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

发布时间:2018-4-2 14:50: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1.14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具体工艺过程为:印染废水直接泵入混凝沉淀池,经混凝沉淀池中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铁和羧甲基壳聚糖共同作用除去悬浮物或胶粒;混凝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液泵入循环吸附柱中;通过循环吸附柱吸附处理后的上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中,经水解酸化后得到二次污水,在水解酸化池中大量水解细菌和产酸菌的作用下,将难于降解的染料分子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将二次污水泵入好氧MBR反应器中,经处理后得到的水可直接排放。本发明将印染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吸附、酸解后,经过MBR反应器中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过滤分离,分离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降解,得到的处理水可以直接排放。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过程为:

  (1)印染废水直接泵入混凝沉淀池,经混凝沉淀池中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铁和羧甲基壳聚糖共同作用除去悬浮物或胶粒,其中废水泵入沉淀池后首先搅拌20-30min,使絮凝剂对废水中的悬浮物或胶粒进行吸附,形成然后静止沉淀2-3h;

  (2)混凝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液泵入循环吸附柱中,上清液中的污染物粘附在吸附柱中的吸附剂表面或者进入吸附剂中的空隙中;

  (3)通过循环吸附柱吸附处理后的上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中,经水解酸化后得到二次污水,在水解酸化池中大量水解细菌和产酸菌的作用下,将难于降解的染料分子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

  (4)将二次污水泵入好氧MBR反应器中,经处理后得到的水可直接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每升印染废水中加入30-50mg聚合氯化铁和7-15mg羧甲基壳聚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吸附柱包括依次相连的海泡石吸附柱和活性炭吸附柱,上清液泵入海泡石吸附柱中,上清液中的污染物进入海泡石的空隙中,通过海泡石吸附柱后的溶液再经过活性炭吸附柱进行吸附,溶液中小颗粒的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管,污泥管上设有开关阀,污泥管连接至水解酸化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底部填充有聚酰胺弹性软填料,聚酰胺弹性软填料的填充率为水解酸化池底部容积的30-40%,并且水解酸化池底部装有曝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MBR反应器中填充有聚酰胺弹性软填料,同时反应器中安装有若干中空纤维膜,好氧MBR反应器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位于中空纤维膜底部。

  说明书

  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领域,涉及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随着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和自来水费、排污费的不断上涨,印染企业越来越重视清洁生产,印染废水的回用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过生物处理工艺处理的印染废水不能达到循环利用的要求,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传统的RO(反渗透)系统深度处理印染废水需要适合的预处理措施作保障,由于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因此其预处理及辅助工艺除考虑5μm保安过滤外还应包括以下某个或某些技术的组合,如:澄清、过滤、混凝、絮凝、氧化、还原、光氧化、脱氯、吸附、超滤、软化、注酸、投加阻垢剂、微孔过滤、超滤等。若RO系统设置预处理工艺措施不合适,则不可能得到长期满意的运行效果;不适当的预处理和不可靠的维护运行措施都将可能导致频繁的膜清洗及膜元件的过早降解,甚至导致膜元件报废。

  污水处理方法中的MBR技术是膜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废水处理技术。采用该方法处理废水后,虽然能去除废水中大部分BOD、COD、SS、氨氮等,但出水盐度仍较高,达不到水回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通过将印染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吸附、酸解后,经过MBR反应器中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过滤分离,分离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降解,得到的处理水可以直接排放。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MBR与膜分离法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具体工艺过程为:

  (1)印染废水直接泵入混凝沉淀池,经混凝沉淀池中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铁和羧甲基壳聚糖共同作用除去悬浮物或胶粒,其中废水泵入沉淀池后首先搅拌20-30min,使絮凝剂对废水中的悬浮物或胶粒进行吸附,形成然后静止沉淀2-3h;

  (2)混凝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液泵入循环吸附柱中,上清液中的污染物粘附在吸附柱中的吸附剂表面或者进入吸附剂中的空隙中;

  (3)通过循环吸附柱吸附处理后的上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中,经水解酸化后得到二次污水,在水解酸化池中大量水解细菌和产酸菌的作用下,将难于降解的染料分子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

  (4)将二次污水泵入好氧MBR反应器中,经处理后得到的水可直接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每升印染废水中加入30-50mg聚合氯化铁和7-15mg羧甲基壳聚糖;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吸附柱包括依次相连的海泡石吸附柱和活性炭吸附柱,上清液泵入海泡石吸附柱中,上清液中的污染物进入海泡石的空隙中,通过海泡石吸附柱后的溶液再经过活性炭吸附柱进行吸附,溶液中小颗粒的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管,污泥管上设有开关阀,污泥管连接至水解酸化池;

  进一步地,所述水解酸化池底部填充有聚酰胺弹性软填料,聚酰胺弹性软填料的填充率为水解酸化池底部容积的30-40%,并且水解酸化池底部装有曝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MBR反应器中填充有聚酰胺弹性软填料,同时反应器中安装有若干中空纤维膜,好氧MBR反应器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位于中空纤维膜底部,由于中空纤维膜的截留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和复杂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截留在纤维膜表面,影响过滤效率通过曝气管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除去沉积在膜表面的物质,同时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MBR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大分子有机物进行降解,使MBR反应器中中的大颗粒物质减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印染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吸附、酸解后,经过MBR反应器中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过滤分离,分离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降解,得到的处理水可以直接排放。

  本发明的MBR反应器的底部安装有曝气管,通过曝气管的作用可以防止大分子物质沉积在中空纤维膜表面,进而降低中空纤维膜的分离效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