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内容
| 建设规模
| 建设情况
|
主体
工程
| 沥青拌合料工段
| 占地面积1880m
2
,建设1
条
LB3000
型黑色沥青拌合站设备一套,
1
条
LB1000
型彩色沥青拌合站设备一套,
1
个粉料仓,
4
个沥青储罐
| 新建
|
辅
助工
程
| 办公生活区
| 建筑面积222.04m
2
,地上一层
| 新建
|
| 地磅
| 建筑面积80m
2
| 新建
|
| 循环水池
| 配置三级沉淀池,每个沉淀池容积
15m
3
| 新建
|
储运工程
| 原料系统
砂石料仓
| 2
个砂石料仓,
1#料仓占地
752
m
2
;2#
料仓占地
820
m
2
,高11.8m
,
地面硬化,堆场
三
面密封,上有顶棚。
| 新建
|
| 冷料输送
| 企业冷料采用全封闭式皮带输送系统
| 新建
|
| 沥青储罐
| 50m
3
沥青储罐
4
个,排气口连接过滤棉+
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沥青储罐区域四周设置围堰(围堰容积为
60m
3
),地面及围堰采取防渗措施
| 新建
|
| 粉料筒仓
| 沥青拌和生产线设置1
个粉料筒仓(粉料筒仓为叠式筒仓结构,上部为矿粉料仓,下部为回收粉仓,容积为
100m
3
)
| 新建
|
公用工程
| 给水系统
| 园区供水管网
| /
|
| 供电系统
| 园区
电网供电
| /
|
| 供气系统
| 园区内天然气管网
|
|
| 供热系统
| 沥青加热,使用
150
万大卡
一体化燃轻油、气两用导热油炉
(用天然气为燃料)
| 新建
|
|
| 烘干加热系统:热风烘干筒,燃料为天然气
| 新建
|
|
| 项目冬季不生产,不设采暖设施
| /
|
环保工程
| 废气
| 导热油炉
| 安装低氮燃烧器,通过8m
高排气筒(
DA001
)排放
| 新建
|
|
| 上料粉尘
| 受料口进行三面围挡,顶部配置集气罩, 废气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然后通过15m
高的排气筒
(DA002
)
排放
|
|
|
| (烘干筒)
干燥、筛分、配料、搅拌
| 使用
1
套
重力沉降
+
布袋除尘器除尘
+
过滤
棉
+二级
活性炭吸附,排气筒高度
15m
(
DA003
)
|
|
|
| 卸料口、沥青储罐
| 设置收集装置同出料口废气一同经过滤棉+
二级
活性炭吸附装置
+15排气筒(
DA00
4)
| 新建
|
|
| 料仓
| 对料仓进行封闭
,应定期对
料仓
进行喷淋洒水
| 新建
|
| 废水
| 生活污水
| 排污园区污水管网
| /
|
|
| 车辆、设备清洗
| 洗车平台+
循环水池(包括隔油池、沉淀池、清水池)
1
个。
每个沉淀池容积
15m
3
| 新建
|
| 噪声
| 生产设备噪声
| 选用低噪声设备;厂区形成绿化带,可起到阻挡噪声传播和吸声的作用;在场区设值班室和操作室,将工作人员与噪声隔离,以减轻噪声对人员的影响
| 新建
|
|
| 交通运输噪声
| 运输车辆经过村庄时要限速行驶, 严禁鸣笛,降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 新建
|
| 固废
| 生活垃圾
| 厂区内设置垃圾桶,委托园区环卫部门定期拉运处置
| 新建
|
|
| 除尘设备除尘灰
| 返回原料中回用
| 新建
|
|
| 废石料
| 外售
| 新建
|
|
| 沥青残渣
| 回用于生产
| 新建
|
|
| 危险废物
| 设备运行废矿物质油以及废活性炭
:
建设
10m
2
的危废暂存间,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在危废暂存间中,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 危险废物
|
| 生态
| 绿化
| 绿化面积
1047.9
m
2
| 新建
|
| 防渗措施
| 防渗
| 对危废间及导热油炉周围进行防渗处理
| 新建
|
| 环境风险
| 1、
对管线、 阀门等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测,确保不发生“
跑、冒
”
等污染事故天然气
管道
周围严禁明火
;
2
、在厂区内的所有运营设备,电气装置都应满足防爆防火的要求
;
3
、对导热油炉周围进行防渗处理并定期检查,防止防渗层破裂
4
、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