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对污水中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3 21:11:4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1.01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污水处理箱内设有一开口向上的污水沉淀腔,污水沉淀腔下方通过一水平设置的沉淀腔隔板隔离出一沉淀物收集腔,沉淀物收集腔在位于污水处理箱右侧侧壁处设有开口,沉淀腔隔板中部设有一连通污水沉淀腔与沉淀物收集腔的第一沉淀物收集口;沉淀物收集腔内设有一能够自沉淀物收集腔右侧抽出的抽拉盒,抽拉盒的上侧板与沉淀腔隔板密闭配合,抽拉盒的上侧板对应第一沉淀物收集口处设有第二沉淀物收集口;抽拉盒右侧开口,抽拉盒内设有一能够自抽拉盒右侧开口处拉出的沉淀物清理框。本发明能够较佳地对污水中的沉淀物进行去除。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装置主体(110),沉淀装置主体(110)包括一污水处理箱(111),污水处理箱(111)内设有一开口向上的污水沉淀腔(111a),污水沉淀腔(111a)上方开口处设有一处理箱盖板(112);污水沉淀腔(111a)右侧侧壁处设有一连通污水沉淀腔(111a)的污水进水口(111b),污水沉淀腔(111a)左侧侧壁处设有一连通污水沉淀腔(111a)的第一污水排水口(111c);

  污水沉淀腔(111a)下方通过一水平设置的沉淀腔隔板(113)隔离出一沉淀物收集腔(114),沉淀物收集腔(114)在位于污水处理箱(111)右侧侧壁处设有开口,沉淀腔隔板(113)中部设有一连通污水沉淀腔(111a)与沉淀物收集腔(114)的第一沉淀物收集口(113a);

  沉淀物收集腔(114)内设有一能够自沉淀物收集腔(114)右侧抽出的抽拉盒(115),抽拉盒(115)的上侧板与沉淀腔隔板(113)密闭配合,抽拉盒(115)的上侧板对应第一沉淀物收集口(113a)处设有第二沉淀物收集口(115a);抽拉盒(115)右侧开口,抽拉盒(115)内设有一能够自抽拉盒(115)右侧开口处拉出的沉淀物清理框(116);沉淀物清理框(11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211)、第二框板(212)、第三框板(213)和第四框板(214),第一框板(211)和第三框板(213)相对设置,第二框板(212)和第四框板(214)相对设置;第三框板(213)位于抽拉盒(115)右侧开口处,且第三框板(213)与抽拉盒(115)右侧开口密闭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沉淀腔(111a)内设有第一挡流板(111d)和第二挡流板(111e),第一挡流板(111d)位于第一沉淀物收集口(113a)右侧,第二挡流板(111e)位于第一沉淀物收集口(113a)左侧;第一挡流板(111d)下方与沉淀腔隔板(113)间形成水流通道,第二挡流板(111e)上方与处理箱盖板(112)间形成水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拉盒(115)下侧板处设有沉淀物排出口(115b),沉淀物排出口(115b)位于第二沉淀物收集口(115a)右侧;抽拉盒(115)上侧板下方设有一沉淀物刮板(115c),沉淀物刮板(115c)位于沉淀物排出口(115b)右侧;沉淀物清理框(116)处设有一用于与沉淀物排出口(115b)进行配合的沉淀物排出口盖板(116a),沉淀物刮板(115c)下侧壁与沉淀物排出口盖板(116a)上侧壁密闭配合,沉淀物排出口盖板(116a)下侧壁与抽拉盒(115)下侧板密闭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物收集腔(114)前后内壁处对称地设有一对抽拉盒挡位机构(220),抽拉盒挡位机构(220)位于第一沉淀物收集口(113a)左侧;抽拉盒(115)前后侧壁处对称地设有一对抽拉盒挡板(230),抽拉盒挡板(230)用于与抽拉盒挡位机构(220)进行配合;抽拉盒(115)前后侧壁处还对称地设有一对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410),沉淀物清理框(116)对应任一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410)处均设有一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弹簧销(420),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弹簧销(420)能够自对应的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410)处伸进或缩回;

  抽拉盒挡位机构(220)包括抽拉盒挡位座(310),抽拉盒挡位座(310)内相互正交地设有第一销孔(320)和第二销孔(330),第一销孔(320)开口朝向抽拉盒挡板(230),第二销孔(330)开口朝向抽拉盒(115);第一销孔(320)内通过第一压缩弹簧(340)设有一第一销杆(350),第二销孔(330)内通过一第二压缩弹簧(360)设有一第二销杆(370);

