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地点:武穴北灌区共9个乡镇及街道,根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现有水利设施、种植结构、原有渠系布臵、行政区划及便于管理等因将武穴北灌区分为三八片、梅川西片、梅川东片等16个灌片。
建设性质:新建、扩建
占地面积:本项目占地面积46724m2。
建设规模:武穴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61.02万亩;通过供需平衡分析,提出灌区总供水量2.7亿m3,其中供灌溉水量2.4亿m3。通过新建、改造渠道、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整体上形成了山区水库水源与平原湖区水源相互补充的“东西相连、南北互济”灌溉格局。
工程组成:
①渠系工程
渠道总长361.5km,其中新建渠道(管道)长度76.1km,改建渠道长度284.8km。渠系工程含干渠(管)21条,长190.2km;支渠(管)27条,长124.8km;各灌片连通渠12条,长46.4km。另有,湖区灌排结合骨干沟渠清淤57.7km。
②建筑物工程
灌区共布臵建筑物1979座,具体内容分述如下:泵站建筑物27座(提水泵站7座、排涝泵站20座)。输水建筑物269座,其中渡槽29座;倒虹吸8座;涵洞213座;隧洞19座。控制建筑物754座,其中水闸191座;斗门563座。交通建筑物929座,包含交通桥、机耕桥、人行桥。
对各类建筑物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分为4类:(1)对于灌区内已有且运行良好建筑物,采取保留、直接利用措施;(2)对于基础及结构稳定、工程安全有保障的建筑物,采取改造加固利用措施;(3)对于老化严重、长期带病运行或布臵设计不合理建筑物,采取拆除重建措施;(4)根据灌区运行管理需要,新建部分配套建筑物。改造加固、拆除重建、新建建筑物共1495座,包括:提水泵站7座(新建7座)、排涝泵站20座(拆除重建)、隧洞18座(新建5座、加固13座)、倒虹吸4座(新建3座,拆除重建1座)、渡槽18座(新建3座、拆除重建5座、加固10座)、涵洞179座(新建14座、加固41座、拆除重建124座)、水闸161座(新建104座、拆除重建57座)、斗门552座(新建191座、拆除重建361座)、桥(涵)536座(新建26座、加固33座、拆除重建477座)。
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208501万元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