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06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污水收集池,用于收集污水并贮存,污水收集池底部设置有一污水输出口,所述污水输出口设置有格栅;一预处理池,预处理池池底低于所述污水收集池池底20cm,与所述污水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预处理池中加入絮凝剂HAc/NaAc缓冲溶液及聚合氯化铝,预处理池另一侧中部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口有闸门,闸门与控制系统相连;一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与所述出水管连接,人工湿地自下而上包括污水处理填料层、衬底和湿地植物,以及一水泵。所述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除污效率高,节约占地面积且处理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污水收集池,用于收集污水并贮存,污水收集池底部设置有一污水输出口,所述污水输出口设置有格栅,以除去较大固体杂物;
一预处理池,预处理池池底低于所述污水收集池池底20cm,与所述污水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预处理池中加入絮凝剂HAc/NaAc缓冲溶液及聚合氯化铝,预处理池另一侧中部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口有闸门,闸门与控制系统相连;
一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与所述出水管连接,人工湿地自下而上包括污水处理填料层、衬底和湿地植物,以及一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填料层自下而上包括碎石、活性炭及粗砂粒,每层厚度分别为20~30cm,20~30cm,5~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植物包括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中的一种或任一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植物为水葫芦或水芹菜或浮萍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苇或香蒲或水莎草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马来眼子菜或狐尾藻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中聚合氯化铝的浓度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HAc/NaAc缓冲溶液的pH至为5~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收集污水,待预处理;
(2)污水经格栅除去较大固体杂物后流入预处理池,此时,预处理池的闸门处于关闭状态,在预处理池中加入HAc/NaAc缓冲溶液和聚合氯化铝,搅拌静置,待大量固体沉淀在池底后,打开闸门;
(3)开启水泵,预处理池上层的清液抽入人工湿地,每天开启水泵的次数为5~10次,每次间隔时间不短于2h。
说明书
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湿地是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具有最高初级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场所,还具有涵养水分、调节气候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湿地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因此被誉为“地球的肾脏”。人工湿地实质是一个综合生态系统,源于对自然湿地的模拟,主要应用生态系统中各个共生物种的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再生作用,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生产潜力,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防止污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建造和控制来运行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湿地上,使污水在湿地土壤缝隙和表面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氧化还原、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其他作用。
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较好的废水处理方式,特别是它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因此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目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污水处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对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不断地研究,湿地独特而复杂的净化机理使其能够在重金属工业废水、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中发挥良好的应用,因此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逐渐从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及农业污水治理方面转移。可以说,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有:单位面积除污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土地有效利用率较低、投资成本较高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除污效率高,节约占地面积且处理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一污水收集池,用于收集污水并贮存,污水收集池底部设置有一污水输出口,所述污水输出口设置有格栅,以除去较大固体杂物;
一预处理池,预处理池池底低于所述污水收集池池底20cm,与所述污水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预处理池中加入絮凝剂HAc/NaAc缓冲溶液及聚合氯化铝,预处理池另一侧中部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口有闸门,闸门与控制系统相连;
一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与所述出水管连接,人工湿地自下而上包括污水处理填料层、衬底和湿地植物,以及一水泵。
进一步,所述污水处理填料层自下而上包括碎石、活性炭及粗砂粒,每层厚度分别为20~30cm,20~30cm,5~15cm。
且,所述湿地植物包括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中的一种或任一组合。
再有,所述漂浮植物为水葫芦或水芹菜或浮萍中的一种。
另,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苇或香蒲或水莎草中的一种。
另有,所述沉水植物为马来眼子菜或狐尾藻中的一种。
同时,所述预处理池中聚合氯化铝的浓度为1~5%。
再,所述HAc/NaAc缓冲溶液的pH至为5~6。
且,所述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收集污水,待预处理;
(2)污水经格栅除去较大固体杂物后流入预处理池,此时,预处理池的闸门处于关闭状态,在预处理池中加入HAc/NaAc缓冲溶液和聚合氯化铝,搅拌静置,待大量固体沉淀在池底后,打开闸门;
(3)开启水泵,预处理池上层的清液抽入人工湿地,每天开启水泵的次数为5~10次,每次间隔时间不短于2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预处理池中加入HAc/NaAc缓冲溶液,维持池中液体呈弱酸性,聚合氯化铝在弱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明显提高,大大增强了污水的预处理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在人工湿地中处理污水;
(2)本发明直接在预处理池中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来沉降污水中的粒子,通过静置使沉降物沉于池底,再利用水泵将上层清液抽入人工湿地,避免了沉降池的设置,减少占地面积;
(3)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多种水生植物,水质净化效果好,同时具有良好的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