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利用垃圾发电厂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发电一体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8 20:04:1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5.07.14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IPC分类号C02F11/12; F23G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垃圾发电厂烟气余热于化污泥与污泥发电一体化装置。它具有污泥预处理系统、进料系统、热源系统、污泥干化系统、除尘除气系统和垃圾污泥焚烧发电系统;进料系统具有依次相连接的挤条机、第一斗带式提升机和第一进料口;污泥干化系统具有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回转烘干窑、冷却输送带、分离切割式粉碎机、第二斗带式提升机、第二进料口、第二回转烘干窑。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使城市污泥或河、湖疏浚污泥得到彻底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而且能够使垃圾发电后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废治废的新途径。本实用新型已在江苏无锡等地投入实际运用,实践表明,采用该项技术能够获得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三重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垃圾发电厂烟气余热干化污泥和污泥发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 在于,它具有污泥预处理系统、进料系统、热源系统、污泥干化系统、除尘除 气系统和垃圾污泥焚烧发电系统;污泥预处理系统具有槽式堆泥场(22),在槽 式堆泥场设有翻混机(23)、土壤生物滤床(24);进料系统具有依次相连接的挤 条机(1)、第一斗带式提升机(2)和第一进料口(3);热源系统具有依次相连接的 垃圾污泥焚烧发电装置(11)、复合除尘装置(12)、烟道(13)、第一引风机(14)、 第一通风管(15)、风门(16),风门(16)分别与第一回转烘干窑(4)和第二回转烘 干窑(9)相接;污泥干化系统具有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回转烘干窑(4)、冷却输送 带(5)、分离切割式粉碎机(6)、第二斗带式提升机(7)、第二进料口(8)、第二 回转烘干窑(9);除尘除气系统具有第二通风管(17),第二通风管(17)分别与第 一回转烘干窑(4)、第二回转烘干窑(9)、水膜除尘器(18)相连,水膜除尘器(18) 依次连接有第二引风机(19)、第三通风管(20)、烟囱(21);垃圾污泥焚烧发电 系统具有输送带(10),输送带(10)依次连接有垃圾污泥焚烧发电装置(11)、复 合除尘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发电厂烟气余热干化污泥和污泥发 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回转烘干窑直径为2.0~2.6m,长度 为22.0~28.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发电厂烟气余热干化污泥和污泥发 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个回转烘干窑直径为1.8~2.4m,长为 20~26m。

  说明书

  利用垃圾发电厂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发电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垃圾发电厂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与污泥发电一体化 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达标后排放,是保护水 资源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不可少的环境工程措施。

  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近年来,通过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技术改造,我国的水处理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类型的 污水都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然而,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技术,则 远远地落后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各类污水经过处理,使污水中绝大部 分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除了具有含水率高和数量 大的特点外,还富集了大量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污染物。

  污染河流和湖泊沉积物中富集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特别是流经我国 城市的大部分河道长年淤积,不仅使河道的航运功能明显下降,而且使水环境 质量日益恶化,疏浚是恢复河、湖自然功能和保护水环境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然而,疏浚污泥具有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相似的特点,即数量大,含水率高, 且富集有机污染物。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和河道疏浚污泥主要采取临时堆埋的处置 方法,不仅花费大量的资金和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污泥中的污水下渗,给地下水资源带来的危害更是无法估计, 而事实上城市周围不可能有适合堆放这类污泥的空间和地点,污泥临时堆埋所 产生的环境二次污染的危害,实际上抵消了污水处理的环境效益。面对污泥引 起的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和污泥危害日益加剧的现实,人们尝试利用污泥作为肥 料,用于农业或绿化,但是,污泥中所含的各种重金属限制了土壤对污泥利用 的适应性(表1),它们会在土壤中富集,并通过作物的吸收进入食物链,最终 危害到人体的健康,即使有些污泥来自城市生活污水,重金属含量虽然较低, 但污泥中所含的病原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各种 药剂,都会给环境带来潜在的危害。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