。规划在各片区中心设置中心公园,在文教及经济居住区和主城区分别结合北海、西湖、南湖水库共设公园3处,总占地面积37.20公顷。在铁路、公路和贯穿城市的河流两侧设置宽35米的防护绿化带。在旧208国道两侧设置宽50米的防护绿地,将工业区与生活区连起来。规划绿地用地167.91公顷,占规划建城区的15.74%,人均绿化用地为19.75㎡;其中公共绿地为148.68公顷,占建城区的13.94%,人均公共绿地为17.49㎡。

景观结构规划为“一轴、一带、三区、多点”规划

一轴:以漳河作为贯穿城区南北向的城市景观主轴线,集中体现现代城市特色。一带:为沿八河形成的景观带。以水景和绿化为特色,集中表现城市中的自然气息。三区:分别为北海风景区、二郎山风景区和圪芦河水库风景区,功能上体现各自的景观特色。多点:在城区内布置多处广场、公园,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第三章 “十一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

3.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沁县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9万吨,烟尘排放量0.08万吨,粉尘排放量0.03万吨。根据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沁县空气中SO2,TSP,NO2等主要污染物的统计结果: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年平均为1.35,首要污染物为SO2,其次为TSP。从各季节单项污染指数看,SO2为冬季最高,春季最低;TSP为春季最高,冬季最低;NO2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综合污染指数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秋季和冬季空气污染较重,到春季和夏季污染较轻,这与沁县空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要特征、能源消耗的分布即污染气候特点相符。

2009年,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65天,其中:一级天数129天,比去年增加31天,二级以上天数236天比去年增加174天,比市政府下达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00天多65天。

据沁县环保局监测数据:2009年,沁县SO2的年均浓度值为0.036 mg/m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年均浓度的二级标准;NO2的年均浓度值为0.012mg/m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年均浓度的一级标准;PM10的年均浓度为0.06 mg/m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年均浓度的二级标准。

1~12月SO2、NO2、PM10每月的日均浓度值变化也表现为春冬季浓度较高,夏秋季污染浓度较低的污染特征,这与沁县空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要特征、能源消耗的时空分布即污染气候特点相符。在春、冬季,大量燃煤设施排放的污染物导致沁县空气质量恶化,而春季沁县气候干燥,风沙大,且降水稀少,地表植被稀疏。沁县首要污染物为SO2,其次为PM10。

沁县“十一五”期间,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关闭取缔了能耗高、污染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十一五小”企业,对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恶化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华公司正式申请破产,全县SO2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020吨,未超过市政府下达的1050吨指标。

3.2 水环境质量现状
3.2.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沁县浅层地下水埋较浅,主要以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为主,部分基岩裂隙水由河川径流的渗漏补给。根据水位埋深和含水层特征,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以下几层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三迭系裂隙水、饮用天然矿泉水。矿泉水为县境内优势矿产资源,已鉴定和评价的有后泉和元王两处。后泉、元王泉水的化学特征,经有关部门测试,并按照GB8537-87《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确定为“含锶的重碳酸—钙镁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该两处泉水,由于锶含量达到界限指标,偏硅酸含量接近指标,硒含量超背景值,并具有低含钠量、低矿化度的特征,因而对预防癌肿、心血管病、克山病、强化骨骼,增强免疫,具有积极作用。地方病和流行病学的调查也已证明此结论。

根据沁县2009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等23个水质监测因子的达标率为100%,监测结果见表3-1;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编制工作已于2009年11月通过市专家评审,目前正在修改之中;境内饮用水源地属一级保护区,保护区内无污染源。

3.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沁县地表水主要是浊漳北源、浊漳西源、浊漳南源、泉水组成。流域面积1003.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7%。所有三源水,全部分别在境外汇集,到河北省涉县与清漳河合并,入海河注入渤海。近年来随着河道沿岸用水量、排污量不断增加,水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毒化学成分及有机质“三氮”、细菌、病菌等的含量增高,河水浑浊,鱼虾绝迹,水质逐年恶化。

2009年,沁县环保局对浊漳河段柳断面进行了监测,实际监测频次为6次,监测达标频次为4次,段柳断面COD、NH3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优于下达的Ⅳ类水质标准要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6.67%,监测结果如表3-2所示。由2009年浊漳河地表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浊漳河地表水质基本良好,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

