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安陆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发布时间:2014-1-15 14:28:5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1规划总论
1.1规划编制依据
本规划依据下列法规和资料编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⑵《安陆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方案》;
⑶《安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⑷《安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⑸《安陆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思路》
⑹《安陆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安陆市生态环境规划》
⑻《生态环境评价与管理》;
⑼《环境管理与规划》;
⑽ 相关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导则;
⑾《府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⑿ 其他文献资料。
1.2规划单元和规划期
对大气、固体废物、噪声污染控制规划以城市市区为单元;水环境规划以辖区内独立水域(河流、湖泊)为规划单元。
本规划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预测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0——2015年,要求提出2010——2015年期间有可操作性、落实到项目的详细规划;部分内容预测和安排至2020年
1.3规划指导思想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我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以重要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为理念,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为着力点,以工业污染全防全控为抓手,以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奋斗目标,把“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放在首位,调结构,促发展,奠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环境基础,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努力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1.4规划目标
围绕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发挥我市自然生态优势,突出本地特色,以构建“新型工业强市、生态农业强市、文化旅游名市、滨河园林名市”为目标,将我市打造成人水和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中型生态城市,促进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加快中部崛起的战略步伐作出贡献。
近期目标:到2015年,基本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初步构建功能合理、系统完善的生态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能耗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力争2015年前建成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远景目标:到2020年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绿色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资源、环境压力得到有效缓解,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的得到有效保护,区域环境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全面建成,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争取率先达到生态市要求。
具体指标:见表1-1
表1-1  安陆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

单位

指标类型

一、能耗指标:

( 1 )单位 GDP 能耗

0.9 吨标煤 / 万元

引导型

( 2 )单位 GDP 水耗

150 立方米 / 万元

引导型

二、总量控制指标:

( 1 ) COD 排放总量

0.40 万吨

约束型

( 2 )氨氮排放总量

0.06 万吨

约束型

( 3 ) SO 2 排放总量

0.18 万吨

约束型

( 4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

0.08 万吨

约束型

( 5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吨 / 万元

引导型

三、环境质量指标:

( 1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二级标准的比例

城市空气质量好于 Ⅱ 级标准的天数超过 330 天

约束型

( 2 ) 20 万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约束型

( 3 )县城以上 20 万人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

90%

引导型

( 4 )地表河流省控断面达 Ⅲ 类水质的比例

90%

约束型

( 5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85%

约束型

( 6 )跨界水体水质达标率

引导型

( 7 ) 重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小于 55db 的比例

引导型

四、污染防治指标:

( 1 )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90%

引导型

( 2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0%

引导型

( 3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0%

约束型

( 4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90%

引导型

( 5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

15 ( kg/ha ,折纯)

引导型

( 6 )农药施用强度

0.4 ( kg/ha ,折纯)

引导型

五、生态建设指标

( 1 )森林覆盖率

35%

约束型

( 2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

引导型

( 3 )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17.12%

引导型

( 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

新建和生产矿山

70%

引导型

历史遗留矿山

60%

引导型

( 5 )矿区土地复垦率

新建和在建矿山毁损土地

70%

引导型

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

60%

引导型

六、城镇基础设施

(1)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市

约束型

县城

80%

引导型

小城镇

50%

引导型

(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市

约束型

县城

95%

引导型

小城镇

70%

引导型

(3) 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M 2 / 人

七、环境管理能力

( 1 )环境监测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的比例

85%

85%

( 2 )环境监察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的比例

85%

85%

1.5总体设想
1.5.1规划编制思路
“十二五”环保规划的编制将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作为规划的三个着力点,即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切入点,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抓手,着力形成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机制体制,在实现环境形势趋好的同时,严格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切实改善民生。
(一)以环境要素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我是环境质量改善
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全面质量考核条件仍然未能具备,将采取以总量控制为主的同时加大质量控制切入,同时考虑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实施总量、质量双重控制,为我市在“十三五”乃至以后质量控制考核创造条件。
“十二五”总量控制因子、控制对象、技术路线应进一步与质量改善紧密结合,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与区域环境质量的定类因子、主要问题相结合,正确分清排污大户与污染大户的差异及关联,把环境质量影响分担率作为设计污染物减排项目的突破口,一地一策地解决区域污染物减排和区域质量改善的响应问题,在重点水域、增加总磷、总氮控制指标,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减排。
以人为本,质量切入、夯实民生、为民谋福祉。在控制酸雨等中长期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把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放心水等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问题作为“十二五”的重点,着力解决颗粒物大面积超标、水质黑臭劣V类问题,解决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与老百姓感觉不一致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保护环境。“十二五”期间,仍然以解决常态污染为主,在全面部署的同时,重点突破常规环境问题,打好歼灭战,同时启动其他污染物的防治工作。
“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对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评估规划实施成效、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变化的能力建设考核力度,增加质量目标的内容,把环境质量纳入考核范围,使之成为晋升和提拔的前提条件,使绿色GDP考核落到实处。完善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臭氧等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明确措施,落实指标,分解和明确规划环境质量目标。
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根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生态环境规划》要求,以及农村环境保护需求,把“四两”(“两清”、“两减”、“两创”、“两治”)工程作为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农业与农村污染防治的新途径,增加区域性、特征性指标规划,通过先行先试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新的道路。
“十二五”规划编制将与环境质量改善相关联,进一步淡化工作领域、强化要素导向,提高要素规划对具体环境工作的指导性。以环境要素为基础编制专项规划,逐步建立水、气、土壤的环境要素规划。编制清洁空气行动方案,将解决灰霾天气、饮用水达标等一些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抓好低矮面源的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将解决颗粒物超标问题作为“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意识。认真研究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搞好试点,以点带面,着力解决氨氮水质超标问题。
(二)以总量削减为立足点实现我市环境形势持续好转
十七大要求,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仍将是主要目标。应强化环境保护的政府责任,着力通过总量控制工作,大力推进治污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促进污染物产生量、资源能源消费量的减少,优化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并形成总量控制的“倒逼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治污工程要从重建设向建设与运营并重过渡。加强治污设施(包括环境基础设施)的监管,提高运行效率,发挥存量资源绩效,建立配套政策措施。改变污泥处理、管网建设与城镇污水处理不配套的局面,将其作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减排潜力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空间将逐步减少,实施难度将明显加大。我市总量目标将根据现有的污染治理水平、环境质量状况、经济发展速度、污染密集型行业产值比重、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容量等因素进行分配,逐步促进区域环境基本服务均等化。
根据我市具体情况,研究环境质量-环境容量-流域区域排污总量控制-企业排污指标之间的关系,探索密切结合的方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并逐步实施。
“十二五”期间,总量控制因子选择,路线设计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切入点,但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和削减方案的制定不应单纯从环境质量改善主观意愿出发,而应按照环境质量响应、技术可达可控、经济可承受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以工程保障、法规政策、政府预算等为主要实施计划内容,来编制基础条件具备、保障措施可行、全面可达的总量控制实施规划。同时,根据国家政策优化、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考核机制等,进一步推进污染减排的系统管理。
(三)以环境安全为生命线经济防范环境风险
“十二五”乃至2020年将是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社会处于高速发展和转轨阶段,随着经济总量增长而持续增长的污染物产生量对环境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各行业随着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单位产值(或产品产量)污染排放强度会降低,但是由于总的规模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会居高不下,甚至有增加可能,累积性污染隐患爆发的可能性很大;同时新技术发展在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可能也会产生许多新的环境问题,带来新的环境挑战,如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十二五”期间的阶段特征决定了环境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即使是削减总量、改善质量,环境风险因素依然会产生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仍然会有一些环境安全与风险的因子不在总量和质量控制的范畴。
要启动环境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的研究和调查工作。识别环境风险的高发区域和敏感行业,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的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加大加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明确环境风险和处置对策,制定综合防治方案。
全面推行稳定达标排放工作。在抓重点污染源的同时,把中小企业有效纳入管控范围。高风险行业推行绿色保险,防止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的环境风险。要把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和风险管理作为重点,有条件的地区实施严格的总量控制,要重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把防范重大污染事故、提高应急能力作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
做好环境控制的深化工作。切实抓好有重点控制常规污染逐步向控制危害环境与健康的各种环境风险的扩展工作,调整常规污染物监控思路,建立全过程的技术管理体系,适应风险防范的新要求。把常态污染之外的环境健康、风险防范作为污染防治的新起点。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准入要求、过程控制、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严格风险评价。以石化、冶炼等重点行业为切入点,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以环境风险防范技术政策、工程建设规范标准,推动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工程措施,对重点风险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企业环境信息通报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布制度,落实环境污染法人负责制。
1.5.2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根据管理职权及环境要素,主要分为以下部分:
⑴水环境保护规划;
⑵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⑶土壤污染防治规划;
⑷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⑸城市噪声环境保护规划;
⑹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
⑻节能减排与绿色经济;
⑼环境安全与风险防范
⑽生态文明建设。
1.5.3技术方法。
以各环境要素为专题,以流域、重点区域和城市市区为单元编制,以环境质量为直接目标,根据污染源排放现状和环境质量现状研究区域和流域环境容量,并根据总量指标和环境容量,确定规划年度主要污染物及控制总量指标,并以综合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项目为支撑,提出专业规划方案,为全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农村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根据农村与生态环境特征和现状调查,确定生态功能和生态保护目标;
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区域环境质量趋势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和能源、资源消耗情况预测;
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采取计划总量和环境容量总量两种方法确定;
重点水域污染物控制根据计划总量和环境功能区划标准进行控制;
噪声环境保护规划根据历年噪声监测资料分析和噪声污染现状调查,在完善城市噪声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确定噪声控制方案;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根据产生和处理现状调查及规划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及类型,确定处置方案,重点在于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防治规划;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国家在环境保护管理能力上的有关要求,重点完成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并加强其他方面的能力建设;
规划对象为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量或削减量、污染控制项目和投资资金等内容。
2环境现状分析
2.1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土地面积
安陆市地处鄂东北东经130°18′35″——133°56′ 47″、北纬31°03′06″——31°28′03″ 之间,东与孝昌接壤,南与应城、云梦相连,北以广水、随州为靠,西和京山毗邻,从地理角度上讲,常述为“北与桐柏山余脉相接,南和江汉平原相连”,南北长为46公里,东西宽为60公里。且在宽度上呈北宽南窄之势,版图形似蝴蝶,总面积为1355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
全市地质构造体系,按照力学观点:北为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前弧西翼,南为新华夏系的江汉盆地,由于多次多期的构造变动,造成地层紧密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地形地貌复杂。
全市地形岗峦起伏,地势南卧北仰,西高东低。白兆山脉大略东西而至,向南倾布的十多条河流沟壑密集,形如木梳;河东的赵棚、接官一带山不成脉,水不成系,山顶浑圆,地形破碎。全市最高的为王义贞镇和勃畈镇交界处的太平寨,海拔517米;最低为辛榨山上冯,海拔26.3米。全市地貌可分为高丘、中丘、低丘和平原,其面积分别为128.36平方公里、426.09平方公里、624.4平方公里和176.15平方公里。
三、水系、水文、气候
全市有两大水系,分属府河和寰河。境内沿横山、杨兴、刘兴、陈店和李店一线以东,有10条溪流,呈东南走向流入寰河。我市西北部以围山山脉为分水岭,山北有8条溪流,由南向北流入清水河,经随州境内汇入府河,山南有溪流37条由北向南流入漳河,经云梦境内汇入府河。此外,在府河的西岸还有8条溪流,自西北向东南直接注入府河。全市有溪流、干支134条总长度为749.8公里。
我市年降水量在时空上变化较大,不均衡,最多年可达1495.1毫米(1969年),最少年只有652.0毫米(1978年),多年平均降雨量1003——1120之间,年变率15.4%。全年以七月份降雨为最多,平均为215.3毫米,十二月为最少,平均为21.8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20毫米,总体来说全年以干旱为主。
我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并兼有南北气候特点。最高气温40.5°C(1970年7月),最低气温零下15.3°C。全市范围内,南部气温略高,北部稍低,温差仅为0.4——0.5°C。全年日照时数为1920——2400小时,日照率49%,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为112.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无霜日246天。主导风向:春秋冬三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多为南风,西风最少;多年平均风速3.3米/秒,最大风速12.5米/秒。
四、土壤
我市土壤种类繁多。经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市有133个土种(156个变种),分别归属5个土类、12个亚类、33个土属。土壤的分布和形成,与成土母质和水文条件密切相关。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太平寨至月落岭一带的山系)成土母质为石灰岩的风化物,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多砾石,为灰石渣土。山坡中下部为泥质岩、泥灰岩的半风化物和风化物以及灰麻骨土。山下由于坡积土层深厚,多为灰砂泥田、灰砂泥土、灰泥田。丘陵地区多为紫色砂岩,基性岩和泥质岩的风化物,土层比较深厚。平原地区的府河和漳河成土母质为第四纪粘土和近代河流冲击物。从河滩至丘陵区边陲,土壤质地依次为响沙土、沙土、潮沙土、油沙土、潮沙泥土、白散泥土和马肝泥田。其类型分布见表2。
表2-1   土壤分布类型
代表土壤类型 海拔高度(米)
潮土 32——50
潮土田 33——55
第四纪粘土 39——75
紫泥土 40——100
乌泥土 50——110
灰泥土 55——120
沙泥土 65——100
黄棕壤性土 80——300
石灰土 200——217
五、资源状况
土地资源
我市地形复杂,由深丘、垄岗、平原组成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全市土地总面积203.25万亩,人均占有土地3.33亩,耕地总面积为800547亩(具体土地构成见表3)。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1.6亩,其中人均水田1.15亩。但分布不均,区域差异较大,人均占有耕地较多的大都在粮食主要产区的西南部:中部府城西岸的冲击平原,人口稠密,垦殖率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是我市棉、油、菜的主要产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部海拔较高地带。
如前所述 ,我市土壤种类繁多,但土质较好,全市耕地中,一、二级水稻土占水田的83%,旱地中一、二级油沙土占旱地的60.1%,五六级土占林荒地的66.2%。
繁多的土壤类型,孕育着全市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发展农村农牧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按地貌分全市土地面积比例是,平原面积20.3万亩,占总面积10%,浅丘面积160.97万亩,占总面积的79.2%,中、高丘和低山面积21.95万亩,占总面积10.8%。广阔的丘陵地带来我市繁重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同时生产潜在力也很大。
表2-2  土地分布情况
土地类型 分项 面积(亩) 备注
总计
耕地面积 小计 741702 2009年情况
水田 424667 2009年情况
梯坪地 75918 2009年情况
临时性耕地 241117 2009年情况
其中,25度以上
坡耕地
5162 2009年情况
林业用地 合计 396748 2004年情况
有林地 小计 200147 2004年情况
用材林 185600 2004年情况
薪炭林 14547 2004年情况
经果林 小计 108284 2004年情况
经济林 65448 2004年情况
果木林 42836 2004年情况
疏林幼林 88317 2004年情况
草地 191 2004年情况
荒山荒坡 218257 2004年情况
水域 259843 2004年情况
非生产用地 195158 2004年情况
难利用地 161756 2004年情况

