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临时占地面积17529㎡,钻前工程含进场修建临时道路1km,宽度7m,道路占地面积7000㎡的道路建设、井场平整、设备基础、生活营地、放喷管线及放喷池修建等;钻井工程含新钻评价井1口,井型为直井,设计井深为3870m;试气工程主要为对完钻井进行通井、洗井、试压、射孔、诱喷、求产等工序;井场内建设1个20m3的柴油罐,1个60m3原油临时储罐,生活营地1座,占地面积2400㎡,泥浆储备罐区,危废暂存间、1座30m3防渗化粪池等工程。
本项目总投资为2700万元,环保投资共为56万元,占总投资的2.07%。
(一)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工程施工临时占地,按照相关要求办理相关手续,严格划定施工活动范围,施工结束后进行恢复。施工期充分利用区域现有道路,施工机械和车辆应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不得随意开辟运输道路,避免破坏植被和造成土地松动,落实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扰动和植被破坏。优化施工组织,缩短施工时间,严禁在大风天气下施工;管线施工时土方分层堆放、分层回填,临时占地均进行平整清理,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压实,按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7-2018)和《废弃井封井回填集输指南(试行)》中的相关要求,对勘探活动造成的土壤、植被和地表景观破坏进行恢复。设置“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警示牌。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输车辆应加盖篷布,临时土方覆盖,防尘布(或网),逸散性材料运输采用苫布遮盖,在装卸过程中进行洒水降尘处理,装卸车采取降低装卸高度和控制车速,规范车辆行驶路线,限速行驶,以防洒落;作业场地保持一定湿度,进出车辆严格限速,施工场使用达标油料,加强设备维护;钻井材料集中堆放,下垫上盖;试气期若伴生气经过液气分离后通过放散管点火排放,或采取撬装天然气回收装置进行回收。禁止焚烧原油、废油品及各类废弃物。
(三)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活营地设有生活污水防渗收集池,采用“钻井泥浆不落地技术”,分离出的液相循环使用,无钻井废水产生。加强储备加重钻井液定期循环处理,防止沉淀,严格要求套管下入深度,保证固井质量,减轻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试气期井下作业废水进入井口方罐拉运至石西集中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油藏。压裂返排液进入罐车拉运至石西集中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中标准后回注油藏。制定防止井喷应急预案。
(四)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采用低噪声的设备,施工设备要经常检查维修,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基础减震措施;加强施工场地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设备减少夜间使用或禁止使用,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禁止运输车辆随意高声鸣笛;运营期做好车辆管理,禁止随意鸣笛,昼、夜噪声值均需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区要求。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建筑垃圾定期送至当地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项目产生的废油基钻井泥浆、油基岩屑直接委托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不在项目区暂存;废矿物油、废防渗材料、含油废物等其他危险废物暂存于临时危废暂存间,委托有危废经营资质单位处置,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危废暂存、转移、外运管理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
(六)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罐车严格按照油田拉运路线行驶,不得因乱碾乱压破坏土壤结构。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随意抛洒,应集中收集并及时清运,防止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造成污染。落地油要100%回收,产生的少量落地原油及受污染土壤用专用罐收集,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做好源头控制、过程防控,避免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做好地下水及土壤保护工作,按照地下水分区防渗要求进行防渗,对可能出现的污染土壤进行清理并合规处置。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