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皮革污水新型处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8 10:13:30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7.05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利用处理菌对污水进行处理,包括调节、曝气、污泥消化、沉淀、污泥循环等步骤,无需传统处理方法中首先需要对污水进行絮凝的步骤,同时也无需传统生物法需对污水环境进行前期调整,不但简化了操作步骤,还大幅提高了COD以及氨氮的去除率,避免了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散发出来,改善操作环境,同时利用处理菌对污泥进行消化,减少污泥的排放量。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各工段污水汇入调节池;向调节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45~65%的活化菌液;

  调节后的污水进入第一曝气池,第一曝气池中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5~20%的活化菌液;在第一曝气池底通气;上层污水进入第二曝气池;底部的污泥进入污泥消化池;向污泥消化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15~30%的活化菌液;所述污泥消化池中部设置有通气装置;污泥消化池内的消化污泥回流入调节池;

  向第二曝气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5~20%的活化菌液;所述第二曝气池在池底通气;经第二曝气池的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池上部清液进入清水池回收利用,沉淀池底部的污泥进入污泥池;

  污泥池中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入污泥消化池,另一部分回流入调节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过滤后排出;

  所述活化菌液为5重量份的固态处理菌经扩培后得到1000重量份的活化菌液;所述固态处理菌与污水处理量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750000~1250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向调节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50~60%的活化菌液;

  调节后的污水进入第一曝气池,第一曝气池中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10~15%的活化菌液;

  向污泥消化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20~25%的活化菌液;

  向第二曝气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10~15%的活化菌液;

  所述固态处理菌与污水处理量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800000~120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处理菌为商品名为金正好环境用微生物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a)将1重量份的环境用微生物菌剂原粉加入9重量份的培养液中进行一级扩培,得到10重量份的一级扩培液;通气量为70~90L/min;培养时间为20~24小时;

  (b)将步骤(a)得到的10重量份的一级扩培液加入90重量份的培养液中进行二级扩培,得到100重量份的二级扩培液;通气量为70~90L/min;培养时间为22~26小时;

  (c)将步骤(b)得到的100重量份的二级扩培液加入100重量份的培养液中进行三级扩培,得到200重量份的活化菌液;通气量为120~140L/min;培养时间为26~30小时;

  所述步骤(a)、(b)、(c)的培养温度均为20~25℃,通气方式为通气1.5小时,间隔4.5小时的间隔通气,所述培养液为质量分数为4~6%的甘蔗糖蜜水溶液;培养液的pH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消化池的通气装置设置在距离污泥消化池底部1/2~2/3池深处,所述通气装置的排气口朝向污泥消化池的池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第一曝气池∶污泥消化池∶第二曝气池∶沉淀池的容积之比为9∶5∶5∶2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并联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均通过配水井与第二曝气池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容积比为1∶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内污泥通过板框过滤后排出。

  说明书

  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皮革产业在制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类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悬浮物多、耗氧量大等特点。随着社会对环境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处理皮革废水是皮革制造厂商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制革废水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处理:用筛滤或自然沉淀去除毛、皮上肉、皮片及沉淀物等,然后采用混凝沉淀,生物滤池或活性污泥等生化法进行处理。上述传统的处理方法中存在氨氮去除率低,不易达到排放标准;其污泥产量大,对后续的污泥的处理带来困难,增加治理成本;步骤复杂,受来水影响大,工艺参数需要针对不同来水反复调试,操作困难,处理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OD和氨氮的去除率高、污泥排放量少的皮革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革污水的新型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各工段污水汇入调节池;向调节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45~65%的活化菌液;

  调节后的污水进入第一曝气池,第一曝气池中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5~20%的活化菌液;在第一曝气池底通气;上层污水进入第二曝气池;底部的污泥进入污泥消化池;向污泥消化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15~30%的活化菌液;所述污泥消化池中部设置有通气装置;污泥消化池内的消化污泥回流入调节池;