水资源
全市地表径流总量为4.9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总量为3.84亿立方米,特枯年径流总量为1.9亿立方米。地下水多为深水区和岩石滞水区。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地带,埋深一般在15米以下;浅水区分布在丘陵低山地带,埋深8——15米;蕴藏总量为2.1亿立方米,可开采量0.8亿立方米。近年来加大了地下水的综合利用,目前全市地下水的利用量为1195万立方米,约占浅水区可开采量的15%。
客水是全市重要水源资源。境外库区给水的:东有徐家河,北有清水河,西有郑家河,南有短港四个水库。中部有府河从北至南贯穿全市,南部有漳河经王义贞绕双河、桑树、辛榨流至府河。每年从境外引客水约0.5亿立方米,从府、漳河平均每年引客水1.7亿立方米。仅府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7.3亿立方米,干旱年10.62亿立方米。
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505.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70立方米的56.39%。
植被资源
我市植被资源丰富,除了常规的栽培植物稻、麦、豆、蔬菜、油料、棉花和多达十二种野生药用植物外,还有林果和牧草。
我市牧草种类繁多,以禾木科杂草为主,伴有豆科和菊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林木之间。专业草场很少,面积仅191亩。
全市现有林种中,用材林树种以马尾松为主,其次是杉木、柏树、枫杨、苦楝和泡桐,还有近年引进的水杉、池杉、湿地松、落羽松和火炬松已占据一定的面积,经济林主要有银杏、茶叶、板栗、桃、梨、柿、油茶、油桐等;薪炭林有麻栎、茅栎、刺槐、柳树、杨树和穗槐等;防护林有枫杨、枫香树等。马尾松主要分布在我市的东北部中低丘区和西北部的中高丘区一带,能耐干燥薄瘠的土壤;湿地松主要分布在我市的西北低丘区一带;杉木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中高丘区和西南部的低丘区一带,薪炭林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高丘区和宅院前后。
矿产资源
经过地质部门的勘察发现,我市有不同品级储存量的铁、钒、铜、锌、黄铁矿、磷、石煤及可加工利用的玄武岩、硅石灰岩、优质河砂和矿泉水等多种资源。
其中望河煤矿在七十年代初期得到开采,三年后,因质量原因停采;现开采利用的安陆“益力(正中泉)矿泉水”畅销全国;河沙出口销售,石灰石除满足水泥行业生产需求外,每年石灰石料对外销售突破1000万元。另外计划开采加工利用的玄武岩,正在筹建之中。
能源资源
我市能源资源相对较少,主要有以下几项:
⑴每年可从农业、林业生产中获得秆茎草,树枝落叶等柴草能源57.7万吨。
⑵水能资源:历经14年之久方建成的解放山水电站,于89年建成,使年径流量约17亿立方米的府河来水水位抬高7——9米,变为我市的主要水能资源。目前年平均发电量为1000万千瓦小时;
⑶光照能源:整个安陆地区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均为112千卡/平方厘米;另外是煤炭能源:在白兆山望河一带有一定储量的煤炭资源,由于含热量偏低,未能得到继续开采。
2.2社会经济状况
2009年,安陆市国民经济呈现蓄势上行、平稳回升良好局面,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5.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9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2.78亿元,同比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32.40亿元,同比增长15.9%。三次产业结构为26.5∶30.4∶43.1。
2009年,全市生猪、牛、羊出栏分别为79.2万头、3.02万头、8.88万只,家禽出笼1044万只,分别增长9.5%、6.6%、8.8%和15.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为3.71万吨,农用薄膜使用量101吨,农药使用量1330吨。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强劲发展。全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9.89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55亿元,增长28.9%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8.93亿元,同比增长45.3%。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年末总人口63.0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
全市能源消费量为63.07万吨标煤,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1.50万吨,第二产业消费29.80万吨,第三产业消费18.90万吨,居民生活消费12.88万吨;单位GDP能耗0.962吨标准煤/万元。城市建成区面积(估算)17.0平方公里,人口(估算)20.0万人,绿化覆盖率35.2%。城市排水管道长度80公里;生活垃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市森林覆盖率29.8%。(摘自《安陆市统计年鉴(2009)》)
2.3“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执行情况
在十一五期间,通过以下工作,促进了“十一五”环保规划的实施:
⑴认真编制、修改和完善“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确定其为安陆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安陆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及保护的指导性文件。
⑵将“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报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讨论并发布,使其不再成为纸上谈兵。
⑶确定“十一五”环保规划以项目为支撑,以项目建设推动规划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极大地推进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工作。
⑷加大环境管理力度,认真完成各项指标,使环境保护规划落到实处。
①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督促建设单位和个人认真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义务,确保项目环评执行率每年均在90%以上,项目三同时执行率逐年提高。
②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力度,根据监测网点安排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我市环境质量状况和各污染源排放状况,有针对性采取对策,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各项规划指标落到实处。
③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对重污染行业、化工行业等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督促污染排放达标和提高达标水平。
④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对我市污染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琉璃瓦行业开展专项治理,有效地提高了达标水平,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保护和美化了周边环境,得到了政府支持和认可,受到了群众好评。
⑤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减排目标完成了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各项主要污染物的削减指标基本得到完成。
⑸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陆续开展了或正在开展城市垃圾处理场、城市污水处理厂、天然气推广改造、城区道路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等涉及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
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水利、林业、土地矿产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的工作职责内,完成了水库塘堰的自然生态修复、退耕还林、土地平整、矿山恢复等工作,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⑺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护整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村级公路建设;开展乡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农业环保投入,推广农业新技术;开展文明生态创建,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开展安全饮水工程,保护农民身体健康;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生物肥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农用薄膜的使用量,开展农村畜禽养殖业的规模整治和污染物治理与综合利用示范,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继续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
⑻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率先完成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逐年提高环境监测能力水平,加大环境执法与监测投入。
2.3.1水环境规划实施情况
㈠推进水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所做的具体工作
⑴完成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与保护工作。2007年8月15日,市人民政府确定了六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并随后完成了保护区内排污口的关闭、清理,水产养殖的规范等。
⑵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提高工业重复用水水平,减少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
⑶开展工业废水深度治理,有效削减水污染物的排放量。
⑷加大化工行业污染物治理,推广废水零排放工程,加强应急管理,确保水环境安全。
⑸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并逐步推广和完善。
⑹开展工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对水环境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工业企业。
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垃圾处理场的处理深度,完成城市排水体系的改造。
㈡规划目标指标分析评估
⑴水环境质量目标基本达到。2006-2009年,安陆市主要水体府河解放山水库监测段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毓秀阁段面(省网段面)除氨氮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
⑵水污染物控制指标。2009年,我市废水排放量为1773.42万吨,低于2010年控制目标(3991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8.43万吨,低于2010年控制目标(2458万吨),生活废水排放量为944.99万吨,低于2010年控制目标(1533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 3743吨,高出孝感市分配的2010年控制目标(3506吨),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41.2吨,生活化学需氧量为3601.8吨;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为564.54吨,低于孝感市分配2010年控制目标(570吨)。
⑶其他指标。
①定量指标。2009年,安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已完成管网改造80Km,厂区建设全面开工,有望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2006-2009,对我市城市集中水源地解放山水库每月监测一次,并按照饮用水标准进行水质全分析。2008年始,对乡镇各饮用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每季度一次,并拟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提高到每月一次。2008年,国控重点企业安陆市航鑫化肥工业公司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同年9月,因安全和污染物排放达标深度不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大)而关停。工业重复用水率2006-2009年度分别为53.5%、56.66%、45.23%、20.5%,与预期目标60%尚有差距。重点工业自动监控系统已安装2处3个污染物因子。
②定性指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执行较好,污染物均能在总量范围内达标排放。完成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清理,设立了警示标志牌,颁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城市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已全面取缔和关停;完善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管理及信息发布制度,确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禁养、禁建。
㈢规划任务措施分析评估(含重点项目)
⑴任务措施执行情况。
①完成情况。总量控制制度得到执行,海子河和槎山河整治得到完成航鑫化肥适时关闭,饮用水源保护区已经划定和开展管理。
②正在执行和部分完成。清洁生产强制审核正在开展,城市排水管网改造正在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处于建设之中,排污许可证制度正在开展。雨污分流部分完成。污染物减排正在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试点示范已经开展,在线监控逐步推广。
③未能完成。饮水安全保障规划与管理办法尚未编制,水土保持工作未能深入开展,饮水安全预警制度和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尚未完善和制定。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未能开展,水产养殖污染有待清理,小流域水土修复亟待加强。
⑵重点项目。
共制定和规划项目5个,合计投资总额24522万元,计划削减化学需氧量4161吨、氨氮330吨,并建成完善的城市雨污分流系统,建成解放山饮用水源保护区并予以整治和保护,完成城市纳污河流的改造等。贯彻落实情况如下:
①安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6万吨/日)已开工建设,前期(3万吨/日)预计2010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②部分地段完成了雨污分流的改造,但与项目设计内容相差较大。城市公厕系统已基本建成。
③海子河及槎山河整治即将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改造同步进行。
④完成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清理。
㈣规划实施经验与问题总结
⑴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有些滞后,导致年度及规划期污染物总量减排中化学需氧量目标的实现有较大困难。
⑵城市雨污分流及海子河、槎山河整治应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改造同步进行。
⑶饮用水源保护区应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涉及相关资金应纳入财政预算。
2.3.2大气环境规划实施情况
㈠推进大气环境保护及规划实施所做的具体工作
⒈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高和稳定污染物达标水平。
⒉开展专项治理,完成和正在完成琉璃瓦产业污染治理、石灰产业和粮食加工产业的整合治理。
⒊以天然气的推广使用为主要手段,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
⒋完善城市烟尘控制区的建设内容,提高烟尘控制区环境质量。
⒌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与管理。
㈡规划目标指标分析评估
⒈环境质量指标。
2009年,安陆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18mg/m3,优于2010年目标指标(0.06mg/m3); 氮氧化物年日均值为0.016mg/m3,优于2010年目标指标(0.08mg/m3); TSP年日均值为0.20mg/m3,达到2010年目标指标(0.20mg/m3).
⒉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2009年,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完成较好,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划要求。2009年,烟尘排放量为518.66吨,在我市规划的控制指标范围(2266.2吨)和十一五总量(1793吨)内,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446.66吨,在控制指标范围(2166.2吨)内。二氧化硫排放量为973.12吨,在我市规划的控制指标范围(1903吨),但与上级所给的十一五总量指标(752吨)尚有较大差距;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77.12吨,在我市规划的控制范围(1299吨)内。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68.10吨,远低于我市规划的控制指标(3058.7吨)及十一五总量指标(4171吨)。
⒊其他指标。
⑴定量指标。2009年,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9.55%,国控重点源(凤凰水泥)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100%。2010年开年伊始,凤凰水泥按照国家政策予以关停,年度削减二氧化硫261.6吨。2010年度二氧化硫削减有望控制在规划指标和总量指标范围内。
⑵定性指标。城区工业污染源逐步外迁至工业园区。建筑施工扬尘得到管理,城市道路交通扬尘管理不力,天然气的清洁能源使用率逐年提高。国控重点源总量控制和在线监测得到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正在推行,工业窑炉清洁能源使用逐步推广,布袋除尘技术应用较广,机动车尾气监测得到执行。
㈢规划任务措施分析评估(含重点项目)
⒈任务措施执行情况。
⑴完成情况。总量控制制度得到执行,主要工业污染源治理到位,石灰产业和粮食加工产业的调整与整合已经完成,机动车尾气监测已经开展。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烟尘控制区要求,
⑵正在执行和部分完成。琉璃瓦行业治理正在全面推进,粘土制砖业的淘汰正在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有序推进,清洁能源使用率逐年提高。排污许可逐步推进,城市节能正在开展,工业窑炉、锅炉天然气改造部分进行。
⑶未能完成。烟尘控制区建设质量不高,城区10吨以上燃煤锅炉取缔未能开展,环保示范一条街工作开展不力,饮食油烟污染依然,机动车检测仅为交管部门年检项目。氮氧化物未能纳入污染物检测和统计范围。环境质量监测仪器陈旧老化,监测方法(五日连续采样)与规范(二十四小时连续采样)不符。道路交通扬尘监管不力。
⒉重点项目。
共制订和规划项目4个,合计投资总额3200万元,计划削减烟尘1200吨、二氧化硫1000吨、工业粉尘400吨。具体项目见《安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项目表》。落实情况如下:
⑴完成了部分企业及生活源的天然气推广,涉及项目资金900万元;削减二氧化硫102吨、烟尘60吨、
⑵粮食加工行业经市场调剂,已基本达成规划目标。
⑶完成了石灰产业的关停并转。该项目削减二氧化硫172吨、烟尘3932吨。
⑷饮食油烟业的治理进展缓慢。
⑸拟增补“安陆市琉璃瓦行业治理项目”。
⑹以上实际投资额约为900万元,削减二氧化硫272吨、烟尘4532吨、工业粉尘132吨。
⑺相关工业企业的深化治理(如凤凰水泥)共实际投资万元,削减二氧化硫63.5吨、工业粉尘及烟尘34吨。
㈣规划实施经验与问题总结
加大对高能耗行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分行业分时段开展治理和行业整合,促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力争按期完成“十一五”规划期二氧化硫的总量减排工作。
2.3.3噪声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评估
㈠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及规划实施所做的具体工作
⒈加强工业企业噪声管理,稳定工业企业噪声达标水平。
⒉加强项目环境管理,对小型加工业和第三产业项目选址严格论证,确保新建项目不出现噪声扰民现象。
⒊移建过境道路,改善城市交通噪声水平。
⒋强化社会生活噪声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市民意识,减轻城市噪声污染。
5.合理布局居民小区建设,开展安静小区建设,提高城市噪声达标区水平。
⒍加强建筑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禁止夜间施工。
㈡规划目标指标分析评估
⒈环境质量指标。2009年,城区噪声票据等效声级为55.3分贝,低于规划目标指标(60分贝)。城区噪声功能区达标面积和达标率未能统计。
⒉控制指标。工业企业噪声达标稳定,建筑噪声扰民发生极微,交通噪声超标严重,社会生活噪声扰民时有发生。
⒊定性指标。噪声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机动车时域禁鸣未能开展,安静小区创建得不到支持配合。城市禁鞭已经开展。
㈢规划任务措施分析评估(含重点项目)
⒈任务措施执行情况。
⑴完成情况。工业企业噪声与建筑施工噪声得到控制。城市禁鞭区已划定并开展管理。316国道刷黑已经完成。
⑵正在执行和部分完成。金秋大道建设部分完成,但尚未与316国道相连。社会生活噪声监管逐步加强
⑶未能完成。禁鸣路段划定工作未能开展,噪声功能区重新划定及功能区达标工作未能开展。
⒉重点项目。
共制定和规划项目1个,合计投资总额4000万元,主要是过境道路的移建。具体项目见《安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项目表》。落实情况如下:完成了金秋大道的相关建设,但距全线建成通车目标尚远。
㈣规划实施经验与问题总结
完成噪声功能区的重新划定,积极开展安静小区和噪声达标区工作。
2.3.4固体废物规划实施评估
㈠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规划实施所做的具体工作
⒈加强和深化城市垃圾处理场的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垃圾收集运转系统。
⒉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深化固体废物利用水平,鼓励支持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完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水平,确保工业固体废物零排放。
㈡规划目标指标和绩效分析评估
⒈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2009年,我市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零,综合利用率100%。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100吨,处置率100%。
⒉其他指标。
⑴定量指标。危险废物处置到位,城市垃圾处理工程积极运作和建设中,但处理水平不高。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处置,但处理规范不够。
⑵定性指标。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置全过程的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不够,六联单制度未能执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完成,分类制度实施正在开展但成效不高,垃圾处理设施环境监管滞后,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部分得到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程度不高,畜禽粪便基本还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建成但水平不高,废旧电子电器的规模化、无害化综合利用已经开展。
㈢规划任务措施分析评估(含重点项目)
⒈任务措施执行情况。
⑴完成情况。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程度高,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做到零排放。危险废物处置合乎规范。
⑵正在执行和部分完成。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建设,垃圾分类正在推广。
⑶未能完成。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系统未能监察,处置程度水平较低,
⒉重点项目。
共制定和规划项目4个,合计投资总额5638万元。主要是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及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理。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⑴生活垃圾清运系统基本建成。
⑵垃圾处理厂完成了项目选址、征地等工作。
⑶医疗废物进入孝感市医疗废物处置系统
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垃圾处理厂仅停留在简易填埋水平,应进一步深化处理。
2.3.5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评估
㈠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及规划实施所做的工作
⒈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合理规划布置新建住宅小区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
⒉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田间林网、退耕还林等工作,提高绿化率。
⒊开展水库堤防加固和清淤,恢复改善自然水环境功能。
⒋积极筹划小流域治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⒌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和创建工作,提高农民环境意识。
㈡规化指标和绩效分析评估
⑴生态建设与保护目标指标。
①自然保护区。2009年自然保护区面积仍为560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9%,与规划目标17200公顷及12.69%有相当差距。
②森林环境保护。2009年,我市森林覆盖率为29.8%。
③水土流失治理。十一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1.7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350万元。
④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
⑵其他指标。
①定性指标。生态功能区划编制未能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未能建立,管理能力和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监测网络和信息平台建设尚未提到议事日程。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重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刚刚起步。
