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1 10:26:37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19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初沉池、反应池和储泥池。污水首先进入初沉池,然后进入反应池的生物填料模块并沉积于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生物填料模块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形成水环以进行净化处理。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反应池连通,污泥管道在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反应池的底部。初沉池可以拦截大块污染物减轻反应池的工作量,提高反应池的工作效率,储泥池通过排泥可以净化反应池以延长反应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良好。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流体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初沉池、反应池和储泥池;

  所述初沉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初步自然分离与沉淀;

  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和反应池曝气系统,所述生物填料模块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连通,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所述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形成水环以进行净化处理;

  所述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污泥管道在所述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反应池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内设置有初沉池曝气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在污水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大块悬浮物的提刷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在污水进口处还设置有隔油系统,所述隔油系统和所述提刷格栅沿污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模块内设置有多个填料块,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两个填料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包括喷头、曝气混合管道和入气管道,所述曝气混合管道和所述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的填料块之间,所述入气管道设置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内,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上部并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连通,所述入气管道穿过所述喷头的中心并沿所述入气管道的内腔延伸至靠近所述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漏斗状,所述喷头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内还设置有用于消解污泥的储泥池曝气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初沉池曝气系统、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和所述储泥池曝气系统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储泥池上部均设置有观察孔。

  说明书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膜反应器是利用填料表面生物膜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污染物,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具有系统运行性能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产率低和生物活动搞等特点。生物膜反应器的关键是形成稳定的生物膜,该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细菌的吸附、生物膜发展与成熟以及衰亡和脱落等阶段。

  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方式多采用滤网过滤的方式,过滤效果不佳。某些污水处理方式采用了生物膜反应的方式,但是,由于缺乏前期初沉处理以及反应后的污泥处理,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过滤效果会大幅降低。

  因而,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流体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初沉池、反应池和储泥池;

  所述初沉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初步自然分离与沉淀;

  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和反应池曝气系统,所述生物填料模块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连通,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所述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形成水环以进行净化处理;

  所述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污泥管道在所述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反应池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沉池内设置有初沉池曝气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沉池在污水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大块悬浮物的提刷格栅。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沉池在污水进口处还设置有隔油系统,所述隔油系统和所述提刷格栅沿污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模块内设置有多个填料块,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两个填料块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包括喷头、曝气混合管道和入气管道,所述曝气混合管道和所述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的填料块之间,所述入气管道设置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内,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上部并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连通,所述入气管道穿过所述喷头的中心并沿所述入气管道的内腔延伸至靠近所述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漏斗状,所述喷头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泥池内还设置有用于消解污泥的储泥池曝气系统。

  更进一步地,还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初沉池曝气系统、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和所述储泥池曝气系统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沉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储泥池上部均设置有观察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生物膜反应器,包括:沿流体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初沉池、反应池和储泥池。初沉池用于对原污水进行初步自然分离与沉淀。反应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和反应池曝气系统,生物填料模块通过管道与反应池曝气系统连通,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以进行净化处理。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反应池连通,污泥管道在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反应池的底部。

  污水首先进入初沉池,在初沉池内完成自然分离与沉淀,去除大块的悬浮污染物渣滓。沉淀完成后,污水进入反应池,由于反应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和反应池曝气系统。污水首先进入生物填料模块并沉积于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生物填料模块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以进行净化处理。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生物膜反应器还设置有储泥池,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反应池连通,污泥管道在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反应池的底部。储泥池用于储存从反应池抽出的污泥。其中,初沉池可以减轻反应池的工作量,提高反应池的工作效率,储泥池可以净化反应池以延长反应池的使用寿命。

  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