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南安市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4-12-17 10:55:0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点线面”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福建省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和泉州市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市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主要目标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宜居环境建设为主线,突出抓好城镇“三边三节点”(山边、路边、水边,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和特色景观带(廊道)整治建设、市政提升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重点工作,做美、做优、做精城乡环境,结合小城镇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点”从城乡社区向城区“三边三节点”和美丽乡村拓展,“线”从公路铁路沿线、绿道向市政道路管线拓展,“面”从小流域向晋江流域和旅游景区拓展,争取用5年时间,打造一批特色景观带(廊道),开展宜居环境建设,努力使我市在城乡综合承载力、城镇面貌、品位内涵、管理整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面改善我市城乡环境面貌和质量。

——“一年全面深化”。2014年,推进“点线面”拓展延伸,全市打造1个城市完整社区和4个农村社区,整治27个村庄,抓好8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建设,全市整治公路铁路沿线15公里以上,新建绿道8公里,新建改造城区雨污管网39公里、供水管网22公里、燃气管网41公里、城市道路50公里,整治“三边三节点”1个,启动改造各类棚户区约732套,开展7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整治项目,启动晋江流域1公里范围内未实现污水处理的沿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各试点镇建成污水处理厂。

——“三年明显改观”。到2016年,“点线面”项目逐步连线成片,基本完成我市境内福厦铁路沿线景观提升;整治“三边三节点”3个,建成绿道15公里以上,改造各类棚户区(石结构房)约3.2万户。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试点小城镇发展格局; 晋江流域1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乡镇污水全部实现有效处理。

——“五年整体提升”。到2018年,“点线面”基本形成完整系统,村庄整治基本完成,构建城区“三边三节点”景观体系,试点小城镇基本建成,基本完成石结构房改造,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绿道系统生态网络框架;基本完成公路铁路沿线整治提升,景观面貌明显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各项指标力争位居泉州市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点”从城乡社区向棚户区、城镇“三边三节点”、美丽乡村拓展。

1.建设美丽乡村。

(1)紧抓“六大工程”。重点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规划指导与建设管理工程、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工程、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社会和谐促进工程等六大工程,实施好一批示范项目,通过整治旧房裸房,整治生活环境,整治农村污水,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生态保护管理水平,打造一批房屋美观、环境整洁、配套完善、自然生态的美丽乡村。市农办要牵头指导,各地要立足实际,加快实施,确保实效。 

(2)突出示范带动。推进 27个村庄整治,打造霞美花卉基地—美林珠渊村—英都霞溪村美丽乡村示范线、英都示范镇和码头镇大庭村、英都镇霞溪村、康美镇兰田村、眉山乡观山村、美林街道珠渊村、梅山镇鼎诚村、洪濑镇大洋村、石井镇岑兜村等8个示范村。在抓好示范乡镇(村)的创建工作的同时,辐射拓展,成片推进面上美丽乡村建设。

(3)强化卫生考评。农村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要在完善“一清一保一机制”的基础上,以“两清两整一绿”为目标,按照《南安市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办法(修订稿)》,进一步强化环境卫生的考评奖惩工作,促进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

2.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

要以点带面,继续掀起小城镇建设新高潮,2014年计划实施项目212个,总投资529.31亿元,计划完成投资78.67亿元。同时,要加大力度,抓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桥镇漳里村蔡氏古民居保护建设的有关工作。

(1)推进产城融合。一是培育支柱产业。各试点镇要立足各自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坚持差异化发展,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二是完善园区配套。积极探索“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工业园区规划配套生活服务功能或商业服务区,打破用地分割,打造功能复合的高端产研住综合体、一站式综合服务综合体、厂房综合体。三是打造园区平台。按照试点镇总体规划,加大产业扶持、培育力度,试点镇工业项目集中区享受县一级工业区优惠政策。

(2)整治提升环境。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建成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抓好小城镇“三边三节点”规划设计和改造建设,每个试点镇要再实施1条以上街道景观综合整治,新建1个公园或1条绿道,要全面消除镇区主要街道及主要出入口裸房,要加大绿化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公共空间的建设,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到8平方米以上,全面提升环境品质。

(3)强化简政强镇。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通过委托、交办等方法和途径,逐步赋予试点镇相应的社会管理权;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按照能减则减、能放则放的原则,调整完善市直部门与其派出(驻)试点镇机构的审批管理制度;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支持在试点镇开展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

