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无锡市"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3-4-19 9:49:1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一节 规划依据
1、《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89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
9、《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08年);
10、《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
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
12、《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08);
13、《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1993年);
14、《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07年修订);
15、《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
16、《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4年);
17、《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规划》(2004年);
18、《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2009年);
19、《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08年);
20、《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2009年);
21、《无锡市排水管理条例》(2010年);
22、《无锡市航道管理条例》(2011年);
23、《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2008年);
24、《无锡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9年);
25、《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26、《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09年);
27、 《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9年);
28、《无锡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07年);
29、《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09年);
30、《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
31、《无锡市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规划》(2005年);
32、 《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专项规划》(2011年)。
 
第二节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无锡行政辖区,包括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崇安、南长、北塘、锡山、惠山、滨湖、新区7个区,区域总面积4627平方公里。
第三节 规划期限
本规划以201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第二章 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优势条件
1、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便利。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带,处于沪宁杭大三角区的中心,苏南几何中心和沪宁中心节点。区域边界距沪、宁、杭的直线距离均在百公里范围,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属于苏浙沪高速经济增长极中重要的一极,具有突出的地缘优势。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运输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交通十分便利,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2、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美元(以常住人口计算),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二三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高新技术产业较为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7%。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5%。旅游业、软件和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3、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近年来平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7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2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发展指数位居江苏省前列。
4、生态环境设施良好。无锡市环境保护投资力度较大,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极开展太湖保护、水源治理、生态重建工作,建设环太湖生态防护带,中心城区河道水质和太湖水质逐步改善。实现全市污水管网全覆盖,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保持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35%,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4.5%。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太湖蠡湖水域治理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
5、自然条件较为优越。无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四季分明,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美称。无锡山水相映,集江、河、湖、竹、泉、洞之美于一地,有十分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旅游配套服务完善。全市拥有国家5A级景区2家,国家4A级景区14家,3A级景区8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无锡建设旅游城市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无锡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
6、制度创新能力较强。无锡具有优良的制度创新传统,在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无锡通过制度创新确立了先发优势。在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无锡率先推动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培育新兴产业,在科学、人才、生态、文化等方面实现“自觉转型”,为实现发展模式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无锡通过实施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改革,政府职能关系进一步理顺,率先进行“四分开两分离”改革,开创了全国社会事业领域“管办分离”的改革先河,无锡营造了新鲜事物先行先试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较大压力。无锡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比70%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服务业结构中,餐饮、商贸等传统产业占比较大,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第二产业中高耗能产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与先进国家的标准相比差距较大。
2、资源能源持续发展压力加大。无锡进入新世纪后,资源能源消耗仍然较大,支撑持续发展能力受限。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放,2001-2010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达23%,同时新占耕地总量接近35万亩,按照此占用耕地的速度,50年后无锡将无地可耕。2009年,无锡市万元GDP能耗为0.756吨标准煤。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市万元GDP能耗以每年4-5%的速度下降,但全市能源消耗总量仍以5%左右的增幅保持增长。
3、环境制约瓶颈依然存在。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市大力实施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虽然每万元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0%和50%,但单位面积COD和SO2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和1.9倍。空气质量虽然不断改善,但氮氧化物和颗粒悬浮物仍是影响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太湖水质和城区河道水质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标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只有80%左右。
4、科技创新潜力仍显不足。无锡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大量投入资金和劳动力取得,科技进步贡献率仅55%左右,而发达国家1980年代科技进步贡献率就已普遍上升到60-80%。2010年我市R&D占GDP比重仅为2.5%,比同期深圳的3.64%相差1.14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普遍在3%以上。2010年无锡专利申请量达32690件,而2009年深圳市专利申请量就达42279件,目前科技创新的要素和成果不及深圳的一半。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自觉”理念和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先,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以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以治理太湖水环境为核心,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为抓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太湖保护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率先形成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加快建设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业城、宜居城,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第二节 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生态为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统筹城乡,和谐奋进。在坚持城乡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城乡间、区域间公平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3、创新融合,法治保障。发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生态文明观,将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相融合,兼容并蓄、不断创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健全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实现“有法可依”。
4、先行先试,彰显特色。充分发挥无锡“四城”建设的独特优势,以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力争率先实践、率先创新、率先发展,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经验,为全国各地区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探索新路。
第三节 规划目标
