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医用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1-3-22 16:26: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1013 

公开(公告)日 20210202 

IPC分类号 C02F9/04; C02F11/122; C02F11/00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在分隔板上开有多个溢流孔,在初级沉淀腔室内壁上方固定有调节腔室,调节腔室内设有推拉气缸、L型的调节板,在调节腔室内壁下方开有通孔,在调节板竖直段与调节腔室内壁之间连接有金属风琴罩,在所述调节腔室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压缩组件;初始状态下,调节板的水平段完全置于调节腔室内,污水在多个压缩组件的收集区域内进行初级沉淀,当对初级沉淀腔室底部的淤泥进行收集时,推拉气缸驱动调节板沿通孔移动直至与所述隔板的侧壁接触,压缩组件将淤泥压缩成块。本发明能实现自动化控制,杜绝工作人员直接与污水源直接接触,并对成型后的淤泥块进行切割、传送以及码放,然后再集中转运至焚烧炉中与医用固体废物一并焚烧处理,缩短了医用污水的处理流程以及周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1.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3),在罐体(3)顶部设有进液管(2),在所述罐体(3)内部设有分隔板(5),分隔板(5)将所述罐体(3)内部分隔成初级沉淀腔室(9)、次级沉淀腔室(11),在所述分隔板(5)上开有多个溢流孔(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级沉淀腔室(9)内壁上方固定有调节腔室(6),调节腔室(6)内设有推拉气缸(15)、L型的调节板(14),在调节腔室(6)内壁下方开有通孔,调节板(14)的水平段活动贯穿通孔,调节板(14)的竖直段置于调节腔室(6)内且与推拉气缸(15)的输出端连接,且在调节板(14)竖直段与调节腔室(6)内壁之间连接有金属风琴罩(7),在所述调节腔室(6)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压缩组件(10);初始状态下,调节板(14)的水平段完全置于调节腔室(6)内,污水在多个压缩组件(10)的收集区域内进行初级沉淀,当对初级沉淀腔室(9)底部的淤泥进行收集时,推拉气缸(15)驱动调节板(14)沿通孔移动直至与所述隔板(5)的侧壁接触,压缩组件(10)将淤泥压缩成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组件(10)包括矩形的箱体、回收腔室(18),回收腔室(18)固定在箱体底部,在回收腔室(18)的一端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回流管(16),在回收腔室(18)的一端面上设有通孔,盖板(33)一端置于回收腔室(18)内,盖板(33)另一端活动贯穿通孔后向外延伸,在回收腔室(18)内壁上设有伸缩气缸(36),在盖板(33)下表面设有挂板(34),伸缩气缸(36)的输出端与挂板(34)连接,在箱体内设有主油缸(19)、封隔板(21)、矩形边框(28),封隔板(21)将箱体内部分割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区间,主油缸(19)与矩形边框(28)分别位于两个区间内,主油缸(19)的输出端上设有连杆(20),连杆(20)活动贯穿封隔板(21)后继续延伸,且在连杆(20)的延伸段上设有联动杆(29),在联动杆(29)上滑动设置有活动板(27),联动杆(29)的端部固定有随动板(30),在联动杆(29)上还固定有副油缸(23),副油缸(23)的输出端通过推动板(25)与活动板(27)侧壁连接,在箱体底部开有多个滤孔(22),多个滤孔(22)均与回收腔室(18)连通,且副油缸(23)以及多个所述滤孔(22)均位于封隔板(21)与矩形边框(28)之间,在箱体底部内壁上覆盖有一层金属滤网,在所述箱体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推送组件,在箱体的另一个内侧壁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有用于封闭开口的开闭组件;初始状态下,随动板(30)与箱体端部的内侧壁贴合,活动板(27)与矩形边框(28)的侧壁贴合,开闭组件将开口完全封闭,盖板(33)完全置于回收腔室(18)内,活动板(27)与随动板(30)之间构成一个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的上端与下端开放,且当淤泥压缩成块状后,开闭组件打开,伸缩气缸(36)带动盖板(33)将收集腔底部完全封闭,推送组件将块状淤泥推出收集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组件包括上提升板(37)、下提升板(41)以及两个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箱体外壁上,在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滑槽(43),滑槽(43)的竖直高度与所述收集腔的竖直高度相同,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箱体侧壁后向滑槽(43)内延伸,上提升板(37)与下提升板(41)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滑槽(43)内,所述上提升板(37)置于所述下提升板(41)上方,上提升板(37)的下端面与所述联动杆(29)的上表面齐平,在所述上提升板(37)正对下提升板(4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卡板,在两个卡板之间设有齿带(38),在所述下提升板(41)正对上提升板(37)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板(40),在所述下提升板(41)背对上提升板(37)的侧壁上设有齿条,且在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驱动齿轮(39)、调节齿轮(42),驱动齿轮(39)与所述齿带(38)配合,调节齿轮(42)与齿条配合;当开口封闭时,处于上方的卡板与滑槽(43)的上端内壁贴合,限位板(40)的下表面与处于下方的卡板上表面贴合,下提升板(41)的下端面与滑槽(43)的下端内壁贴合,当开口的上部打开时,驱动齿轮(39)与齿带(38)配合后带动上提升板(37)下移直至处于上方的卡板的下表面与限位板(40)的上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包括两个顶进板(44)、切削头(47)、顶杆(48)以及与顶进板(44)配合的推杆(45),在所述箱体正对开口的侧壁上分别开有两个矩形槽,在两个矩形槽中部开有与收集腔连通的矩形孔(49),且矩形孔(49)与收集腔等长,顶进板(44)置于矩形槽内,切削头(47)置于矩形孔(49)内,顶杆(48)活动贯穿矩形孔(49)后与切削头(47)连接,推杆(45)活动贯穿箱体侧壁后与顶进板(44)连接,且所述矩形孔(49)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联动杆(29)的水平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孔(49)端面上铰接设置有止退板(46),止退板(46)用于隔绝矩形孔(49)与收集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头(47)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切削本体,每一个所述切削本体正对收集腔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三角块状的刃部(50),每一个所述切削本体背对收集腔的一端端面与顶杆(4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动板(25)上设有位移传感器(2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侧壁上设有皮带传送机(32),皮带传送机(32)与开口同侧,且皮带传送机(32)的传送面与开口的底部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3)内还设有剪式升降机(17),剪式升降机(17)与回流管(16)同侧,多个所述回流管(16)向上延伸至初级沉淀腔室(9)内,在所述次级沉淀腔室(11)底部设有水泵(13),水泵(13)的出水端连接有抽排管(12),抽排管(12)贯穿次级沉淀腔室(11)后向外延伸。 


