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29 14:33:57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29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52; C02F1/28; 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厌氧处理、SBR池处理、化学反应池处理和污泥干化步骤,其中,化学反应池处理所使用的污水处理剂,投放量为污水重量的0.2~0.3%,处理时间为12~24小时,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聚丙烯酰胺28~33份,羟丙基‑β‑环糊精22~31份,石棉11~22份,氧化铝12~20份,烯丙基聚乙二醇5~9份,复合微生物5~8份,次氯酸钙4~9份,次氯酸钠4~9份。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关键在于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剂,投放量仅为污水重量的0.2~0.3%,处理时间为12~24小时,不存在能源浪费等问题,是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厌氧处理、SBR池处理、化学反应池处理和污泥干化步骤,其中,化学反应池处理所使用的污水处理剂,投放量为污水重量的0.2~0.3%,处理时间为12~24小时,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聚丙烯酰胺28~33份,羟丙基-β-环糊精22~31份,石棉11~22份,氧化铝12~20份,烯丙基聚乙二醇5~9份,复合微生物5~8份,次氯酸钙4~9份,次氯酸钠4~9份,所述的复合微生物为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组成的混合菌种粉末,每个菌种含量分别为1×106~1×108个细胞/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聚丙烯酰胺30~32份,羟丙基-β-环糊精24~30份,石棉13~20份,氧化铝13~18份,烯丙基聚乙二醇6~8份,复合微生物6~7份,次氯酸钙5~8份,次氯酸钠5~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聚丙烯酰胺31份,羟丙基-β-环糊精26份,石棉15份,氧化铝16份,烯丙基聚乙二醇7份,复合微生物6份,次氯酸钙6份,次氯酸钠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配方量的各组分混匀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是将生活污水经集水井收集进入调节池,调节pH=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厌氧处理所使用的主要菌群是以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构成,厌氧处理时将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处理时间为3~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BR池每周期进水为100m3,运行时间为6小时,其中,进水1小时,曝气2小时,停曝搅拌1小时,沉淀排水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泥干化的处理时间为12~16小时。

  说明书

  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国内外环保人士的追捧,所谓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等的排放。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业化规模的不断增大,所产生的污水也越来越多,按照节能减排的理念自然应当进行污水处理。目前,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是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污水处理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但是,根据国内多年的污水处理经验,普遍存在高能耗和低效率的问题,并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因此,如何节能减排的进行污水处理是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厌氧处理、SBR池处理、化学反应池处理和污泥干化步骤,其中,化学反应池处理所使用的污水处理剂,投放量为污水重量的0.2~0.3%,处理时间为12~24小时,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聚丙烯酰胺28~33份,羟丙基-β-环糊精22~31份,石棉11~22份,氧化铝12~20份,烯丙基聚乙二醇5~9份,复合微生物5~8份,次氯酸钙4~9份,次氯酸钠4~9份,所述的复合微生物为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组成的混合菌种粉末,每个菌种含量分别为1×106~1×108个细胞/g。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聚丙烯酰胺30~32份,羟丙基-β-环糊精24~30份,石棉13~20份,氧化铝13~18份,烯丙基聚乙二醇6~8份,复合微生物6~7份,次氯酸钙5~8份,次氯酸钠5~8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聚丙烯酰胺31份,羟丙基-β-环糊精26份,石棉15份,氧化铝16份,烯丙基聚乙二醇7份,复合微生物6份,次氯酸钙6份,次氯酸钠7份。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配方量的各组分混匀即得。

  优选的,所述预处理是将生活污水经集水井收集进入调节池,调节pH=5~6。

  优选的,厌氧处理所使用的主要菌群是以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构成,厌氧处理时将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处理时间为3~5小时。

  优选的,SBR池每周期进水为100m3,运行时间为6小时,其中,进水1小时,曝气2小时,停曝搅拌1小时,沉淀排水2小时。

  优选的,污泥干化的处理时间为12~16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关键在于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剂,是以聚丙烯酰胺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为主,有较好的絮凝能力和分子包合能力,石棉和氧化铝为辅,增强了絮凝能力,添加了烯丙基聚乙二醇、复合微生物、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增强分解吸附能力并很好的实现了脱色。使用上述的污水处理剂进行污水处理,投放量仅为污水重量的0.2~0.3%,处理时间为12~24小时,不存在能源浪费等问题,是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本发明涉及的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屎肠球菌、产甲烷菌、产乙酸菌等,均购自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生活污水经集水井收集进入调节池,调节pH=5;

  (2)进行厌氧处理:以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构成的主要菌群,将溶解氧控制在0.2mg/L,处理时间为3小时;该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入水封器贮存,以供沼气的后续利用;

  (3)SBR池处理,泥水分离,出水进入步骤(4);污泥进入步骤(5);其中:SBR池的每周期进水为100m3,运行时间为6小时,其中,进水1小时,曝气2小时,停曝搅拌1小时,沉淀排水2小时;

  (4)经化学反应池处理,过滤,滤渣进入步骤(5),滤液排出至回用水池回用;其中,化学反应池中的污水处理剂,投放量为污水重量的0.2%,其是将以下组分混匀即得:聚丙烯酰胺28kg,羟丙基-β-环糊精22kg,石棉11kg,氧化铝12kg,烯丙基聚乙二醇5kg,复合微生物5kg,次氯酸钙4kg,次氯酸钠4kg;所述的复合微生物为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组成的混合菌种粉末,每个菌种含量分别为1×106个细胞/g;

  (5)滤渣和污泥干化处理12小时,最后被外运使用。

  实施例2:

  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生活污水经集水井收集进入调节池,调节pH=6;

  (2)进行厌氧处理:以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构成的主要菌群,将溶解氧控制在0.5mg/L,处理时间为5小时;该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入水封器贮存,以供沼气的后续利用;

  (3)SBR池处理,泥水分离,出水进入步骤(4);污泥进入步骤(5);其中:SBR池的每周期进水为100m3,运行时间为6小时,其中,进水1小时,曝气2小时,停曝搅拌1小时,沉淀排水2小时;

  (4)经化学反应池处理,过滤,滤渣进入步骤(5),滤液排出至回用水池回用;其中,化学反应池中的污水处理剂,投放量为污水重量的0.3%,其是将以下组分混匀即得:聚丙烯酰胺33kg,羟丙基-β-环糊精31kg,石棉22kg,氧化铝20kg,烯丙基聚乙二醇9kg,复合微生物8kg,次氯酸钙9kg,次氯酸钠9kg;所述的复合微生物为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组成的混合菌种粉末,每个菌种含量分别为1×108个细胞/g;

  (5)滤渣和污泥干化处理16小时,最后被外运使用。

  实施例3:

  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生活污水经集水井收集进入调节池,调节pH=5;

  (2)进行厌氧处理:以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构成的主要菌群,将溶解氧控制在0.2mg/L,处理时间为3小时;该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入水封器贮存,以供沼气的后续利用;

  (3)SBR池处理,泥水分离,出水进入步骤(4);污泥进入步骤(5);其中:SBR池的每周期进水为100m3,运行时间为6小时,其中,进水1小时,曝气2小时,停曝搅拌1小时,沉淀排水2小时;

  (4)经化学反应池处理,过滤,滤渣进入步骤(5),滤液排出至回用水池回用;其中,化学反应池中的污水处理剂,投放量为污水重量的0.2%,其是将以下组分混匀即得:聚丙烯酰胺30kg,羟丙基-β-环糊精24kg,石棉13kg,氧化铝13kg,烯丙基聚乙二醇6kg,复合微生物6kg,次氯酸钙5kg,次氯酸钠5kg;所述的复合微生物为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组成的混合菌种粉末,每个菌种含量分别为1×106个细胞/g;

  (5)滤渣和污泥干化处理12小时,最后被外运使用。

  实施例4:

  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生活污水经集水井收集进入调节池,调节pH=6;

  (2)进行厌氧处理:以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构成的主要菌群,将溶解氧控制在0.5mg/L,处理时间为5小时;该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入水封器贮存,以供沼气的后续利用;

  (3)SBR池处理,泥水分离,出水进入步骤(4);污泥进入步骤(5);其中:SBR池的每周期进水为100m3,运行时间为6小时,其中,进水1小时,曝气2小时,停曝搅拌1小时,沉淀排水2小时;

  (4)经化学反应池处理,过滤,滤渣进入步骤(5),滤液排出至回用水池回用;其中,化学反应池中的污水处理剂,投放量为污水重量的0.3%,其是将以下组分混匀即得:聚丙烯酰胺32kg,羟丙基-β-环糊精30kg,石棉20kg,氧化铝18kg,烯丙基聚乙二醇8kg,复合微生物7kg,次氯酸钙8kg,次氯酸钠8kg;所述的复合微生物为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组成的混合菌种粉末,每个菌种含量分别为1×108个细胞/g;

  (5)滤渣和污泥干化处理16小时,最后被外运使用。

  实施例5:

  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生活污水经集水井收集进入调节池,调节pH=6;

  (2)进行厌氧处理:以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构成的主要菌群,将溶解氧控制在0.4mg/L,处理时间为4小时;该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入水封器贮存,以供沼气的后续利用;

  (3)SBR池处理,泥水分离,出水进入步骤(4);污泥进入步骤(5);其中:SBR池的每周期进水为100m3,运行时间为6小时,其中,进水1小时,曝气2小时,停曝搅拌1小时,沉淀排水2小时;

  (4)经化学反应池处理,过滤,滤渣进入步骤(5),滤液排出至回用水池回用;其中,化学反应池中的污水处理剂,投放量为污水重量的0.2%,其是将以下组分混匀即得:聚丙烯酰胺31kg,羟丙基-β-环糊精26kg,石棉15kg,氧化铝16kg,烯丙基聚乙二醇7kg,复合微生物6kg,次氯酸钙6kg,次氯酸钠7kg;所述的复合微生物为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组成的混合菌种粉末,每个菌种含量分别为1×107个细胞/g;

  (5)滤渣和污泥干化处理14小时,最后被外运使用。

  试验例

  以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为例,进水水质情况: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2500mg/L,氨氮(NH3-N)浓度为820mg/L,总磷(TP)浓度为75mg/L,分别采用实施例1~5的污水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考察步骤(4)排出滤液作为回用水的水质情况,结果见表1。

  表1.回用水水质情况

  COD(mg/L)COD去除率(%)NH<sub>3</sub>-N(mg/L)NH<sub>3</sub>-N去除率(%)TP(mg/L)TP去除率(%)实施例11199.560.599.94494.67实施例21199.560.599.94494.67实施例31099.60.499.95396实施例41099.60.499.95396实施例5999.640.399.96297.33

  实施例1~5的COD、NH3-N以及TP浓度均达到国家回用标准。

  表2示出了进水和出水的色度情况。

  表2.进水和出水的色度情况表

  进水色度出水色度实施例135025实施例234924实施例335021实施例434820实施例535015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5的污水处理方法,均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出水水质好,色度低,超过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