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01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IPC分类号C02F1/00; C02F10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另一端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通过连接管安装有集中装置,所述集中装置的上端安装有药物盒,所述药物盒的内腔安装有分类放置盒,且分类放置盒通过电子阀门管与集中装置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和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本发明使用简单,安装便捷,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6)的内腔安装有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装置(9)的一端安装有搅拌装置(8),所述装置主体(6)的内腔另一端安装有检测装置(7),所述装置主体(6)的上端通过连接管(5)安装有集中装置(4),所述集中装置(4)的上端安装有药物盒(2),所述药物盒(2)的内腔安装有分类放置盒(1),且分类放置盒(1)通过电子阀门管(3)与集中装置(4)连接,所述装置主体(6)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和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6)的内腔安装有蓄电装置,且装置主体(6)的外侧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蓄电装置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6)的外侧一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6)的外端设有安装固定装置,所述安装固定装置的一侧设有连接螺纹孔。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而另一组数据亦表明,地下水正面临严峻挑战。2011年,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对辖区内的857眼监测井进行过评价水质为I类、II类的监测井占比2%,而IV类、V类的监测井多达76.8%。九个省市中,水质最好的当属海南省,以II类为主;上海、北京次之,多为III类;黑龙江及江苏则以IV类水占比最高,而吉林、辽宁、广东、宁夏四省区普遍只达到V类的水平。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近两年各地区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区超过了100%,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
然而现有的污水在进行处理时没有一个很好的药物加放效果,使得该装置在进行加药过程没有一个很好的自动性,不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没有一个很好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另一端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通过连接管安装有集中装置,所述集中装置的上端安装有药物盒,所述药物盒的内腔安装有分类放置盒,且分类放置盒通过电子阀门管与集中装置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和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安装有蓄电装置,且装置主体的外侧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蓄电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一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端设有安装固定装置,所述安装固定装置的一侧设有连接螺纹孔。
本发明中,通过采用自动检测加药的方式,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自动加药效果,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同时该装置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使用效果,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能够增加加药的准确性,提高污水的净化力度,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有效的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