说明书  

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污水是指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排出的废水污水,其水质特点是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如结核病医院污水,每升可检出结核杆菌几十万至几百万个,医院污水还含有消毒剂、药剂、试剂等多种化学物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医疗手段的医院的污水还含有放射性物质,医院污水的水量与医院的性质、规模及所在地区的气候等因素有关。 

医院污水处理流程包括初级处理、二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以及消毒,其中初级处理工序包括沉淀、过滤两个工序,由于在污水初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淤泥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需要对其进行厌氧消化,或是在干燥后与医院的固体废物一起焚烧。由于淤泥中的含水量较高,增加了污水初级处理中淤泥的收集难度,且淤泥的收集无法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增大了施工人员二次感染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医用废水沉淀物收集难度大的问题,避免了施工人员直接与沉淀物接触,降低人员二次感染的几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在罐体顶部设有进液管,在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所述罐体内部分隔成初级沉淀腔室、次级沉淀腔室,在所述分隔板上开有多个溢流孔,在所述初级沉淀腔室内壁上方固定有调节腔室,调节腔室内设有推拉气缸、L型的调节板,在调节腔室内壁下方开有通孔,调节板的水平段活动贯穿通孔,调节板的竖直段置于调节腔室内且与推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且在调节板竖直段与调节腔室内壁之间连接有金属风琴罩,在所述调节腔室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压缩组件;初始状态下,调节板的水平段完全置于调节腔室内,污水在多个压缩组件的收集区域内进行初级沉淀,当对初级沉淀腔室底部的淤泥进行收集时,推拉气缸驱动调节板沿通孔移动直至与所述隔板的侧壁接触,压缩组件将淤泥压缩成块。现有技术中,医用废水处理因其特殊性,处理流程一般包括初级处理、二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以及消毒,其中在污水初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淤泥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需要对其进行厌氧消化,或是在干燥后与医院的固体废物一起焚烧,由于收集沉淀后的淤泥中含水量偏高,且在干燥时无法在密闭环境或是无操作人员接触的条件下实现烘干,因此,在淤泥处理时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二次感染,申请人通过长期研究,设计出一种集沉淀、消毒、除水、成型为一体的医用废水处理装置,实现自动化控制,杜绝工作人员直接与污水源直接接触,并对成型后的淤泥块进行切割、传送以及码放,然后再集中转运至焚烧炉中与医用固体废物一并焚烧处理,缩短了医用污水的处理流程以及周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具体使用时,医用污水管道与进液管连通,经过进液孔后流入初级沉淀腔室中进行沉淀,使用初期,调节板收纳至调节腔室中,多个压缩组件具备相互连通的沉淀区域,污水中的絮状物、悬浮颗粒以及固体杂质等陆续沉降至各沉淀区域中,而经过初次沉淀后的污水则经溢流孔流入次级沉淀腔室中进行二次沉淀;当多个沉淀区域内的淤泥量达到一定程度或是间隔一个周期后,开始对沉淀区域内的淤泥进行收集,启动调节腔室中的推拉气缸,推拉气缸带动调节板从调节腔室内移出,直至调节板的端部与初级沉淀腔体的内壁紧贴,对初级沉淀腔室与压缩组件中的沉淀区域进行隔绝,多个压缩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开始对沉淀区域内的淤泥进行压缩、除水,成型后的淤泥块从罐体侧壁开设的出口中移出,集中转运至焚烧炉中后进行焚烧处理;整个过程中,罐体内的各部件均能实现一般程度的防水等级,即污水无法渗透,例如在调节板与调节腔室内壁之间设置金属风琴罩,调节板端部设置密封条等,均能防止污水在淤泥压缩至转运过程中出现渗漏,确保由罐体中转运出的块状淤泥保持其稳定形状。 

