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通*******产线建设项目位于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建筑陶瓷工业园区内,项目总投资1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建设4座环式节能窑,原料库、成品库、办公楼并配套其他相关设施,年产煅烧高岭土50000吨;二期工程主要建设4条无机新材料制品生产线并配套其他相关设施,年产无机新材料制品10000吨。根据《报告表》结论,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污染物可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我局原则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表》中确认的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下述要求进行建设。
(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每日洒水,施工工地周边设置围挡,露天堆放的散状物料实施全覆盖,施工物料采用清洁能源或国六以上排放标准的封闭厢式车辆运输,严格控制车速,严禁超载,运输道路全部硬化,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施工期扬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全封闭原料库、成品库,配备喷雾抑尘装置。生产过程中物料转运、输送等全封闭,破碎及入料、电阻炉投料及熔融、剪切等产尘点设集气罩及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设置2套SCR脱硝工艺+布袋除尘器+双碱法脱硫装置对4座环式节能窑烟气进行处理。节能窑废气排放口按规定分别安装运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SCR脱硝设施安装氨逃逸监控仪表,严格执行氨逃逸控制措施,确保氨逃逸指标控制在2.5mg/m³以内;4座加热定型炉设集气罩及管道连接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活性炭定期更换。上述工序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排放须参照执行《山西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晋环大气〔2019〕164号)与《矿物棉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1617-2022)中表1排放限值要求。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脱硫废水循环使用,脱硝系统用水全部用于生产及处理过程,冷却水循环使用,储库、道路降尘洒水,全厂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园区污水管网排入北区污水处理厂。
(三)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严防造成次生环境问题。烟气脱硫系统产生的脱硫废渣、废石外售建材厂;除尘灰、散棉、边角料包装外售,渣球作为原料返回生产工序;制氮机分子筛由厂家进行更换,更换过程产生的废分子筛由厂家负责收运处置,不得在厂内暂存;废催化剂、废活性炭、废机油、废棉纱、废手套等危险废物规范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危险废物的临时贮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建设单位:应县通达伟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