表 3-1 沁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

序号

监测项目

执行标准

单位

年均值

序号

监测项目

执行标准

单位

年均值

1

pH

6.5~8.5

1.08

13

<=0.1

mg/L

0.00

2

总硬度

<=450

mg/L

1.17

14

<=1.0

mg/L

0.00

3

硫酸盐

<=250

mg/L

1.25

15

<=1.0

mg/L

0.00

4

氯化物

<=250

mg/L

1.33

16

阴离子表面洗涤剂

<=0.3

mg/L

0.00

5

高锰酸盐指数

<=3

mg/L

1.42

17

氰化物

<=0.05

mg/L

0.00

6

氨氮

<=0.2

mg/L

1.50

18

<=0.001

mg/L

0.00

7

氟化物

<=1.0

mg/L

1.58

19

<=0.05

mg/L

0.00

8

总大肠菌群

<=3

个 /L

1.67

20

<=0.01

mg/L

0.00

9

挥发酚

<=0.002

mg/L

1.75

21

<=0.01

mg/L

0.00

10

硝酸盐氮

<=20

mg/L

1.83

22

铬(六价)

<=0.05

mg/L

0.00

11

亚硝酸盐氮

<=0.02

mg/L

1.92

23

<=0.05

mg/L

0.00

12

<=0.3

mg/L

0.00

表 3-2 2009 年浊漳河地表水质监测结果

水体类别

断面名称

监测

项目

执行

标准

监测时间

1 月

3 月

5 月

7 月

9 月

11 月

段柳

pH

6-9

7.91

7.15

7.24

7.5

7.96

8

DO

≥3

11.8

7.83

8.74

8.51

7.05

10

高锰酸盐指数

≤10

2.48

4.72

3.2

4.52

3.4

4.7

BOD

≤6

5.8

3.6

5.3

2.4

3.2

2.4

NH 3 -N

≤1.5

5.05

4.21

1.4

0.45

1.48

0.039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
县噪声主要来源于道路交通噪声。据2009年沁县环保局监测数据,沁县噪声平均值为43.35dB,声环境状况良好,但需要加强夜间噪声管理。沁县应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生活、交通等噪声源管理,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2009年,沁县环保局对沁县区的点位进行了监测,监测网格尺寸为210m×210m,监测结果表明:昼间,沁县区域环境噪声值范围为41.0~65.3 dB(A),其中有93%的点位噪声值<55 dB(A),可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标准;交通干线噪声监测点位数为15个,监测道路总长度/总条数为12550/6,噪声值范围为55.9~71.2 dB(A),14个点位的噪声值可满足交通干线两侧4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限值标准。

沁县的声环境现状基本良好。

3.4 固体废弃物排放现状
沁县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18.4万吨,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垃圾。另外,沁县居民的生活垃圾,农业生产中的植物秸秆、牲畜粪便,也是沁县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来源。沁县应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鼓励发展废品回收利用企业,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改善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

3.5 生态环境现状变化趋势分析
目前,沁县生态环境形式仍然严峻,生态破坏的范围比较广,危害程度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因乱砍乱伐数目,毁林垦荒,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拦洪蓄水保土性能减退。境内河流年平均径流量7521.12万立方米,每年平均侵蚀泥沙量155.8万吨,每平方公里流失1038.7吨。土壤退化,全县农田因受风侵与冲刷,每年每亩损失表土1.5吨,每年流失表土58.4万吨,平均损失有机质35吨,损失氮磷钾肥料128.4吨,占全县平均氮磷钾化肥总量的11.67%。

地下水位下降,生态平衡失调。根据沁县水资源办公室,1987-1995年对水位观察资料表明,地下水位由1987年的7.27m高,下降到1995年的9.998m高,八年间地下水位下降了2.278m,平均每年减少0.341m。平均每年减少0.2229立方米/秒,致使迎春、月岭山灌区1.5万余亩水浇地变成旱地。

自然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由于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分布不均,造成春季“十年九旱”。汛期洪涝成灾,使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被动局面。

 

第四章 “十一五”环保目标完成情况与评价

“十一五”期间,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发展”和市委、市政府“四位一体”战略的总体部署,强化环保责任,落实环保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结构调整,全民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环境执法水平不断提升,荣获了“中国绿色名县”和“中国最具特色魅力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4.1 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优势,以“北方水城、中国沁州”为建设目标载体,以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现代化为建设方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主要目标,以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为中心,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工程,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我县围绕“北方水城”建设,积极推进“修路、栽树、治水、兴教”四大基础工程,努力打造“城在林中、人在景中、山魂水韵、魅力无限”的最佳人居环境。一年来,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境内所有出境公路实现等级化、所有县乡公路实现了翻新和改造,形成“连接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县义务投工投劳200多万人次,造林面积达到11.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80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到38.5%;实施了“三湖、三河、一坝、一桥、一库”等重点水利工程,“五湖围城、四河环绕”的县城特色水系基本建成,县城大气自净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水质水量有了明显改善。2009年,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65天,其中:一级天数129天,比去年增加31天,二级以上天数236天比去年增加174天,比市政府下达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00天多65天;段柳断面COD、NH3-N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优于下达的Ⅳ类水质标准要求;地下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编制工作已于2009年11月通过市专家评审。