㈢规划任务措施分析评估(含重点项目)
⒈任务措施执行情况。
⑴完成情况。林草治理得到加强,小型水利如水库地方加固、清淤等完成较好,生态示范区创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筹建工作正在规划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加强,公用绿地面积逐年增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得到提高。
⑵正在执行和部分完成。生态旅游试点工作已经开始。
⑶未能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迟迟不能开展。
⒉重点项目。
共制定和规划项目10个,涉及投资31181.5万元。具体项目见《安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项目表》。具体项目落实情况如下:
⑴银杏保护区项目正在争取进入湖北省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库。
⑵已完成河滨公园建设。
⑶其他项目进展及资金投入因时间较紧张,未能进行调查。
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建立大环保联动机制,及时了解项目进展。
2.3.6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评估
㈠推进农村环保及规划实施工作
⒈开展和深度推进农村环境保护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⒉推广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试点建设。
⒊开展畜禽养殖业规模整治及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㈡规化指标和绩效分析评估
⑴秸秆综合利用率、化肥施用强度、农林病虫综合防治率、农药施用强度、农用薄膜等指标未能得到数据,不做评述。畜禽粪便处理(资源化)率尚未达到100%。
⑵其他指标。
①定量指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个数为零,但正在制定规划方案;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正在开展,成效显著。农村安全用水达标人口为 26.27万人,达标率仅为56.3%。 
②定性指标。防治土壤工作未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已编制完成,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试点工作整治开展,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示范过程已动工建设,农村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农村面源污染试点示范过程整治建设之中,绿色食品生产品种和面积逐年提高,有机食品认证之中运作中。
㈢规划任务措施分析评估(含重点项目)
⒈任务措施执行情况。
⑴完成情况。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达到规划要求。
⑵正在执行和部分完成。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正在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区处于建设之中,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按部就班,自然保护区的升级建设与管理正在规划中,生态乡镇及生态村创建纳入议事日程。
⑶未能完成。小流域治理未能开展,绿色社区建设缺乏引导与支持。
⒉重点项目。
⒊规划实施经验与问题总结
2.3.7环境监管能力规划实施评估
㈠推进能力建设及规划实施工作
⒈完成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
⒉逐步提高环境监测基础建设投入,提高监测水平。
⒊规划环境执法与监测能力项目,提高环境保护能力水平。
⒋完善和理顺内部职责,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㈡规化指标和绩效分析评估
⑴环境管理能力目标。建立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机构体系,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与2006年提前达到三级站标准。环境执法装备基本到位,排污口规范化达标率水平较低,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老化严重,更新不足,城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尚未建成,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尚未起步。
⑵环境保护投资目标。2008年,全市环境保护投资总额为8140万元,占全市GDP的1.35%,与规划目标1.5%尚有差距。
⑶其他指标。
①定量指标。环境监察达标,环境监测尚未达标。
②定性指标。环境监测空气、地表水监测网络布点府河规范,地表水监测项目、采样时间、分析方法符合要求,空气监测采样方式陈旧,监测仪器严重不足,监测质量得不到保障,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存在缺项问题,部分省控、国控企业安装了自动监测系统。环保执法能力建设基本达标,执法设备有待加强;环境事故应急制度基本建成,但应急装备不能配备到位。危险废物登记交换尚未开展。
㈢规划任务措施分析评估
⒈任务措施执行情况。
⑴完成情况。加强了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建立了科学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国控省控重点企业在线监控系统,建立健全了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初步建立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重点完成了环境监测标准化配置。
⑵正在执行和部分完成。逐步增加环境监测基础投入,及时更新设备,努力提高监测质量水平。
⑶未能完成。未能完成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和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建设。
⒉重点项目。
共制定和规划4个项目,设计投资539万元。具体项目见《安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项目表》。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⑴宣教中心及基地建设项目未开展。
⑵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基本到位,实际投入资金约140多万元。
⑶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正在建设中,已纳入孝感市信息系统建设内容。
⑷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仅完成了部分仪器设备的购置,涉及金额累计约10万元。
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⑴应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投入,在政府财政资金上予以支持。
⑵积极寻求上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
2.3.8“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结论
㈠规划实施总体情况与分析(含可达性分析)
⒈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控制指标在现有工程(如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按期完成后能够达到。
⒉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目标大部分能如期完成或开展,少数指标将不能完成。
⒊现有政策执行下,农村环境保护目标应有望完成。
⒋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管理能力与执法水平有望完成,监测标准化建设、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基地、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将不能完成。
㈡推动规划实施的工作安排部署
⒈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有效推进水污染物总量减排;
⒉加大主要污染源煤改气过程,有效推进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
⒊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示范和生态乡镇、村创建;
⒋迅速开展畜禽养殖规模整合和污染物治理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减少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掌握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进度,督促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如期保质完成;
⒍多渠道、多举措争取资金,推动规划项目建设;
⒎适时增加和调整规划的重点项目,做到有的放矢,使规划落到实处。
㈢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
⒈推进环境保护机构改革,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的社会地位;
⒉加大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环境保护违法案件的执行率;
⒊督促解决环境保护部门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解决后顾之忧,减少执法干扰因素。
2.4“十二五”环境保护主要任务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将在继续完善、优化总量控制的同时,强化环境质量约束性要求,逐步理清环境保护事权,以解决环境问题为重点,积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施全防全控的新型防控体系,以环境功能区划为导向,以规划任务落实为基础,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分类指导和分区控制,以基础工程、保障工程、人才工程作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重点,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执行力,推进历史性转变,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基础保障。
2.4.1水环境保护
以人为本,防治城市和农村集中式水源地环境污染,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以各流域环境保护规划与湖北省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基础,实行流域统筹,实现饮用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结合。加强汇水区关于污染源有毒有害物质管控,将一类污染物产生、排放严格管理、优先控制,取代目前以常规污染物为主的准入和达标体系。加大水源地水质全分析工作,建立饮用水源地水质和饮用水水质公告制度。重点解决水源地受高藻、高氨氮、高有机污染和石油类、重金属、痕量内分泌干扰物等特征污染物威胁问题,逐步解决开发性水源地给水排水交错的格局性问题。
创新水环境管理思路,以水生态为背景,充分考虑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区域特征,综合权衡水生态需求功能与人类需求功能,建立水生态保护目标、水质目标和最小水量目标相结合的近、远期多目标管理系统,并以此为基础,优化调整全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同时按照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体系。优化控制断面布设,将区域与水系关联、与控制断面对应、兼顾控制单元作为总量和质量关联响应的单元,控制单元内部强化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断面水质输入响应关系,增强总量-质量-项目-投资的关联程度。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规划。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垃圾填埋场地、矿产资源开发场地、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等重点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
编制全市碧水工程规划,完善水污染防治规划体系,加大跨界河流污染防治力度,继续推进重点水域污染防治工作。要强化重点流域水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常抓不懈。突出让河流、水域休养生息的理念,以控制富营养化和有机物污染为核心,开展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域内重要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构建整体水网体系。加强重要水功能区的水质保护及水量维护,重点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水资源利用水平、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继续强化总量控制,降低污染负荷。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质量,把管网、污泥、再生水利用作为污水处理设施的系统内容和“十二五”的工作重点。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积极开展农村连片村庄污水集中处理示范工程。积极推动面源污染防治,建立示范工程,试点实施面源削减与点源削减的抵扣政策。逐步完善氨氮的管控制度。根据流域水域水质情况,在污水处理厂增设脱氮除磷的功能,强制运行控制手段;对集中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进行污染治理和零排放示范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全面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法按照流域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把总量控制要求分解到各行业、各企业,实行持证排污。
2.5.2大气环境保护
理顺“排放大户”与“污染大户”的关系,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切入点,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为手段,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控制为中心,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行业污染控制为重点,推进多污染综合控制。全面加强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氨、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兼顾二氧化碳、汞等全球性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建立健全相应的多污染物减排政策、技术和监管机制。
“十二五”大气污染物控制的重点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一是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从注重重点行业总量消减向全面减排转变。二是全面加强氮氧化物污染防治,走重点行业加重点区域的控制技术路线,形成工业氮氧化物防治体系。
防治的重点地区为一次污染严重的地区和区域性复合污染严重的重点区域。在局域性污染严重的区域,深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基于环境敏感区优化工业布局,重视大气污染地区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性区域限批,推动局域性污染综合整治。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在我市探索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机动车总量约束性控制的措施和途径。
2.5.3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的防治是我市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要大幅度提升土壤作为环境要素的地位。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环境现场评估制度。在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壤污染进行全方位评价,建立优先修复污染土壤清单,提出土壤分区控制、利用和保护对策。初步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机制,以高浓度、高风险、重金属污染为主,开展典型区域、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积极推动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建立技术路线体系。
2.5.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加大淘汰落后危险废物利用、处理、处置设施力度,加强经营许可证准入管理和动态淘汰。对现有设施进行全面的监督性监测、清查,公布检测结果。开展风险评估,全面监督和检查企业自行建设和管理的处理处置设施。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专业化运营,全面提升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水平。推进历史堆存和遗留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作。
制定和落实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利用、处理、处置的有关优惠政策。加强综合利用过程监管。继续实施电子废物等全区管理,规范引导行业发展。在富裕农村增加带有处理电子废物功能的垃圾处理设施,应对电子垃圾下乡状况。
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加大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费支出或者财政支出最低比例保障,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生活垃圾处置收费标准,实现2020年县级建设垃圾处理厂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求。整治简易垃圾处理或堆放设施,落实渗滤液处理要求,搞好垃圾处理设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修复工作。建设焚烧飞灰、厨余垃圾处理示范工程。
2.5.5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以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主要资源开发区为重点,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生物安全、物种资源利用、资源开发的监管,构建生态监测网络,优化生态建设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切实提高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质量。
加强全市重点区域生态环保和建设,构建生态安全体系。要对自然保护区实施严格保护,强化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出台并实施管护能力建设标准,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从“数量型”向“功能性”的转变。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减轻压力、休养生息”的方针,引导产业生态转型、部分生态超载退化严重地区的人口转移;以维护重要生态功能为导向,整合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优先实现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恢复。
城乡统筹,重点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建设。控制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以激励为主,城乡统筹,完善目标责任制,不断强化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围绕农村“四两工程”(两清、两减、两创、两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农村环保的新模式。
2.5.6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以建立与新时期环境保护任务需求相匹配的环境监管能力体系为目标,集成三大体系、实现三个转变、统筹两个体现。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完善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支撑等三大体系。实现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由常规达标向全面达标、由注重硬件向全面提升、由齐头并进向重点扶优的三个转变。明确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差异性,在建设层面上统筹两个体现:一是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层面上重点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特别是环境监测应急能力。二是在建设阶段层面上,重点增加抽样、PM2.5、VOC、温室气体、水质全分析、有毒有害物质等检测设备,积极响应武汉城市圈“数字环保”的试点建设工作,推进城市圈环境监控信息平台建设,进而推动我市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5.7节能减排与绿色经济建设
以调整能源结构和发展绿色经济为基础,制定气候友好型的环境保护规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力争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纳入环境统计体系,加强温室气体监测、控制和适应能力建设,增加身体系统碳吸收能力。编制绿色经济开发规划方案,引导其合理健康地发展;实行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的财税和其他规费的政策;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和生产设施;实行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土地和资源配置政策;在项目审批和市场准入方面向发展绿色经济倾斜;实行大力度扶持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的激励政策,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对初创阶段的绿色产品实行以奖代补的鼓励措施。先行先试,寻求探索我市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2.5.8生态文明建设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必要手段;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及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不断延伸产业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持续发展优势的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全面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生态环境规划》和《安陆市“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生态环境规划》,积极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资源开发区、生态良好的分区保护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彰显区域水资源优势,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积极推进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山区绿化,以农田水网为重点的平原绿化,以绿色通道为重点的沿路、沿河、沿湖绿化美化,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以生态文明理念规划城市、城镇建设,强化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构建生态宜居的滨河园林城市环境。统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鼓励生态移民,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抓紧推进矿山生态的保护与恢复。实施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还必须注重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以及建立文明法制体系,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等。
3“十二五”环境保护污染物防治规划
3.1大气污染物防治规划
3.1.1大气环境现状
(一)、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安陆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于1991年进入省网,质量指标有TSP、NOX、SO2三项。“十一五”期间多年监测结果为:
⑴安陆市空气环境质量总趋势是逐年下降,基本处于轻污染与中度污染之间;
⑵五一村所在地城南工业区污染相对而言略重,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悬浮颗粒物(TSP);
⑶从时域上看,城区空气污染秋冬两季略重于春夏两季,每天0-5时污染最轻,9时、18时左右最重。
⑷解放山电站监测点位因地处交通干线解放大道较近,颗粒物浓度相对偏高,不再适合作为对照点位。
(二)、主要污染源排放情况
我市工业数量较少,且企业规模大多较小,因而全市污染物排放在行业和企业上较为集中。2009年,安陆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29.08亿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为27.23亿标立方米;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量为1.85亿标立方米。2009年全市工业用煤量为11.36万吨,工业SO2排放量为877.12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68.1吨、烟尘排放量518.66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78.73吨。
3.1.2大气环境预测
⑴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能耗预测
从安陆市实际情况看,能耗主要体现在煤耗和电耗上,而安陆市解放山水电站电力生产能力极微,电力以外地供应为主,因此煤耗是一个长期与空气污染相联系的因子,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工业煤耗,计算公式为:
Q=Q0(1+rR)6
式中,Q ——预测年工业能源消耗;
Q0——基准年工业煤耗(2009年为11.36万吨);
R——工业增长率(取2009增长率21.5%);
r——弹性系数(r=0.7);
6——2009-2015时段年数。
计算可得,2015年煤炭消费量为26.3万吨
生活煤耗量考虑到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清洁能源替代等因素,确定“十二五”期间,城镇生活耗煤量基本稳定,取5.4万吨。
则2015年全市煤耗合计31.7万吨,据此确定十二五期间各大气污染物产生量,详见表3-1。
表3-1  安陆市空气污染物削减量(2015年)