所述压缩组件包括矩形的箱体、回收腔室,回收腔室固定在箱体底部,在回收腔室的一端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回流管,在回收腔室的一端面上设有通孔,盖板一端置于回收腔室内,盖板另一端活动贯穿通孔后向外延伸,在回收腔室内壁上设有伸缩气缸,在盖板下表面设有挂板,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挂板连接,在箱体内设有主油缸、封隔板、矩形边框,封隔板将箱体内部分割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区间,主油缸与矩形边框分别位于两个区间内,主油缸的输出端上设有连杆,连杆活动贯穿封隔板后继续延伸,且在连杆的延伸段上设有联动杆,在联动杆上滑动设置有活动板,联动杆的端部固定有随动板,在联动杆上还固定有副油缸,副油缸的输出端通过推动板与活动板侧壁连接,在箱体底部开有多个滤孔,多个滤孔均与回收腔室连通,且副油缸以及多个所述滤孔均位于封隔板与矩形边框之间,在箱体底部内壁上覆盖有一层金属滤网,在所述箱体的一个内侧壁上设有推送组件,在箱体的另一个内侧壁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有用于封闭开口的开闭组件;初始状态下,随动板与箱体端部的内侧壁贴合,活动板与矩形边框的侧壁贴合,开闭组件将开口完全封闭,盖板完全置于回收腔室内,活动板与随动板之间构成一个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的上端与下端开放,且当淤泥压缩成块状后,开闭组件打开,伸缩气缸带动盖板将收集腔底部完全封闭,推送组件将块状淤泥推出收集腔。 

