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现有项目内容
| 本项目建设内容
| 建设完后全厂
| 备注
|
主体工程
| 生产车间
| 铸造车间:建筑面积约
2100
平方米,新增铸造生产线,年产电机配件
10000
平方米;
机加工车间:建筑面积
2900平方米,新增数控机加工设备若干
| 1座,
厂房
1
层,面积约
6
280
m
2
,
设置
蒸汽发泡机、注塑成型机器、抛丸机器、蒸汽发生器、涂料搅拌机等设备
,
新增年产
3750
吨电机配件
。
| 铸造车间:建筑面积约
2100
平方米,新增铸造生产线,年产电机配件
10000
平方米;
机加工车间:建筑面积
2900平方米,新增数控机加工设备若干
;
1座,
厂房
1
层,面积约
6
280
m
2
,
设置
蒸汽发泡机、注塑成型机器、抛丸机器、蒸汽发生器、涂料搅拌机等设备
,
新增年产
3750
吨电机配件
。
| 扩建
|
辅助工程
| 办公室
| 1座,
厂房
2
层,占地面积约
276
m
2
,位于
现有
厂区西北侧,用于工作人员办公。
| /
| 1座,
厂房
2
层,占地面积约
276
m
2
,位于
现有
厂区西北侧,用于工作人员办公。
| 依托现有工程
|
储运工程
| 仓库
| 仓库:
1
栋,约
530
平方米,位于厂区东侧
| 成品库:
1处,占地面积约
30
0m
2
,位于
新建车间东
侧,用于暂存成品。
原料库:
1
处,占地面积分别约
3
00m
2
,位于
新建车间西
侧,用于暂存
白膜发泡料
、耐火
涂料
、
胶棒
等
原料。
| 仓库:
1
栋,约
530
平方米,位于厂区东侧;
成品库:
1处,占地面积约
30
0m
2
,位于
新建车间东
侧,用于暂存成品。
原料库:
1
处,占地面积分别约
3
00m
2
,位于
新建车间西
侧,用于暂存
白膜发泡料
、耐火
涂料
、
胶棒
等
原料。
| 扩建
|
| 一般固废暂存区
| 1处,占地面积约
60
m
2
,位于厂区内北侧,用于暂存一般工业固废。
| /
| 1处,占地面积约
60
m
2
,位于厂区内北侧,用于暂存一般工业固废。
| 依托现有工程
|
| 危废暂存间
| 1处,占地面积约
20
m
2
,位于生产车间西北角,用于暂存危险废物。
| /
| 1处,占地面积约
20
m
2
,位于生产车间西北角,用于暂存危险废物。
| 依托现有工程
|
公用
工程
| 给水
| 项目依托中溪镇市政供水管网。
| /
| 项目依托中溪镇市政供水管网。
| 依托现有工程
|
| 排水
| 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收集后排入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 /
| 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收集后排入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 依托现有工程
|
| 供电
| 由中溪工业区供电系统统一供电。
厂区内建设
500-630KV
变压器
3
台
| /
| 由中溪工业区供电系统统一供电。
厂区内建设
500-630KV
变压器
3
台
| 依托现有工程
|
环保工程
| 废气治理
| 熔化烟气经烟气冷却塔
+
布袋除尘器处理后,
通过
1根
15m
高排气筒(
DA00
1
)排放
;砂处理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
通过
1根
15m
高排气筒(
DA0
02
)排放
;制模废气经三乙胺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
通过
1根
15m
高排气筒(
DA0
03
)排放
;抛丸打磨工序生产过程为全封闭式状态,其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通过
15m
高排气筒(
DA004
)排放。
| 生物质锅炉尾气
:
经低氮燃烧
+
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新建
20m
高
DA005
排气筒外排;
发泡成型废气:发泡成型设备上方设集气罩进行收集,设计排风量为
1000
m
3
/h,收集废气经两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DA00
6
)排放
;
树脂砂造型、砂处理系统、振动落砂废气:造型线、砂处理系统及振动落砂机上方设置集气罩进行废气收集,设计排风量为
20000m
3
/h
,通过管道引入
1
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DA00
7
)排放;
浸漆晾干废气:设置独立密闭的浸漆间,约
4
0m
2
,
同时在浸漆处侧顶面设置一排风口,进行抽风,设计风量
5000m
3
/h
,经管道并入射砂制芯废气收集管道。通过
(
DA00
8
)
排放。
浇注废气:
固定浇注工位,在浇注工位安装侧吸式集气罩
通过
集气风管
风机风量设计为
15
000m
3
/h
,经
“布袋除尘器
+
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
(
DA00
9
)
排放
。
抛丸、切割打磨废气:
抛丸机自带有
“布袋除尘器”,风机总风量约
5
000m
3
/h
。打磨区采用
全
封闭的室体,并设置顶吸式抽风罩,
设计排风量为
5
000m
3
/h
。打磨粉尘配置
1
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经集气管道收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DA0
10
)排放,与抛丸粉尘共用一根排气筒。
| 熔化烟气经烟气冷却塔
+
布袋除尘器处理后,
通过
1根
20
m高排气筒(
DA00
1
)排放
