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
| 工程名称
| 建设内容
| 备注
|
主体
工程
| 预处理组合池
| 预处理组合池包含格栅渠
及集水井和
调节池,
格栅渠及集水井尺寸:
5.0×2.0×5.0m
;
调节池
尺寸:
21
.0×
12
.0×
5
.0m
。
设置污水提升泵
Q=
8
0m
3
/h,
H=
1
0
m,
4.0
kW,
2
台
(
1
用
1备
)
,将污水从泵站里面提升至污水处理设备。
| 新建
|
| 气浮间
| 气浮间内设置浮渣池,浮渣池尺寸:
2.0×1.5×2.5m
。
设置加压溶气气浮设备,处理量为
30
m
3
/h
。
| 新建
|
| 厌氧反应罐
| 共设置
2个
(
1
用
1备)
,
单个罐体尺寸:
Φ
7.0
×
15
m
。
厌氧反应罐配备火炬燃烧装置,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经火炬燃烧器放空燃烧。
| 新建
|
| 分段进水
A/O
池
| 设有
4
座
14.0
×
5.0
×
5.0
m
和
2
座
6
×
5.0
×
5.0
m
的分段进水
A/O
池,池内
设有潜水搅拌机、曝气器、鼓风机等。
| 新建
|
| 沉淀池
| 沉淀池尺寸:
4.0
×
5.0
×
5.0
m
,
进水中心筒、出水堰等。
| 新建
|
| 污泥脱水间及污泥池
| 脱水间尺寸:
7.0
×
6.9
×4.5m
,污泥池尺寸:
4.0
×
2.0
×
5.0m
。
项目产生的污泥
采用
叠螺脱水机
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为
82
%
后
存放于污泥池内,污泥池设置盖板,处理后的污泥拉运至北安市污水处理厂处置。
| 新建
|
| 事故池
| 事故池尺寸:
21.0
×
12
.0×
5
.0m
,
用于存放事故废水。
| 新建
|
| 连续砂滤间及消毒间
| 连续砂滤间及消毒间尺寸:
6
.0
×
6.9
×
4.5
m
,
沉淀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砂滤池和消毒池依次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
| 新建
|
| 管网工程
| 项目进水从原污水站进水管网引入本次新建污水站进水管网,排水由新建污水站排水管网引回原污水站排水管网,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排污口排放废水,本次新建管线长共
200m
。
| 新建
+
依托
|
辅助工程
| 化验室
| 新建
1
座占地面积为
31.27m
2
的化验室,化验室内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污水处理站进水和出水水质满足标准。
| 新建
|
储运工程
| 药库
| 项目运营过程中使用的
化学药品
均
瓶装
存放于
药库
内,各物质最大储存量
不超过
0.5
t
。
| 新建
|
公用工程
| 排水
| 本项目
产生的污废水经本次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满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
,
最终
经
轱辘滚沟
排入乌裕尔河。
| 新建
|
| 供热
| 污水处理站采暖依托厂内现有锅炉,
现有蒸汽锅鈩
3
台,
SHL35-2.45/AⅡ-400 3#蒸汽锅炉
1
台,
DHL20—2.45/400
-
AII
(单锅筒横置式链条)
1#
角管式蒸汽锅炉
1
台,
DHL20—2.45/400
-
AII 2#
(
20T
)蒸汽锅炉
1
台,可根据蒸汽用量和需要启动锅炉。供暖采暖蒸汽换热热水循环方式,产生的烟气通过烟囱高空排放,
1#
、
2#
烟囱高
50
米,
3#
烟囱高
45
米高。现有供热面积
8.9
万
m
2
,尚有热余量
5万
m
2
,本项目建筑面积
1516
m
2
,故本项目可依托厂内现有锅炉供热
。
| 依托
|
| 供电
| 本项目供电依托市政供电。
| 依托
|
环保
工程
| 废水治理
| 本项目采用
“
预处理
+调节
+
气浮
+
厌氧
+A/O+
沉淀
+
砂滤
+
消毒”水处理
工艺
,处理
后的水质
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后
经
轱辘滚沟
排入
乌裕尔河
。
| 新建
|
| 噪声治理
| 低噪音设备、吸音板、中空双层隔音玻璃。
| 新建
|
| 固废治理
| 栅渣
和废活性炭
由市政卫生部门统一处理;污泥脱水
至
含水率
82
%后
拉运至北安市污水处理厂处置;废药剂包装物、化验废液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新建
|
| 废气
治理
| 本
项目
污水处理区域均设置在半地下,格栅、调节池、气浮池、厌氧配水池、
A/O
池、沉淀池均加盖密封,污泥脱水机房也为密闭空间,各区域产生的恶臭气体经集气罩(集气效率
90%
)收集后通过管道输送至除臭间,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效率
90%
)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排放。
本项目厌氧反应罐配备火炬燃烧装置,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经火炬燃烧器放空燃烧。
要求企业严格管理,规范操作,避免人为因素而引起的无组织排放;同时加强生产管理和设备维修
。
| 新建
|
| 防渗工程
| 预处理组合池、
A/O
池
、
沉淀池
、
污泥池
、
事故池等
各池体和池壁
为重点污染防渗区
,
加药间及药库、污泥脱水间、药库
地面和围堰
为重点污染防渗区
,
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
,
等效黏土防渗层
Mb≥6.0m,
K≤1.0×10
-7
cm/s;
除去重点防渗区以外的地面,应做一般地面硬化。
| 新建
|
依托工程
| 危废暂存间
| 本次依托厂内已建的一座占地面积为
5m
2
、贮存容量为
3t
的危废暂存间,用于存放废药剂包装物、化验废液。
危废暂存间
已做
重点防渗,
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
,
地面铺设
2 mm厚
HDPE
膜防渗,
或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工材料,
渗透系数
≤
1.0×10
-10
cm/s
。
目前,危废暂存间尚有余量
2.5t
,可满足接纳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
| 依托
|
| 污水收集池
| 现有污水处理站内池体作为本项目污水收集池,全厂废水收集至现有污水处理站池体内暂存,经管线排入本次新建污水处理站内进行处置。
| 依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