进一步地,在调节板将多个压缩组件与初级沉淀腔室的上部隔绝开后,在收集腔内则只剩下含水量偏大的淤泥,且由上至下依次控制多个压缩组件逐级进行压缩工序,且针对位于最上方的压缩组件,其具体的压缩工序如下:伸缩气缸输出端带动盖板从回收腔室中移出,然后将收集腔的底部封闭,即对位于初级沉淀腔室下方的淤泥进行分段处理,同时开闭组件将开口封闭,同步启动主油缸和副油缸,进而带动连杆、联动杆、活动板以及随动板朝靠近封隔板的方向移动,淤泥则在随动板的带动下由收集腔转运至箱体中部,副油缸的动力持续输出,以抵消在随动板拉动淤泥整体移动的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避免活动板产生位移,确保活动板与随动板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当随动板与矩形边框贴合时,主油缸停止工作,副油缸输出端推动活动板朝靠近随动板的方向移动,即对活动板与随动板之间的淤泥进行挤压成型,由于在箱体底部设置有金属滤网,淤泥中被挤压出的污水则透过金属滤网、滤孔进入至回收腔室中,由回流管抽排至初级沉淀腔室或是次级沉淀腔室中,随着淤泥中水量的减少,成型的块状淤泥体积减小,主油缸重新启动,将活动板、随动板重新推回收集腔中,直至活动板与矩形边框贴合,主油缸停止工作,开闭组件启动,使得开口局部解除封闭,推送组件则将收集腔内的块状淤泥沿开口推出,即完成一次压缩工序;且剩余压缩组件的工作过程与上述流程相同,待所有压缩组件中的淤泥均被压缩、推出收集腔后,所有压缩组件中的盖板全部打开,多个收集腔重新连通,即能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污水沉淀。需要指出的是,矩形边框的两侧壁分别开有矩形槽,在活动板和随动板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矩形槽匹配的突起,无论是主油缸的输出端回缩或是伸出时,还是压缩组件正处于沉淀周期中,活动板与矩形边框的贴合、随动板与矩形边框的贴合,并且在箱体底部设置金属滤网,在矩形边框的三个边上设有密封风琴罩,且三个密封风琴罩分别与活动板的三个边连接,即在箱体内部形成一个体积可变的压缩区域,均能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确保在沉淀周期或是压缩时淤泥不会沿箱体与各板件间的间隙溢出。 

所述开闭组件包括上提升板、下提升板以及两个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箱体外壁上,在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滑槽,滑槽的竖直高度与所述收集腔的竖直高度相同,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箱体侧壁后向滑槽内延伸,上提升板与下提升板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滑槽内,所述上提升板置于所述下提升板上方,上提升板的下端面与所述联动杆的上表面齐平,在所述上提升板正对下提升板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卡板,在两个卡板之间设有齿带,在所述下提升板正对上提升板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板,在所述下提升板背对上提升板的侧壁上设有齿条,且在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驱动齿轮、调节齿轮,驱动齿轮与所述齿带配合,调节齿轮与齿条配合;当开口封闭时,处于上方的卡板与滑槽的上端内壁贴合,限位板的下表面与处于下方的卡板上表面贴合,下提升板的下端面与滑槽的下端内壁贴合,当开口的上部打开时,驱动齿轮与齿带配合后带动上提升板下移直至处于上方的卡板的下表面与限位板的上表面贴合。进一步地,开闭组件初始状态下始终处于封闭状态,以防止淤泥从箱体中渗漏,当淤泥压缩成型后,位于收集腔中部的联动杆会对块状淤泥形成阻碍,因此,需要利用推送组件对块状淤泥进行切割分段,然后依序调整开口的上段或是下段开闭,以便切割后的块状淤泥顺利移出收集腔,在对开口的开闭进行调整时,通常先打开开口的上段,即驱动齿轮反向转动后与齿带配合,带动上提升板下移,直至位于上方的卡板与限位板接触,此时开口的上段完全打开,由推送组件将位于联动杆上段的淤泥块推送出收集腔,然后驱动齿轮与调节齿轮同时正向旋转,进而带动上提升板与下提升板同步上移,直至位于上方的卡板与滑槽上端内壁接触,同时限位板与位于上方的卡板接触,此时开口的下段完全打开,由推送组件将位于联动杆下方的淤泥块推送出收集腔,即完成一个周期的淤泥清理。 

所述推送组件包括两个顶进板、切削头、顶杆以及与顶进板配合的推杆,在所述箱体正对开口的侧壁上分别开有两个矩形槽,在两个矩形槽中部开有与收集腔连通的矩形孔,且矩形孔与收集腔等长,顶进板置于矩形槽内,切削头置于矩形孔内,顶杆活动贯穿矩形孔后与切削头连接,推杆活动贯穿箱体侧壁后与顶进板连接,且所述矩形孔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联动杆的水平高度相同。进一步地,由于位于收集腔中部的联动杆会对块状淤泥的整体移动形成阻碍,因此推送组件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块状淤泥进行推动的同时也进行切割,即使得块状淤泥分割成两个尺寸相差无几的淤泥块,且两个淤泥块能有序通过开口移出收集腔,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根据压缩后回退至收集腔中的随动板与矩形边框之间的间距,来确定块状淤泥的整体长度,切削头开始沿水平面朝靠近开口的方向移动,直至将块状淤泥一分为二,且切削头移动的水平高度在联动杆之上,切割完成后,切削头回退至矩形孔中,位于上方的顶进板在推杆的驱动下对块状淤泥进行推动,直至块状淤泥通过开口移出收集腔,而位于下方的块状淤泥的推动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 