3.加快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

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是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德政工程,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行动计划》,全力以赴抓好此项工作。

(1)要全力实施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行动计划。一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规划部门要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抓紧编制5年改造规划。各乡镇(街道)要制定本级的改造规划,确定年度改造计划和建设时序。二是试点先行、项目带动。要坚持试点先行,尽快启动改造试点,特别是在中心市区所在地、试点小城镇、“美丽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研究一个以上的成片改造试点, 2014年的改造面积不低于改造总量的10%,同时要抓好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成片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项目,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完成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

(2)加快以保障房为主的棚户区改造工作。2014年安排项目3个,改造后拟新建房屋732套,建筑面积10.54万平方米。要抢抓当前中央、省里重视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加快改造步伐。

4.整治提升城区“三边三节点”、打造城市完整社区。

城区“三边三节点”整治和城市完整社区的打造是省里此次宜居环境行动计划的关键点,要把住这些节点和关键点,凸显工作成效。

(1)提升城区“三边三节点”(山边、路边、水边,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今年我市实施三边三节点(会展中心-市民中心-客运中心站等)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1亿元,包括实施会展中心万国旗、景观雕塑、广场绿化、公厕、滨水及游园步道、休闲廊架、文化展示区、仿古亭等项目;市民中心包括泛华大酒店城市节点、凤栖路-龙峰山沿线景观整治等项目;客运中心站大楼、站前广场及沿线景观绿化建设等。

(2)打造城市完整社区。按照“六有五达标三完善”要求,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有一个综合服务站、一个卫生服务站、一个幼儿园、一片室外活动场地、一套完善的市政设施、一套便捷的慢行系统,外观整治达标、公园绿地达标、道路建设达标、市政管理达标、环境卫生达标和组织队伍完善、社区服务完善、共建机制完善,打造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温馨舒适的完整社区。对于新规划的城市社区、要按照“六有五达标三完善”要求逐步配套完善。2014年,打造溪美街道湖美城市完整社区示范典型和康美镇兰田村、梅山镇鼎诚村、梅山镇蓉中村、码头镇大庭村4个农村社区,要求社区边界明确,各项内容菜单式公开展示。

(二)“线”从公路铁路沿线、绿道向市政道路管线拓展。

1.实施市政道路和管网提升。

今年,计划新建改造城区雨污管网39公里、供水管网22公里、燃气管道41公里、市政道路50公里,绿道8公里。雨污管网方面,要深入开展专项普查,完善配套,连线成网,中心市区力争3年内完成雨污分流改造,5年左右建成较为完善的排水防涝体系。供水管网方面,要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旧供水管网和一户一表改造,有效减少漏失率。同时,合理扩大供水区域,有效提高城区自来水覆盖率。燃气管网方面,重点要做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南安段建设,加快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完善LNG气化建设,城市管道燃气应急保障能力满足主城区居民使用7天以上。市政道路方面,重点要疏通“断头路”、改造重要交通节点,畅通城区内外交通衔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要抓好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

2.实施绿化景观风貌提升

(1)抓绿道网络建设。今年要继续建设山水慢行系统,中心市区要完成西溪两岸城市8公里绿道建设,将市区武荣公园、河滨公园、兰溪湿地公园和城西体育公园进行城市绿道串联,构建城市绿道“五大系统”,提升城市绿道景观品位,完善城市绿道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营造景观丰富,便捷舒适的城市慢生活。

(2)抓公路铁路沿线绿化。重点实施南石高速两侧10公里绿化整治、互通区域绿化提升和省道308线成功雕像至八尺岭两侧5.8公里景观整治。

(三)“面”从小流域向“六江两溪”流域、旅游景区拓展。

一是治污。要开展跨境流域污染治理,抓紧抓好整治项目,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联合交叉执法、信息月报、有奖举报等制度,加强现场监测和执法检查。今年,进一步扩大小流域整治规模,保护好河道生态环境,营造水清岸绿宜人城镇环境。今年实施7个生态小流域生态整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1.54亿元。

