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18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IPC分类号C02F1/469; C02F101/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含盐废水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合处理装置、双极膜电渗析装置,所述的混合处理装置由储水池和搅拌池组成,该储水池与搅拌池相连通;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由双极膜膜堆、水泵、机架、配电柜、水箱组成,该双极膜膜堆、水泵、配电柜、水箱位于机架内,其中双极膜膜堆与水泵相连,水泵与水箱相连通,配电柜为双极膜电渗析装置提供稳定的直流电电源;所述的混合处理装置内的搅拌池通过水泵与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内的双极膜膜堆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耗低、做到酸碱的循环利用、减少排盐量、保护环境、不使用药物、避免化学药剂形成二次污染的优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含盐废水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合处理装置、双极膜电渗析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处理装置由储水池(1)和搅拌池(2)组成,该储水池(1)与搅拌池(2)相连通;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装置(3)由双极膜膜堆(4)、水泵(5)、机架(6)、配电柜(7)、水箱(8)组成,该双极膜膜堆(4)、水泵(5)、配电柜(7)、水箱(8)位于机架(6)内,其中双极膜膜堆(4)与水泵(5)相连,水泵(5)与水箱(8)相连通,配电柜(7)为双极膜电渗析装置(3)提供稳定的直流电电源;所述的混合处理装置内的搅拌池(2)通过水泵(5)与双极膜电渗析装置(3)内的双极膜膜堆(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含盐废水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装置(3)采用三隔四室结构,其中水箱(8)为四个水箱,分为原液槽(81)、酸液槽(82)、碱液槽(83)和极液槽(8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含盐废水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5)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水泵(5)分别与原液槽(81)、酸液槽(82)、碱液槽(83)和极液槽(84)相连。
说明书
一种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含盐废水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含盐废水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的离子交换除盐就是依次使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各种阳离子交换成H+,用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各种阴离子交换成OH-,进入水中的H+和OH-离子组成水分子H2O;或者让水经过阳阴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层,水中阳、阴离子几乎同时被H+和OH-离子所取代。这样,当水经过离子交换处理后,就可除尽水中各种的无机盐类。
目前,离子交换法制备除盐水已被广泛应用,根据离子交换树脂水处理的工作特点,当离子交换树脂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失效,这就需要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处理。树脂再生是用一定浓度的酸溶液和碱溶液,分别把树脂中的吸附的阴阳离子交换出来,使树脂恢复制纯水功能。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废水,此废水为含大量的盐及酸、碱混合溶液,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进入废水系统会对处理系统产生伤害,把混合废水中的盐、酸、碱重新转化为一定浓度的酸、碱溶液,可使酸碱循环使用,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成本适中的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含盐废水的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混合处理装置、双极膜电渗析装置,所述的混合处理装置由储水池和搅拌池组成,该储水池与搅拌池相连通;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由双极膜膜堆、水泵、机架、配电柜、水箱组成,该双极膜膜堆、水泵、配电柜、水箱位于机架内,其中双极膜膜堆与水泵相连,水泵与水箱相连通,配电柜为双极膜电渗析装置提供稳定的直流电电源;所述的混合处理装置内的搅拌池通过水泵与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内的双极膜膜堆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装置采用三隔四室结构,其中水箱为四个水箱,分为原液槽、酸液槽、碱液槽和极液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泵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水泵分别与原液槽、酸液槽、碱液槽和极液槽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能耗低,整个装置只需使用电能;2、把再生树脂产生的废盐液,重新转化为酸碱作为下一次树脂再生所需酸碱溶液,做到酸碱的循环利用,减少排盐量,保护环境;3、不使用药物,避免化学药剂形成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