污染物 产生量 允许排放量 削减量
烟尘 2667吨 1793 吨 874吨
SO₂ 4057吨 1462.5 吨 2594.5吨
氮氧化物 2878吨 760 吨 2118吨

注:煤炭含硫量取0.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允许排放量按照2009年污染源普查更新数据计算,烟尘允许排放量参照十一五总量计算。
⑵空气环境质量预测
考虑到近年来及以后,工业废气污染物治理力度加大、治理程度加深、节能减排深入人心、城市道路硬化绿化和公用绿地面积逐年增加、清洁能源比例逐年升高,各项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初步预测我市“十二五”期间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可稳定在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内。
3.1.3环境保护目标
㈠环境质量目标
⑴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①空气自动监测站数据表明,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30天;
②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低于0.06mg/m3
  氮氧化物年日均值低于0.05mg/m3
颗粒物(TSP)年日均值低于0.20mg/m3
㈡污染防治目标
⑴总量控制指标:到2015年,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控制在1462.5吨,氮氧化物年排放量控制在760吨,烟尘年排放量控制在1793吨,工业粉尘年排放量控制在4171吨(参照“十一五”指标);
⑵污染物达标情况:烟尘、工业粉尘、氮氧化物达标率均保持在95%以上;
⑶其他:烟尘控制区达标面积达22.5平方公里,覆盖率90%,达标率达90%;
  3.1.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⑴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安陆市空气污染源主要有白兆山水泥、安陆棉纺织有限公司、德安府糖浆、午时药业、琉璃瓦行业以及近期将开工建设将于十二五投产的长江镍业等。“十二五”期间,孝感凤凰水泥将已关停,要重点完成上述其他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同时作好其他小污染源的污染治理和所有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管理工作。
⑵分行业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在“十一五”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水泥、石灰及砖瓦行业的大气污染予以治理,对行业规模予以整合,减少排放点源,集中治理。特别是要提高污染物达标水平和达标的稳定性,要开展深度治理。
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有效提高城市气化率。
大力推进天然气,减少工业和生活用煤,提高城市气化率。
⑷重新划定烟尘控制区并开展整治工作。
安陆市烟尘控制区与1998年划定,划定范围与现有城市建成区不吻合,需重新划定和制定管理办法。“十二五”期间,需在重新划定烟尘控制区的基础上开展烟尘控制区整治行动,具体内容为:在城市建成区取缔10吨以下工业燃煤锅炉、全部窑炉和全部生活锅炉,开展煤改气行动,并合理布局;开展烟尘控制区达标行动,重点治理生活锅炉和大灶,确保烟尘控制区达到规划目标。
⑸加大机动车辆尾气检测与管理。
“十二五”期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将大幅超过“十一五”,经初步测算,其数量将约为“十一五”期间的3倍。因此,十二五期间,要将机动车尾气检测与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和监督管理工作。
⑹积极开展工业废气脱氮治理,继续深化工业废气脱硫减排。
⑺严格环境管理制度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②“三同时”制度。
③排污许可证制度。
④总量控制制度。
⑤城市定量综合考核制度。
⑥清洁生产强制审核。
⑦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与生态市创建。
3.3噪声污染物防治规划3.2水污染物防治规划
3.2.1水环境现状
1、辖区内各水域水系自然特征
安陆市地表水水体主要有涢水(府河)和漳河,但漳河地处偏远,纳污量极少,属清洁地面水体,故不进行定量分析。府河由北向南从安陆市城区西部穿过,其解放山以上水域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解放山以下水域则为工业用水主要水源地,同时也是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受纳水体。府河属季节性河流,河水易涨易落,枯、平、丰三期水量相差较大区别明显,丰水期最大流量大7570m/s,枯水期最小流量为0,多年平均流量为58.5 m/s。府河年径流量可达17.3亿立方米,水资源极为丰富,能够较好的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
2、重点水域(府河)水质现状及评价
根据孝感市和安陆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有关数据,结合府河的环境容量及水文等情况,采用水质质量系数(P)模型,选择PH、CODmn、CODcr、BOD5、Cr6+、NH₃-N、F-等七项指标进行府河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1)总体上讲,府河安陆城区段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CODmn、BOD5。
(2)从功能区划分上来讲,解放山断面水质符合功能区划要求,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饮水要求。毓秀阁段面不符指标偶有超标现象,主要是氨氮,分析原因为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未能建成。
(3)从时域看,平水期污染程度最大,丰枯水期次之。
表明污染程度与府河流量及工业生产季节性变化关系密切。
3.2.2水环境预测
1、2015年水污染物排放预测
城区生活用水按人口发展预测,到2015年安陆城区人口将达30万人,按人均最高日生活用水量0.20吨/日计算,则年用水量为2190万吨。
则生活用水量为2190万吨。
工业废水排放量以2009年为基数,按弹性系数法预测为530万吨。

