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位置
规划区位于拜城县城市规划区之外。北区位于拜城县拜城镇镇域内,距离拜城县城区约 2 公里。现状用地位于 X346 线以北。新区位于拜城县县域西南部大桥乡乡域内,西距大桥乡乡镇府约 13 公里,东距拜城县城区约17公里,现状用地位于 S307 线以北。西区位于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北侧,东距拜城县城区约 3.5 公里,现状用地位于 S307 线以北。
规划范围
拜城产业园区采用“一区三园”的规划模式,由北区、新区、西区三部分组成。拜城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 31.39 平方公里。其中,北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15.0 平方公里;新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 12.29 平方公里;西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 4.1 平方公里。拜城产业园区地理位置及区域位置见图2.1-1。北区规划范围:北起纬六路,南至纬八路,东起经三路,西至经六路;新区规划范围:北起纬九路,南至纬一路,东起经五路,西至经一路;西区规划范围:北邻喀普斯浪河,西靠规划火车站,南邻拜城农副产品加工园,东距拜城县城中心 5km。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 2018 年~2030 年;
近期:2018-2025 年;
远期:2026~2030 年。
产业发展定位
结合本地基础能源价格低、资种种类齐全的优势,利用新型、实用技术,将煤炭、天然气、盐、农产品等优势基础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工产品,实现业链充分延伸。保留现有钢铁和焦化产能,园区近期不在新增焦化产能(<100 万吨/
年),在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调整之前,不再新增原有同类钢铁产能,转产升级为特种薄钢,打造南疆钢铁产业配套基地。引进建设一批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型化工项目,实现“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含电子化学品)为延伸和补充,打造兼具仓储物流产业的现代化工产业集聚区。
(1)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
①近期煤化工产业发展思路
根据拜城资源条件、化工产业基础及国内外市场发展形势,稳步发展焦炭产业,加大焦炭副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焦炉气制甲醇、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探索发展焦炉气制乙二醇;甲醇下游重点发展立足本地原料的脲醛树脂、聚甲醛、多聚甲醛、羟基乙腈等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近期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思路
利用拜城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形势,重点发展天然气制乙二醇、三聚氯氰、羟基乙腈和二硫化碳,将天然气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资源附加值。
③远期碳一化工产业发展思路
利用拜城县的资源优势,以本地及周边地区 富产的煤炭为主要原料,以天然气为辅助原料,2025-2030 年,重点推动建设 180 万吨/年甲醇、68 万吨/年甲醇制烯烃(MTO)装置。结合规划建设的焦化苯精制、焦炉气制甲醇提供的原料,生产便于运输、南疆地区紧缺的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EVA 等项目。(2)盐化工
氯碱化工产业发展思路为:利用拜城原盐、煤炭以及石灰石资源优势,建设以烧碱-PVC 为核心的“煤-盐-电-化一体化”项目,涵盖制盐、焦炭、烧碱、PVC,以及配套的水泥、热电,既体现了拜城的多种原料综合优势条件,也符合国内氯碱产业的发展方向。
(3)精细及新材料化工
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为:以拜城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为基础,延伸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含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甲醇下游、氢氰酸下游、煤焦油深加工下游,以及耗氯的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延伸产业链,提高化工产业发展水平。
(4)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的发展思路:依托拜城丰富的土地资源,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发展生物化工,重点发展有机酸系列、氨基酸系列、生物酶系列、生物塑料原料及生物医药等资源消耗低、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
现状分析
本次现状分析评价范围以拜城产业园区扩区后核定的范围,其中北区15.0平方公里,西区 4.1 平方公里,新区 12.29 平方公里,总面积为31.39 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
依据《拜城县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拜城县物流产业专题报告》,结合现状发展实际情况,规划确定:拜城产业园区近期拟建重点产业项目预计工作人员定员为 17000 人。其中北区工作人员定员约为 6000 人,新区工作人员定员约为7000 人,西区工作人员定员约为 4000 人。非定员人数按定员10%计,则北区产业项目工作人员为 6600 人,新区产业项目工作人员为7700 人,西区产业项目工作人员为 4400 人。工业企业带眷系数按 1.5 取,服务业人口按新增人口的10%计,则北区人口规模为 11000 人,新区人口规模为 13000 人,西区人口规模为7500人。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