(二)全面开展治污减排工作,污染治理扎实推进。

根据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有关要求,针对主要污染物SO2和COD两大指标,县政府与各企业签订环保责任状,分解落实主要污染物削减计划,全面推进完成治污减排工作全县COD、SO2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030吨和1020吨,均未超过市政府下达的1060吨和1050吨指标。一是按照有关政策,对大华公司实行了破产,按照关停减排量计,年削减SO2585吨、烟尘697吨、粉尘422吨、固废97500吨、COD120吨、NH3-N140吨。二是累计完成投资2970万元,污水处理厂于2009年11月26日通过市环保部门验收,正式投入运营,经处理的废水达标排放。目前,日处理污水4000吨,每年可削减COD407吨、NH3-N24.6吨。三是对辖区内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点进行调查摸底,共检查销售和维修点12个,对使用和安装的原材料进行登记和管理,建立了动态管理数据库。四是积极开展ISO14000示范区建设工作,全县有32万亩耕地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认证。

(三)不断加快“水城”建设步伐,生态建设成绩显著。

按照《生态建设示范县建设规划》,围绕“北方水城”建设,我县铺开了四大生态建设工程:

植树造林工程:一是荒山绿化。投资1.2亿元,完成荒山造林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800余万株。二是环城绿化。在县城及周边建成了二郎山、烽火台、北寺上、圣鼓山、北海、温庄、景山、龟山等八大环城森林公园。共栽植特色树种50万株、花灌木220万株、生态树种300万株。三是环水绿化。对南湖、迎春河、北海、漳河河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种植生态景观苗木60余万株;对月岭山、徐阳等9座水库及所有塘坝水系进行了绿化,栽植各类苗木140余万株。四是通道绿化。完成国道208、省道南沁线、县道栋漫线等14条通道绿化任务,造林1万多亩,植树320余万株,建成了绵延全境500里的水城生态“长廊”。五是经济林开发:在全县建立育苗产业基地3000亩,发展核桃经济林3万亩、文冠果经济林1万亩,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六是森林公园:建设了北海湿地公园、圪芦河湿地公园;玉华山森林公园成为全省10大省级森林公园之一;浊漳河源头自然保护区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水利建设工程:一是“三湖”工程:完成了西湖整体改造;南湖投资260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主体;瘦西湖工程主体完工,建成了滚水坝。二是“三河”工程:下曲峪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960万元,全长1000米,主体完工;浊漳河、迎春河县城段河道改造总投资7000万元,综合整治主河道3600米。三是待贤沟坝地治理工程:投资196万元,新建中型淤地坝1座,修建排洪渠3780米、道路1574米,治理流域面积8.6平方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300亩,配套种植生态水保林1500亩。四是徐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415万元,完成坝体改造、溢洪道、输水道改建工程。

水城建设工程:在全县实施了以改善基础环境、完善公共设施为重点的城建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县城功能、提升了水城品位。一是街巷改造工程:①投资1446.5万元,对东风街、红旗街、胜利路、人民路和育才街等五条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改造,油面铺装36300平方米;②投资2300万元,对友谊西街进行了改造;③投资289万元,实施了西内环路二期工程建设,油面铺装588.74米;④投资130万元,完成10条县城街巷道改造工程,硬化面积9500平方。⑤投资400多万元,实施了红旗西街延伸工程建设。二是公共基础工程:①垃圾填埋厂完成可研、初设、环评、土地报批和征用等前期工程;②投资1930万元,完成了沁州路3.8公里集中供暖管网铺装;③投资150万元,三是实施了广场改造工程,改造面积2720平方米,绿化面积136平方米,新建喷泉1座,安装26米飞碟高杆灯1盏、花钢岩球18个。三是环境综合整治:①累计完成白化面积35000平方米;②在县城主要街道安装垃圾箱200多个;③投资175万元,完成80余个单位(户)的亮化修复工程;④对县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和沁州路临街门面进行了统一整治,更换门店牌匾1410块,取缔游商摊点108个;⑤县城环境面貌明显改观,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

新农村建设工程:全县19个省级重点推进村、25个市级整治村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并通过评审。村村实现了环境净化、街道硬化、园林绿化,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在全县13个乡镇154个村建成国债户用沼气2033个,完善新农村户用沼气650户,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工程,动用大型农业机械460台,建立了13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沿路沿山建起18条保护性耕作带。秸秆还田覆盖全县13个乡镇294个行政村,累计实施面积达到21万亩。完成了《沁县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申报建设了长街村和漳河村2个生态文明村。