1、规划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确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安全得到保障,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把无锡基本建成为全国著名的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宜居城。
2、指标体系。本规划指标体系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也是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的依据。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经济、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5个方面29项指标(见表3-1)。各指标评价参考值在国家生态市、人居环境城市等考核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充分体现无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和标准。
 
表3-1 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名称 参考值 2010 2015 2020
一、生态经济
1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0 42.5 49.5 55
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55 45.7 55 >55
3 科技进步贡献率(%) ≥60 55 >65 >65
4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 ≥5 5.1 ≥5 ≥5
5 绿色市场认证率(%) ≥20 10 20
二、生态资源
6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55 0.756 0.588 0.532
7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立方米/万元) <7 7.7 7 6.5
8 再生水重复利用率(%) ≥30 23 33 ≥30
9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25 23 25 ≥25
10 林木覆盖率(%) ≥27 24.5 27 ≥27
三、生态环境
11 空气环境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 达到功能区标准 达到功能区标准 达到功能区标准
12 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 100 100 100 100
13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 89.19 100 100
14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 100
15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90 84.58 90 95
16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 100 100 100 100
17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二氧化硫(千克/万元GDP) <2.2 2.21 1.8
COD (千克/万元GDP) <1.3 1.37 1.18
CO 2 减排(%/年) 5 5 5
18 单位种植面积用化肥量(千克/公顷) <220 424.4 320 220
单位种植面积用农药量(千克/公顷) <20 41.95 30 20
19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5 43.35 ≥45 ≥45
四、生态人居
20 城市基础设施完好率(%) 100 100 100 100
21 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 100 100 100 100
22 城乡供水普及率(%) 100 99.8 100 100
23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95 >90 100 100
24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100 100
25 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 ≥33 25 30 35
26 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0m 2 以下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率(%) 100 80 100 100
五、生态文化
27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 100 100 100
28 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率(%) ≥85 100 100
29 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课时的比例(%) ≥10 10 10
注:1、☆“十二五”期间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统计方法将有所调整,待国家明确后及时修订。2、*为2009年数据。
第四章 主要建设任务
第一节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三次产业的生态化、低碳化改造,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机械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规模化高效农业,提升农业生态化水平。
(1)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发挥高科技农业园区的示范和辐射效应,发展规模化高效农业,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强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建设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全面提升无锡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实施锡山、惠山、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创新实验区建设,建设一批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到2015年,建成15个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市及各市(县)、区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的比例达到20%以上。以万顷良田工程建设为抓手,以“两置换一转换”为动力,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高效规模化农业发展。到2015年,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达到90%。鼓励引导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农、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到2015年,农户参与合作组织的比例达到95%以上,培育国家、省级名牌农产品25个以上。充分挖掘太湖自然资源,结合时令特色果品产业,加快环太湖农业休闲旅游带整合提升,形成一大批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农业休闲旅游园区。通过举办现代农博会和各种特色农业节会,创新发展农业博览园经济,形成农业多种形式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拓展农业多元化功能。
(2)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引进选育抗虫、抗病新品种,减少农药使用量,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科学使用化肥,平衡施肥,并通过精确施肥和利用节水灌溉等技术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养分流失的危险。扶持、培育农村废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推广使用小型收割和秸杆粉碎一体机械,提倡采用秸杆粉碎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免疫防治工作,恢复病虫害天敌生物的栖息地,发展农林牧渔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全面推广机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建立高产稳产农业。建立健全与农产品质量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注重对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保护。逐步建成全市农林牧渔业生态安全预警体系。
(3)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技术。大力研究开发节水农业耕作栽培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实现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业链结合,加快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培育、发展集散型龙头企业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建设农业循环经济链。加强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围绕新品种引进与选育、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控制、病虫害防治、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大力发展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以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为重点,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继续推进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充分调动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技推广的积极性,逐步构建多元化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
2、重点发展生态工业。以高新化为导向,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低碳型工业发展。
(1)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以规模化和高新化为核心,优化政策环境,集中资金扶优扶强,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抓好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研发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促进五大产业集聚式发展,成长为综合效益好、增长速度快、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国家微电子高技术产业基地的优势,加快“硅谷”和“液晶谷”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把无锡建设成为国际微电子重要基地和国家液晶产业重要基地。以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为目标,围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领域,以高新化为导向,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5%左右;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000家以上。
(2)着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改造冶金、纺织、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区域品牌,推广使用集体商标,创建区域国际品牌,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冶金和化工行业,到2015年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对于生产工艺落后、排污耗能较高的企业逐步淘汰,加快发展其下游污染少、附加值高的产业,实现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低碳生产与服务为目标,以推动企业全面实现清洁生产审核为抓手,以率先建立低碳交易市场为推动力,全面促进无锡发展低碳型工业。加强低碳经济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启动建设江阴亿元级低碳产业园,率先建立低碳交易市场,推进高耗能企业首先进入碳交易市场。积极实施一批循环技术项目,着力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区、企业。已有的工业园区应按生态工业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进行改造;新建工业园区按照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到2015年,每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不少于150家,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达到100%,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率超过30%。全市所有工业集中区全部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成为全国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实施一批节能重点工程,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等节水工程。