  第一销杆(350)包括第一销杆主体(510),第一销杆主体(510)内沿轴向设有一用于第二销杆(370)穿过的第一条形槽(520);第二销杆(370)包括第二销杆主体(610),第二销杆主体(610)内沿轴向设有第二条形槽(620),第一条形槽(520)近第一压缩弹簧(340)端的侧壁处设有一用于与第二条形槽(620)配合的第二销杆卡块(5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拉盒(115)包括抽拉盒主体(700)和抽拉盒盖板(800),抽拉盒盖板(800)构成抽拉盒(115)上侧板;抽拉盒主体(700)处设有用于安装抽拉盒盖板(800)的抽拉盒盖板安装槽(710),抽拉盒主体(700)的左侧板向两端延伸形成抽拉盒挡板(2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框板(213)外侧设有沉淀物清理框拉手(2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箱(111)上端设有用于安装处理箱盖板(112)的处理箱盖板安装槽(1010),污水处理箱(111)侧壁处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挡流板(111d)的第一挡流板安装槽(1030)和用于安装第二挡流板(111e)的第二挡流板安装槽(1020),第一挡流板安装槽(1030)下端延伸至沉淀腔隔板(113)处,第二挡流板安装槽(1020)下端与沉淀腔隔板(113)间存在间隙。

  说明书

  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6)水土流失;(7)矿山污水。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于任何一种污水,其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有固体污染物,且该混杂的固体污染物大小不一、性质各异。为了能够达到较佳的污水处理效果,在对污水处理时都是需要对将污水中的固体污染进行滤除,而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较佳地对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滤除的设备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污水中的小粒径沉淀物进行处理的沉淀装置,其包括沉淀装置主体,沉淀装置主体包括一污水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内设有一开口向上的污水沉淀腔,污水沉淀腔上方开口处设有一处理箱盖板;污水沉淀腔右侧侧壁处设有一连通污水沉淀腔的污水进水口,污水沉淀腔左侧侧壁处设有一连通污水沉淀腔的第一污水排水口;

  污水沉淀腔下方通过一水平设置的沉淀腔隔板隔离出一沉淀物收集腔,沉淀物收集腔在位于污水处理箱右侧侧壁处设有开口,沉淀腔隔板中部设有一连通污水沉淀腔与沉淀物收集腔的第一沉淀物收集口;

  沉淀物收集腔内设有一能够自沉淀物收集腔右侧抽出的抽拉盒,抽拉盒的上侧板与沉淀腔隔板密闭配合,抽拉盒的上侧板对应第一沉淀物收集口处设有第二沉淀物收集口;抽拉盒右侧开口,抽拉盒内设有一能够自抽拉盒右侧开口处拉出的沉淀物清理框;沉淀物清理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第三框板和第四框板,第一框板和第三框板相对设置,第二框板和第四框板相对设置;第三框板位于抽拉盒右侧开口处,且第三框板与抽拉盒右侧开口密闭配合。

  本发明中,污水在进入污水沉淀腔后,通过静置,污水中的固体沉淀物能够汇聚于沉淀腔隔板上方,并经第一沉淀物收集口和第二沉淀物收集口进入抽拉盒内。当抽拉盒内的沉淀物积累到一定量时,能够首先向外抽出抽拉盒,直至抽拉盒上侧板对第一沉淀物收集口进行密封,之后通过抽动沉淀物清理框即可较佳地将抽拉盒中积累的沉淀物清理出。通过该种构造,使得污水沉淀腔中的固体沉淀物能够得到及时的清理,从而能够较佳地保证沉淀装置主体处的沉淀去污效果。

  作为优选,污水沉淀腔内设有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第一挡流板位于第一沉淀物收集口右侧,第二挡流板位于第一沉淀物收集口左侧;第一挡流板下方与沉淀腔隔板间形成水流通道,第二挡流板上方与处理箱盖板间形成水流通道。

  本发明中,通过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的配合,使得污水沉淀腔中的污水流动方向会存在多次折流;其中在污水刚进入污水沉淀腔时,在第一挡流板的作用下,污水会由水平流动方向改成向下的流动,这能够较佳地防止污水不经过静置直接排出,从而能够达到较佳地静置效果;其中在第一挡流板下方的水流通道处,污水会由向下流动改成向左流动,这能够较佳地防止水流对第一沉淀物收集口进行直接的冲击,从而使得污水中的沉淀物能够得到较佳的沉淀并落入第一沉淀物收集口中;其中在第二挡流板的作用下,污水只能够从第二挡流板的上方流出,从而能够较佳地防止水流带出沉淀物,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获取较佳地沉淀效果。