(四)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违法案件得到有效遏止。

一是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全年审批建设项目共96项,其中生产项目2项,非生产项目5项,畜禽养殖89项,建设项目审批执行率和验收率达到100%,未出现一起越级审批和未批先建案件。二是加大环保专项资金督查力度。2004年以来我县使用市级专项资金共55万元,其中拔大华公司洗煤水闭路循环项目15万元,环境监察能力建设资金20万元,监测能力建设20万元,以上项目检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三是加强辐射源管理,对全县已使用的13台放辐源,实行了动态管理,建立了放射源动态管理数据库。四是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全年发生环境违法案件9起,查处9起,查处率为100%,执行率为100%。五是积极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长治分公司沁县公司被评为蓝色企业。

(五)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环保能力建设有效提升。

为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的管理和能力建设,环保部门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学习培训等多种措施,提高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改善执法条件和办公环境,一是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参加市组织的监测和技术人员培训,投资 10万购置环境监测设备,环境监测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二是按照(市环发[2009]107号)《关于在建生活污水处理厂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通知》要求,完成了污水处理厂监测用房建设和监测监控设备购置安装,建立了24小时全日制监测和联网监控。

4.2 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先后下达了《关于印发沁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与各乡镇和相关单位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及责任人。形成了政府县长挂帅,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级级有责任、层层有压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舆论宣传

我县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全年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多份,出动宣传车辆30多辆次,开展环境保护培训6期,成立了由全县中小学生组成的“水城建设环境保护小分队”,开展环境保护进社区、学校、机关、农村、企业“五进活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充分利用沁县电视台、《沁州新闻》等新闻媒体进行声势浩大的宣传,使环保政策家喻户晓,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注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三)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了联席会制度,实行环保委一月一例会,定期分析、研究环保工作形势,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工作措施。二是实行了环保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明责任、层层落实。做到了环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建立健全舆论宣传监督机制,推行环境保护舆论宣传工作日常化,吸引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四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奖惩,从严追究责任。

(四)加大执法力度

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查违法建设项目、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的排污企业、关停企业死灰复燃、拒交排污费违法行为、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违法行为等五类环境违法行为,通过从严查处、公开曝光、群众监督,营造了良好的环保氛围,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障了人民群众环境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尽管我县做了大量工作,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距省、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沁县实际,牢固树立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建设生态中求发展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低碳经济和绿色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全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新沁县而努力奋斗。

第五章 “十二五”规划目标与指导思想

5.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沁县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必须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必须进一步动员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埋头苦干,为开创富民强县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社会更加和谐,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服务。

5.2 总体思路

预防新污染源的产生,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积极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不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巩固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把沁县建成环境质量优美的生态县。处理好经济和生态的关系,真正把环境作为生产力,努力建设绿化沁县、气化沁县、净化沁县、健康沁县。

5.3 总体目标

5.3.1 城乡环境质量目标

地面水环境质量:力争使浊漳河及主要江河的水质各项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以上,达标率确保达到100%,并符合相应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标准;

空气环境质量:县域大气环境保持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以上,确保沁县二级及以上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为85%以上,达300天;

声环境质量:沁县城镇各功能区环境噪声年均值保持在等效声级60分贝以下;主要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噪声年均值控制在等效声级65分贝以下;其他乡镇声环境质量控制在标准内,到2015年全县城乡声环境达标率100%(详见表5-1)。

表5-1   城乡环境质量标准

年份区域

类别 目标

2008 年

2015 年

地面水环境质量

(类)

浊漳河

江河

浊漳河

江河

空气环境质量

(级)

沁县城区

其他乡镇

沁县城区

其他乡镇

2

2

2

2

声环境质量

(分贝)

定昌镇

其他乡镇

定昌镇

其他乡镇

60

未测

60

55

5.3.2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到2015年总量削减10%(比2010年降10%)。

1.       工业废水排放量2009年为1034.4万吨,预测2010年可达1000万吨,到2015年可达900万吨。

2.       2009年COD排放量为1030吨,预测2010年COD排放量为1040吨,到2015年COD排放量控制在936吨,因此在“十二五”期间COD排放量削减达10%。

3.       二氧化硫排放量2009年为1020吨,预测2010年可达1025吨,到2015年可达925吨。

4.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09年为18.4万吨,预测2010年可达19万吨,到2015年可达17万吨。

“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详见表5-2。

              表5-2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表            单位:吨

序号

项目内容

2009 年

2010 年

(预测)

2015 年指标

1

工业废水排放量

1034.4 万

1000 万

900 万

2

化学需氧量

1030

1040

936

3

二氧化硫排放量

1020

1025

925

4

工业固废产生量

18.4 万

19 万

17 万

5.3.3 城区环境建设指标

到2015年城区环境建设要达到下列指标:

1.    县城生活气化率达95%;

2.    人均绿地面积达16m2,绿化率45%;

3.    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5%;

4.    县城医疗垃圾处理率达100%;

5.    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

6.    集中供热普及率达100%;

7.    城镇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100%;

8.    城镇沐浴锅炉环保合格率100%;

9.    餐饮业大灶燃型煤,安装油烟处理装置均达到100%;