;砂处理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
通过
1根
15m
高排气筒(
DA0
02
)排放
;制模废气经三乙胺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
通过
1根
15m
高排气筒(
DA0
03
)排放
;抛丸打磨工序生产过程为全封闭式状态,其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通过
15m
高排气筒(
DA004
)排放。
生物质锅炉尾气
:
经低氮燃烧
+
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新建
20m
高
DA005
排气筒外排;
发泡成型废气:发泡成型设备上方设集气罩进行收集,设计排风量为
1000
m
3
/h,收集废气经两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DA00
6
)排放
;
树脂砂造型、砂处理系统、振动落砂废气:造型线、砂处理系统及振动落砂机上方设置集气罩进行废气收集,设计排风量为
20000m
3
/h
,通过管道引入
1
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DA00
7
)排放;
浸漆晾干废气:设置独立密闭的浸漆间,约
4
0m
2
,
同时在浸漆处侧顶面设置一排风口,进行抽风,设计风量
5000m
3
/h
,经管道并入射砂制芯废气收集管道。通过
(
DA00
8
)
排放。
浇注废气:
固定浇注工位,在浇注工位安装侧吸式集气罩
通过
集气风管
风机风量设计为
15
000m
3
/h
,经
“布袋除尘器
+
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
(
DA00
9
)
排放
。
抛丸、切割打磨废气:
抛丸机自带有
“布袋除尘器”,风机总风量约
5
000m
3
/h
。打磨区采用
全
封闭的室体,并设置顶吸式抽风罩,
设计排风量为
5
000m
3
/h
。打磨粉尘配置
1
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经集气管道收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DA0
10
)排放,与抛丸粉尘共用一根排气筒。
| 新增部分废气及处理设施
|
| 废水治理
| 电炉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
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预处理后交由附近农户定期清掏处理,不外排。
| 本项目;故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
依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外排。
| 电炉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
运营期混砂用水随造型及浇注后蒸发,无废水产生;切削液配置用水进入切削液,废切削液属于危险废物,收集暂存至危废间后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仅为
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预处理后交由附近农户定期清掏处理,不外排。
| 新增部分废水及处理设施
|
| 固废治理
| 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废机油、灰渣、废砂、金属边角料、不合格品、除尘器集尘、修炉废料和生活垃圾。其中,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安善处理处置,公司建有独立危险废物暂存场所;灰渣、废砂、除尘器集尘分别收集后外售再利用,金属边角料、不合格品、分别收集后回炉再利用,修炉废料收集后暂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有
灰渣
、废砂、袋式除尘器收尘等;危险废物主要是废切削液、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
、
废漆桶、漆渣等。
灰渣
、废砂、袋式除尘器收尘
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在厂内垃圾桶暂存,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含有废切削液、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
、
废漆桶、漆渣
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单位进行处置。
| 一般固废库:
1处,占地面积约
60
m
2
,位于厂区内北侧,用于暂存一般工业固废。
危废库:
1处,占地面积约
20
m
2
,位于生产车间西北角,用于暂存危险废物。
| 新增部分固废
,
不新增固废仓库
|
| 噪声
|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碾砂机、抛丸机、造型机、磨光机、风机等设设备,均针对性地采取合理、可行的隔声、减震措施。
|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
蒸汽发泡机、注塑成型机器、抛丸机器、蒸汽发生器、涂料搅拌机
、风机等设减务,
| 均针对性地采取合理、可行的隔声、减震措施。经
采取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车间隔声等降噪措施。
| 新增部分噪声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