3、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以高端化、生态化为导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低碳型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全面向低碳型生态化方向转变。
(1)大力发展低碳型服务业。加快建设太湖新城金融集聚区,大力吸引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锡设立分支机构,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数字化服务,推广应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社会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总部企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全力构筑中国服务外包高地和世界服务外包基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着力发展生态型旅游。以推进服务业实现生态化发展为目标,以打造世界级的知名旅游品牌和旅游产业园为着眼点,全面推进无锡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形成绿色服务业发展模式。构筑无锡旅游“七区一体、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科学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八大博览园、五大历史街区、徐霞客农业生态旅游区等一批旅游精品建设,推动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以及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夜间利用、乡村旅游、康体保健旅游、创意产业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发展,精心培育太湖山水、灵山胜境、惠山古镇、清明桥古运河、吴文化、徐霞客和宜兴陶都、江阴华西等品牌。积极促进相关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加快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从观光旅游向生态化休闲度假旅游升级。
(3)加快发展绿色物流业。以加快物流中心建设为载体,完善不同物流区域之间无缝衔接服务体系,实现绿色物流运输,建设无锡现代绿色物流业。加强仓储场地的选址和管理,严格限制仓储场地无序占用土地。重点建设江南商贸物流城和江阴长江港口、新区国际综合物流中心、通江物流、西站物流、新港物流、空港物流等物流集聚区。重点发展保税、港口、仓储、配送等6大专业性特色物流。建立完善不同物流区之间的无缝对接服务体系。加强江阴港口物流区域、宜兴生产性物流区域、锡山制造业物流区域、惠山运输配送物流区域、新区口岸物流区域、中心城区商贸物流区域等物流区间及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商贸中心的物流沟通,在港口、码头、仓储方面建立物流服务系统。加强运输汽车的噪声和尾气管理,在现代物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严格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合理配置配送中心,尽量选择铁路、水运等环保运输方式。
第二节 倡导绿色行为方式
紧紧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在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中倡导绿色行为理念,引导推进商业和民用节能,加快建立生态友好、绿色文明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出行模式。
1、激励绿色消费模式。大力实施“绿色消费”倡导战略,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众崇尚的绿色消费体系。
(1)推行绿色采购制度。科学制定绿色消费产品采购指南,提倡公众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在政府机构率先实行绿色采购,将绿色采购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明确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的产品类别,指导政府机构采购节能环保产品。
(2)推广绿色经营和服务。由工商、质检部门制定绿色商场准入标准,创建一批绿色消费示范点,促进商家有效落实各项节能措施。鼓励公众购买带有中国环境标识的商品。鼓励商家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绿色高效的服务模式;大力推动绿色销售,转变企业传统经营方式,建立精益销售体系,达到节约资源目的。
(3)提倡简约生活。鼓励使用符合环保纺织标准或绿色服装标准的纺织品和服装,大力推广高科技环保材料服装产品,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绿色无公害食品,提倡节约型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穿衣饮食绿色习惯。
2、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核心,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公众调整传统的生活方式,鼓励公众选择环境友好的高质量现代生活,倡导良好的生活风尚。
(1)打造生态环保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标准,积极推进建筑节能65%标准的试点示范,建设低能耗、超低能耗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对尚未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既有城市民用建筑,逐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进绿色小区标识创建工作。推广建筑外墙采用保温隔热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空调和电灯使用;推广建筑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有效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城市噪音;推广使用高科技环保型建材,提倡适度装修。
(2)推进社会节约用水。加强工业节水工作,大力推广直流水改循环水,以及空冷、中水、凝结水回用等节水措施。加强农业节水工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创建“高效农业示范园”、“节能灌溉示范园”。加强城市节水工作,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进一步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重点抓好机关、宾馆、学校、医院等公共用水单位的节水型器具推广和使用工作。大力发展中水回用,扩大再生水利用率,逐步推行分质供水。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全部采用节水型器具,推广建设雨水、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设施。积极开展节水型机关、企业(单位)、社区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到201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再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3%。
(3)倡导绿色节能办公。推动办公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行能耗统计与能源审计制度。鼓励使用节电型照明产品,减少普通白炽灯的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全市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夏季空调和冬季取暖室内温度最低和最高标准,在全社会倡导用电高峰期间室内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提倡无纸化办公,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注重纸张的回收再利用。
(4)提倡绿色生活习惯。加快推广社区共用供热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重点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建立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公众优先选购绿色节能家电;严格执行“限塑令”,倡导消费者自觉减少或不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3、推行绿色出行方式。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节约和资源有效利用,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倡导公众优先选择节能环保、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
(1)推行城市公交优先。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改善公交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到2015年,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加快压缩天然气汽车(CNG)的改造工作,倡导市民选择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
(2)建设和完善城市路网。强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高速路网建设,加快市(县)、区、镇级公路的市政化改造,改善道路质量,及时进行市域内公路路面整修。科学设计市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改善交通微循环。充分发挥铁路、水路运输节能环保优势,推动交通运输节能降耗。
(3)建立完善的自行车交通系统。在全市主要道路配套建设完善、便捷、安全的自行车通道;在各类公共场地配套建设自行车停车场;在清名桥、惠山古镇等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和环蠡湖风景旅游区、惠山、青龙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一批自行车交通示范通道;大力推广自行车租赁服务,完善自行车租赁体系,在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枢纽、重要商业街区和旅游景点设置自行车租赁点,方便市民和外来游客采用清洁、便捷方式出行。
(4)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减少单车单放空驶,适度鼓励市民拼车出行,提高运输效率。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倡导选择燃油经济性较高和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加快推进环保汽车开发和使用,限制高污染排放车量使用。大力开展“每周少开一天车”等环保活动,减少汽车日常使用;加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逐步改变专车使用方式,提高公务车使用效率。