10.生活、文教、办公功能区噪声达标率100%。

5.3.4 环境管理指标

1.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3.5%;

2.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90%;

3. 重点污染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比例≥90%;

4. 我县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率70%。

5.4 “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概述

5.4.1 近期任务

1.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使命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环保工作规律的认识,为主动有效地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向和根本保证。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县之本进一步抓好抓实。

2.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为“十二五”期间的环保工作地开展指明了方向。

3.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毫不松解地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4. 我县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行实施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必须采取集中供暖,按照路程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的梯次依次按步骤实施。既可降低煤炭使用量,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烟尘和SO2的排放量。

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向所有在建工地重申建筑施工的有关环保法规和管理要求,增强建设及施工单位的环保法制意识。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文明化、运输密闭化、进出水槽化、物料覆盖化,场地砼硬化”,从源头上控制扬尘污染源;对道路运输采取密闭和防尘措施,防止运送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改进县城道路清扫方式,将干式清扫变为湿式清扫;防治露天堆场以及治裸露地面的扬尘污染,提高绿地覆盖率;加强县城人行步道和街巷路硬覆盖,减少扬尘量。  

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制定机动车污染防治规划,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建立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监督管理动态数据库,及时掌握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状况。另外,还要大力发展县城公共交通,积极推行“绿色交通”,淘汰燃油残疾车和燃油助动车;对路上冒黑烟、蓝烟超标车辆以及对销售不符合车用无铅汽油国家标准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处罚措施。

严格执行产业发展导向政策和“三同时”规定,实施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淘汰落后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和产品,严把选址、达标和总量控制关。尤其是对县城周边的晋水、王曲和天脊集团、煤气焦化公司等企业要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有效削减污染负荷。通过大气分区规划进一步加大产业布局调整的力度,迁移或关停分布在风景区、城市中心区及其周边的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对经批准近期无法迁移的,必须予以治理并达到环保总量控制标准。

5.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势在必行。农村饮用水安全已经迫在眉睫;畜禽养殖场规模逐步扩大,养殖畜禽粪便污染严重;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和生活污水的无组织排放对地下水水源污染严重,严重威胁饮用水水质安全。

6. 我县环保综合协调能力不强。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缺乏有力的强制措施,对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偏低。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健全,渠道不畅,能力不强。

上述趋势和问题,给我县环保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给予重视,纳入日程,加以解决。

5.4.2 远期任务

1. 巩固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不断提高建设档次,使生态县的标准不断提高,确保各项指标达到生态县建设考核标准,并通过验收。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文化一体化“的方针,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与消费模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要把沁县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县,争取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到2020年,完成生态县建设任务,要把沁县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生态城县,争创世界人居环境奖。

2. 以村庄作为基本单元,通过综合措施运用和资金集中投入,力求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村庄饮水安全、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

第六章 “十二五”主要环境保护建设主要任务

6.1 生态县建设
6.1.1 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沁县,必须在生态县建设中始终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以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为突破口,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多赢”。充分发挥各产业在物质循环 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构建具有沁县经济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

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生态化提出新的要求,加上我县资源型产业结构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必须处理好经济和生态的关系,真正把环境作为生产力,努力建设绿化沁县、气化沁县、净化沁县、健康沁县。

6.1.2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突出抓好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沁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支撑力,创建生态环境优美、适宜于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乡生态环境。

6.1.3 建设优美和谐的人居生态环境

要充分利用优良的区域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巧妙利用山峦、河流、森林等自然景观,改善生态条件,美化城乡面貌,优化交通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态人居体系。

6.1.4 建设文明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是现代文明在自然与社会行为关系中的具体表现。要以沁县特有的文化优势为基础,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认知文化和制度文化和观念、意识、体制、能力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建设以生态价值观和环境理论为核心、以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标志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城乡生态文化,使公众、企业、决策管理者生态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使全县树立起建设生态县的共同理想与信念。

6.1.5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资源。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的原则,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矿山、旅游自然景观灯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绿色能源。建立生态安全评估机制、生态安全监测系统、生态安全应急处理系统,提高处理生态安全时间的应急能力。

6.1.6 建设城乡生态化体系

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生态化提出新的要求,加上我县资源型产业结构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必须处理好经济和生态的关系,真正把环境作为生产力,努力建设绿化沁县、气化沁县、净化沁县、健康沁县。

建设绿化沁县:一要牢固树立栽树就是栽历史,就是栽人文、就是栽政绩的理念。造林绿化不仅具有生态功用和经济功用,而且具有增加森林碳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地区形象的人文功用。二要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有效做法。把实现生态兴县战略和推动富民强县结合起来,让产业发展过程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三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抓住明晰产权这个核心,围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两大目标,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建设气化沁县:气化沁县,是一个产业工程,更是造福于民的生态工程。就是充分利用我县的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同时可以大幅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在推进城镇人口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发展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水平。

