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 |||
项目名称 | 广西环江洞角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洞角矿技术改造项目 | ||
地区 | 广西 | 性质 | 新建 |
进展 | 环评审批 | 投资总额 | 3000.0万元 |
污水处理措施 | 建设废水处理站 | ||
建设单位 | 广西环江洞角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黄行奇 联系电话:13557782098 | ||
环评单位 | 河池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河池市金城江区南新西路72号 邮政编码 547000 联系人 韦华强 电话号码:13877863228 0778-2293023(办) 传真号码 0778-2280193 电子信箱(Email):hchks1@163.com 密码:123456 | ||
发布时间 | 2011-5-6 8:31:15 | ||
地理位置:广西环江洞角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改扩建项目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境内的红山矿区南部,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8°15′37″至108°16′51″,北纬25°17′02″至25°17′57″。 建设规模:9.0万t/a 开采煤种:无烟煤。 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2000万元,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 矿山服务年限:6.4年。 项目废水主要的井下废水、工业场地废水(包括初期雨水、机修废水、矸石场淋滤水)和生活污水等。 矿井涌水流经工作面、巷道等井下作业场地后即形成井下废水,井下废水产生量即为井下涌水量。扩建工程完成后,本项目正常涌水量为18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d;初期雨水主要产生于降雨初期雨水对工业场地的直接冲刷过程,由于夹带煤尘、泥土等因素,初期雨水SS浓度最高可达1000mg/L,经计算,项目初期雨水最大产生量为135.3m3;项目机修废水产生量约为1.8m3/d,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矸石场淋滤水最大产生量为365.4m3/d,主要污染指标为pH、SS;项目劳动定员252人,均为原有矿山职工,未新增生活污水产生及排放,产生量为50.4m3/d。 ①井下废水 为实现井下废水的达标排放,项目拟在原三级沉淀池的基础上进行废水处理站的建设,对原处理工艺、措施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50m3/d。井下废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污染物能得到有效削减,外排水质符合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扩、改建生产线排放限值,实现了达标排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废水处理站采用混凝、絮凝、过滤、压滤等先进工艺,并保证废水有足够的中和沉淀时间,完全弥补了三级中和沉淀池的不足,处置措施是可行的。 ②地面废水 项目机修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拟经10m3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全部用于工业场地降尘,无外排;在通过对堆煤场落实地表硬化、钢架顶棚遮盖、截水沟渠等措施后,无淋滤水产生,无外排;矸石场内原堆放的矸石经清理至砖厂综合利用后,通过落实防渗、拦渣墙、截水沟渠和建200m3集水池等措施后,淋滤水通过场内导水渠引至集水池,然后全部泵抽至废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在通过完善工业场地截排水沟渠、场内导流渠和建100m3集水池等措施后,工业场地内初期雨水均通过收集池有效收集,然后泵抽至废水处理站处理,无外排。 | |||
备注:该信息仅供企业及个人用户参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