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其空调器

发布时间:2017-12-19 14:16:0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5.22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IPC分类号F24F13/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冷凝器,其中,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冷凝水蓄水池;所述冷凝水蓄水池上设置有冷凝水进水管;所述冷凝水蓄水池上与所述冷凝器相接触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水孔;所述冷凝水蓄水池内还设置有吸水海绵。当冷凝水自所述冷凝水进水管进入所述冷凝水蓄水池内后,首先被所述吸水海绵吸收,当冷凝水充满所述吸水海绵的缝隙后才会进一步透过所述吸水海绵向下渗透,使得冷凝水从所述第一出水孔流出时形成均匀的喷流,冷凝水喷淋到所述冷凝器上形成水膜后,通过水膜的扰动可以提高所述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冷凝水蓄水池;所述冷凝水蓄水池上设置有冷凝水进水管;所述冷凝水蓄水池上与所述冷凝器相接触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水孔;所述冷凝水蓄水池内设置有吸水海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蓄水池内设置有吸水海绵安装架;所述吸水海绵安装架与所述冷凝水蓄水池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海绵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的数量相等;所述多个第一出水孔与所述多个第二出水孔分别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多个管道;所述管道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的数量相等;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孔为8个,且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吸水海绵低于所述冷凝水蓄水池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海绵与所述冷凝水蓄水池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cm。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

  说明书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其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其空调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空气调节器在进行制冷时室内侧会有大量冷凝水随着排水管流出,冷凝水的温度较低,约为18℃,冷凝水所具有的冷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冷凝水的直接排放对周围的环境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其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冷凝器,其中,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冷凝水蓄水池;所述冷凝水蓄水池上设置有冷凝水进水管;所述冷凝水蓄水池上与所述冷凝器相接触一侧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水孔;所述冷凝水蓄水池内设置有吸水海绵。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冷凝水蓄水池内设置有吸水海绵安装架;所述吸水海绵安装架与所述冷凝水蓄水池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吸水海绵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的数量相等;所述多个第一出水孔与所述多个第二出水孔分别相对设置。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多个管道;所述管道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的数量相等;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连接。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管第一出水孔为8个,且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中,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吸水海绵低于所述冷凝水蓄水池的顶部。

  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吸水海绵与所述冷凝水蓄水池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cm。

  一种空调器,其中,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当冷凝水自所述冷凝水进水管进入所述冷凝水蓄水池内后,首先被所述吸水海绵吸收,当冷凝水充满所述吸水海绵的缝隙后才会进一步透过所述吸水海绵向下渗透,使得冷凝水从所述第一出水孔流出时形成均匀的喷流,冷凝水喷淋到所述冷凝器上形成水膜后,通过水膜的扰动可以提高所述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