建设净化沁县:净化沁县就是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的系统工程,就是要让城乡群众有个清洁的环境。一要在“节”字上下功夫。加强节水、节地、节材,特别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推广工农业节水技术。二要在“减”字上下功夫。抓好火电脱硫工程,所有新建和改扩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三要在“治”字上下功夫。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矿山生态修复,煤矿企业要加强矿区植被恢复,积极参与所在地绿化和沉陷区治理。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集中供热工程,加快县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四要在“创”字上下功夫。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县城、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

建设健康沁县: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因素,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幸福指数。我们建设绿化沁县、气化沁县、净化沁县,目标就是为了沁县人民身心健康。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水源地保护、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生活和工作。

6.2 农村污染控制
6.2.1 农村污染控制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创建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切实解决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变农村环保落户状况为基本出发点,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环境安全系数,努力建设生产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结合起来;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基本任务,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6.2.2 农村污染治理的主要目标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结合生态县的创建,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到2015年,全县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取得明显进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明显加强,村民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技术体系,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改变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状况,并使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显着提高。

(1)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加大农村道路、给排水、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到2015年,建立起适应沁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污水处理系统,形成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转、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

(2)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

加快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彻底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规划至2015年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区域供水率均达到100%的目标。

(3)农村能源清洁化

开发农村新能源,采取奖励措施,支持居民使用太阳能和沼气能等新能源,充分利用沁县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缓解当前能源紧张的局面;在农村全面推广液化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减少煤炭和秸秆的使用量。规划到2015年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普及率达到80%。

(4)人居环境整洁卫生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治理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棚圈乱搭,畜禽乱放等现象,对村组道路、居民街道、房前屋后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同时,大力开展改水、改厕、改圈、改厨等工作,到2015年,使得全县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实现了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圈厕净化。

(5)乡村河道水清流畅

加强对浊漳河和辛安泉的清淤疏浚和岸坡整理。全面建立乡村河道保洁管理机制。到2015年,使浊漳河和辛安泉实现水清流畅、灌排自如、生态自然。

(6)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

加强对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推广平衡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到2015年,使得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比例达到3.5:6.5。

6.3 完善城乡生态环境体系,构建中国最佳人居环境
以构筑山水生态城、打造最佳人居环境为总体目标,建设覆盖县域的森林公园,加快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切实保护好沁县的青山绿水。逐步撤并零散村屯,实行无人区管制,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面落实《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逐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体系,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到2015年,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要达到100%。加快推进以山水生态城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工程建设,争创中国园林城市、中国生态经济县和世界最佳人居环境奖,打响沁县生态文化品牌。

第七章 环保工程投资与效益分析

7.1 重点环保工程项目
(1)自然风景区建设

自然风景区建设是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沁县市南部二郎山森林公园和南涅水石刻馆的自然景观,根据县城生态保护要求,建设大型自然风景区,成为沁县综合公园,即二郎山森林公园,又是县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态防护绿地建设

护绿地是指专为御防、减轻自然灾害或工业交通等污染而建造的绿地,起到防风、固沙、抵御洪水的作用。预计建设道路生态防护绿地达到40 公顷:规划生产绿地位于208国道,防护绿地主要建设现208国道两侧各50 m,长52 公里,太焦铁路县城段各50 m,长7.8公里。

(3)浊漳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

针对浊漳河流域的污染原因,浊漳河沿岸没有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新建了污水处理厂,严格控制浊漳河入水水质的达标排放;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河段进行综合整治。

(4)烟气脱硫脱氮工程

针对沁县实际,燃煤粉尘多、二氧化硫排放多、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对烟煤烟气进行脱硫脱氮改造。以大华焦化有限公司和县城冬季采暖锅炉等逐步实施脱硫脱氮改造工程。

(5)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与垃圾处理厂建设工程

针对沁县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丢弃的现象,按照人口比例,在县城和各乡镇农村建立相应的固体废物收集地点,由环卫队组织车辆和人力定时、定点到废弃物收集地点,将其集中运输至垃圾处理厂。对不能回收的固体废物进行填埋、焚烧或堆肥处理,一般生活垃圾进行沼气化或堆肥处理,对有毒有害固体废料和医疗废物需统一运送致相应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规划在县城西南下风向新建垃圾处理厂1座,采用卫生填埋技术,日处理县城生活垃圾达75吨,解决县城及附近村镇的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规划新建垃圾中转站9座,分布于各乡镇及中心村;环卫清运队办公场所4座。

