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稀有元素矿山污染土壤治理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首先通过土壤监测,了解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等,了解针对黄泥湖矿点污染土壤现状和污染特征。对矿山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和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农作物安全生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建立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和方法及开展工程示范。运用土壤监测、无人机机载雷达、岩土工程检测监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生态修复效果。在前期调查研究基础上,建立赣南稀有元素矿山污染土壤治理生物菌群和富集植物的筛选及其生物修复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基地(10亩),安排若干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人员,定期灌溉、施肥、喷洒农药等合理农艺措施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植物生长120 d后收割富集植物,并做好技术验证工作,确保污染土壤经过治理后能达到理想效果,以利于生物菌群和富集植物筛选及其生物修复集成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为矿山退役治理工作的生态修复和安全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