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8 10:27:52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5.26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IPC分类号C02F1/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包括:1)将待净化的污水加入到容器中,同时加入吸附介质;2)在搅拌的条件下让吸附介质与污水充分混合,使污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被吸附到吸附介质表面的液膜层,促使吸附介质表面液膜层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浓度高于水相或水体本体;3)通过澄清或过滤的方式将吸附介质和吸附在其表面液膜层的物质与水相或水体本体分离,进而达到净化水的作用及效果。本发明应用于环保项目的污水治理,效率高,效果好,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可无需加其它化学试剂的条件下净化污水,使用过的吸附介质可用于建材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净化的污水加入到容器中,同时加入吸附介质;所述吸附介质为固体材料,加入水中后其表面会吸附一层液膜,液膜与吸附介质始终伴随,如同一体;吸附介质具有一定比表面积,能对污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产生吸附效应;

  2)在搅拌的条件下让吸附介质与污水充分混合,使污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被吸附到吸附介质表面的液膜层,促使吸附介质表面液膜层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浓度高于水相或水体本体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浓度,即产生“浓度差”;

  3)通过澄清或过滤的方式将吸附介质连同吸附在其表面液膜层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与水相或水体本体分离,进而达到净化水的作用及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选择合适的吸附介质,可使步骤2)中所述的“浓度差”足够大,进而使水相或水体本体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浓度大幅度降低,并进一步提高净化水的作用及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选择合适的吸附介质,其还能与污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发生化学键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净化水的作用及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吸附介质的加入量按重量比计算为污水重量的0.05%-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吸附介质为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水泥、工业废渣中的一种或二种或二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吸附介质为氧化铝、聚氯乙烯、聚丙烯、尼龙、不锈钢、水泥、工业炉渣、煤渣中的一种或二种或二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吸附介质为粉末状,其当量直径在0.02mm至2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吸附介质为纤维状,纤维直径在0.01mm至0.1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容器为混合吸附设备与分离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流量监测系统来在线监测和控制进出混合吸附设备与分离设备的流量,并通过上清监测系统来在线监测和控制混合吸附设备与分离设备中上清液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说明书

  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或环境工程过程中,普遍存在水相或水体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及氨氮的情况(以下简化起见统称此类水为污水)。需将污水进行净化,脱除其中中的杂质,以获得相对洁净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有:①化学净化法,即通过加入化学试剂净化水质;②自然降解分离的方法;③蒸发-冷凝的方法,一般采用减压蒸发的方法,工业生产应用的多效蒸发器就属于此类,目前“MVR”(mechanical vaporrecompression)方法近年应用越来越多。方法①即通过加入化学试剂,使杂质元素生成难溶盐或气体进而实现杂质与水相分离的目的。该方法实用但效率一般,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尚可接受的方法。运行费用一般在10元/吨水,一些难处理的污水处理成本不低于30元/吨水。化学法会对水质或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方法③投资很大,建设周期也比较长,目前尚未普遍采用。开发效率高效果好,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问题的新技术,用于解决污水治理问题,是本发明的基本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效果好的净化污水的方法,其可有效脱除水相或水体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以获得较纯净的水质。主要用于需将水相或水体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与水相或水体分离的过程或污水治理项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中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净化的污水加入到容器中,同时加入吸附介质;所述吸附介质为固体材料,加入水中后其表面会吸附一层液膜,液膜与吸附介质始终伴随,如同一体;吸附介质具有一定比表面积,能对污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产生吸附效应;

  2)在搅拌的条件下让吸附介质与污水充分混合,使污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被吸附到吸附介质表面的液膜层,促使吸附介质表面液膜层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浓度高于水相或水体本体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浓度,即产生“浓度差”;

  3)通过澄清或过滤的方式将吸附介质连同吸附在其表面液膜层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与水相或水体本体分离,进而达到净化水的作用及效果。

  进一步的,选择合适的吸附介质,可使步骤2)中所述的“浓度差”足够大,进而使水相或水体本体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的浓度大幅度降低,并进一步提高净化水的作用及效果。

  进一步的,选择合适的吸附介质,其还能与污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发生化学键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净化水的作用及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介质的加入量按重量比计算为污水重量的0.05%-5%。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介质为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水泥、工业废渣中的一种或二种或二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介质为氧化铝、聚氯乙烯、聚丙烯、尼龙、不锈钢、水泥、工业炉渣、煤渣中的一种或二种或二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介质为粉末状,其当量直径在0.02mm至2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介质为纤维状,纤维直径在0.01mm至0.1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为混合吸附设备与分离设备。

  进一步的,通过流量监测系统来在线监测和控制进出混合吸附设备与分离设备的流量,并通过上清监测系统来在线监测和控制混合吸附设备与分离设备中上清液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①吸附分离的效率高,效果好。②无需添加其它化学试剂。③对水相或水体中的各种可溶性无机盐和/或有机分子、尤其是磷和氨氮均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作用,适应性强。④投资省,运行成本低。⑤使用过的吸附介质可用于建材,用于治理污水无废渣排放,实现了循环经济。⑥对水相或水体具有良好的脱色作用。⑦可吸附分离污水中的物理夹带的油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