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4.14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IPC分类号B01D21/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循环式污泥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部被竖直设置的隔板分割成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两个独立的腔体,所述池体外侧壁与第一沉淀腔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池体外侧壁与第二沉淀腔对应的位置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所述第一沉淀腔与第二沉淀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靠近第二沉淀腔的一端设有抽吸泵,所述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内底面均设有倾斜的沉淀板,沉淀板上设有栅网,栅网上设有活性炭层。本发明能完全的沉淀污泥,保证沉淀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循环式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部被竖直设置的隔板分割成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两个独立的腔体,所述池体外侧壁与第一沉淀腔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池体外侧壁与第二沉淀腔对应的位置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所述第一沉淀腔与第二沉淀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靠近第二沉淀腔的一端设有抽吸泵,所述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内底面均设有倾斜的沉淀板,沉淀板上设有栅网,栅网上设有活性炭层,所述出水管中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进水管连通,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循环管靠近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循环阀和第二循环阀,所述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靠近沉淀板的位置设有排污管,所述隔板靠近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的侧面均设有由设置于池体外侧壁的电机驱动的刮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形状和尺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式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板倾斜角度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式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厚度为3cm。
说明书
循环式污泥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式污泥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沉淀的污泥,即为一个使泥水分离的构筑物。现有技术中的污泥池大多采用直接沉淀的方式,沉淀的污泥浓度小、含水多,沉淀不完全,沉淀后的外排上清液含有大量杂质,使污泥利用量减少,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并使下游污水处理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循环式污泥沉淀池,能完全的沉淀污泥,保证沉淀的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式污泥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部被竖直设置的隔板分割成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两个独立的腔体,所述池体外侧壁与第一沉淀腔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池体外侧壁与第二沉淀腔对应的位置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所述第一沉淀腔与第二沉淀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靠近第二沉淀腔的一端设有抽吸泵,所述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内底面均设有倾斜的沉淀板,沉淀板上设有栅网,栅网上设有活性炭层,所述出水管中部设有设有与其连通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进水管连通,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循环管靠近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循环阀和第二循环阀,所述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靠近沉淀板的位置设有排污管,所述隔板靠近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的侧面均设有由设置于池体外侧壁的电机驱动的刮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形状和尺寸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板倾斜角度为45°。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层厚度为3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的两次沉淀,加上循环泵和循环水泵的循环,保证沉淀的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