二是治乱。1.加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主要景点公厕、标牌、停车场等服务设施的具体工作,规范提升购物、餐饮等经营行为,同步开展景区周边村庄环境整治。今年要完成全市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识工程,在高速、国、省道路口设置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指导标识;同时要开展景区厕所、停车场、标识提升工程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2.继续加强渣土车专项治理。推动车队转企,落实运输企业主体责任。督促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质、高效、廉洁的渣土运输行政审批服务。督促公安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形成监管合力。实施常态管理,明晰监管职责分工。市政部门、规划部门要强力推动建筑垃圾中转场和消纳场规划建设步伐。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查建设、施工单位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和渣土、委托无相应资质的运输企业从事渣土运输和渣土车“滴、洒、漏”、乱倾倒等行为。

三是治违。抓“两违”专项整治。要属地负责原则,强力而不失时机地深入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两违”零增长,并加快处理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一方面,对现行“两违”,一律责令停止施工,依法坚决予以拆除;对历史已形成的“两违”,要分层次、分阶段,尽快分门别类研究处理。另一方面,要抓常态、促长效。要进一步查漏补缺,尽快完成规划区内房屋普查,摸清“两违”基本情况。要抓紧制定完善个人建房管理规定,畅通建房审批渠道,解决群众自建住房的合理需求。要严格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的意见》(闽委办发〔2014〕7号)要求,完善房屋征收补偿政策,在房屋征收中对违法建筑一律实行“零补偿”;有违法建设的房屋,不得办理产权登记、过户、抵押等手续;对违法建设工地和利用违法建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有关部门不得核发相关许可证照,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公用企业不得向其提供相应服务。

(四)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特色景观带

按照 “连点成线扩面”的总体要求,要在“三边三节点”、美丽乡村建设、公路铁路沿线整治、小流域治理等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尽可能选择连接市区与乡镇、交通枢纽至城区、城区至景区、景区之间的路线和主要对外通道,集中力量,用1~3年时间,打造1条以上特色景观带(廊道),景观带的规模不小于10公里,作为宜居环境建设的精品示范工程,凸显连线连片的整治效果。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1月-2月)。一是制定“宜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规划,层层组织动员部署。三是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活动,激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大力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3月-12月)。一是突出试点,重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要根据实际,分轻重缓急,先确定一批试点和明确一批项目,重点推进。二是分期分批,有序推进。要成熟一批,建设一批,改造一批,循序渐进推进宜居环境综合建设。三是全面铺开。集中时间和人员,按照工作方案和目标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提升城建管理水平。四是开展跟踪督促检查。要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三)考评总结阶段(2015年1月)。进行全面回顾,按照方案和目标要求对各责任单位落实情况开展检查,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评选奖励先进。同时,要力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由王春金市长任指挥,蔡龙群常务副市长、张瑞平、陈相成副市长任副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住建局。办公室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任务分解、项目安排和资金统筹。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指挥部。

(二)突出规划引领。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要有规划引领意识,特别是对城市边界、生态红线、湿地等,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要做好项目前期策划,为规划奠定良好基础。要提升规划标准,结合省里近期出台的一些标准、导则、图集和案例,融入地域特点,做出独具特色的精品工程,做出水平。

(三)强化协同协作。由市住建局总牵头,市直各单位要认真对照方案和职责分工,切实把各自的工作抓实、抓到位。特别是规划部门要抓好各项规划编制,指导各地深化和完善各项具体设计内容,确保规划有内容、设计有章法、实施无偏差。住建、规划、市政等部门要在项目选择、设计施工、考核验收、运营管理等方面加强指导,提高项目实施水平。

(四)落实资金保障。1.对政府资金,要给予优先保障,各部门要把所掌握的资金、技术、管理向宜居建设倾斜,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统筹归集。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省财政将加大“以奖代补”力度,要多沟通、多争取。2.对银行资金,要借助建设“金改区”的契机,做实项目前期,做好融资对接。3.对社会资金,要再放开一些领域和项目,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

(五)严格督查考评。要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推进会,实行月通报、季考核,抓时效、抓调度、抓形象进度。坚持定期督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针对发现的问题,限时督促整改,及时追踪复查。把宜居环境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未完成建设目标的,严格问责问效。

(六)强化宣传引导。宣传部门和相关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南安商报、南安电视台等主要媒体要开辟专栏,组织专题报道。要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努力扩大宣传实效。要加强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广泛发动公众参与,营造合力推进宜居环境建设、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南安市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