废水排放量预测
安陆市城区废水排放系数多年来较稳定,占用水量比例一般在74%—80%之间,则生活废水排放系数取0.8,则排放量为1752万吨,合计废水排放总量为2282万吨。

水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工业废水中COD按达标排放计算,取2009年工业废水平均浓度61.8mg/L计算,生活污水中COD排放按人口预测,排放系数为71克/日,预测结果为,2015年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为327.6吨,生活废水中COD排放量为7774.5 吨,合计8102.1 吨。
氨氮依此计算为,工业氨氮为50.23吨,生活氨氮(按人均日排放9克计算)985.5吨,合计为1035.73吨
2、水环境质量预测
安陆市的水环境主要为府河,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本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两岸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果单就我市而言,解放山以上段位,污染源极少,控制发展较严,因而水质基本上维持客水进入现状。解放山以下段位,2015年将接纳530万吨工业废水和2282万吨生活废水,COD负荷量为8102.1 吨,氨氮负荷为1035.73吨。
考虑到十二五期间,安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将投入运营,至2015年,将完成全部6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削减COD4162吨、氨氮484吨,则实际进入水体的COD为3940.1吨、氨氮为551.73吨,基本等同于2009年排放水平。
3.2.3环境保护目标
㈠环境质量目标
⑴省网监测断面毓秀阁达Ⅲ类水体水质比例达90%以上;
⑵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解放山水库达Ⅲ类水体水质比例达95%以上;
⑶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达Ⅲ类水体水质比例达90%以上;
⑷其他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㈡污染防治目标
⑴总量控制指标:到2015年,COD年排放量控制在4000吨以内,氨氮年排放量控制在600吨以内;
⑵工业污染物达标情况:COD、氨氮排放达标率控制在95%以上;
⑶其他:重复用水率达40%。
3.2.4污染防治措施
⑴严格环境管理制定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②“三同时”制度。
③排污许可证制度。
④总量控制制度。
⑤城市定量综合考核制度。
⑥清洁生产强制审核。
⑦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与生态市创建。
⑵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①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城区生活污水予以处理后排放,减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排放。
②进行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积极推行和完成雨污分流系统。
⑶城市内河整治。完成城市内河海子河及槎山河整治,该纳污功能为景观功能。
⑷流域综合治理。
①府河流域(安陆段)。
②漳河流域(安陆段)。
③澴河流域(安陆段)
④小流域治理。
⑸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
①建成安陆市解放山饮用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解放山上游水域保护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并对现有与保护要求不符的状况予以清理整顿。
②建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地表水),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体现关注民生。
⑹工业污染防治。
①全面完成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
②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工业污染达标深度和稳定性。
 
