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范围:凉城县工业园区为“一园三区”布局,分别为位于凉城县城区西侧的西厢片区、位于六苏木镇的乡村振兴(八苏木)产业基地、位于天成乡天成片区,规划工业园区总用地规模为321.12公顷,均已划入城镇开发边界。其中,西厢片区四至范围为北至S102、东至冰羊肉业活禽交易市场、南至规划边界、西至兴巴高速,规划四至范围总规模197.72公顷;乡村振兴(八苏木)产业基地四至范围为北至G512、东至现状河沟西侧、南至现状沟渠、西至现状南北向道路,规划四至范围总规模34.99公顷;天成片区四至范围为北至丰盛沟村南约350米、东至凉城县与丰镇市交界,南至井儿村北约310米,西至规划城镇开发边界,规划四至范围总规模88.40公顷;
规划期限:2024年~2035年。近期:2024~2030年;远期:2031~2035年。
主导产业:规划凉城县工业园区“一园三区”的主导产业为绿色农畜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石材产业。
产业布局:西厢片区主要发展绿色农畜食品加工及医药制造产业。乡村振兴(八苏木)产业基地主要发展绿色农畜食品加工产业。天成片区重点发展以石材加工为主导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
产业定位:医药制造业产业。依托凉城县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突出发展医药制造-中成药生产、中药饮片加工产业为主导的产品体系,构筑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功能互补的产业集聚,实现医药产业优化组合,促进医药制造产业向系列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将凉城县医药制造产业打造成为全市最大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绿色农畜产品产业。依托工业园产业基础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凉城县的大区域地位和作用,按照优势互补原则,规划园区重点开发各类农畜食品,通过积极改善工艺,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逐步形成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产业片区。石材加工产业。凉城县石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定位在于实现生产过程的环保和可持续性。建设先进的废水处理设施,包括锯泥沉淀池和雨水沉淀池等,以实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最大程度回收和循环利用。推动石材加工过程中边角料、废料的再利用。例如,企业利用石材废料生产人造石、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材料,实现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负担。通过引进和培育具有高科技技术含量的石材加工企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生产高质量、高标准的石材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高端石材品牌产品的需求。设立研发中心,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持续进行石材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通过质量和品牌双重驱动,建立和提升工厂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户。
会员可见完整内容
马上解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