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可携带活性炭污水处理填料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19 10:29:05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10.11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IPC分类号C02F3/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包括固定件及固定件上依次排列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包括多孔空心圆球;多孔空心圆球中部外周均匀设有若干弧状杆,每根弧状杆从中段分叉为多根弧状杆分支,弧状杆分支之间设置有圆台框架,每根弧状杆分支上设有纤维束。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增加填料的数量,增大填料的接触面积,同时可有效防止弧状杆上的纤维束在曝气的情况下发生缠绕,此外还可携带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将活性炭回收再生重复利用,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且可大大的降低成本,使污水得到更好的处理。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包括固定件及固定件上依次排列的结构单元;所述的结构单元包括由上、下半球壳嵌合而成的多孔空心圆球;多孔空心圆球的中部外周均匀设有若干根弧状杆,弧状杆的长度大于多孔空心圆球的直径,每根弧状杆从中段分叉为多根弧状杆分支,这些弧状杆分支之间设置有由上端小圆环与下端大圆环构成的圆台框架,各弧状杆分支与小圆环固定且与大圆环不固定,在每根弧状杆分支上设有纤维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空心圆球的孔径不大于1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弧状杆从中段均匀分叉为4-6根弧状杆分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空心圆球的上半球壳边缘处设有凸台,下半球壳边缘处设有与上述凸台可嵌合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空心圆球的直径不小于十公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束为旋转弹簧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状杆长度为多孔空心圆球直径的1.5倍。

  说明书

  一种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填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污水处理中有时需要使用到填料,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污水进行更有效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核心技术在于生物膜的载体-填料。填料是微生物栖息的场所、生物膜的载体,在污水处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填料的表面生长生物膜,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但是很多污水处理厂单纯的使用填料处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污水处理后COD、色度等达不到排放标准。而活性炭能很有效地通过吸附作用降低COD、色度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该装置不易堵塞,通气,并且可以携带活性炭材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携带活性炭的污水处理填料,包括固定件及固定件上依次排列的结构单元;所述的结构单元包括由上、下半球壳嵌合而成的多孔空心圆球;多孔空心圆球的中部外周均匀设有若干根弧状杆,弧状杆的长度大于多孔空心圆球的直径,每根弧状杆从中段分叉为多根弧状杆分支,这些弧状杆分支之间设置有由上端小圆环与下端大圆环构成的圆台框架,各弧状杆分支与小圆环固定且与大圆环不固定,在每根弧状杆分支上设有纤维束。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多孔空心圆球上的孔不大于10目,以更有利于在多孔空心圆球中携带活性炭。

  优选的,多孔空心圆球的直径不小于十公分。

  优选的,所述的每根弧状杆从中段均匀分叉为4-6根弧状杆分支。

  优选的,所述的多孔空心圆球的上半球壳边缘处设有凸台,下半球壳边缘处设有与上述凸台可嵌合的凹槽。通过两者的咬合作用使整个球体紧密的连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的纤维束为旋转弹簧状。

  优选的,所述的弧状杆长度为多孔空心圆球直径的1.5倍。

  上述的多孔空心圆球、弧状杆等所用的材料最好为轻质耐腐蚀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原有普通填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支撑件的改进,使得其可携带活性炭,从而可以有效的将活性炭回收再生重复利用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且可大大的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对填料件结构的改进,在弧状杆下端设置分叉及圆台框架,不仅可以在一定空间内增加填料的数量,弧状杆的分散还有利于增大填料的接触面积,同时可有效防止弧状杆上的纤维束在曝气的情况下发生缠绕,从而更好的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使污水得到更好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