  向第二曝气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5~20%的活化菌液;所述第二曝气池在池底通气;经第二曝气池的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池上部清液进入清水池回收利用,沉淀池底部的污泥进入污泥池;

  污泥池中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入污泥消化池,另一部分回流入调节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过滤后排出;

  所述活化菌液为5重量份的固态处理菌经扩培后得到1000重量份的活化菌液;所述固态处理菌与污水处理量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750000~1250000。

  更进一步的说,

  向调节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50~60%的活化菌液;第一曝气池中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10~15%的活化菌液;向污泥消化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20~25%的活化菌液;向第二曝气池内加入占活化菌液总质量的10~15%的活化菌液;所述污泥池的15~25%体积的污泥回流入调节池,所述污泥池的15~25%体积的污泥回流入污泥浓缩池。

  所述固态处理菌与污水处理量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800000~1200000。

  所述污水处理量即向调节池中加入各工段污水的量。

  进一步的,所述固态处理菌为环境用微生物菌剂原粉。

  进一步的,所述活化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a)将1重量份的环境用微生物菌剂原粉加入9重量份的培养液中进行一级扩培,得到10重量份的一级扩培液;通气量为70~90L/min;培养时间为20~24小时;

  (b)将步骤(a)得到的10重量份的一级扩培液加入90重量份的培养液中进行二级扩培,得到100重量份的二级扩培液;通气量为70~90L/min;培养时间为22~26小时;

  (c)将步骤(b)得到的100重量份的二级扩培液加入100重量份的培养液中进行三级扩培,得到200重量份的活化菌液;通气量为120~140L/min;培养时间为26~30小时;

  所述步骤(a)、(b)、(c)的培养温度均为20~25℃,通气方式为通气1.5小时,间隔4.5小时的间隔通气,所述培养液为质量分数为4~6%的甘蔗糖蜜水溶液;培养液的pH为5.0~6.0。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消化池的通气装置设置在距离污泥消化池底部1/2~2/3池深处,所述通气装置的排气口朝向污泥消化池的池口。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第一曝气池∶污泥消化池∶第二曝气池∶沉淀池的容积之比为9∶5∶5∶25∶4。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包括并联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均通过配水井与第二曝气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容积比为1∶1∶2。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经配水井进入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流量比为1∶1∶2。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浓缩池内污泥通过板框过滤后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经调节池进入第一曝气池的每小时流量为第一曝气池容积的14%~15%。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的回流流量为调节池提升流量的50%~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向体系中直接加入复合菌活化菌液对制革废水进行处理,无需传统处理方法中首先需要对污水进行絮凝的步骤,同时也无需传统生物法需对污水环境进行前期调整的步骤,不但简化了操作步骤,还大幅提高了COD以及氨氮的去除率,同时利用复合菌对污泥进行消化,减少污泥的排放量。

  (2)利用污泥中夹带的复合菌,回用污泥,增加污泥在处理体系中的停留时间,可以使污泥中夹带的复合菌得到再利用,减少复合菌的加入量,降低操作成本,更利于复合菌对污泥的消化作用,进一步最终污泥的排放量。

  (3)通过选择适宜的操作条件,对复合菌进行三次扩培得到活化菌液,不但可以逐步放大复合菌的总量,还可以使活化菌液中的复合菌活性达到较高水平,较直接向污水中加入固体复合菌大幅减少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4)污泥消化池中部设置有通气装置,实现下层厌氧、上层好氧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好氧菌和厌氧菌分别在上层和下层同时对污泥进行消化,另一方面上层的好氧消化可以起到液封作用,避免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散发出来,改善操作环境。

  (5)通过对各池容积的合理选择,以及控制各池的入水量和出水量,保证污水在各个池内的停留时间,强化处理效果,实现连续处理。

  (6)通过配水井缓冲进入沉淀池的污水,保证沉淀池的沉淀效果;三个并联的沉淀池,互为补充,实现充分净化污水、方便检修和进行最终的水质调节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