  作为优选,抽拉盒下侧板处设有沉淀物排出口,沉淀物排出口位于第二沉淀物收集口右侧;抽拉盒上侧板下方设有一沉淀物刮板,沉淀物刮板位于沉淀物排出口右侧;沉淀物清理框处设有一用于与沉淀物排出口进行配合的沉淀物排出口盖板,沉淀物刮板下侧壁与沉淀物排出口盖板上侧壁密闭配合,沉淀物排出口盖板下侧壁与抽拉盒下侧板密闭配合。通过沉淀物刮板与沉淀物清理框的配合,使得在清理抽拉盒中的沉淀物时,只需要在保证第一沉淀物收集口在被密封的前提下将沉淀物排出口拉出沉淀物收集腔,之后拉动沉淀物清理框,即可较佳地将沉淀物自沉淀物排出口处排出,从而便于使用者操作。

  作为优选,沉淀物收集腔前后内壁处对称地设有一对抽拉盒挡位机构,抽拉盒挡位机构位于第一沉淀物收集口左侧;抽拉盒前后侧壁处对称地设有一对抽拉盒挡板,抽拉盒挡板用于与抽拉盒挡位机构进行配合;抽拉盒前后侧壁处还对称地设有一对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沉淀物清理框对应任一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处均设有一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弹簧销,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弹簧销能够自对应的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处伸进或缩回;

  抽拉盒挡位机构包括抽拉盒挡位座,抽拉盒挡位座内相互正交地设有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第一销孔开口朝向抽拉盒挡板,第二销孔开口朝向抽拉盒;第一销孔内通过第一压缩弹簧设有一第一销杆,第二销孔内通过一第二压缩弹簧设有一第二销杆;

  第一销杆包括第一销杆主体,第一销杆主体内沿轴向设有一用于第二销杆穿过的第一条形槽;第二销杆包括第二销杆主体,第二销杆主体内沿轴向设有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近第一压缩弹簧端的侧壁处设有一用于与第二条形槽配合的第二销杆卡块。

  本发明中,通过抽拉盒挡板与抽拉盒挡位机构的配合,能够较佳地防止因抽拉盒抽出位置过多而导致第一沉淀物收集口的被开启。其中,在需要抽出抽拉盒时,只需要拉动沉淀物清理框即可,从而操作方便。在需要清理沉淀物时,沉淀物清理框的拉动会首先带动抽拉盒,随着抽拉盒的抽出,抽拉盒挡板会抵触第一销杆,之后第一销杆向内收缩,此时第二销杆卡块自第二条形槽处退出,从而使得第二销杆能够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伸出,之后第二销杆能够对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弹簧销进行抵触,从而使得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弹簧销部分退出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之后抽拉盒会被定位不能再被拉出,而沉淀物清理框可以继续被拉出,从而保证了第一沉淀物收集口被密封的可靠性,且能够较佳地清理出沉淀物;在沉淀物清理完成后,向内推动沉淀物清理框,此时由于第二销杆是完全插进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的,因此抽拉盒不会移动,当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弹簧销到达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时,第二销杆会退出沉淀物清理框定位孔一段距离但不会完全退出,之后继续推动沉淀物清理框,抽拉盒会被带动,从而使得第二销杆完全退出,此时,第二销杆卡块重新插入第二条形槽内。

  作为优选,抽拉盒包括抽拉盒主体和抽拉盒盖板,抽拉盒盖板构成抽拉盒上侧板;抽拉盒主体处设有用于安装抽拉盒盖板的抽拉盒盖板安装槽,抽拉盒主体的左侧板向两端延伸形成抽拉盒挡板。从而使得抽拉盒便于制造和装配。

  作为优选,第三框板外侧设有沉淀物清理框拉手。从而便于沉淀物清理框的拉出。

  作为优选,污水处理箱上端设有用于安装处理箱盖板的处理箱盖板安装槽,污水处理箱侧壁处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挡流板的第一挡流板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第二挡流板的第二挡流板安装槽,第一挡流板安装槽下端延伸至沉淀腔隔板处,第二挡流板安装槽下端与沉淀腔隔板间存在间隙。从而便于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的安装。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