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
| 沥青混凝土生产线
| 矿粉储存、装卸
| 矿粉储存在
1
座
30m3
密闭粉仓内,筒仓仓顶配套
1
套脉冲袋式除尘器,
废气经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排气筒(
DA005
)排放,
排气筒高度均
≥15m
。
矿粉输送通过管道采用螺旋输送机全密闭运输。
|
投料
| 设计上在单个投料斗上方设置集气罩,共设
6
个集气罩,
尺寸均为
3.5m×2.5m
,面积为
10.3125m2
,集气效率为
90%
,
投料产生的废气通入
1
套袋式除尘器,布袋材质为覆膜针织毡,
过滤面积
3503
m2
,
过滤风速
0.7m/min
,过滤风量
147100m3
/h
;
除尘后的废气经
1
根
20m
的排气筒(
DA001
)
达标排放。
|
物料输送
| 投料斗与干燥滚筒之间采用密闭皮带走廊输送砂石骨料
|
干燥滚筒
| ①
干燥滚筒燃用柴油,采用低氮燃烧,燃烧废气
通过管道引入除尘装置;
②
热骨料提升通道、振动筛与搅拌缸采用全封闭结构,产生的粉尘
通过管道引至除尘装置;
1
座热骨料仓和
1
座溢废料仓均全封闭,排气孔排出的
废气
通过管道引至除尘装置;
③
上述环节
共用
1
套蜗壳除尘
+
袋式除尘器,布袋材质为覆膜针织毡,
除尘器过滤面积
2429
m2
,过滤风速
0.7m/min
,过滤风量
102000
m3
/h
;
除尘后的废气经
1
根
20m
的排气筒(
DA002
)
达标排放
。
|
热料提升
|
振动筛分
|
混合搅拌
|
回收粉仓
| 干燥、提升、筛分、搅拌产生的粉尘经蜗壳除尘
+
袋式除尘器
处理后,
收集的除尘灰自动返回
1
座
30m3
回收粉仓储存,
仓顶配套
1
套脉冲袋式除尘器,
废气经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
排气筒(
DA005
)排放,
排气筒高度≥
15m
。
除尘灰
利用管道密闭运输。
|
混合搅拌
| ①
沥青储罐装卸和呼吸产生的沥青烟、苯并(
a
)芘和非甲烷总烃通过管道引入污染物治理设施,
搅拌缸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苯并(
a
)芘和非甲烷总烃在出料口通过集气罩负压收集,
出料时出料口四周卷帘落下,出料区域密闭;
②
上述环节
共用
1
套
电捕焦油器
+
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废气经
20m
排气筒(
DA00
5
)排放
;
③
沥青储罐、柴油储罐底部围堰,围堰底部及四周进行防渗,
渗透系数≤
10-7
cm/s
;
|
沥青储罐装卸
|
沥青储罐呼吸
|
导热油炉
| ①
燃料为柴油,采用低氮燃烧,废气经
20m
排气筒(
DA003
)排放;
②
导热油炉底部设
围
堰,
围堰底部及四周进行防渗,
渗透系数≤
10-7
cm/s
。
|
废水
| 生活污水
| 全部排入厂区旱厕,定期清掏
用于农田施肥
|
洗车废水
| 建设
1
座
洗车平台,
长
×
宽为
20m
×
5m
;
配套
1
座
20m3
的三级洗车废水沉淀池,长
×
宽
×
高为
5m×2m×2m
,洗车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沉淀池池底水泥硬化。
|
初期雨水
收集池
| 在厂区地势最低处(东北角)设
2
座容积总计为
72.66m3
初期雨水收集池,
1
座长
×
宽
×
高为
4.6m×3.6m×2.2m
,
1
座长
×
宽
×
高为
4.6m×3.75m×2.1m,
,
雨水收集后回用于厂区道路洒水;
收集池池底水泥硬化。
|
噪声
| 车辆装卸
| 控制装载时段,及时保养车辆,降低车辆噪声。
|
设备噪声
| 基础减振
、
厂房屏蔽
、定期维护
。
|
固废
| 生活垃圾
| 厂区内设垃圾桶,
生活垃圾收集到垃圾桶内,
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
除尘灰、
拌合残渣、沉淀池底泥
| 沥青混凝土生产线产生的
除尘灰、拌和残渣收集后回用于生产。沉淀池底泥晾干后回用于生产。
|
滴漏沥青、
废机油、
废导热油、废焦油、废活性炭
| 1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在
原料储棚西南侧内
设
1
座长
5m
、宽
4m
,
面积为
20m2
的危废暂存间,危险废物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2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对暂存间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的防渗材料建造,
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
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
1m
厚的黏土层(渗透系数
≤10-7
cm/s
),
或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者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
≤10-10
cm/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