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 10:55: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1.17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左侧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大颗粒过滤网,所述壳体的内侧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发明通过设置壳体、进水管、大颗粒过滤网、隔板、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一除杂管、第二除杂管、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建筑污水处理装置的杂质不便于清理的问题,通过设置水泵、净化箱、驱动电机、滤板、搅拌装置、试剂箱、输液管、排液管、第三除杂管、第三开关阀和控制阀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小颗粒杂质不易析出的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左侧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大颗粒过滤网(3),所述壳体(1)的内侧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左侧面与壳体(1)的左侧内壁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5)和第二过滤网(6),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的两个通孔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除杂管(7)和第二除杂管(8),第一除杂管(7)分位于第一过滤网(5)左侧处,第二除杂管(8)位于第二过滤网(6)的左侧处,第一除杂管(7)的进水端与第一过滤网(5)的上表面左侧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二除杂管(8)的进水端与第二过滤网(6)的上表面左侧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除杂管(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阀(9),第二除杂管(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关阀(10),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1),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箱(12),所述水泵(11)的出水管贯穿隔板(4)的左侧面并固定连接在净化箱(12)的左侧顶部的进水口处,所述净化箱(12)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14),所述净化箱(12)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贯穿净化箱(12)的顶部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15),所述搅拌装置(15)的底端通过轴承底座活动连接在滤板(14)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壳体(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试剂箱(16),所述试剂箱(16)的底端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输液管(17),所述输液管(17)远离试剂箱(16)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面并与净化箱(12)的内侧相连通,所述输液管(17)在壳体(1)外侧部分固定连接有控制阀(22),所述滤板(14)上开设有沉淀孔(18),所述净化箱(12)的右侧底部的除杂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除杂管(20),所述第三除杂管(20)的右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内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三开关阀(21),所述净化箱(12)的右侧面底部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9),所述排液管(19)的右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均设置有倾斜角度,第一过滤网(5)和第二过滤网(6)的倾斜角度为十五度,大颗粒过滤网(3)、第一过滤网(5)和第二过滤网(6)的滤孔直径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位于壳体(1)的内侧中间位置,将壳体(1)的内腔分为两个空腔,净化箱(12)位于隔板(4)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5)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搅拌叶均匀分布在搅拌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19)的位于滤板(14)的上方,沉淀孔(18)均匀分布在滤板(14)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1)位于隔板(4)的左侧,水泵(11)的吸水管出固定连接有过滤罩。

  说明书

  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水利建筑设施拔地而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的质量,水利建筑施工时需要使用的大量的水资源,且水利建筑工地中的建筑垃圾长时间以来都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在这些水利建筑垃圾中污水无疑是最为常见也最难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易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降低水体的质量,水利建筑污水处理装置是对水利建筑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杂质不便于清理,长期进行过滤易导致设备的堵塞,且现有的水利建筑污水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或沉淀,去除污水中的颗粒杂质,然后排放,污水中的微小颗粒不易析出,依旧混杂着水体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建筑污水处理装置的杂质不便于清理和污水中的微小颗粒杂质不易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左侧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大颗粒过滤网,所述壳体的内侧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面与壳体的左侧内壁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壳体的左侧面的两个通孔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除杂管和第二除杂管,第一除杂管分位于第一过滤网左侧处,第二除杂管位于第二过滤网的左侧处,第一除杂管的进水端与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左侧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二除杂管的进水端与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左侧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除杂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阀,第二除杂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关阀,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贯穿隔板的左侧面并固定连接在净化箱的左侧顶部的进水口处,所述净化箱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净化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净化箱的顶部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底端通过轴承底座活动连接在滤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壳体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试剂箱,所述试剂箱的底端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试剂箱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右侧面并与净化箱的内侧相连通,所述输液管在壳体外侧部分固定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滤板上开设有沉淀孔,所述净化箱的右侧底部的除杂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除杂管,所述第三除杂管的右端贯穿壳体的右侧内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三开关阀,所述净化箱的右侧面底部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右端贯穿壳体的右侧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均设置有倾斜角度,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倾斜角度为十五度,大颗粒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隔板位于壳体的内侧中间位置,将壳体的内腔分为两个空腔,净化箱位于隔板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搅拌叶均匀分布在搅拌轴上。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的位于滤板的上方,沉淀孔均匀分布在滤板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水泵位于隔板的左侧,水泵的吸水管出固定连接有过滤罩。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壳体、进水管、大颗粒过滤网、隔板、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一除杂管、第二除杂管、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相互配合,在设备对污水进行过滤时,污水通过进水管导入壳体的内侧,污水经过大颗粒过滤网的初级过滤后进入壳体的内部,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后,污水中的可过滤杂质被分别挡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在需要将壳体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分别打开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然后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冲洗,然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方的颗粒杂质分别通过第一除杂管和第二除杂管被导出,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建筑污水处理装置的杂质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水泵、净化箱、驱动电机、滤板、搅拌装置、试剂箱、输液管、排液管、第三除杂管、第三开关阀和控制阀相互配合,在污水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后,将污水中的可过滤杂质进行去除,水泵启动,将污水导入净化箱内,控制阀打开,试剂箱内的凝化剂通过输液管导入净化箱内部,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搅拌装置对污水进行搅拌,污水和凝化剂进行反应,建筑污水中的微小颗粒杂质经过凝化剂的凝化后,凝结成可沉淀杂质,可沉淀杂质通过沉淀孔进入净化箱的底部,污水充分反应后,沉淀进入净化箱的内侧底部,然后通过排液管上的手动开关阀将净水进行导出,在需要对净化箱内侧底部的杂质进行清理时,打开第三开关阀,杂质从第三除杂管排出,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小颗粒杂质不易析出的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