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1.21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1/18; C02F10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包括脱水仓,脱水仓的顶端面与第二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柱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罐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液压油罐底端面与液压伸缩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液压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挤压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脱水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安装有导热管,导热管的一端与加热装置固定连接,导热管的另一端位于脱水仓的内腔,且其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脱水仓的底部设置有侧开门,侧开门的左侧通过铰链与脱水仓的外壁铰接,侧开门的右侧通过螺栓与脱水仓的底端面螺栓连接,侧开门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网,该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大大的减少了脱水时间,且脱水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包括脱水仓(15),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仓(15)的顶端面均匀安装有第二支柱(14),所述第二支柱(14)的顶端与液压油罐(1)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罐(1)底端面中部与液压伸缩装置(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装置(2)上安装有电动液压油泵(16),所述液压伸缩装置(2)的另一端与挤压板(1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13)上均匀留有通孔(3),所述挤压板(13)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12),所述脱水仓(1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6)与导热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5)的另一端位于脱水仓(15)的内腔,所述导热管(5)的顶端与通孔(3)相对应,所述脱水仓(15)的外壁上部设置有入料口(4),所述脱水仓(15)的底部设置有侧开门(7),所述侧开门(7)的左侧通过铰链与脱水仓(15)的外壁铰接,所述侧开门(7)的右侧通过螺栓(9)与脱水仓(15)的底端面螺栓连接,所述侧开门(7)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网(8),所述侧开门(7)的底端面设置有出水挡板(10),所述脱水仓(15)的外壁均匀设置有第一支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5)为密封结构且其内部填充有导热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仓(15)的内壁与挤压板(13)的侧壁贴合。
说明书
一种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厂污泥除了部分得到综合利用外,其余均为卫生填埋处理,每年需填埋土地70余亩,既浪费土地资源,还会产生二次污染。造纸污泥属于生物固体废弃物,它既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类有机质和氮、磷、钾等植物养分,又含有微量重金属和病原菌。根据这一特性,可将造纸污泥变成农用肥。传统方法是将污泥堆放在沉积池风干后直接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或是将污泥堆肥二次加工成有机复合肥使用,但现有的方法耗时长,处理污泥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包括脱水仓,所述脱水仓的顶端面均匀安装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顶端与液压油罐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罐底端面与液压伸缩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装置上安装有电动液压油泵,所述液压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挤压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上均匀留有通孔,所述挤压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所述脱水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安装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加热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位于脱水仓的内腔,所述导热管的顶端与通孔相对应,所述脱水仓的外壁上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脱水仓的底部设置有侧开门,所述侧开门的左侧通过铰链与脱水仓的外壁铰接,所述侧开门的右侧通过螺栓与脱水仓的底端面螺栓连接,所述侧开门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侧开门的底端面设置有出水挡板,所述脱水仓的外壁均匀设置有第一支柱。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为密封结构且其内部填充有导热油。
优选的,所述脱水仓的内壁与挤压板的侧壁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造纸厂污泥脱水装置,采用挤压板挤压污泥和加热装置对污泥进行加热的结构,实现了快速彻底的对造纸厂废弃污泥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对比现有的方法,更加有效,更加节省脱水时间,而且干燥后的污泥能够直接作为农业肥料使用,废物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