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16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IPC分类号F23G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的焚烧系统,包括污泥前处理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污泥添加装置、煤输送装置、焚烧炉、放灰装置和排渣装置,污泥经过污泥前处理装置破碎、晾干、去味等操作后通过污泥输送装置输送并再次破碎,然后利用污泥添加装置送入焚烧炉中焚烧,污泥进入时还利用气体辅助进料,提高进料舒适性,同时补充了氧气,另一方面,根据需要利用煤输送装置往焚烧炉中添加煤,污泥焚烧后产生的残灰从放灰装置放出收集,煤渣从排渣装置中排出并经冷渣机冷却后收集,灰渣用作水泥填充料和生产砼砌块。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的焚烧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类污泥进行调配,使调配后的污泥的热值在1800卡/克以上;
B、往调配好的污泥中添加生物菌种,每吨污泥中添加生物菌种的量为0.5-1.5千克;
C、将污泥破碎并晾干;
D、检测堆放后的污泥,当污泥为粉末状、污泥内部的温度低于50摄氏度、水分低于40%以下后备用;
E、将污泥通过输送带送入进料管中,经进料管送入锅炉中,污泥的进料位置位于锅炉中的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进料管中通入4.5-5个大气压的辅助空气辅助进料;
F、根据所要燃烧的污泥的热值选择是否添加煤,当调配后的污泥的热值在1800-2500卡/克时,往锅炉中添加煤助燃,使燃烧的核心温度在820-879摄氏度之间;当调配后的污泥的热值大于2500卡/克时,无需添加煤;
G、污泥燃烧后的残灰通过放灰装置放出收集,有煤助燃时,煤渣通过排渣装置送入到冷渣机中冷却收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的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具体步骤为:利用翻抛机对污泥进行翻抛,每天翻抛1-2次,翻抛3-4天,翻抛完成后在阳光棚中堆放10-15天,堆放过程中喷淋植物液除臭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的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污泥的调配方式为:根据污泥的种类进行调配:
A1、当污泥的种类有染整污泥、油脂污泥、洗毛污泥和造纸污泥时,染整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油脂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5%以下,洗毛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60%以下,造纸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45%以下,然后取染整污泥5重量份、油脂污泥2重量份、洗毛污泥1重量份、造纸污泥2重量份混合成调配好的污泥;
A2、当污泥的种类只有油脂污泥、洗毛污泥时,油脂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5%以下,洗毛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60%以下,油脂污泥和洗毛污泥任意比例混合成调配好的污泥,该污泥的燃烧无需添加煤助燃;
A3、当污泥的种类只有染整污泥、油脂污泥和造纸污泥时,染整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油脂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5%以下,造纸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45%以下,然后取染整污泥4重量份、油脂污泥4重量份、造纸污泥2重量份混合成调配好的污泥;
A4、当污泥的种类只有染整污泥、洗毛污泥和造纸污泥时,染整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洗毛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60%以下,造纸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45%以下,然后取染整污泥5重量份、洗毛污泥4重量份、造纸污泥2重量份混合成调配好的污泥。
4.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前处理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污泥添加装置、煤输送装置、焚烧炉、放灰装置和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前处理装置包括阳光棚,该阳光棚内设置有翻抛机,所述污泥输送装置包括污泥斗、第一污泥输送带和第二污泥输送带,第一污泥输送带的进料端设置于污泥斗的出口下方,所述第二污泥输送带位于第一污泥输送带的出料端的下方且第二污泥输送带的带面与第一污泥输送带的出料端之间具有抛料高度差;所述污泥添加装置包括一个污泥收集斗和进料管,所述第二污泥输送带的出料端设置于污泥收集斗的上方,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与污泥焚烧炉连接,该进料管的下端与焚烧炉相连的连接位置处于焚烧炉的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至少一根与进料管连通的喷吹管,该喷吹管与供气系统连通,气体从该喷吹管进入进料管时的气体运动具有一个与进料管的污泥流动方向相同的分运动;所述煤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焚烧炉的煤添加口连通,所述放灰装置的上端与焚烧炉的放灰口连通,所述排渣