在所述矩形孔端面上铰接设置有止退板,止退板用于隔绝矩形孔与收集腔。进一步地,在矩形孔的端面铰接设置止退板,即止退板通过90度铰链与矩形孔内壁连接,使得止退板只能沿靠近收集腔的方向翻转,确保在一个沉淀周期中,收集腔内的淤泥沿矩形孔向外溢出,而当切削头从矩形孔中移出时会带动止退板向外翻转,切削头复位时,止退板同步复位。 

所述切削头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切削本体,每一个所述切削本体正对收集腔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三角块状的刃部,每一个所述切削本体背对收集腔的一端端面与顶杆连接。进一步地,切削头包括多个切削本体,即淤泥压缩成型且推送至收集腔时,操作人员能根据块状淤泥的长度来选择切削本体的个数,以避免切削头与随动板侧壁之间发生硬性碰撞。 

在所述推动板上设有位移传感器。进一步地,在推动板上设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主油缸、副油缸电连接,主油缸带动活动板、随动板一并朝远离收集腔的方向移动,当随动板与矩形边框接触时,位移传感器记录的活动板的位移量与预设的位移量相同时,位移传感器向控制器发生反馈信号,主油缸停止工作,副油缸驱动活动板向靠近矩形边框的方向移动,即开始对淤泥进行压缩、除水;当活动板无法继续移动时,即活动板的位移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副油缸停止工作,主油缸启动,带动活动板、块状淤泥以及随动板朝收集腔中移动,直至活动板与矩形边框侧壁接触,主油缸停止工作,此时,通过统计整理位移传感器在整个过程中前进或是后退的位移量,能计算得出在淤泥压缩成型后随动板与活动板之间的最终间距,以供操作人员参考,方便调整移动切削头中切削本体的个数,确保块状淤泥分隔时的精确度,维持淤泥块在收集腔内外时的完整性。 

在箱体侧壁上设有皮带传送机,皮带传送机与开口同侧,且皮带传送机的传送面与开口的底部齐平。作为优选,在箱体侧壁设置皮带传送机,即在收集腔中完成切割的淤泥块能通过皮带传送机自动传送至罐体的收集口处。 

在所述罐体内还设有剪式升降机,剪式升降机与回流管同侧,多个所述回流管向上延伸至初级沉淀腔室内,在所述次级沉淀腔室底部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抽排管,抽排管贯穿次级沉淀腔室后向外延伸。作为优选,由于压缩组件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即每一个压缩组件的水平高度不同,并且在对淤泥进行压缩成型时依照由上至下开始操作的顺序,在罐体配置剪式升降机,能够满足不同压缩组件中移出的淤泥块的快速转运;而在次级沉淀腔室中设置水泵以及抽排管,能够将经过二次沉淀的污水快速外排至其他的处理环节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自动化控制,杜绝工作人员直接与污水源直接接触,并对成型后的淤泥块进行切割、传送以及码放,然后再集中转运至焚烧炉中与医用固体废物一并焚烧处理,缩短了医用污水的处理流程以及周期,降低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2、本发明中,矩形边框的两侧壁分别开有矩形槽,在活动板和随动板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与矩形槽匹配的突起,无论是主油缸的输出端回缩或是伸出时,还是压缩组件正处于沉淀周期中,活动板与矩形边框的贴合、随动板与矩形边框的贴合,并且在箱体底部设置金属滤网,在矩形边框的四个边上设有密封风琴罩,且四个密封风琴罩分别与活动板的四个边连接,即在箱体内部形成一个体积可变的压缩区域,均能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确保在沉淀周期或是压缩时淤泥不会沿箱体与各板件间的间隙溢出; 

3、本发明中,当活动板无法继续移动时,即活动板的位移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副油缸停止工作,主油缸启动,带动活动板、块状淤泥以及随动板朝收集腔中移动,直至活动板与矩形边框侧壁接触,主油缸停止工作,此时,通过统计整理位移传感器在整个过程中前进或是后退的位移量,能计算得出在淤泥压缩成型后随动板与活动板之间的最终间距,以供操作人员参考,方便调整移动切削头中切削本体的个数,确保块状淤泥分隔时的精确度,维持淤泥块在收集腔内外时的完整性。 (发明人:张玥涵 )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