(6)废物回收工程

针对沁县煤矸石、粉煤灰、焦炉煤气等工业垃圾产生量,得不到回收及循环利用,以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塑料薄膜、金属玻璃制品回收利用率低的现象,以工业园区为中心,建立废物回收站1座,对粉煤灰可用在道路原料、燃料再利用等行业的工业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以各乡镇为中心,将废旧塑料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化纤制品以及纸制品等等能够再利用农业农村垃圾进行回收,建立废物回收站9座,既解决农村一部分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增加收入,又回收一部分资源,减少浪费,减轻污染。

(7)电子政务建设

规划重点扩建电子政务有关的设备、软件、电子办公场所及培训基地等配套设施,全面推进各相关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实现办公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使各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和加强。

(8)旅游线路、风景区建设

开通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从县城经由南涅水石刻馆、二郎山旅游风景区、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北方水城生态园、徐阳治晟生态旅游景区、圪芦诃水库风景区、沁县大云院旅游风景区、沁县龙珠寺森林公园等旅游线路;重点建设各相关精品旅游线路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组织搞好景点规划建设。

(9)博物馆、纪念馆建设

规划建设包括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沁县八路军总部小东岭村纪念馆、沁县双拥国防教育纪念馆等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馆。建设内容包括:新修展馆房屋及补置展馆、围墙、大门、展馆、补展,以及遗址的修建和补展、国防武器及相关物品收集和展馆建设。

(10)交通建设

县城道路方格体系建设:规划以沁州路为主,贯通人民路、友谊街、育才街、东风街、西内环街等县区内各路段,新建县城道路6000m,使之形成完整的方格网体系。

县公路建设:规划完成沁沁县、沁武线、段柳至沁县高速路口等县级路段维修改造工程。

乡公路建设:完成新漫线、新吾线、新榆线、郭漳线等乡级路段的维修改造。

村公路建设:建设包括百户以上村的54条公路的拓宽改造工程。

(11)县城集中供热

利用华安焦化的剩余煤气做为县城热源,扩建供热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12)消防站建设

规划新建1处消防站,规模2500平方米,配备消防车4-5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并达到二级标准

(13)县城绿地建设

绿地建设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建设南湖公园3.8公顷和西内环绿地8公顷;居住区绿化主要依据居住区用地建设情况,使其同步进行,一类居住区绿化用地至少达到40% ,二类居住用地绿化用地至少达到30%。

(14)县城公园建设

县城公园建设主要包括二郎山森林公园和南湖公园:建设二郎山公园,提高县级公园的可利用性,占地10.5 公顷;建设南湖公园,占地30公顷。

(15)景观绿化带建设

建设西内环路景观绿带,单边宽30 m,成为绿化走廊;建设208国道景观绿化带,单边宽30 m,中心绿带10 m。

(16)综合宽带信息网建设

规划建设沁县广电综合宽带信息网,建立数据平台,提高安全监控水平,实现一线多用。该项目计划于2009年完成,总投资约5000万元,由广电中心负责实施。

(17)体育设施、场地、俱乐部建设

新建沁县社区体育设施8000m2,街道社区建有“全民健身工程”产地设施,总投资约100万元;新建群众体育俱乐部5000 m2,总投资约600万元;扩建学校体育设施35100 m2,使每所中小学校有固定的体育活动场地,总投资约300万元;新建业余体校教师公寓楼3000 m2,总投资约400万元。

新建乡镇体育场地建设1500m2,总投资约70万元;新建有400m跑道的田径场、草坪足球场、体育场、游泳馆、网球场等设施的市体育中心81000 m2,总投资约4000万元。

(18)体育训练基地、后备人才培训基地、产业基地建设

规划扩建体育训练基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基地17300 m2。

表7-1   “十二五”期间主要环保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单位

预算资金(万元)