装置的上端与焚烧炉的排渣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示的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上还固定有环绕进料管的环绕主管,喷吹管的数量为八根且上端均与环绕主管连通,喷吹管之间圆周均布,供气系统与环绕主管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示的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输送装置包括煤添加斗,该添加斗的焊接固定有格栅,所述煤添加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煤输送带,该第一煤输送带上设置有分流板,该分流板将煤分流至第二煤输送带或湿煤分流筛选装置上,第二煤输送带与筛分机连接,筛分机的出煤口下方设置有第三煤输送带,筛分机的出渣口连接有破碎机,破碎机的出煤口与第三煤输送带衔接;所述湿煤分流筛选装置包括与分流板的出口端连接的第一筛选斗,该第一筛选斗的中部设置有倾斜的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筛选斗的底部的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筛选斗,该第二筛选斗的中部设置有倾斜的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选斗的底部出料口的下方与第三煤输送带衔接,该第三煤输送带与煤料仓的上端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煤料仓下端的出料口与螺杆输送机的进料仓衔接,该螺杆输送机的进料仓位于煤料仓的出料口的下方且与出料口分离,该进料仓的上端设置有向上敞口的汇集段,该汇集段的四周边缘比煤料仓的出料口宽,煤料仓的出料口的下端面位于该汇集段内,所述螺杆输送机的出料端与焚烧炉的煤添加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示的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灰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放灰管,该放灰管的顶部与污泥焚烧炉的放灰口连通,所述放灰管包括扩径管段、缓冲管段、放灰管段,所述扩径管段的小径端与所述放灰口固定连通,所述扩径管段的大径端与缓冲管段的上端连接,所述缓冲管段的下端与放回管段的上端平滑连通,该缓冲管段的管径大于放灰管段的管径,所述放灰管段上安装有放灰阀,所述放回管段的下端为放灰出口,该放灰出口处活动设置有端面封板。
8.如权利要求7所示的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灰阀包括固定于放灰管段外壁的放灰箱,该放灰箱内设置有内腔,所述放灰管段上设置有位于放灰箱内的漏灰孔,所述放灰箱的底部设置有向漏灰孔倾斜的导灰板,所述放灰箱水平滑动安装有插板,所述放灰管段的外壁设置有插板安装孔,该插板水平安装于插板安装孔内,该插板的板面形状与放灰管段的截面形状适配,所述插板由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在关闭工位和开启工位之间滑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该驱动杆一端与插板之间连接,放灰箱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弹簧座,该驱动杆的另一端贯通放灰箱的箱体和弹簧座并端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与弹簧座之间设置有迫使插板处于关闭工位的拉簧,所述驱动杆与弹簧座之间设置有限制插板处于开启工位的限位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示的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设置于驱动杆上的限位杆,该驱动杆与插板之间通过转动活套转动连接,所述弹簧座上设置有方便限位杆水平轴向移动通槽,所述插板处于开启工位时该限位杆从弹簧座的移动通槽滑出并依靠在弹簧座的端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示的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排渣管,该排渣管的上端与污泥焚烧炉的排渣口固定连通,所述排渣管具有一段波纹结构的膨胀管段,所述排渣管的下方设置有汇集斗,该排渣管的下端口处于汇集斗的上口中,排渣管的下端部套装有密封环,该密封环与排渣管的下端部之间设置有缓冲空间,该密封环处于汇集斗的上口中,排渣管的的下端口被密封环包裹,该汇集斗下端设置有导料管和与导料管分叉设置的清空管,该清空管的上端与汇集斗下端连通,该清空管的下端设置有控制阀,该导料管的下端口与冷渣机的入口连通。
说明书
一种污泥的焚烧处理方法及其焚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的焚烧处理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基于该污泥的焚烧处理方法的污泥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焚烧处理系统是污泥处理厂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排污单位排出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而污水处理时会沉淀污泥,该污泥经过调制、压滤后得到含水率相对较低的泥饼,这些泥饼可进行再处理,而污泥焚烧则是污泥再处理的一种常用方式。然目前的污泥焚烧方法并不合理,焚烧需要消耗大量的煤,并且污泥堆放在厂区时会产生大量臭气,使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同时,污泥进入焚烧炉中焚烧时会逸出焚烧臭气,使环境更加恶劣。另外目前的污泥焚烧系统无法适应含水量较高的煤的进料;煤的输送容易堵塞。燃烧后的污泥的放灰装置不够合理,放灰出来的残灰温度较高,易烫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的焚烧处理方法,该污泥焚烧处理方法可以使污泥的燃烧更加充分,煤消耗量少,污泥堆积时散发的臭气减少,提高现场环境的舒适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的焚烧系统,该焚烧系统可以使污泥的燃烧更加充分,污泥焚烧时的气味不易逸出,提高现场环境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的焚烧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类污泥进行调配,使调配后的污泥的热值在1800卡/克以上;