第三节 健全环境支撑体系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城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太湖保护区建设,推进水环境、大气环境的综合治理,控制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无锡全市域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持续改善水环境。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太湖治理为重点,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水,推动水环境治理向水生态保护转变。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流域水环境监管、水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太湖周边生态功能逐步开始恢复。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合理配置长江、太湖、水库和地下水等水源地,建设多水源供水系统和区域应急水源工程。加快推进横山水库水源地改造和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工程、无锡水源地水质改善及保护示范工程、无锡-江阴市沿江地下水备用水源地工程、锡山区山区塘坝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2)控制工业点源污染。控制新增污染源,坚持在审批新、改、扩建项目时全程管理,严格执行环评制度,禁止新上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核定指标或新增废水排放的化工、冶金、印刷、制革、制浆造纸等“五小”企业;加强“三高两低”企业治理整顿,通过产业准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土地审批、节能降耗、工商登记、综合效益等方面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三高两低”企业实行关停、淘汰与整改等分类整治;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的监管,实行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促使工业污染源做到达标排放;以“减污降耗、节能增效”为目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改造,提高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示范工程。对使用有毒原料和排放有毒物质以及超标准浓度、超总量排放的企业,定期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3)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实现所有污水全面接管,尾水排放严格执行一级A标准。加快推进芦村污水处理厂扩建五期工程、宜兴市新建国信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二期)、宜兴市清源污水处理厂等,各市(县)区大力开展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工程改造,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按照厂网配套并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利用效率的要求,科学合理建设配套污水管网。各市(县)区在充分满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配套管网建设。各市(县)区对辖区内住宅小区和企事业单位污水接管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结合污水管网建设,划分排水达标区,开展排水达标区创建活动,排出接管计划,做到排水设施、养护和管理三到位,率先建成“排水用户全接管、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厂全提标”的国内一流污水治理体系。
(4)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优化镇、村布局,完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方式。对邻近城镇周边且具备接管条件的村庄,大力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合理延伸与全面覆盖;对纳入规划保留点的村建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对未纳入规划保留点的分散村庄采取建设生物净化池或生物净化前置库等来进行污水处理,处理后的尾水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全面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现有沟渠塘建设农田余水入河前置库和生态拦截型湿地系统,大幅减少氮磷养分入湖;提倡实施集约化养殖,逐步淘汰小规模畜禽养殖,加强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管理,鼓励采用先进环保的养殖技术,加强水产养殖分类监管,禁养区要坚决取缔,限养区要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和投饵量;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面源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大力推广农业农村污染控制区。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控制区建设工程,在科技部863计划中宜兴大浦24平方公里的控制示范区基础上,逐步建设其它区域的农业农村污染控制区。
(6)实施调水引流和生态清淤。在全面控制外源污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合理调集水质较好的水并导入特定的水域,清理特定水域内污染较为严重的底泥,进一步消除水体内生污染,改善特定水域水质,扩大水体环境容量。合理调水引流。在保证市域内防洪排涝水利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常年持续、适量调水,主要是调长江水进入锡澄片河网和太湖,调太湖水入湖湾和河网,以水质较好的水定向有序流动,与特定水域的水体扩散、混合,增加原有水域的环境容量。加大生态清淤力度。继续对重点水源地、主要风景旅游区、河道入湖口、全部供水水源地进行全面彻底清淤,消除或减少底泥中的污染物、营养物,为改善水环境和生态修复、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打下基础。
(7)生态防护林和湿地建设。通过加快生态防护林和生态湿地建设,重建无锡全市太湖流域内水生态系统,消除或减轻水体污染,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创造城市优美的水生态景观。结合太湖保护区建设,在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建设生态防护林,构建较为完整的生态防护隔离带,重点建设环太湖一级保护区隔缓冲林带工程,在主要入湖河道及河口等地建设通湖水质净化林,重点建设直湖港、大浦港、乌溪港、小溪港、洪巷港、武进港等主要入太湖河道的通湖水质净化林工程。重点实施太湖湖滨湿地修复工程以及亮河湾、贡湖湾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漕桥河、官渎港等入湖河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东氿、阳山荡等上游关键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8)河道环境整治。总结推广无锡太湖治理的经验,坚持综合治理、项目推进、规范考核,加快推进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创建示范样板河道和湖泊治理典范。全面落实“河(湖、库、荡、氿)长制”管理,落实责任主体,加强河道水质监测和执法管理,严格封堵排污口,将主要入湖河道全面建成示范样板河道。加快推进蠡湖深度治理和生态修复试点,使蠡湖水生植物覆盖率达30%,自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提高,基本恢复良性湖泊生态系统,成为内湖湖泊治理的典范。
2、全面提升空气质量。以改善全市域内大气环境质量为重点,制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加强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和管理,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
(1)加强大气污染源控制。实施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禁止新建燃煤热(火)电厂,严格控制燃煤锅炉的使用;制定和实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治理整体规划,加快现有热(火)电厂的脱硫工程建设,稳定脱硫设施运行,电力行业、非电工业全面推行低氮燃烧技术,配套烟气脱硝设施,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节能减排的规定,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至2015年,SO2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20%。
(2)加快集中供热和能源改造。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区建设规划,推广使用太阳能、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洁净能源,扩大集中供热范围,逐步淘汰热电厂供热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减少用煤量。同时,加快建设市域内天然气管道覆盖工程,提高天然气用户比例。
(3)加强汽车尾气控制。全面实施国家三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逐步提高机动车尾气排准,提高机动车环保准入标准,开展机动车专项整治,制定《无锡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场站布局规划》,强化无锡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场站的指导和服务,实现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源头控制。推广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推广电喷发动机及三元催化净化器,降低汽车排出的污染物浓度。运用燃油添加剂技术,节约燃料消耗。建立健全市环保部门与公安交警部门的汽车尾气监控和联动处置机制。汽车尾气监控示范工程,在全市主要道路口和汽车修理站配套建设尾气监控设施,与交通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开展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整治工作。
(4)治理饮食行业油烟污染。根据“先大后小,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有效治理城镇重点整治饮食单位和重点区域饮食业的油烟污染,将6个基准灶头及以上的大型饮食业单位、烧烤店以及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饮食业单位列为重点饮食业单位,将学校、繁华街道、居民住宅集中区和旅游风景点等环境敏感区列为重点区域。建成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
(5)加强扬尘治理。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等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强化对市区道路和运输扬尘污染的控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实施“黄土不露天”工程,落实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扬尘监管长效机制,努力减轻扬尘污染。
(6)提升植被空气净化能力。在力求“乔、灌、草”结合的同时,结合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工业区的类型和分布,选择确定不同区域绿化的树种,提高特定区域内的林木覆盖率,充分发挥植被正常的固碳和释氧功能,改善区域碳氧平衡状况,提高植被空气净化能力,提升空气质量。
3、加强噪声治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工厂企业噪声与居民生活、工作场所的物理隔离,切实减少城市噪声污染。
(1)强化区域噪声源管理。实现城市功能布局统一规划,优化声功能区划的空间布局,实现工厂企业等噪声源与居民生活、工作场所的有效隔离。大力推进企业噪声防治工程,推广使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和工艺,严格控制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加强夜间与特殊时段噪声管理,切实降低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率。
(2)严格控制交通噪声。加快制定和实施全市域交通噪声控制方案。建设交通防护林,区域内高速公路或高架立交与居民点小于500米范围的要求设置隔声屏障,实现交通与住宅小区噪声的有效隔离;结合噪声达标区建设要求,不断扩大建成区机动车24小时禁鸣范围,严格控制高噪声车辆上路,加强主干河道内机动船舶噪声控制,减少城市噪声污染,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100%。
4、促进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原则,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试点,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市场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1)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制定实施严格的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对全市工矿企业危险废物的监管,充分发挥无锡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收集、处置功能,特别是强化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放射源的统一监管和放射性废物的集中收贮,城市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2)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形成垃圾分类的观念。在城区家庭、学校、企业、行政机关单位及公共场所推行“四色垃圾桶和垃圾袋”的生活生产习惯,推广使用可再生纸垃圾袋。制定全方位的垃圾分类、收集计划和分类运输、处理办法,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做出明显、明确的垃圾类型标志和解释。在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可回收废物纳入全市资源回收系统综合利用,餐饮业泔脚与食品加工有机废物和部分有机垃圾送堆肥厂资源化利用,其余可焚烧生活垃圾送至垃圾发电厂焚烧发电。在城区垃圾分类试点逐步完善后,逐步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示范工程,在中心城区崇安、南长、北塘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收运系统和回收利用系统。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3)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深化固体废弃物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和多元竞争格局。积极发展固废处置服务市场,建立固废处置有偿收集、运输和处置的机制。鼓励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和社会资本介入固废产业,促进各类经济成分进入固废处置服务市场,建立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系统,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企业间的废弃物交换利用,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
