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0.17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它包括污水储存室、污水处理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通过连接管连接的冷却室以及污水净化室,所述回收机构为清水回收箱;所述污水储存室上端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储存室内壁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冷却室上部位连接安装有两个干冰室;所述污水净化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多个上下并排紧密排布的活性炭净化包;所述污水净化室底端外壁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清水回收箱。本实用新型针对建筑施工所产生的污水进行多层过滤、降温冷却、双重净化等处理回收,提高了污水的洁净度,净化效果好,减少资源浪费,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它包括污水储存室、污水处理机构和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冷却室以及污水净化室,所述回收机构为清水回收箱;所述污水储存室上端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储存室内壁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砂石粒径,所述污水储存室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冷却室的进液口,所述冷却室上部位连接安装有两个干冰室,所述冷却室出液口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所述污水净化室;所述污水净化室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网孔直径;所述污水净化室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多个上下并排紧密排布的活性炭净化包;所述污水净化室底端一侧外壁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污水净化室底端另一侧外壁设置有所述清水回收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净化室底端设置有连接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储存室与冷却室之间的连接管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泵、第一逆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与污水净化室之间的连接管依次设置有第二输送泵、第二逆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管连接于所述污水进水管。
说明书
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浪费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对建筑物节能的要求日趋严格。因此,构建节水型社会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的必然选择。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较大的污水,人们一般会直接排放或者进行简单的处理排放,不能达到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污染环境且资源严重浪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造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它包括污水储存室、污水处理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冷却室以及污水净化室,所述回收机构为清水回收箱;所述污水储存室上端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储存室内壁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砂石粒径,所述污水储存室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冷却室的进液口,所述冷却室上部位连接安装有两个干冰室,所述冷却室出液口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所述污水净化室;所述污水净化室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网孔直径;所述污水净化室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多个上下并排紧密排布的活性炭净化包;所述污水净化室底端一侧外壁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污水净化室底端另一侧外壁设置有所述清水回收箱。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净化室底端设置有连接支管。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储存室与冷却室之间的连接管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泵、第一逆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与污水净化室之间的连接管依次设置有第二输送泵、第二逆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管连接于所述污水进水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建筑施工所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回收,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对污水中的砂石等固体杂质进行层层筛选过滤,提高污水洁净度;通过设置有干冰室的冷却室对污水进行降温冷却,减少下一步污水处理中污水余热对器具等的损害;通过设置活性炭净化包对污水进一步处理净化,再配合臭氧进行杀菌净化,提高了污水的洁净度,净化效果好,最后利用清水回收箱回收,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通过设置连接支管对处理不合格的污水进行再次循环处理,提高污水净化程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原理科学,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