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2.02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IPC分类号C02F3/12; C02F3/06; C02F3/34
摘要
一种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以及装置,其将固定床载体用于第一生物处理槽(分散菌槽)从而能够在不生长微小动物的情况下形成固定床,并且无运行不良的顾虑,能够使分散菌槽进行高负荷处理。将有机性废水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槽(10),通过细菌进行生物处理生成分散菌,将含分散菌的第一生物处理水从第一生物处理槽(10)通入第二生物处理槽(20)进行生物处理。通过将两个以上的片状载体以面方向成为竖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生物处理槽(10)、(20)内而形成固定床(11)、(21),并以0.1~5m3‑空气/m2‑底面积/min的散气量从第一固定床(11)的下方进行散气。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该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具有串联的两级以上的好氧性生物处理槽,在第一生物处理槽中导入有机性废水,通过细菌进行生物处理而生成分散菌,将含分散菌的第一生物处理水从第一生物处理槽通入第二生物处理槽以后的生物处理槽进行生物处理,所述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两个以上的片状第一载体以面方向成为竖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而形成第一固定床,
以0.1~5m3-空气/m2-底面积/min的散气量从第一固定床的下方进行散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两个以上的片状第二载体以面方向成为竖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第二生物处理槽内而形成第二固定床,
以0.05~0.8m3-空气/m2-底面积/min的散气量从第二固定床的下方进行散气,
来自第一固定床下方的散气量是来自第二固定床下方的散气量的1.5~3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载体或第二载体的各个载体间隔设为1~10cm,以散气气泡的平均气泡径为该间隔的0.01~0.2倍的方式进行散气。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内,在第一固定床的下方以外还进行用以调节溶解氧浓度的预备散气,并使预备散气的散气量小于来自第一固定床下方的散气量。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性废水含有油分、或者有机性废水的BOD为500~10000mg/L。
6.一种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该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具有串联的两级以上的好氧性生物处理槽,在第一生物处理槽中导入有机性废水,通过细菌进行生物处理而生成分散菌,将含分散菌的第一生物处理水从第一生物处理槽通入第二生物处理槽以后的生物处理槽进行生物处理,所述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通过将两个以上的片状第一载体以面方向成为竖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而形成的第一固定床,和
以0.1~5m3-空气/m2-底面积/min的散气量从第一固定床的下方进行散气的散气机构。
说明书
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以及装置,其能用于以生活废水、污水、食品工厂、纸浆工厂为首的宽浓度范围的有机性废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以及装置,其具有串联的两级以上的好氧性生物处理槽,向第一生物处理槽导入有机性废水并通过细菌进行生物处理而生成分散菌,将含有分散菌的第一生物处理水从第一生物处理槽通入第二生物处理槽以后的生物处理槽来进行生物处理。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生物处理方式,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分散菌槽)中,通过分散性细菌将大部分的有机物分解,生成分散性细菌;在第二生物处理槽以后的槽(微小动物槽),通过微小动物捕食这些分散性细菌而减少产生的污泥量,在这种处理方式中,为了使处理稳定而在各个生物处理槽中添加、设置微生物保持载体。这时,采用流动床用于分散性细菌,采用流动床载体、固定床载体用于微小动物(日本专利文献1~5)。
将固定床载体用于微小动物槽时,为了保持微小动物以及剥离剩余污泥而需要调整曝气条件。
日本专利文献1:WO2012/124675;
日本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21558;
日本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41640;
日本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050366;
日本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5-068986。
由于分散菌槽在高负荷条件下运转,所以在采用固定床载体的情况下,污泥会过剩地附着,导致在分散菌槽产生絮凝性细菌、微小动物。因此,以往通过在分散菌槽中采用流动床作为微生物保持载体,从而在高负荷条件下进行处理。
在流动床的情况下,处理槽的废水部需要载体分离用的滤网(screen),因为是高负荷处理,所以担心因丝状细菌的产生、油分的硬化(含油脂的废水流入时的pH降低的情况)而导致滤网堵塞。另外,如果采用流动床载体,由于气泡和载体的撞击,气泡会合并。因此,在采用微细气泡散气管的情况下,有时得不到原本的溶解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以及装置,即使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分散菌槽)中采用固定床载体时,也能在不生长微小动物的情况下形成固定床,没有上述运转不良的顾虑,使分散菌槽能进行高负荷处理。
本发明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具有串联的两级以上的好氧性生物处理槽,在第一生物处理槽中导入有机性废水,通过细菌进行生物处理而生成分散菌,将含分散菌的第一生物处理水从第一生物处理槽通入第二生物处理槽以后的生物处理槽进行生物处理,所述生物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两个以上的片(sheet)状第一载体以面方向成为竖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而形成第一固定床,以0.1~5m3-空气/m2-底面积/min的散气量从第一固定床的下方进行散气。
本发明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具有串联的两级以上的好氧性生物处理槽,在第一生物处理槽中导入有机性废水,通过细菌进行生物处理而生成分散菌,将含分散菌的第一生物处理水从第一生物处理槽通入第二生物处理槽以后的生物处理槽进行生物处理,所述生物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将两个以上的片状第一载体以面方向成为竖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而形成的第一固定床,和以0.1~5m3-空气/m2-底面积/min的散气量从第一固定床的下方进行散气的散气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将两个以上的片状第二载体以面方向成为竖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第二生物处理槽内而形成第二固定床,以0.05~0.8m3-空气/m2-底面积/min的散气量从第二固定床的下方进行散气,将来自第一固定床下方的散气量设为过剩曝气,使其是来自第二固定床下方的散气量的1.5~3倍。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将第一载体或第二载体的各个载体间隔设为1~10cm,以散气气泡的平均气泡径为该间隔的0.01~0.2倍的方式进行散气。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内,在第一固定床的下方以外还进行用以调节溶解氧浓度的预备散气,并使预备散气的散气量小于来自第一固定床的下方散气的散气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有机性废水含有油分、或者有机性废水的BOD为300~10000mg/L的高浓度。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将两个以上的片状第一载体以面方向成为竖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而形成的第一固定床,并以0.1~5m3-空气/m2-底面积/min的散气量从第一固定床的下方进行散气。如此地,通过从第一固定床的下方大量地散气,使载体表面的流速变高,使微小动物不会在载体上生长,并且防止细菌的过剩附着。
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使有机性废水含有油份或者其BOD是300~10000mg/L的高浓度,也没有运转不良的顾虑,能够高效地对有机性废水进行生物处理。
在第二生物处理槽内形成第二固定床,以0.05~0.8m3-空气/m2-底面积/min的散气量从第二固定床的下方进行散气,并将来自第一固定床下方的散气量设为来自第二固定床下方的散气量的1.5~3倍的过剩曝气,在此情况下,微小动物不会在第一载体上生长,同时会形成生物膜。进一步地,微小动物会在第二载体上生长。
通过将第一载体或第二载体的各个载体间隔设为1~10cm并以使散气气泡的平均气泡径为该间隔的0.01~0.2倍的方式进行散气,从而气泡均匀地进入各个载体之间,促进载体表面的洗涤。
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内,通过在第一固定床的下方以外也进行用以调节溶解氧浓度的预备散气,并使预备散气的散气量小于从第一固定床下方的散气的散气量,从而使第一固定床的内部形成上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