5、强化环境光、热辐射管理。以人为本,全面强化城市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开展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切实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环境综合质量。
(1)加强区域环境辐射管理。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辐射源信息系统、放射源全寿期动态管理体系和重点辐射源远程安全监管系统,规范监测手段和方法,形成与无锡辐射环境管理相适应的监测、处置能力。
(2)防治城市光、热污染。结合绿色建筑推广应用,推进玻璃幕墙革新,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光污染;严格制定城市灯光设施管理制度,合理调整区域内城市经营性灯光设施、户外广告灯光设施的夜间亮化时间;以降低夜间光污染为原则,完善城市夜间亮化工程的方案。通过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增加建成区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工矿企业冷却水循环回用率,减少城市热源排放。
6、完善环境监测执法体系。以生态文明为理念,以“科技化、常规化、快速化”为原则,运用高科技建立完备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条块联动的环保执法体系,建立健全与新时期生态环境文明相适应的环保能力体系。
(1)加强环保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城乡环境监控体系,依托国家环境资源遥感卫星、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监测船等设备,建立全覆盖、多方式、全天候的太湖水质应急监测网络和交界断面水质监控体系;以物联网试点运用为重点,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完善以水、气、放射源、声和危险废物为对象的在线联网环保监测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能力,进一步扩大环境监测覆盖范围和领域,积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监测体系。
(2)加强环境执法体系建设。综合运用立法、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等手段,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提高企业环保理念,建设完备的环境执法体系。加快立法进程,制定出台相关环保法规;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执行我市产业政策和太湖流域新的环保准入门槛,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条块联动,加大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环境专项整治力度,加快推进园区环境规划、环评和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执法力度,集中开展各类环保专项活动,对国家、省、市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加强舆论宣传,环保宣传逐步实现经常化、基地化和常态化;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制度,对排污企业实行环境行为公开评级,推行环保有奖举报制度,实行环保公开道歉和承诺制度,提高企业环保理念。
(3)提升环保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全市整体公共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处置中心,健全环境污染资料收集、信息处理、判别处置为一体的网络系统;启动环境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研究与调查,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大力加强环境污染风险与损害评估,制定环境污染应急专业技术方案,提高应对各种环境风险的控制和处置能力。
第四节 打造优质人居环境
以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城市发展理念,以大力推进宜居城建设为重点,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完善配套生态基础设施,将无锡建设成为生态空间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居住环境优美的和谐宜人幸福安康的首善城市。
1、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根据主体功能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太湖保护区建设规划,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建设适宜的生态廊道,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流污染控制和美化生态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构筑起全市的生态安全屏障。
(1)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按照全市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特殊生态产业区等8大类24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严格实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根据不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要求和建设重点,配套相应的投资、产业、土地和财政等引导政策,发展生态经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进行生态修复,平衡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打造中心都市生态景观,改善人居健康环境。
(2)积极开展生态廊道建设。生态廊道建设以河流水系和道路交通体系为框架,以促进生态信息交流为目的,以公园、绿地、人工湿地等形式将全市重要生态节点连接起来,形成覆盖全市的网络型生态廊道体系。水系廊道建设以无锡市的河流、湖泊为切入点,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加强河流湖泊沿岸的绿化和美化,保证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施太湖沿岸及五级以上航道沿岸两侧防护林带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及河道整治工作,全面推进江、河、湖以及工业与居住区之间防护林建设。道路生态廊道以市域内的交通网络为基础,在高速公路、铁路、不同等级公路两侧布置宽度不等的绿化带。继续完善以高速公路、快速干线和城市出入口为主要内容的市重点造林绿化工程,进一步加大绿化范围内拆迁力度,确保防护林带的全线贯通及宜林地段的绿化宽度。重点实施锡澄、沪宁、锡宜、宁杭和沿江高速公路以及新312国道、环太湖公路两侧50-100米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完成京杭大运河、锡北运河、锡澄运河等五级以上航道两侧20-50米林带建设,加快建设无锡与苏州、常州和江阴之间的市际生态隔离带。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对于划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严格保护,保证生态廊道的建设,避免出现生物孤岛现象。开展综合物种指数、本地植物指数调查。对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河湖、自然湿地、水源保护地等生态和景观的敏感区域,划定范围,严格保护,持续利用。对于种群数量较少的物种,加大科学研究和人工培育力度,恢复种群数量。加强生物检测和外来物种监控,严格保护南部宜兴山地原生生态系统,恢复太湖湖沼湿地生态系统,维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加强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物种监控和管理,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2、完善人居基础设施。以建设宜居环境为重点,突出城市绿地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居住适宜性,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
(1)完善城市绿化设施。以自然山体、水体、公园、交通走廊、开敞空间等为依托,调整优化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优化城区绿地系统布局。重视公共绿地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中预留一定比例的绿化空间,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完善绿地类型,科学配置绿地植物群落,提高绿地养护水平。扩建增建大型生态绿地,形成城市的多点“绿心”,提高绿地总量。提高城市及工业区周边自然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建设集中绿地和连通各集中绿地的廊道,保护自然物种栖息环境,合理进行树种规划配置,保护城市森林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成份。无锡中心城区生态绿地建设以惠山森林公园等大型绿地空间为核心,重点加强河道绿化和道路绿化,形成网状的绿地廊道系统,系统科学安排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建设,形成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与带状公园等均匀分布格局。江阴市重点构建包括山体自然景观、河道路网、城镇组团间的绿色隔离带、含农田在内的生态开敞空间等四部分组成的城镇生态防护林体系。宜兴市生态绿地建设以绿色通道建设为廊道,以城镇绿地系统建设为斑块,构建宜兴生态绿地系统。
(2)完善生态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络,建设城区快速公交系统,以公交站点为中心进行高强度混合开发,合理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形成市内公交与周边镇区公交的衔接,构建方式多样、衔接紧密、转乘方便的生态公共交通体系。不断更新公共交通车辆,使公共交通车辆环保水平达到国内最高标准。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车位收费标准,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进入市区。到2015年,市区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
(3)完善医疗服务设施。加快建立以市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为龙头、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以个体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医疗设施网络,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合理调整全市的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加快推进部分功能重复或相近的医疗机构合并或重组,形成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分级医疗卫生网络。建立健全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全市建成完善的卫生事业医疗保健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三大体系;全面构建院前医疗救治、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信息管理三大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4)加强文化教育机构设施建设。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对各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事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文化中心、文化室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产业。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和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施教半径,合理规划就学范围;实现区域和校际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相对均衡,统筹安排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提升高中教育规模化、集约化、综合化、优质化和品牌化水平;小学、初中、普高和中等职校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实现网络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加快发展职业和高等教育。重点推进无锡(藕塘)职教园区和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鼓励和吸引国内一流大学来锡合作举办分校、研究生院或研究院。
