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08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IPC分类号C02F9/08; 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填料池、反应池、加药组件、沉淀池、截留组件、配水池、水泵和布水管组件,反应池、加药组件、沉淀池、配水池和水泵环绕填料池设置。加药组件能够向反应池中加入药剂;截留组件安装于沉淀池内,沉淀池的清水区与出水口相连通;布水管组件的出水孔位于人工快渗填料层的上方,其中,配水池中的污水在水泵的作用下能够进入布水管组件中,并从出水孔流入填料池中,且经过填料池的人工快渗填料层过滤的水能够从填料池的排水口排出。上述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简单紧凑、污水处理效率较高、能耗较低且使用寿命较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池、反应池、加药组件、沉淀池、截留组件、配水池、水泵和布水管组件,所述填料池中设有人工快渗填料层,所述填料池还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反应池、所述加药组件、所述沉淀池、所述配水池和所述水泵环绕所述填料池设置,其中:
所述反应池设有进水口,以使污水能够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反应池中;
所述加药组件与所述反应池相连通,所述加药组件能够向所述反应池中加入药剂;
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反应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具有出水口;
所述截留组件安装于所述沉淀池内,并将所述沉淀池分隔成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清水区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截留组件能够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
所述配水池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通,其中,所述反应池中的污水能够流经所述沉淀池后从所述出水口进入所述配水池中;
所述水泵与所述配水池相连通;
所述布水管组件与所述水泵相连通,所述布水管组件具有出水孔,所述布水管组件的出水孔位于所述人工快渗填料层的上方,其中,所述配水池中的污水在所述水泵的作用下能够进入所述布水管组件中,并从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填料池中,且经过所述人工快渗填料层过滤的水能够从所述排水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和多个隔板,所述外壳为一环形壳体,所述外壳的内圈围设成所述填料池,多个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分隔成多个腔室,其中,所述反应池、所述沉淀池和所述配水池分别为其中的三个所述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与所述配水池为相邻的两个所述腔室,所述沉淀池的清水区的污水能够从所述出水口溢流至所述配水池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组件包括药液池、加药泵和加药管,所述药液池用于承装药剂,所述加药泵与所述药液池相连通,所述加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药泵和所述反应池的进水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干化池、排泥泵和排泥管,所述污泥干化池设置于所述配水池的上方,所述污泥干化池的底部铺设有滤料层,所述污泥干化池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排泥泵与所述沉淀池的沉淀区相连通,并且所述排泥泵通过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污泥干化池相连通,所述排泥泵能够使所述沉淀区的污泥通过所述排泥管抽入所述污泥干化池中,所述污泥干化池内的污泥中的水能够经过所述滤料层过滤后通过所述通水孔流入所述配水池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还安装有排泥阀,所述排泥阀能够将所述沉淀区中沉积的污泥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特征在于,所述截留组件包括多个倾斜地固定于所述沉淀池内的截留板,多个所述截留板间隔且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截留板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组件包括布水主管和支管,所述布水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填料池的人工快渗填料层的上方,所述支管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布水主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上,并与所述布水主管相连通,所述支管位于所述填料池的人工快渗填料层的上方,并与所述人工快渗填料层间隔一段距离,所述支管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部分埋设于所述人工快渗填料层中,且所述集水管穿设于所述排水口,所述集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集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开设有连通所述沉淀池和外界的第一通气孔;所述配水池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配水池和外界的第二通气孔。
说明书
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严重污染受纳水体及周边生态环境,急需减少直接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生活的质量及所处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起步较晚,且目前在建设资金、适用技术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随着全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政策的倾斜,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建设示范工程和规模化运行的处理设施,但只有高效、低投入、低运行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才符合国情。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建设运营成本低等优点,然而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仍然存在结构较为复杂、污水处理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且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污水处理效率较高、能耗较低且使用寿命较长的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一种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填料池、反应池、加药组件、沉淀池、截留组件、配水池、水泵和布水管组件,所述填料池中设有人工快渗填料层,所述填料池还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反应池、所述加药组件、所述沉淀池、所述配水池和所述水泵环绕所述填料池设置,其中:
所述反应池设有进水口,以使污水能够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反应池中;
所述加药组件与所述反应池相连通,所述加药组件能够向所述反应池中加入药剂;
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反应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具有出水口;
所述截留组件安装于所述沉淀池内,并将所述沉淀池分隔成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清水区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截留组件能够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
所述配水池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通,其中,所述反应池中的污水能够流经所述沉淀池后从所述出水口进入所述配水池中;
所述水泵与所述配水池相连通;
所述布水管组件与所述水泵相连通,所述布水管组件具有出水孔,所述布水管组件的出水孔位于所述人工快渗填料层的上方,其中,所述配水池中的污水在所述水泵的作用下能够进入所述布水管组件中,并从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填料池中,且经过所述人工快渗填料层过滤的水能够从所述排水口排出。
上述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加药组件向反应池中加入药剂,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反应池中与药剂反应,反应后的污水进入安装有截留组件的沉淀池中,在截留组件的截留作用下,大部分的悬浮物被截留在沉淀区,清水区的污水通过沉淀池的出水口进入配水池中,配水池中的污水在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布水管组件中,并从位于人工快渗填料层上方的出水孔流入填料池中,经人工快渗填料层过滤后从排水口流出,即污水是从出水孔洒入填料池中的,在洒入的过程中污水与空气接触,而使空气的分子态氧溶解到污水中,以实现污水的自然曝气充氧,而无需另外安装曝气系统进行曝气,不仅使得上述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还降低了能耗,同时,通过将反应池、加药组件、沉淀池、配水池和水泵环绕填料池设置能够减少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长度,结构更加的紧凑,便于运输安装;且上述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在污水进入沉淀池之前先将污水在反应池中与药剂反应,先去除无法去除的污染元素,能够有效提高处理水的纯度,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而通过在沉淀池中设置截留组件,以使大部分悬浮物被截留在沉淀区,清水区的污水通过沉淀池的出水口进入配水池,不仅能够对污水起到预过滤的作用,还能够防止过多的悬浮物随污水进入配水池中后进入填料池,而覆盖在人工快渗填料层上,导致人工快渗填料层堵塞,影响自然曝气充氧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和多个隔板,所述外壳为一环形壳体,所述外壳的内圈围设成所述填料池,多个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分隔成多个腔室,其中,所述反应池、所述沉淀池和所述配水池分别为其中的三个所述腔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与所述配水池为相邻的两个所述腔室,所述沉淀池的清水区的污水能够从所述出水口溢流至所述配水池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药组件包括药液池、加药泵和加药管,所述药液池用于承装药剂,所述加药泵与所述药液池相连通,所述加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药泵和所述反应池的进水口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污泥干化池、排泥泵和排泥管,所述污泥干化池设置于所述配水池的上方,所述污泥干化池的底部铺设有滤料层,所述污泥干化池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排泥泵与所述沉淀池的沉淀区相连通,并且所述排泥泵通过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污泥干化池相连通,所述排泥泵能够使所述沉淀区的污泥通过所述排泥管抽入所述污泥干化池中,所述污泥干化池内的污泥中的水能够经过所述滤料层过滤后通过所述通水孔流入所述配水池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还安装有排泥阀,所述排泥阀能够将所述沉淀区中沉积的污泥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截留组件包括多个倾斜地固定于所述沉淀池内的截留板,多个所述截留板间隔且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截留板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水管组件包括布水主管和支管,所述布水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填料池的人工快渗填料层的上方,所述支管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布水主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上,并与所述布水主管相连通,所述支管位于所述填料池的人工快渗填料层的上方,并与所述人工快渗填料层间隔一段距离,所述支管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部分埋设于所述人工快渗填料层中,且所述集水管穿设于所述排水口,所述集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集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开设有连通所述沉淀池和外界的第一通气孔;所述配水池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配水池和外界的第二通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