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为长江七大支流之一,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湖南省蓝山县湘江源瑶族乡野狗岭,流经江华瑶族自治县、道县、双牌县、永州市零陵区,汇集西河、大锡河、岭东河、蚣坝河、永明河、宜江、宁远河、贤水于永州市零陵区萍岛会湘江东源后水量大增。再纳芦洪江、石溪河、祁水和白水等较大支流,最后在祁阳县唐家岭九洲进入衡阳市常宁县。至常宁与耒阳交界处的茭河口纳舂陵水,至衡阳纳蒸水、耒水,纳洣水,至株洲县渌口镇纳渌水,至湘潭市纳涓水、涟水,至长沙市纳浏阳河、捞刀河,至望城区靖港纳沩水,至湘阴县濠河口分东、西南支入洞庭湖。全长948km,在永州市境内河长515km,占总长的54.3%。总流域面积94716km²,在永州市境内流域面积21389km²,占总面积的22.6%。湘江在永州萍岛以上为上游,上游河长354km,流域面积12099 km2,沿河为中、低山地貌,海拔高程500~1500m,河谷一般呈“∨”型,河宽110~140m,河床由板岩、砂卵石组成,纵坡0.9~0.45‰,滩多水急,水位陡涨陡落。萍岛至衡阳间为中游,其中萍岛至祁阳九洲出口段,沿河多中、低山地貌,海拔150~200m,有局部盆地错落其间,尤以零祁盆地最大。该段河长157km,河宽250~600m,漫滩最宽处达1000m,水量丰富,水质较好,水流较深,终年可通航,在永州市属最大河流,其河床由砂卵石、泥沙组成,间有砾石河段。境内的湘江老埠头站实测最大流量为14700 m3/s(1976-7-10),枯水最小流量23.8 m3/s(1966-10-7)。
规划河段岸线情况:标段所在的河段形态如反S形,弯曲无规则。河床多由粘土、亚粘土、砂土及砂砾石组成,局部为石灰岩、砂岩和板岩等基岩。河道两侧多为农田、旱地,两岸树木茂盛,植被发育。河岸多为河流阶地,部分为侵蚀坡地。河道两岸局部边坡较缓,部分河段河道与岸坡界线不明显。河床普遍较宽,河段多处泥沙淤积,抬高了河床,占用了河道行洪面积,严重影响了河道行洪安全,本次设计拟对其进行清淤处理。
工程规模: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根据有关文件、采砂规划及现场踏勘,并结合本次清淤河段的实际情况,清淤工程共分为两段进行实施,清淤区总长7431m,总清淤量588300m3,其中清淤一区为赤石回渡口至杨家码头渡口河段(桩号K38+338-K41+887),长3.549km,清淤工程量为211500m3;其中清淤二区为杨家码头渡口至长乐亭渡口河段(桩号 K42+087-K45+969),长3.882km,清淤工程量为376800m3。项目施工期12个月。
建设单位:永州市零陵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