3、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根据“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构筑“多中心、开敞式”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形成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的四级生态体系,广泛开展“生态城”、绿色街道、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系列生态创建活动,共同创建无锡山水和谐人居环境。
(1)探索生态城建设。以新城开发建设为契机,开展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规划设计和建设,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开发和推广应用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环保节能新技术,走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成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成果展示中心。重点在太湖新城和锡东新城实施生态城建设示范工程。
(2)推进绿色街道建设。顺应全市撤镇建街道的行政区划调整趋势,借鉴深圳推进生态街道建设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生态街道创建指标体系,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扎实开展生态街道创建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成熟后在全市现有街道中推广,完善我市生态创建体系。
(3)绿色社区建设。根据《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建设并长期保持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保护环境机制的社区,2015年,无锡建成绿色社区占全市社区比例达到50%。
一是建设社区生态环境设施。通过增加社区绿化面积,提高绿地率,优化植物配置,增加单位面积绿地乔木量等手段提高社区绿化水平。社区内建立雨水利用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将社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处理成中水,建立完善的社区节水系统。推广废弃物再生生态工程建设,对社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采取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措施,干垃圾由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循环回收后外运卫生填埋,湿垃圾就地堆肥用于小区绿化,使外运垃圾总量最小化。
二是推广生态住宅设计。以建设新社区、改造旧社区为原则,选择计划建设的新社区和基础较好的老社区,进行示范生态社区创建工程(包括绿色社区、低碳社区和安静小区等)作为无锡市社区建设范本。住宅的建材和室内装修选用绿色环保材料;住宅内部采用高效而且节能的通风方式;住宅具备良好的门窗密封性能和隔音、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进行居室内部的美化、绿化、自然性的体现、废弃物处理设施的优化设计,包括建筑内部的光、温、湿、气的控制,内环境及设施的舒适性、无害性、方便性、经济型及生态合理性等;绿色建筑外部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以创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为抓手,全面推进以造林绿化、污水治理、河道整治、垃圾处理、村庄整合等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建设生态型现代化新农村。2015年,全市100%的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市90%的村建成生态村。
一是创建生态乡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强中心镇、村的规划和建设,保留传统村镇风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规划建设,动员全市乡镇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制定创建计划,研究具体措施,开展创建行动。各乡镇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根据生态乡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乡镇的各项建设规划,争取达到生态乡镇的创建标准。
二是创建生态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加强农村废弃物处理系统建设,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制度、秸秆综合利用制度以及村庄容貌管理制度。加强农村景观建设。对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区,建设适当的公共活动空间,完善道路景观照明以及绿化景观和生活设施配套。提升村庄文化品质。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视乡土文化保护,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保持整体化、多样化、特色化的空间,形成相对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貌特色,建设一批文化名村和生态村。
第五节 完善生态制度体系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监管体系和生态考核体系,努力形成民主科学、制度完善、法制健全、监管有序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和依据。
1、创新绿色行政管理体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构筑绿色文明的政府形象,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以生态文明理念约束政府决策,制定和实施旨在推动生态型政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措施,为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表率。
(1)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转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体系,研究制定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半年度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地区和各部门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政绩、实行奖惩与任用的依据之一。
(2)建立生态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以“引导”和“预防”为主的政府生态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逐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符合无锡实际的政策法规体系,打造引导型政府生态管理模式。
(3)建立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和评议制度。成立无锡市资源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有关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重大决策进行预先咨询和评估论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完善政府决策问责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4)建立行政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节能减排保证金制度,创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模式,对排污总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或水功能不达标的地区停发排污许可证,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和超过水、气环境功能要求的区域,一律停批新增总量的新建项目。对较好完成当年节能减排任务的地区给予表彰奖励,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或资金补贴,并在企业环境行为评级、环境标识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
2、创新资源环境经济体制。运用价费、财政、信贷、保险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降低环境保护成本,加快形成资源要素科学配置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运转高效的资源环境制度体系。
(1)创新环境价格和市场政策。进一步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建立和完善交易平台,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将排污权有偿使用收费范围扩大到所有重污染行业。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加强排污费收支管理,加大对超额减排企业的奖励力度。进一步完善使用者付费制度,探索污水处理企业由事业型向企业经营型转换机制,探索按污水中污染物含量收取污水处理费,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模式开展垃圾收运和清扫保洁。推进自然资源价格政策改革,探索与可再生能源使用和脱硫措施相结合的电价,研究促进再生水利用的水价。
(2)创新环境财税政策。建立制度化的财政投入预算保障机制,确保环保支出与GDP、财政收入联动增长,确保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环境保护,逐步增加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完善监管、评估和激励机制、建立区域发展和考核指标,完善生态环增补偿制度,引导区域间建立环境保护和治理协作机制。探索建立促进重污染企业退出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与治污企业财政补贴制度,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污染治理。
(3)创新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制度。实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信贷政策,鼓励或引导银行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进行信贷控制。建立绿色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加强环保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积极配合国家开展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制度。
(4)创新试行环境保险制度。选择部分重点企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健全地方配套法规,明确投保主体行为,建立环境污染事故认定机制和理赔程序。在有关地方环保立法中增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制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投保目录并适时调整,环保部门通过监测、执法等手段为保险的责任认定提供支持,保险监管部门指导保险公司建立规范的理赔程序认定标准,赔付过程公开透明和信息通畅,最大程度保障环境污染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5)创新建立环境治理代理人制度。以资源产权制度为突破,以政府特许经营为主,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调整环境治理各类权限,建立并运行环境代理人制度。探索组建成立无锡市环境资源集团公司,特许代表市政府履行环境治理代理人职责。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可由水环境逐步延伸到市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开发。政府、社会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政府授权代理环境治理行为的监督。
