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莱阳市龙门西路256号,利用现有厂房3.8万平方米,开展微胶囊化高性能纳米锂电池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搭建微胶囊化高性能纳米锂电池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平台,主要用于新型锂电池材料的开发、表征、电池应用实验与测试等开发验证工作。新建微胶囊型纳米正/负极材料产线4条,新建氧化物型纳米固态电解质材料产线2条。项目重点突破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微胶囊化包覆工艺和氧化物型纳米固态电解质材料的FSP(火焰喷射法)工艺,购置粉体材料研发试验设备和检测仪器,锂电池应用设备和检测仪器,其中扣电池、软包电池和固态电池应用实验装置各1套,以及微胶囊化包覆装置、FSP工艺装置等设备。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0000吨微胶囊化包覆型正/负极材料、年产100吨氧化物型纳米固态电解质材料。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鼓励类,第十九大类轻工,第11条“…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和多元、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和硅碳等负极材料…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导电液等关键材料…”条目,为鼓励类项目。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代码: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中的“锂电池材料”,为鼓励类项目。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因此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公司承诺采用的工艺及设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落后和淘汰类的工艺及设备。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