3.3.1城市区域噪声环境现状
安陆市城区环境噪声污染日趋严重,主要污染为交通声,其次是社会生活噪声。按照《全国环境监测规范(噪声部分)》技术要求,对噪声功能区48个点位最近一次环境噪声普查( 2009年6月)结果显示: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占城市建成区的72.6%。
太白大道、碧郧大道、解放大道、德安路等交通干线交通噪声达标长度占总路段的62.8%。
3.3.2噪声环境预测
对噪声核查数据分析可知,安陆城区噪声变化主要决定于交通噪声、社会噪声两个因子。“十二五”期间,考虑到安陆市作为一个积极发展中的城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城市规模将达到中等城市水平(30万人口),社会活动密度日益加剧,工业生产规模和总量不断扩大,交通车辆增幅将逐年上扬,因此,城区环境噪声污染将日益加剧。考虑到人口密度、人均拥有汽车数、交通干线长度、车流量等因素,以及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工商业分布,根据有关模型预测:2015年,安陆市城区环境噪声基本或有望达标。
3.3.3环境保护目标
⑴噪声功能区达标面积达20平方公里,达标率为80%;
⑵工业噪声达标排放。
3.3.4污染防治措施
城市噪声控制方案
现状总结和预测表明,我市城区环境噪声污染突出表现在交通噪声和社会噪声方面。在实现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使噪声得以下降。根据此思路,制定如下措施:
㈠移建过境道路。316国道在城区部分即太白大道已成为市区主干道,车流量日趋增大,2009年度监测数据表明,该交通干线噪声达73.6 dβ(A)。
根据城区规划,拟将316国道外迁,工程全长22公里,估算投资2.86亿元。
㈡加强交通管制。在中心城区碧陨路、龙门路、德安中路、儒学路等路段设立禁鸣路段,规划扩大商业步行街范围,在其他干道合理规划单行道,减轻道路车流量;合理规划和审批安陆市各类车辆拥有量,积极推广公交线路,严格控制摩托车的牌照发放,适量审核发放汽车牌照。
㈢加强市政道路的维护改造。
㈣强化社会生活噪声管理。社会生活噪声点多、面广,噪声超标严重,是“十一五”期间污染投诉的重点,占全部环境污染投诉的50%以上。鉴于噪声污染一旦发生,其治理和管理将难以保证到位,因此,在社会生活噪声管理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部门联动,将环境噪声管理纳入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纳入之一;
②加强规划,严格审批和执法,合理布局易产生噪声的音乐茶座、歌舞厅、演艺厅等行业。
③加强现有噪声源管理。对中心城区现有噪声源采取相应措施使噪声达标;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招徕顾客等行为。
④合理布局城市广场、街心花园以及商业区,减少部分区域和时段因人口过于集中而导致噪声超标的现象。
㈤加强建筑噪声污染防治,特别是要加强对夜间施工的管理。    
㈥噪声功能区划分及达标工作。鉴于原噪声功能区划分完成时间在1994年,在此后,我市城市规模得到长足发展,原噪声功能区划分已不能涵盖全部范围,噪声功能区重新划分势在必行。同时,应在噪声功能区划分基础上,积极开展环境噪声达标小区和社区建设。
3.4固体废物污染物防治规划
3.4.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现状
我市固体废物主要表现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主要是医疗废物),其中,工业固体废物主要表现为炉渣和粉煤灰,其产生量较为稳定,处理处置以及利用较好,基本作到零排放。
生活垃圾最近几年产生量较稳定,人均产生量为1.4公斤/日,清运及时,但处理方式落后(填埋),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存在较大隐患。
医疗垃圾产生量与城区人口呈线性关系。除一次性器具由卫生防疫站回收外,其他医疗垃圾均经简易焚烧炉焚烧处理,极小部分未经处理排放,存在安全隐患。
3.4.2固体废物预测
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
安陆市城区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粉煤灰、炉渣等,其产生量与安陆市城区工业用煤量成正比。因此,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亦将成比例增长。考虑到烟尘排放、煤的灰分含量(取10%)等因素,计算得出炉渣(含粉煤灰)约为2.4万吨,再加上部分工矿企业生产中有矿渣产生(经测算约为10万吨)。故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为12.4万吨。
2、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人口及人均产生量进行预测,人均量为1.5   公斤/日,则2015年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5万吨。
3、危险废物(医疗垃圾)预测
近年来,由于城区人口增长,城区医疗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根据近年来对医疗垃圾的监督管理和统计,医疗垃圾的产生与城区人口基本成正比。鉴于一次性器具的使用与回收相对规范,在统计和预测中,不再包含一次性器具。按万人年产生量1.25吨计算,2015年医疗垃圾产生量为37.5吨。
各工业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较为稳定,约为150吨。故2015年工业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50吨。
3.4.3环境保护目标
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率达100%;
⑵危险废物处置符合规范要求,处置率达100%;
⑶医疗废物处置符合规范要求,处置率达100%;
⑷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各乡镇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农村部分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纳入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范畴。
3.4.5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管理,鼓励支持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确保工业固体废物零排放。完成粘土烧砖行业的淘汰工作,积极鼓励推广粉煤灰制砖行业的发展。
加强医疗垃圾集中收集管理,确保医疗垃圾处理处置达到国家标准。
加强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规范管理程序,完善档案管理。
4农村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4.1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4.1.1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正在积极开展
⑴完成了《安陆市农村环保综合整治专项规划(2008-2012)》的编制工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章可行。
⑵各乡镇正在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集镇建设进度加快,农村三清五改积极进行中,通村公路建设基本完成,清洁能源使用率得到提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⑶农村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基本未得到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大。
我市农村人口2009年为48.50万人,按照湖北省人均用水量0.2立方米/日,生活污水排放系数0.8,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0.8kg/日计算所得,2009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851.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2万吨。
总的来讲,我市农村各村镇均未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均未经处理排入环境;生活垃圾未建成集中收集处理系统或填埋。
4.1.2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我市畜禽养殖总量较大,存在点多面广、小规模、大污染现象,具体体现在:一是单类养殖量较少,二是养殖类别较多,三是养殖过程中污染较大且未经处理,影响了地表水水质,四是草场减退。
近年来,畜禽养殖正在由分散小户型向集约化转变。畜禽养殖粪便利用程度较高,绝大多数均经无害化处理后还田,但养殖废水处理程度较小,大多数直排进入水库、沟渠等自然环境。
2009年《安陆市统计年鉴》显示,本年度肉牛、生猪、禽类存栏数分别为67554头、596996头、7581700只。根据相关系数计算,畜禽养殖业废水年排放量为580.97万吨,COD年排放量为6932.88吨,氨氮年排放量为1394.32吨,均已超出工业、生活污染负荷。
4.1.3水产养殖方式亟待转变
水产养殖污染较大,主要是由于对养殖水体投肥造成。大多数水体(地表水)因水产养殖而富营养化,导致水体质量达不到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应改变传统塘堰水库投肥养鱼为清水放养,减少人为污染环境因素。
4.1.4土壤污染程度较高
⑴种植业污染情况
①化肥。2009年我市化肥施用量为37141吨(折纯),按照全市耕地拥有量740549亩计算,化肥施用量为50.15kg/亩。
②农药。2009年我市农药施用量为1330吨,按照全市耕地拥有量740549亩计算,农药施用量为1.80kg/亩。
③农用薄膜。2009年全市农用薄膜使用量为102240kg,其中,地面使用量为70476kg,地膜覆盖面积26228亩。
⑵历史遗留问题

