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专利技术】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17-8-10 15:41: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3.20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是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初级处理池包括进水区、初沉区和出水区;进水区底部设置有过滤格栅,过滤格栅下方为初沉区,初沉区与出水区之间设置有溢流出口,出水区顶部有出水口,出水口位于次级处理池上方,次级处理池设置有中水出口。本发明提供的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根据水质需要,选择不同的工艺组合,可以在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分别设置过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多种布置格局,通用性强,结构紧凑,占地小。

  权利要求书

  1.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级处理池(1)和次级处理池(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处理池(1)包括进水区(2)、初沉区(8)和出水区(10);所述的进水区(2)设置有多个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区(2)底部设置有过滤格栅(3),所述的过滤格栅(3)下方为初沉区(8),所述的初沉区(8)与出水区(10)之间设置有溢流出口(9),所述的溢流出口(9)包括上挡板(18)和下挡板(17),所述的上挡板(18)和下挡板(17)相互平行,并垂直的安装在初沉区(8)与出水区(10)之间,所述的上挡板(18)位于初沉区(8)一侧,底部与初沉区(8)底部留有通道,所述的下挡板(17)底部与初沉区(8)底部连接,下挡板(17)的顶部低于上挡板(18)的顶部,上挡板(18)和下挡板(17)之间为溢流出口(9),水从初沉区(8)经过上挡板(18)底部的通道进入溢流出口(9),再从下挡板(17)顶部溢流到出水区(10)内;所述的出水区(10)顶部有出水口(11),所述的出水口(11)位于次级处理池(16)上方,所述的次级处理池(16)设置有中水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沉区(8)内设置有多个斜板(4),多个所述的斜板(4)相互平行,并且斜板(4)的倾斜方向为,斜板(4)较高的一端靠近上挡板(18),较低的一端远离上挡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沉区(8)和出水区(10)底部还设置有沉淀静置区(7),所述的沉淀静置区(7)与初沉区(8)、出水区(10)之间设置有隔板(6),所述的隔板(6)上有通孔,所述的沉淀静置区(7)底部有污泥排出口(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11)连接有喷淋管(12),所述的喷淋管(12)下方有填料滚筒(13),所述的填料滚筒(13)的中心轴(15)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填料滚筒(13)下半部浸入在次级处理池(16)内。

  说明书

  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是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3种类型:1.物理处理法,包括膜滤法、蒸发热法:2.物理化学法,包括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3.生物处理法,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

  由于中水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因此中水处理设备也相应的有多种设备,因此同一套中水处理设备只能相应的采用一套工艺,难以变换为其他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使用多种中水处理工艺的中水处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所述的初级处理池包括进水区、初沉区和出水区;所述的进水区设置有多个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区底部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的过滤格栅下方为初沉区,所述的初沉区与出水区之间设置有溢流出口,所述的溢流出口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的上挡板和下挡板相互平行,并垂直的安装在初沉区与出水区之间,所述的上挡板位于初沉区一侧,底部与初沉区底部留有通道,所述的下挡板底部与初沉区底部连接,下挡板的顶部低于上挡板的顶部,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为溢流出口,水从初沉区经过上挡板底部的通道进入溢流出口,再从下挡板顶部溢流到出水区内;所述的出水区顶部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位于次级处理池上方,所述的次级处理池设置有中水出口。

  所述的初沉区内设置有多个斜板,多个所述的斜板相互平行,并且斜板的倾斜方向为,斜板较高的一端靠近上挡板,较低的一端远离上挡板。

  所述的初沉区和出水区底部还设置有沉淀静置区,所述的沉淀静置区与初沉区、出水区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有通孔,所述的沉淀静置区底部有污泥排出口。

  所述的出水口连接有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下方有填料滚筒,所述的填料滚筒的中心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填料滚筒下半部浸入在次级处理池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根据水质需要,选择不同的工艺组合,可以在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内分别设置过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多种布置格局,通用性强,结构紧凑,占地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