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工程:开拓系统方案推荐采用平硐+盲主副井开拓。中段高度为 50m,14 个中段从上至下依次分为 1050m 中段、1000m 中段、950m中段、900m 中段、850m 中段、800m 中段、750m 中段、700m 中段、650m 中段、600m 中段、550m 中段、500m 中段、450m中段和400m 中段。
运输系统 主平硐设在 1050m 中段。采出的矿石通过电机车运至地表外硐口转运矿仓,再通过外部胶带运输系统运至选厂原矿仓,1050m以下各中段采下的矿石,首先通过 14t 电机车牵引 4.0m3矿车运至主溜井下放至井下破碎站,破碎后采用皮带运至箕斗主井前成品矿仓,然后由短皮带送入计量漏斗向箕斗装矿之后提至主平硐,通过电机车运至地表外的转运矿仓,最后通过外部胶带运输系统运至选厂原矿仓。此外,井下布置有粉矿回收通道,粉矿由装岩机装入 0.7m3的矿车后通过副井提升至350m水平卸入成品矿仓。 废石采用副井提升,各中段掘进废石采用 7t 电机车牵引 1.2m3 矿车运至各中段井底车场后,通过罐笼经副井提升至1050m主平硐,通过电机车运至地表,再由汽车转运。此外,副井还用于提升人员、材料及设备,同时兼作进风井和井下安全出口。
通风系统 方案推荐采用平硐+盲主副井开拓系统,根据开拓系统,设计采用中央进风、两翼回风的双翼对角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两台主扇分别安装于西翼、东翼回风井口,西翼、东翼回风天井中均设置梯子间,作为第二安全出口,灾变时供人员逃生使用。项目风流路线为:主进风井(新鲜风)→西翼(或东翼)各生产中段沿脉运输巷道(新鲜风)→采场→上中段回风平巷(污风)→2#(或 3#)回风井(污风)→地表(污风)。
动力系统 拟在地面新建集中供气的空气压缩机站。选用螺杆固定式空压机,8 用 2 备,可满足坑内生产用气。
工业场地 工业场地位于 PD1050 硐口,占地约 6000 m2。矿石和废石均由 1050m 主运输平硐运出地表,硐口工业场地布设有转运矿仓(100 m2)、废石转运仓(100 m2)、废石转运场地(车辆周转场地 600m 2)以及空压机房、配电室、值班房等设施。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