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质:改建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拟利用现有厂区,投资4756.05万元,充分利用巨石自主研发的技术,新增甲类原料储罐6个,丙类原料储罐2个、原料烘箱1台、聚氨酯预反应釜3台、聚氨酯合成反应釜3台、聚酯反应釜3台、乳化机5台、制氮机1台等国内先进成熟的装备,形成年产5万吨玻璃纤维用浸润剂的生产能力。
1、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VOCs和恶臭废气。其中VOCs主要为工艺废气和储罐呼吸废气,污染物包括丙酮、IPDI、乙醇、甲苯、醇酸废气和丙二醇甲醚。
经落实本环评提出的相应废气收集治理措施后,本项目废气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估算模式计算结果显示,项目在正常排放工况下,污染物排放浓度相对较低,项目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非正常情况下,项目废气污染物浓度有所增加,要求企业确保各项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尽量减少或避免非正常工况的发生,就能有效减少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2、废水
本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厂区内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厂区内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纳入工业区污水管网,最后由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通过尾水排江工程排放钱塘江,因此,企业废水对周围水体影响较小。
建设单位切实落实好本项目的废水收集、输送、处理以及各类固体废物的贮存工作,做好各类设施及地面的防腐、防渗、防泄漏措施,则本项目营运期基本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生产设备等运行噪声,通过采取隔音、减振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预计各厂界昼夜间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相应限值要求。
4、固废
本项目一般固废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5、土壤及地下水
本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