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31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渣的气浮装置,排泥的沉淀池和接收污渣和污泥的污泥池。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地表废水处理系统,使总排口出水水质各项指标满足环评要求,并由之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标准。该工程的建设运行,可减少电厂的废水排放量,符合国家、地方的环保要求。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集水井(1),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排渣的气浮装置(2),用于排泥的沉淀池(3)和用于接收污渣和污泥的污泥池(4),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脱水机(5),所述污泥池(4)还与污泥脱水机(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脱水机(5)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装置(2)为浅层气浮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3)为幅流式沉淀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装置(2)要添加絮凝剂和混凝剂,添加的絮凝剂PAC,混凝剂为PA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井(1)中设置有污水提升泵。
说明书
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电厂区内的各类废水中,地面冲洗水成份较为复杂。地面冲洗水水量不固定,最大水量约35t/h,冲水量最大时间为每天7:00-8:30,冲洗地面后通过地下雨水管道排至厂外,其主要成份有:砂、粉煤灰、石膏、渣、铅、汞、铬、镉、氯离子悬浮物等。地面冲洗水出水的CODcr、为100—120mg/L,这两种废水的出水水质无法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具体指标见下表)
地面冲洗水成份较为复杂,锅炉、脱硫和煤场区域的地面冲洗水中含有灰、渣、石膏、煤等,在雨水较多的天气,由于降水量增加,初期雨水冲洗地面,产生大量的冲洗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泥沙等杂质。这部分冲洗废水直接经雨水管道排至厂外,不仅污染了雨水管道,还影响了厂区总排口的外排水质。这些没有经过处理的地面冲洗水,与其它经处理合格的污水在总排口混合后,造成本来已合格的各种类废水在厂区外排水口超标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煤电厂地表水污染,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电厂地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n个集水井,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渣的气浮装置,排泥的沉淀池和接收污渣和污泥的污泥池,n≥1。
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泥池还与污泥脱水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泥脱水机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浮装置为浅层气浮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池为幅流式沉淀池。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浮装置要添加絮凝剂和混凝剂,添加的絮凝剂PAC,混凝剂为PAM。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水井中设置有污水提升泵。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地表废水处理系统,使总排口出水水质各项指标满足环评要求,并由之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标准。该工程的建设运行,可减少电厂的废水排放量,符合国家、地方的环保要求,可以大大改善电厂周围的区域水环境,可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