小钒矿污染土壤治理。
重金属工业污染治理与清洁生产示范
⑶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
4.1.5循环经济建设有待加强
    生态农业未能形成规模。
4.1.6安全饮水
安陆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取得长足进展。2007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26.27万人,其中本年度新增1.80万人;农村已建饮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5468立方米/日,2007年实际供水778.84万立方米。但仍然有20.37万人饮水安全未能达标(注:无2009年数据)。
4.1.7生态创建
我市制定了《关于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了相关村镇为创建工作重点,有关乡镇完成了整体规划修编,部分重点村制定了创建计划并开展了各项整治内容,创建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
4.1.8工矿企业
我市农村工业主要有琉璃瓦、石灰、粘土制砖生产企业等,其污染物排放特别是废气污染物在全市所占份额较大,污染负荷较大。矿产资源较丰富,矿产在开采的主要有石灰石、河沙、粘土等,污染程度较小,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量较少;其他如铜、钼、钒、重晶石等矿产均未开采,不存在污染问题。
4.2农村环境保护趋势
结合农村环境现状和正在开展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分析,我市农村环境保护趋势为:
⑴畜禽养殖污染程度逐年升高;
⑵种植业和工矿企业污染将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⑶水产养殖方式的得到改变,污染程度将逐年下降;
⑷农村地表水环境保护得到重视,即将有所改善,安全饮水将得到保障;
⑸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问题将得到重视并有望规范处理处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
⑹生态环境创建全面展开。
4.3农村环境保护目标
到2015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有效推广和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农村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均能全面开展并取得一定实效;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安全饮水合格率达到80%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指标详见下表。
表 13         规划目标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 2015年
1 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 80
2 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 90
3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80
4 地表水、空气及声环境质量 达到相关标准
5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0
6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40
7 清洁能源普及率(%) 70
8 秸杆综合利用率 80%
9 畜禽粪便处理(资源化)率 90%
10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 90%
11 化肥施用强度(kg/亩) 18
12 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 80%
113 农药施用强度(kg/亩) 0.6
14 农用薄膜回收率 80%
15 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 85%
4.4农村环境保护措施
⑴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与污染治理,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督促搞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等;
⑵农药化学品环境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农药、化肥、农膜的安全使用及其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防治;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提倡生物技术治理害虫;合理科学施肥等;
⑶加强农村秸杆禁烧力度,搞好秸杆综合利用和还田工作;
⑷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
⑸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在七里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筹建省级七里河生态示范区,实现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目标。
⑹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积极筹建省级银杏自然保护区,并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强化机构建设,稳定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手段。加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和管理力度。
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应实现能源最小化、废弃物最小化和避免浪费资源的目标,同时应加强钱冲银杏谷(国家银杏森林公园)、白兆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⑻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安全饮水工程,确保饮水安全;加大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力度,加强生活污染防治。
⑼着力推动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⑽加大农村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确保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双达标。
5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5.1生态环境形势
5.1.1林草植被减退
我市林草植被大约经过了三个衰减阶段:一是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大炼钢铁和广辟粮源,使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的砍伐;二是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口增长快,柴草成为农村的主要能源,当时,我市农村出现了刨草皮、挖树蔸的现象,期间森林面积再度萎缩;三是责任制以后,由于对荒山荒坡管理不严,几乎户户都有田外地,大面积草场疏幼林地被开垦。
5.1.2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因植被覆盖率不断降低,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市现有中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42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年流失土壤113.7万吨。经测试表明近年来水土流失在不断加剧,其原因一是滥开乱垦,特别是渠旁库边和坡面垦殖严重;二是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市地处丘陵地,地面一般由冲、螃、岗的层次构成,田块高差大,种植结构多为稻麦二季的模式,麦粮经过漫长的冬春,干旱土壤变得特别松散,在改种水稻时因灌排引起土壤流失;三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冬春干旱时间长,引起坡面土质松软,夏季雨量集中,暴雨强度大,侵蚀强度高。
5.1.3农牧业发展面临挑战
生态环境的恶化,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⑴土壤养分大量流失。每年土壤流失量为113.7万吨,按全市土壤养分比可知,每年要流失有机质9600吨、全氮(N)587吨、全磷(P)185吨、全钾(K)7926吨,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增产增收;
⑵贫瘠土壤,使耕地逐年减少。土壤的逐年流失,造成熟化耕作层变得瘠薄,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稳产高产,目前农作物靠大量使用化学肥料来保产,这与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一些挂坡地面积逐年萎缩,山顶变秃,石化面积扩大。若农田耕作层按30公分计算,则年流失耕地面积相当于3790亩。
⑶淤塞蓄排水利工程,降低排灌效益。全市七十年代初期,有塘堰3390口,河坝646处,蓄水总量为20600万立方米,到了九十年代统计,有塘堰2900口,河坝652处,蓄水总量为17500万立方米,尤其是塘堰淤塞随处可见;
5.1.4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现状
调查显示,我市在资源开发上主要体现在:1、石灰石的开采;2、砖瓦行业对粘土的开采;3、地下水的开采等。主要问题有:一是采石和采土过程中,缺乏有效后续恢复措施;二是石灰石的加工和烧制及制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产性废气,有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另外,地下水的开采因量小而影响甚微。
5.1.5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现状
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古银杏群落保护完好,保护区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态势,银杏产业初见成效。
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已进入议事日程。
5.2生态环境趋势
5.2.1现状总结:
⑴土壤养分流失,造成土地贫瘠;耕地逐年减少;
⑵地表水年资源总量逐步减少,水库湖泊堤坝蓄水容量逐年下降。地下水用量益增,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面沉降面积逐增。
⑶森林资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2009年森林覆盖率为29.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⑷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与人们期望相差甚远,有待加强。
5.2.2发展趋势:
⑴水土流失面积增长将逐渐放缓,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量将有所减少;
⑵西北丘陵地带生态环境即将进入良性循环;东南地带生态环境呈继续恶化趋势,特别是府河砂石开采、砖瓦制造、石灰产业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
⑶农村生态环境因畜禽养殖、农药化肥、渔业养殖等原因将对农村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5.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依据以上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如下环境保护目标。
表22 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目标
要素 指标 2015年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面积(公顷) 17200
自然保护小区面积(公顷) 6000
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 12.69%
森林环境保护 森林覆盖率(%) 35%
植树造林面积(公顷) 7046
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 421
水土流失侵蚀摸数(T/km²·a) 1800-3600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 1000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0
园林绿地面积(公顷) 1200
公共绿地面积 300
5.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以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拟定以下措施:
⑴“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预防保护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⑵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主要是城市绿地规划;
⑶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工作;
⑷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⑸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有效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⑹加强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正确引导和发展规模养殖;
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积极筹建省级银杏自然保护区;
⑻积极创建绿色社区;
⑼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
⑽加强旅游业环境保护管理。
6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
    安陆市环境保护局全局现有干部职工73人,其中,在岗64人。市环境保护局与2010年7月始,成为政府工作部门。市环境保护局下辖两个二级单位和六个内设股室,及安陆市环境监察大队(待批复,现为监理大队)和安陆市环境监测站;六个内设股室为:办公室、规划科技股、总量控制股、环评生态股、污染防治股、法规宣传股。
6.1环境监管能力现状
6.1.1环境监测现状
安陆市环境监测站是湖北省环境监测三级站,始建于1984年,是辖区内唯一的通过了计量认证法定环境监测站,是1994年首批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环境监测站之一,2001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复审,2007年1月通过新的计量认证考核,取得省级计量认证合格证书,2010年正在申请新的计量认证考核。
安陆市环境监测站现定编制18人,现有在岗人数22人,环境监测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78%。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0:5:13,监测站内设办公室、水质监测室、环境空气监测室、污染源监测室、综合业务室5个室。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根据我市经济、人口总量的发展和我站的职责及实际工作需要,坚持 “因需设岗、因岗设编”的原则确定本站的人员编制。      技术人员职称结构比例
总人数 技术人员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标准要求 不少于 18 人 75% 0% 50%
现有 23 18 78% 0 0% 5 21% 13 56%
2、监测业务经费
安陆市环境监测站的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费等)、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等)、专项经费未能全额纳入我市财政年度部门预算,经费紧张,导致不能正常开展各项监测工作。
6.1.2环境监察现状
安陆市环境监理大队是我市现有独立的环境监察机构1个,是安陆市编委批准的独立机构(见安编[2002]6号文),人员编制17人,实有人数32人。是安陆市环保局下属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执法单位,业务上受孝感市环境监察支队指导。
目前大队在岗人数32人,全队平均年龄31岁,其中,党员19人,工程师1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以上学历22人,占86%,经过省级培训持证上岗率达90%。我大队人员符合标准化建设基本条件,熟悉环境监察业务,掌握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一支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表2.1  湖北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人员编制和人员结构表
监察机构名称 编制人数 在编人数 实有人数 职 称 学 历 持证上岗率% 办公用房m 2
高级 中级 初级 本科及以上 大专 中学及以下
县级 安陆市环境监理大队 17 32 32 1 6 2 20 10 90 807
表2.2 湖北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工作经费情况表
监察机构名称 业务费(万元/人年) 仪器设备购置费(万元/年) 仪器设备维护费(万元/年) 人员培训费(万元/年)
县级 安陆市环境监理大队 0.8 5 2 2
6.2环境监管能力需求、目标
6.2.1环境监测需求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基础,是各级政府实施环境决策、管理、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的主要信息来源。随着安陆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环境监测工作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逐年增加,同时对监测时效性和综合分析及表征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尽管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投入,安陆市环境监测工作靠艰苦奋斗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环境监测整体能力还很薄弱,基本仪器配备仅为15%,已严重影响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照国家和省关于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要求,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监测仪器配置不足,资金无法到位,监测仪器得不到更新。由于投入不足,造成监测手段落后,现代化水平低,缺乏应急监测手段,严重影响环境监测效能。环境监测的整体水平与环境执法监督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监测用房紧张达不到标准要求。目前安陆市环境监测站现有实验用房和办公用房共700平方米。
(3)分析工作平台破损严重,影响实验室的分析操作。
(4)对突发性的污染事故缺乏监测能力。
仪器现状及需求详见附表2、3、4。
6.2.2环境监察需求
对照标准要求,安陆市环境监察大队在“十二五”期间,需完成以下建设内容:
⑴设施、设备45台套,约需资金90万元;
⑵执法办公用房建设,2000平方米,约需资金600万元。
设备配置现状及需求详见附表5。
6.2.3其他需求
    ⑴环境管理能力
可以预计,进入十二五以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将成为基础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各项基础性工作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因此,适时加大环境保护基层基础工作十分必要。考虑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特殊性,需在全市范围内设立4-5个环境保护分局;另外,安陆市银杏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设立管理机构,保护区建设与各项环境保护管理不能有机结合,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不能到位。
具体规划设计如下:
①巡店环境保护分局,拟管辖巡店镇、辛榨乡、棠棣镇、木梓乡并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②雷公环境保护分局,拟管辖雷公镇、王义贞镇并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③烟店环境保护分局,拟管辖烟店镇、孛畈镇并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④洑水环境保护分局,拟管辖洑水镇、赵棚镇、接官乡、陈店乡、李店镇并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⑤市开发区环境保护分局,拟管辖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
⑥设立安陆市银杏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以加强安陆市银杏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
⑵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①大气。完成全市大气监测点位自动监测系统升级。
②水。完成省控段面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段面自动监测站建设。
③噪声。在城区设置噪声自动监控点位2-3处。
6.3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措施
⑴依据国家现有政策,积极争取上级环境保护资金,完成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
⑵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在现有干部职工中,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二是鼓励干部职工通过自学提高学历水平;三是根据需要引进所需专业人才,提高环保整体业务素质水平。
⑶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适时因地设立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即环境保护分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⑷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升级工作。
⑸抢抓生态文明建设机遇,设立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基地。
7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
7.1   资源能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7.1.1 资源能源利用现状
⑴能源消耗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较快,但能源消耗也逐年递增。2009年安陆市能源消费总量为630733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58 %,单位GDP能耗为0.962吨标准煤/万元。
⑵水资源及废水重复利用现状
安陆市水资源丰富,全市已拥有小一型以上水库37座,总库容2.7亿立方米,。
2009年全市工业用水总量1059.21万吨,其中新鲜用水量648.35万吨,重复用水量410.86万吨,重复用水率63.37%;工业废水排放量394.4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366.7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99%。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未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仅为5.82%。
⑶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现状
200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62万吨,比上年增加0.68万吨。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62万吨,实现了固体废物零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
⑷废气污染物产生及利用现状
2009年,全市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1.2821亿标立方米,其中,废气总量中燃料燃烧废气8.5171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037.36吨,烟尘排放量278.06吨,工业粉尘排放量258.10吨。全市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分别为100%、97.1%和100%。工业废气主要来源于建材、医药和食品三个行业。
⑸清洁生产实施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状
2009年以来,安陆市一些企业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相继开展了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从而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赢”为目标的清洁生产,对企业内部循环保经济实现进行了富有意义的实践,部分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ISO14000体系认证,部分企业正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7.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陆市粗放型经济仍居主导地位,微观经济管理方式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企业粗放利用资源获取经济利益的成分很重,往往只考虑短期效益,没有充分思考如何利用上级生产线的废物来产出下级产品,实现废物循环利用,既白白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污染。
