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河道污水修复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5 17:33: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4.14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河道污水修复装置,包括水泵、混凝沉淀罐、生物净化模块、臭氧罐和清水蓄水池,所述水泵左端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底部通过螺纹配合联接有吸嘴且吸嘴伸入河道内,所述吸嘴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筒体、喇叭形的圆台体和法兰,所述上筒体外壁下部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法兰外缘圆周均布设有若干个通孔且穿过通孔通过螺栓联接有L形的环压板,所述环压板与法兰之间从下往上贴合设有过滤网板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水泵右端依次通过混凝沉淀罐、生物净化模块、臭氧罐最终与清水蓄水池联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修复河道水质,抽水管不会堵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道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3)、混凝沉淀罐(4)、生物净化模块(5)、臭氧罐(6)和清水蓄水池(7),所述水泵(3)左端设有抽水管(2),所述抽水管(2)底部通过螺纹配合联接有吸嘴(8)且吸嘴(8)伸入河道(1)内,所述吸嘴(8)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筒体(81)、喇叭形的圆台体(82)和法兰(83),所述上筒体(81)外壁下部设有环形凹槽(811)且环形凹槽(811)内设有密封圈(13),所述法兰(83)外缘圆周均布设有若干个通孔(831)且穿过通孔(831)通过螺栓(12)联接有L形的环压板(9),所述环压板(9)与法兰(83)之间从下往上贴合设有过滤网板(11)和活性炭过滤层(10),所述水泵(3)右端依次通过混凝沉淀罐(4)、生物净化模块(5)、臭氧罐(6)最终与清水蓄水池(7)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压板(9)上设有与通孔(831)相配合的螺纹盲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8)为一体化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8)、环压板(9)、过滤网板(11)均为不锈钢材质。

  说明书

  一种河道污水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污水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是城市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破坏,污水的超标排放,河道的严重污染,让河道污水处理修复已经成为国内一项重要课题,但是由于河道内漂浮物以及各种废弃物繁多,抽水管道很容易发生堵塞,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河道污水修复装置,结构简单,有效修复河道水质,抽水管不会堵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道污水修复装置,包括水泵、混凝沉淀罐、生物净化模块、臭氧罐和清水蓄水池,所述水泵左端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底部通过螺纹配合联接有吸嘴且吸嘴伸入河道内,所述吸嘴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筒体、喇叭形的圆台体和法兰,所述上筒体外壁下部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法兰外缘圆周均布设有若干个通孔且穿过通孔通过螺栓联接有L形的环压板,所述环压板与法兰之间从下往上贴合设有过滤网板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水泵右端依次通过混凝沉淀罐、生物净化模块、臭氧罐最终与清水蓄水池联接。

  所述环压板上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螺纹盲孔。

  所述吸嘴为一体化成型。

  所述吸嘴、环压板、过滤网板均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水泵和吸嘴能单独将河道内的污水抽出依次通过混凝沉淀罐、生物净化模块、臭氧罐进行处理,消除污水内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细菌有毒物质等,最终排入清水清水蓄水池内,同时将河道内的漂浮物、废弃物以及微小颗粒等留在河道内与污泥一并处理,本装置的抽水管不会发生堵塞,大大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而且省去过滤装置模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