3、创新建立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强化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强和完善公众参与的支持保障措施,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力量,逐步建立起良性的公众参与互动机制。
(1)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政府及时准确公开环境信息,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建立完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畅通信息公开的渠道,保障公众对环境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制定出台鼓励措施,引导市民提出积极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见,建立公众与政府信息互动的工作机制。
(2)建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为公众参与生态建设搭建平台,强化社会评议。积极引导公众在享受资源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定义务。着力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形成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资源环境保护综合机制。
(3)建立环保社会团体的培育机制。建立环保NGO(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基金,有计划的培育发展一批环保NGO典型,每季度定期举办环保NGO人员培训,提高环保NGO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改革和完善现行民间组织登记注册和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扶持环保NGO发展的税收、财政等政策措施。建立公众激励机制,对积极赞助NGO组织的企业、个人给予公开表扬、表彰等荣誉,鼓励公众投身环保NGO发展。争取国内外知名绿色组织的资助,在获得项目资助同时提高无锡市NGO的专业性和持久性。
第六节  培育生态文明意识
采用多种宣传教育措施,引导企业和人民群众了解、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主动履行生态环境责任,使每个企业、单位、个人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主体。
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以每年“世界水日”、“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水安全活动日”、“环境月”和科普宣传周等为宣传载体,广泛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突出针对性、实践性、群众性和实效性,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念、新知识、新举措、新成效,引导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建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到2015年,全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上。
2、保护开发生态文化资源。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为目标,保护开发吴文化和工商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积极推进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十个古村落和古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带建设,保护和合理开发地质遗迹、水乡古镇、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江南水乡生态人文优势,到2015年,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率达到85%以上。
3、积极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系列创建活动,大力倡导节水、节能、节电、节地等低碳消费方式,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加强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使创建活动成为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环保、节约资源、建设生态的有效载体,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机制。
4、培育企业生态文化。对企业开展环境责任培训,使企业明确履行环境责任的意义。推动企业积极向“环保模范企业”、“环境友好企业”的目标努力,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在生态技术研发和引进、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新设备引进及旧设备生态化改造上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支持环保、文化、慈善等公共事业,提高员工公众参与意识,并为活动提供人员、设备和资金支持。
5、动员市民人人争当“环保卫士”。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垂范,做节能降耗减排绿色先锋,倡导生态文明,引领道德风尚。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争做环境保护宣传员、义务监督员,争当优秀环保卫士。实行环保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揭露举报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第五章 重点建设项目
第一节 重点工程项目情况
根据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任务,按照突出重点、先行先试、环境优先、提高效率的原则,从我市实际出发,规划实施包括六大类54个重点项目。一是生态意识建设,包括开展生态教育、进行生态宣传等。二是生态经济建设,包括生态工业建设,主要涉及产业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进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治理工业污染等;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涉及保护耕地资源,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如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生态服务业的建设,主要涉及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发展生态旅游业和新兴现代服务业等;循环经济建设等。三是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水、大气、固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等。四是生活行为建设,包括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发展绿色交通和办公模式等。五是生态人居建设,包括生态村建设、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城市绿地和基础服务建设等。六是生态制度建设,主要涉及政府环境管理能力,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等。具体见附表。
第二节 实施的示范工程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坚持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打造示范亮点,以点带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1、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示范工程。按照将中瑞低碳生态城打造成中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低碳生态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的目标要求,高标准完成中瑞低碳生态城规划设计方案,出台规划管理实施意见,建立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的指标体系和实施导则,优选国内外领先生态技术,在新能源利用、建筑节能、水资源环境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展现亮点和特色。高标准建设供水、排水、供电、通信、中水回用、垃圾收集、环境监测监控等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国际学校、世博展馆、创新能源中心、生态技术展示中心等一批功能性项目。
2、太湖新城“清水流域”示范工程。在太湖(蠡湖)新城(东至京杭运河、南至贡湖、西至梅梁湖、北至梁溪河)约180平方公里区域实施“清水流域”示范工程。实施控源截污全覆盖工程,重点实施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加快推进拆迁整治,全面完成区域雨污分流、污水接纳以及集中处理工作;实施水系优化调整、河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工程,实现全区域水系贯通;河道开展生态清淤,开发运用河道基底修复与生态恢复技术、优质水生植物引种及组合技术和潜流湿地净化技术等,对河道两岸、入湖口建立良好的水生植物垂直和水平分布带,形成稳定的水生态系统;在蠡湖实施深度治理和生态修复,结合城市景观湖泊的生态功能,实施生态系统修复与水质改善工程,力争蠡湖水质达到Ⅲ类,水生植物覆盖率30%以上,水体透明度1.0米以上;对太湖沿岸带原生态植物群落结构的垂直及水平分布进行调查,建立以挺水植物为主的湖滨带水生植物系统,提升环湖湿地净化水体能力,构建适应城市景观的太湖防护林体系。
3、万顷良田建设示范工程。通过对农田综合整治和推进“两置换一转化”,建成较大面积的连片高标准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转变,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确保我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省内领先。
4、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的典型,通过价格、税费、消费、政府采购等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按照“面上宣传、点上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建设一批循环型试点园区和企业,培育一批循环产业链,培育和扶持一批规范、有序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典型。
5、光伏太阳能推广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光伏发电在建筑领域和城市照明领域的应用,积极实施太阳能屋顶并网发电、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工程。重点选择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研发大楼、公共设施、居住建筑等,加快光电建筑一体化建设。屋顶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建筑,在不影响城市景观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优先考虑太阳能屋顶并网发电应用,优先支持兆瓦级并网型太阳能屋顶光伏电站建设。加强太阳能光电照明系统在城市道路、亮化工程和交通智能设施中的推广应用。政府性投资项目和太湖新城、山水城、太湖国际科技园、锡东新城、惠山新城等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至2015年,全市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规模争取达到60兆瓦。
6、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供应热水、采暖空调、光伏发电,推广应用地表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技术,加大农村地区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至少利用一种可再生能源。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含农民拆迁安置房)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统一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新建高层居住建筑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鼓励结合城市建筑、公共设施建设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设施,推广使用光电照明系统。建设(开发)单位在采用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时,做到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支持方式由单体项目逐步转向建筑节能示范区应用,统筹兼顾城市和农村,并优先支持具有良好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和应用条件、项目落实、技术先进适用、示范性强的地区。