1

自然风景区建设

城乡建设局

1000

2

生态防护绿地建设

城乡建设局

1500

3

浊漳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

环保局

500

4

烟煤、烟气脱硫脱氮工程

环保局

500

5

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与垃圾处理厂建设工程

环卫队

800

6

废物回收工程

环卫队、各乡镇

100

7

电子政务建设

发改局

500

8

旅游线路建设

文物旅游中心

24000

9

南涅水石刻风景区建设

文物旅游中心

10000

10

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

文物旅游中心

120

11

沁县八路军总部小东岭村纪念馆

文物旅游中心

300

12

沁县双拥国防教育纪念馆

文物旅游中心

1500

13

县城道路方格体系建设

城乡建设局

1000

14

县公路建设

交通局

900

15

乡公路建设

交通局

2000

16

村公路建设

交通局

2300

17

县城集中供热

城乡建设局

1500

18

消防站建设

城乡建设局

1400

19

县城绿地建设

城乡建设局

272

20

县城公园建设

城乡建设局

904

21

景观绿化带建设

城乡建设局

124

22

综合宽带信息网建设

广电中心

5000

23

社区体育设施

体育活动中心

100

24

群众体育俱乐部

体育活动中心

600

25

学校体育设施

体育活动中心

300

26

业余体校教师公寓楼

体育活动中心

400

27

乡镇体育场地

体育活动中心

70

28

县体育中心

体育活动中心

4000

29

体育训练基地、后备人才培训基地、产业基地建设

体育活动中心

150

合计

123840

效益分析
7.2.1环境效益分析

生态县建设和农村综合环境治理的实施,将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改善城乡面貌,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优美的场所,为沁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撑,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规划的实施,使农村饮水状况得到改善,保障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农村饮用合格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舒适;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8%,宜林绿化率达到98%,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明显提高,减灾防灾能力显著增强;畜禽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畜禽粪污通过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对保障饮水工程水质安全以及浊漳河流域的水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7.2.2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生态县建设,社会建设成效卓著,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城乡实现了联动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同时社会的贫富差距被控制在警戒范围内并不断缩小。

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全面贯彻落实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以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导向,整治了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加强饮用水、土壤、畜禽粪便、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组织实施了农村水环境整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处理等一系列农村实事工程,初步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缩小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7.2.3 经济效益

分析通过实施本规划后,沁县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建立起的各类循环利用体系带来的可度量的经济效益以及无形经济效益,利用情景分析的方法比较实施规划对沁县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有序增长的贡献率。

第八章 监督管理与组织实施

8.1 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开创绿色企事业单位

建设生态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事关全县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和教育等手段,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交流合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落实任务,保证生态县建设的各项目标按期完成。巩固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不断提高建设档次,使生态县的标准不断提高,确保各项指标达到生态县建设考核标准,并通过验收。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文化一体化“的方针,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与消费模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展创建绿色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活动。已创建达标的单位要巩固成果继续提高,未创建的单位扩大创建规模。

8.2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环境监管

增强环境执法和依法监督的能力,将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与建设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验收制度全过程管理和坚持“以新带老”原则,坚决控制新污染源的增加和生态破坏。

实现排污费征收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健全环境污染、核与辐射等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响应预案。相应建立调度指挥系统、应急事故处理系统、执法信息与污染源数据及监测信息的管理系统。到2015年,逐步形成职责明确、程序健全、反应迅速、能力一流的环境监管体系和执法队伍,确保环境监察能力满足日常污染源监管和突发事件处理的需要,对环境突发性事件做到及时妥善处理。

8.3 加强环境科研工作、搞好环保办公用房建设

加强环保部门能力和队伍建设。制定员工培训计划,鼓励员工开展与岗位任职要求相关的自学自修活动,有计划的培养环保后备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中层岗位竞聘工作和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环保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加强环境监测队伍的建设,完善全面质量考核,监测站要通过持证上岗考核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监测水平。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仍然是主要的工作方向,“十二五”期间争取新建监测用房、机动车尾气工况法监测站等建设项目及部分大型仪器的引进。按照《沁县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县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明确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制定重点行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中三级监测站监测用房规定,监测用房不少于100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人均占有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由于我县需要经一部加强监测站能力建设,因此监测站用房面积要达到2000平方米;根据《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要求,环境监察办公用房人均占有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环境监察办公用房要达到120平方米,因此,“十二五“期间,需要扩建办公楼。

8.4 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工业企业要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要淘汰那些浪费资源、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

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上升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资源的战略高度,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地贡献,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强制实行清洁生产方案。

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节约资源能源,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降低废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8.5 强化环保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环境自动监测

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环境保护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环保业务管理的网络化。

 “十二五”期间我县应该大力推广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在大气监测方面,我县目前环境空气监测一直延用手动监测,目前我县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各项指标除降尘、PM10等指标在冬季干旱取暖期超标外,各项指标基本在环境空气质量2类标准范围内,但随着我县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工业化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十一五“末期我县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将突飞猛进,大气环境将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建成两到三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全面覆盖沁县城区及新开发工业区,全面及时把握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我县环境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8.6 强化公众参与,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和规则。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采用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广泛宣传和动员全县人民扎扎实实的投身于“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树立自觉守法、珍爱生命从我做起的氛围,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好环境,志愿奉献精神和力量。

8.7 落实责任,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是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和依据。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职责,企业要自觉遵守有关环保规定。根据规划要求和目标,落实任务和项目计划,强化组织、工程和资金管理。同时,要建立规划目标、措施和效果的定期检查、评估和协调机制,保障“十二五”环境目标的顺利实施。

8.8 解放思想、提升干部素质,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解放思想具有先导性,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也打不开。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在沁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再次吹响解放思想的冲锋号,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我们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

干部保证是关键,要下大力气加强作风和本领建设。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要转型。干部转型,首先是思想转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名利观,做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的领导干部;其次是作风转变,就是坚强有力、奋发有为,不松懈,脚踏实地、立说立行;再次是能力加强和管理从严,就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有办法、有主意、有对策,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沁县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