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名称及期限
规划名称:门源回*******35年)2024修订版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年-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2.规划范围
门源现代产业园南起西关大街(含西关大街南侧园区污水处理厂、混凝土加砌块生产厂家),北至金源北路,东与上圪垯村、中圪垯村相毗邻,西临老虎沟河滩,总规划面积约307.29公顷。
3.规划定位
立足门源县实际,准确研判“十四五”时期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紧密衔接国家、省、州产业发展重大政策和举措,坚持创新驱动,抢抓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历史机遇,积极融入海北州打造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后备基地、清洁能源后备基地、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地的新发展格局,高品质助力门源县打造特色经济体系,将门源县现代产业园的产业发展定位拓展为:以绿色生态、环保节能发展为理念,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导向,农副食品精深加工业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特色轻工产业链和生产性服务业链为主导,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仓储业、绿色建筑业、公共管理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配套,打造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园区。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布局文化旅游业态和服务,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产城融合,以打造具有门源特色的经济体系为引领,不断提升园区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实力。
4.发展目标
(1)近期发展目标
到2025 年,产业园管理体制机制明显理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有效促进门源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的建设均取得一定突破,农畜产品加工、制造业以及生物制品的研发投入与产出明显提高,万元GDP 能耗和水耗下降明显,污水集中处置率、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均达到100%。
(2)中期发展目标
到2030 年,产业园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产业分工明确、产业链互补的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附加值提升显著;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显著提高,新兴产业对产业园总产值的贡献达到30%以上。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创新引领、智慧赋能、绿色发展、贡献突出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远期发展目标
到2035 年,产业园建立绿色、创新、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现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制造业、环保节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培育成效显著,建成绿色、创新、融合的产业发展生态示范区;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高质量发展,产业、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成为海北州重要的创新发展高地;产业园产值突破6.8 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以上,成为门源县新的经济增长极,成功跻身于国家级现代化产业园发展序列。
5.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以孵化基地、管委会、产业督导为主形成产业园公共管理服务核心,为园区产业管理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片区:为园区最北端,纬十路以南纬七路以北的现代产业发展创新区,占地约85.66hm2;位于纬七路以南,海北州高原高寒地震救援训练基地以北的绿色生态产业聚集区,占地约为105.64hm2;位于园区最南端,门源清真牛羊屠宰生鲜加工以南的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占地约为115.99hm2。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