B、往调配好的污泥中添加生物菌种,每吨污泥中添加生物菌种的量为0.5-1.5千克;
C、将污泥破碎并晾干;
D、检测堆放后的污泥,当污泥为粉末状、污泥内部的温度低于50摄氏度、水分低于40%以下后备用;
E、将污泥通过输送带送入进料管中,经进料管送入锅炉中,污泥的进料位置位于锅炉中的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进料管中通入4.5-5个大气压的辅助空气辅助进料;
F、根据所要燃烧的污泥的热值选择是否添加煤,当调配后的污泥的热值在1800-2500卡/克时,往锅炉中添加煤助燃,使燃烧的核心温度在820-879摄氏度之间;当调配后的污泥的热值大于2500卡/克时,无需添加煤;
G、污泥燃烧后的残灰通过放灰装置放出收集,有煤助燃时,煤渣通过排渣装置送入到冷渣机中冷却收集。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由于该污泥焚烧处理方法先对污泥进行调配,使其热值在一个合适的范围,然后根据热值选择添加煤,同时,污泥的进料位置悬在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这样可使污泥的燃烧更加充分,煤的消耗量小。另外污泥调配后添加了生物菌种,使其在破碎和晾干的过程中进行发酵,去除了污泥中大部分气味,从而提高了现场环境的质量。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具体步骤为:利用翻抛机对污泥进行翻抛,每天翻抛1-2次,翻抛3-4天,翻抛完成后在阳光棚中堆放10-15天,堆放过程中喷淋植物液除臭剂。该翻抛机对污泥进行翻泡污泥在破碎的同时与氧气充分接触,并且去除了污泥中的水分,有利于生物菌中的发酵。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污泥的调配方式为:根据污泥的种类进行调配:
A1、当污泥的种类有染整污泥、油脂污泥、洗毛污泥和造纸污泥时,染整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油脂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5%以下,洗毛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60%以下,造纸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45%以下,然后取染整污泥5重量份、油脂污泥2重量份、洗毛污泥1重量份、造纸污泥2重量份混合成调配好的污泥;
A2、当污泥的种类只有油脂污泥、洗毛污泥时,油脂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5%以下,洗毛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60%以下,油脂污泥和洗毛污泥任意比例混合成调配好的污泥,该污泥的燃烧无需添加煤助燃;
A3、当污泥的种类只有染整污泥、油脂污泥和造纸污泥时,染整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油脂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5%以下,造纸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45%以下,然后取染整污泥4重量份、油脂污泥4重量份、造纸污泥2重量份混合成调配好的污泥;
A4、当污泥的种类只有染整污泥、洗毛污泥和造纸污泥时,染整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洗毛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60%以下,造纸污泥的含水量控制在45%以下,然后取染整污泥5重量份、洗毛污泥4重量份、造纸污泥2重量份混合成调配好的污泥。
利用这种调配方式,根据污泥的种类不同调配出不同热值的污泥,从而满足不同污泥的燃烧过程。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前处理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污泥添加装置、煤输送装置、焚烧炉、放灰装置和排渣装置,所述污泥前处理装置包括阳光棚,该阳光棚内设置有翻抛机,所述污泥输送装置包括污泥斗、第一污泥输送带和第二污泥输送带,第一污泥输送带的进料端设置于污泥斗的出口下方,所述第二污泥输送带位于第一污泥输送带的出料端的下方且第二污泥输送带的带面与第一污泥输送带的出料端之间具有抛料高度差;所述污泥添加装置包括一个污泥收集斗和进料管,所述第二污泥输送带的出料端设置于污泥收集斗的上方,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与污泥焚烧炉连接,该进料管的下端与焚烧炉相连的连接位置处于焚烧炉的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至少一根与进料管连通的喷吹管,该喷吹管与供气系统连通,气体从该喷吹管进入进料管时的气体运动具有一个与进料管的污泥流动方向相同的分运动;所述煤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焚烧炉的煤添加口连通,所述放灰装置的上端与焚烧炉的放灰口连通,所述排渣装置的上端与焚烧炉的排渣口连通。