(2)安陆市企业规模小,发展循环经济缺乏规模支撑。全市小规模企业在污染密集型和资源型行业占有很大的比例。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小,既消耗大量的资源,又不能投入所需资金解决污染问题。
(3)安陆市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一方面,资源成本低下,存在乱开滥采,资源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政府没有制定鼓励企业节约资源,推行废物利用的优惠政策;此外,发展循环经济仍然边缘于主体经济政策之外,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重视数量、忽视质量,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轻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现象。
(4)三废资源化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工业发展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结构不具有前瞻性,缺乏互为有无的载体。开展三废综合利用方面的科研活动力度不够、投入不足。
(5)自然资源开发保护起步较晚,公众节约资源的意识不强。资源利用没有真正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还没有形成。矿产资源开采没有合理规划,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生产、流通、生活和消费的浪费惊人,进一步加剧资源不足的矛盾。
7.2低碳经济规划思路及目标
7.2.1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的,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为主线,以科技、体制和管理“三个创新”为动力,形成从企业内部到企业之间、再到全社会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在企业层面上,以实施清洁生产为重点,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在园区层面上,促进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调整,搬迁改造污染重、能耗大的企业,建设具有高新技术、节能降污的新型企业,进行企业间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工业链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在社会层面上,以循环经济理念为规划建设主导,形成污水、固废、废气资源化综合利用三大循环系统,实现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环和配置,提高城市发展空间和后劲。
7.2.2 规划目标
到2015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建设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物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建设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启动资源循环型示范城市建设,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
⑴节能降耗减污
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1.5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低于200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低于18.5吨,万元工业产值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下降15%。
⑵循环利用
到201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5%,其中:粉煤灰、炉渣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⑶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
根据安陆市经济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结合现有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1个。
⑷清洁生产
重点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2-5个企业为国家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建设2-5个废水“零排放”企业;在大中型企业开展能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
⑸资源利用
加大矿山整治力度,合理开采矿山,走集约化开采道路。
⑹循环经济建设主要任务
把废物综合利用与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结合起来,把企业清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解决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试点,逐步建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是现阶段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
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通过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和总量削减,提高企业生产和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新型工业化。一是完成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要求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使企业单位产品(或产值)的物耗、能耗、水耗及污染物产生量达到国内同行业同工艺的先进水平,同时企业排污总量较审核前削减5-10%。二是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大力推广中水回用、废物综合利用、节能、降污等技术。三是积极推进餐饮、宾馆等三产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在餐饮、宾馆等服务行业中开展创建“绿色饭店”活动,在创建中推动清洁生产工作;将餐饮废物分区域集中收集,集中处理。
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及产品更新换代,努力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大力支持企业从产品设计入手,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尽量采用小型或重量轻、可再生的材料。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引进关键链接技术,通过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工业生态链网,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流程体系。重点在兴发、宜化、安琪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并逐步向全市推广。
7.3.2 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促进区域性循环经济的发展
以建设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契机,按照循环经济产业理论,对区内物流、能流和信息流进行集成和优化配置。
结合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总体设计,一是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对区内用水大户,实行工业废水污染源源内治理,循环自用,处理后的废水剩余部分在邻近企业间进行梯级利用。二是进行清洁能源替代,对区内的耗能大户挂网改造,分批淘汰燃煤锅炉,减少燃煤污染。三是进行物质资源再利用,对区内企业和单位的物质流、废物流重新集成,形成物质替代、源头削减、废物利用交换的区域性循环。
7.3.3 措施
⑴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推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探索适合各县市区自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业模式,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农业生态位的特殊状况,一是使林、农、渔、养殖、药、菌等物种的特点通过合理组合,建立立体结构,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促进的物种组合在一个系统内,使物种间存在互惠互利,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三是综合利用各种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四是构建以开发平坝、低山、丘陵地区,充分利用土地、植被、水力资源的复合生态农业。
⑵全面开展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措施,务求节约能源资源取得重要进展。要深入开展节约降耗工作。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约各种资源的活动,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综合勘查、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开发利用磷矿筛选技术,把低品位磷矿的利用作为重点,合理开采使用有限的磷矿资源,为我市磷化工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开发并完善采、选、冶工艺,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山寿命。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
在资源消耗和生产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加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
实施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计划,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程度。一是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二是加大固废综合利用力度,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医院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5%,消除生活垃圾围城、工业固体废物堆积的现象。三是建设垃圾处置系统,推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消除各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生活垃圾堆肥化等综合利用。
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形成循环经济管理监督机制
①落实组织机构,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合理规划。明确我市循环经济建设的牵头单位,成立组织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绿色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实现“政绩指标”与“环境指标”的统一,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将“绿色经济”考核指标落到实处。制定相关政策文件,规范政府、企业、公众等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行为,对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同时积极组织编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
②制定和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鼓励政策和机制
市直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促进节能、节水的鼓励政策,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体系。采取经济政策,激励和刺激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投资政策和项目选择上,对投资方向的鼓励和限制上,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倾斜。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应通过绿色采购计划拉动循环经济的需求,并影响社会公众。
③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及相关法规,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抓好落实。严格环境管理和监督,对于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并落实清洁生产审核方案的实施,从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⑷挥发政府引导职能,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稳步建设生态文明
①政府引领低碳消费。一是培育全民低碳意识,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通过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宣传,影响公众行为,促使他们接受新技术,从而既能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又能确保温室气体的减排。二是完善政府激励低碳消费的法规政策。一方面政府要出台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实行低碳消费,如制定奖励措施,对于开发低碳产品,综合利用自然能源,投资低碳生产流程的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三是政府机构从自身入手,带头节能减排。制定和实施政府机构能耗使用定额标准和用能支出标准,实施政府内部日常管理的节能细则,制定政府节能采购产品目录,推行政府节能采购。
②企业主导低碳消费。企业既是全社会推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瓶颈",也是"桥梁"。"瓶颈"是指企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要将低碳消费方式作为价值考量标准,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行环境友好的排放方式。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减排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企业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消费过程中能源结构趋向多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是低碳消费产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低碳消费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生活方式,给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新的机遇。鼓励企业提供低碳节能的消费品,促使公众在购买产品时根据低碳化程度有所选择,以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费方式的物质基础。
社会组织积极推进低碳消费。社会组织是现代多元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主体,对促进低碳消费方式的全民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分布广且深入社会各阶层,以其自身的布局优势比政府能更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推动社会低碳消费意识的增长。
③公民广泛参与低碳消费。宣传普及减碳知识,提高人们的减排意识,推行低碳生活模式。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一是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二是可行性,即低碳消费方式的现实实用性和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性;三是可操作性,即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四是可承受性,即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五是可接受性,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8“十二五”环境保护重点规划项目
8.1重点项目
8.1.1水污染防治项目
⑴饮用水安全项目
共规划项目7个,涉及项目投资总额11600万元。主要内容为:Ⅰ隔离工程;Ⅱ保护区整治工程;Ⅲ保护区非点源防治工程;Ⅳ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Ⅴ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程;Ⅵ水源地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Ⅶ水源地应急能力建设工程。详见项目表。
⑵工业污染治理项目
①工业治理水污染减排项目。
②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项目。共规划项目6个,涉及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内容为: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等。详见项目表。
⑶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⑷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设计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主要内容为:饮用水源地保护、河道清淤、疏浚、污水截留、防护林、生态修复。详见项目表。
8.1.2大气污染防治项目
⑴大气总量减排项目
⑵大气环境改善项目
共设计项目5个。涉及项目总投资22700万元。主要内容为:烟气污染治理、煤改气、除尘、脱硫、脱氮。详见项目表。
⑶机动车减排氮氧化物项目
8.1.3土壤污染防治项目
⑴重金属污染治理
设计项目2个。涉及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含重金属工业废水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耕地土壤重金属治理改良、耕地适宜耕种作物种类选取研究、饮用水安全工程。详见项目表。
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项目
设计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600万元,主要内容为:①废弃矿山生态修复;②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③耕地土壤重金属治理改良;④耕地适宜耕种作物种类选取研究;⑤饮用水安全工程。详见项目表。
8.1.4固体废物治理项目
⑴城镇垃圾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设计项目2个,涉及项目总投资19500万元,主要内容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分类、堆肥、填埋)、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建设。详见项目表。
⑵危险废物处置项目
⑶工业固废综合处理项目
设计项目1个,项目投资900万元。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冶炼废渣及粉煤灰综合利用。详见项目表。
8.1.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⑴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
规划项目7个,项目涉及总投资为5300万元。主要内容为:生猪、蛋鸡、鹌鹑养殖污染防治。详见项目表。
⑵村庄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
规划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为10940万元。详见项目表。
⑶农业面源综合治理
设计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30800万元,项目的汉族要内容为: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种植、基本农田整理。详见项目表。
8.1.6生态建设项目
⑴自然保护区基础能力提高项目
设计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主要内容为:银杏自然保护区基础能力提高、自然保护小区建设与提高。详见项目表。
⑵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项目
设计项目2个,总投资13000万元;主要内容为: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府河湿地公园的身体功能保护与修复、产业引导和监管能力建设。详见项目表。
8.1.7核与辐射防治项目
8.1.8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项目设计投资5500万元。详见项目表。
8.1.9其他
共设计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21300万元。详见项目表。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设计项目投资总额为159290万元。
8.2效益分析
8.2.1环境效益
8.2.2经济效益
8.2.3社会效益
8.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3.1项目投资
8.3.2资金来源
8.3.3资金筹措
9环境安全与风险防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大,环境风险源越来越多,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运输危险化学品交通工具倾覆等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源将越来越多,有些企业污染物产生量很大,虽然通过末端治理,污染物排放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但是,在污染治理设施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停运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污染事故。
为了预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优化企业布局,将位于饮用水源上游,或其它环境敏感目标附近,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或污染物产生量很大的企业,将其陆续搬迁进入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继续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段,禁止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或污染物产生量很大的企业进入环境敏感区域;对违法建设的单位,一律进行关闭;加强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成立环境污染应急处置处理办公室,会同环境监测站、环境监察大队作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8.1危险化学品泄漏环境风险预防
⑴对全市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进行登记,并进行分类管理。
⑵全市重大危险源,必须采取风险预防产生和风险发生后的防范(污染减缓)措施。
⑶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⑷落实环境风险责任企业法人负责制。
⑸加强环境风险预防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环境风险应急处置演习。
⑹完善企业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上报制度。
⑺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
8.2污染源事故排放管理
⑴全市重点污染源加强监测、监管。
⑵完善重点污染源排污申报制度。
⑶建立重点污染源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上报制度。
⑷进一步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平台建设。
⑸完善环境污染事故企业法人负责制。
⑹污染治理设施出现故障,企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是否停产检修。
10保障措施
10.1组织保障
要进一步强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成立安陆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健全部门分工负责,协调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要进一步明确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
10.2资金保障
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自筹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           
10.3政策措施
一是市人民政府批复颁布《安陆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确保规划实施的法律依据充分;
二是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要依据规划,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真正使规划落到实处;
三是积极争取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在政策与技术上的支持与指导。(安陆市环保局)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