7、中水回用示范工程。编制完善中水回用规划,加大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等的收集处理和循环使用力度,逐步提高中水回用比例,在企业回用、市镇回用、绿化回用、涵养回用、生活回用上逐步推广,在重点企业、重点园区树立典型。重点实施完成惠山区全区域中水回用工程、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水利用工程、锡山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工程、市排水总公司再生水利用工程、太湖新城再生水供水站等项目。
8、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示范工程。建立健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全面建成“源头机械收集、中间密闭转运、终端焚烧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成区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逐步完善“源头申报登记、专业收集运输、集中规范处理”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00吨/日;初步形成“全程许可管理、综合资源利用、统一平衡消纳”的建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新增1000万方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容量。每年选择一批示范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扩大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小分类”收集试点范围。
9、“绿色乡村”建设示范工程。加大规划保留村庄的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以“设施配套经济实用,节能环保技术有效应用;村庄环境卫生整洁,垃圾收运体系完善;排水方式选择得当,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绿化乡土生态,景观简朴亲切;道路形态自然合理,宽度与交通需求相适应;杆线架设整齐有序,路灯设置科学;河塘水面清洁,岸坡自然生态;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实施有保障”为标准,全面推进以村庄绿化、河道清洁、新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为重点的村庄环境生态建设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宜兴、锡山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试点,培育一批生态型、现代化新农村。
10、“两型社会”创建示范工程。
(1)创建1个“两型社会”建设集中展示区。依托太湖沿岸整治和太湖生态博览园建设,开展资源集约化、环境友好型发展集中展示工程建设。以物联网、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发展为核心,探索建立城市转型、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利用相统一的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以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为重点,突出资源规模集聚、空间整体开发;以循环能源经济建设为基础,推进合同化能源管理、低碳电力设施等项目建设;以水系整治、湿地修复为牵引,加快生态景观环境建设,最终形成城市、产业、社会、环境“四位一体”相互渗透的网络架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加快建设沿湖“两型社会”建设集中展示区。
(2)创建2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分别选择1个乡镇、1个街道,制定创建标准,形成行动方案,加强组织推进,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示范乡镇(街道)试点,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创建活动。
(3)创建3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社区(村)。各市(县)区每年各选择3个社区(村),制定创建标准,形成行动方案,加强组织推进,积极创建 “两型社会”示范社区(村)。
(4)创建4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学校。各市(县)区和市属学校每年分别选择4个学校,制定创建标准,形成行动方案,加强组织推进,创建 “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学校。
(5)创建10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企业。各市(县)区每年选择10个企业,制定创建标准,形成行动方案,加强组织推进,创建 “两型社会”建设示范企业。
(6)全市党政机关100%建成“两型社会”建设示范机关。结合文明机关创建和节约型机关建设,在市级机关广泛开展“两型社会”机关创建活动,制定创建标准,形成行动方案,加强组织推进,大力培育“倡导绿色公务、引领节能行动”的机关文明文化,全市党政机关100%建成“两型”社会建设示范机关。
(7)建立1000名“两型社会”建设志愿者队伍。通过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我行动”等志愿活动,充分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全市形成1000名“两型社会”建设志愿者队伍,建立10个以上环保志愿者活动基地。
第六章 规划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规划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管理,才能确保规划目标按期完成。
1、成立无锡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和规划目标按期完成,设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的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明确各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牵头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和目标的推进和落实。
2、制定配套规划和实施方案。根据本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十二五”规划体系,抓紧编制贯彻落实本规划的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等。
3、加强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积极在各领域开展制度创新,积累先行先试的经验,率先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配套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4、加强规划实施的督查考核。各级、各部门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重点工作中,要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严格的规划实施领导问责制和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规范问责程序,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5、建立规划实施的决策咨询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和辅助决策机构,施行政府重大社会、经济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政策、规划及项目审批时,认真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否决制度,始终坚持贯彻环保“三同时”制度。
第二节 加强人才保障
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契机,抓紧培养专业化人才,通过政府财政补贴,联合地方高校和专业技术学校培养各类技术人员,包括农技、物流管理、电子工程、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等方面,培养实用科技人才;选择一些业务骨干分期分批培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业务素质。实施不受用人单位编制、增人指标、工资总额和出国前户籍所在地限制等优惠政策,由政府财政给予资助和补贴,以吸引国内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依托上海、南京等地区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组织实施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和工程项目,构建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专家智囊团,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第三节 加强资金保障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资金投入体系和监管机制。
1、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各级政府设立引导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有利于形成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目录,对鼓励发展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
2、实施多元化多层次融资机制。创新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市场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放宽民用资金进入渠道,探索采用发行彩票、债券等形式来筹集资金。加大与国内外政府、公司和企业的交往和合作,积极争取国内和国外资金。
第四节 加强公众参与
加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引导市民积极培养良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营造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政府各级部门宣传教育能力,充分利用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教育等媒介,包括编排创作反映生态文明的剧目、增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广播电视栏目和节目、组织有关生态文明的系列报道、出版有影响的生态文明宣传类图书和杂志、编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市民手册、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市民公约、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等专题报告和讲座、举办各种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摄影图片展览、科技成果展览等,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中小学院校和军队单位进行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根植于人们心底。在基层安排专人负责生态文明宣传工作,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普及宣传,力图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力和知晓率。
2、引导公众参与。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支持建立各类环保志愿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由政府出台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以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公益事业。由政府机关带头倡导实施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实行办公适度消费和采购绿色消费,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全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积极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节 加强法治保障
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立法进程,依法保障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一步推进地方立法与执法工作,结合无锡实际,加快制定或修订地方条例和办法,重点制定好《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等,健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形成符合科学发展、具有无锡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保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无锡市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