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由于污泥经过第一污泥输送带抛落至第二污泥输送带时会进一步破碎,而后污泥进入到进料管内,利用喷吹管进行喷吹,压制了燃烧产生的臭气,同时既为污泥的进料提供了辅助动力,又为焚烧炉补充了氧气,污泥的进料位置温度高,污泥能进料顺畅并充分燃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料管上还固定有环绕进料管的环绕主管,喷吹管的数量为八根且上端均与环绕主管连通,喷吹管之间圆周均布,供气系统与环绕主管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煤输送装置包括煤添加斗,该添加斗的焊接固定有格栅,所述煤添加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煤输送带,该第一煤输送带上设置有分流板,该分流板将煤分流至第二煤输送带或湿煤分流筛选装置上,第二煤输送带与筛分机连接,筛分机的出煤口下方设置有第三煤输送带,筛分机的出渣口连接有破碎机,破碎机的出煤口与第三煤输送带衔接;所述湿煤分流筛选装置包括与分流板的出口端连接的第一筛选斗,该第一筛选斗的中部设置有倾斜的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筛选斗的底部的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筛选斗,该第二筛选斗的中部设置有倾斜的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选斗的底部出料口的下方与第三煤输送带衔接,该第三煤输送带与煤料仓的上端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煤料仓下端的出料口与螺杆输送机的进料仓衔接,该螺杆输送机的进料仓位于煤料仓的出料口的下方且与出料口分离,该进料仓的上端设置有向上敞口的汇集段,该汇集段的四周边缘比煤料仓的出料口宽,煤料仓的出料口的下端面位于该汇集段内,所述螺杆输送机的出料端与焚烧炉的煤添加口连通。该方案中,利用分流板进行分流,可以按照煤的干湿程度进行选择路线,当煤比较干时,分流板直接将煤分流至第二煤输送带上,然后经过筛分机的筛分、破碎机的破碎后进入第三煤输送带中,而当煤含水量较高,此时筛分效果差,也无法进行破碎,因此利用第一筛选斗和第二筛选斗的筛分进行输送,这样,就满足了湿煤的添加,在一些梅雨季节中效果较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放灰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放灰管,该放灰管的顶部与污泥焚烧炉的放灰口连通,所述放灰管包括扩径管段、缓冲管段、放灰管段,所述扩径管段的小径端与所述放灰口固定连通,所述扩径管段的大径端与缓冲管段的上端连接,所述缓冲管段的下端与放回管段的上端平滑连通,该缓冲管段的管径大于放灰管段的管径,所述放灰管段上安装有放灰阀,所述放回管段的下端为放灰出口,该放灰出口处活动设置有端面封板,该放灰装置结构合理,需要放灰时,先打开端面封板,然后再打开放灰阀,由于温度高的残灰不与端面封板接触,因此,端面封板温度低,打开无烫伤危险,由于缓冲管段的缓冲散热,因此,放灰阀的温度也下降到一个可以操控的范围,这样降低了残灰的温度,降低了操作者被烫伤的几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放灰阀包括固定于放灰管段外壁的放灰箱,该放灰箱内设置有内腔,所述放灰管段上设置有位于放灰箱内的漏灰孔,所述放灰箱的底部设置有向漏灰孔倾斜的导灰板,所述放灰箱水平滑动安装有插板,所述放灰管段的外壁设置有插板安装孔,该插板水平安装于插板安装孔内,该插板的板面形状与放灰管段的截面形状适配,所述插板由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在关闭工位和开启工位之间滑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该驱动杆一端与插板之间连接,放灰箱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弹簧座,该驱动杆的另一端贯通放灰箱的箱体和弹簧座并端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与弹簧座之间设置有迫使插板处于关闭工位的拉簧,所述驱动杆与弹簧座之间设置有限制插板处于开启工位的限位装置。放灰阀的结构合理,利用拉簧可以使插板的关闭更严实,而打开时人为拉动驱动杆克服拉簧的弹力,使插板处于开启工位并限位,该放灰阀操作简单,动作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设置于驱动杆上的限位杆,该驱动杆与插板之间通过转动活套转动连接,所述弹簧座上设置有方便限位杆水平轴向移动通槽,所述插板处于开启工位时该限位杆从弹簧座的移动通槽滑出并依靠在弹簧座的端面上。这种限位结构限位准确,加工成本低,实现简单。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排渣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排渣管,该排渣管的上端与污泥焚烧炉的排渣口固定连通,所述排渣管具有一段波纹结构的膨胀管段,所述排渣管的下方设置有汇集斗,该排渣管的下端口处于汇集斗的上口中,排渣管的下端部套装有密封环,该密封环与排渣管的下端部之间设置有缓冲空间,该密封环处于汇集斗的上口中,排渣管的的下端口被密封环包裹,该汇集斗下端设置有导料管和与导料管分叉设置的清空管,该清空管的上端与汇集斗下端连通,该清空管的下端设置有控制阀,该导料管的下端口与冷渣机的入口连通。实际的工作时,由于排渣管的下端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套有密封环,相当于排渣管的下端是一个自由端,因此无论热胀冷缩都不会影响排渣管的上端的固定。另外,由于密封环处于汇集斗中,而排渣管的下端口也处于密封环中,那么当需要截至时,冷渣机的进料口关闭后,煤渣依旧会下落,但是由于汇集斗不能再继续排渣,煤渣就会进入缓冲空间中,这样煤渣就没过了排渣管的下端口,使排渣管内的煤渣不再排出,而当需要继续排渣时,冷渣机继续工作,汇集斗中的煤渣进入到冷渣机中,汇集斗中的煤渣下降,缓冲空间中的煤渣也下降使排渣管的下端口露出,这样就又能持续排渣了,从而无需人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