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23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IPC分类号B01D21/02; C02F1/00; B01D2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一、沉淀池二、套管排泥设备和泥水分离设备,沉淀池一和沉淀池二之间设有隔墙,隔墙上设有连通沉淀池一和沉淀池二的过水洞,沉淀池一中处于隔墙的一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浮渣收集槽且隔墙作为浮渣收集槽的一侧槽壁,浮渣收集槽的开口处高度低于隔墙的上端高度,浮渣收集槽中设有潜污泵一,沉淀池一中相对于隔墙的另一侧设有潜污泵二;套管排泥设备包括污泥提升管、空气管和开口向上的污泥回流槽;泥水分离设备包括泥水分离主体、出水管和进气管。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调节性强、成本低廉的优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一(1)、沉淀池二(2)、套管 排泥设备(3)和泥水分离设备(4),所述沉淀池一(1)和沉淀池二(2)之间设有隔墙(5), 隔墙(5)上设有连通沉淀池一(1)和沉淀池二(2)的过水洞(501),沉淀池一(1)中处 于隔墙(5)的一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浮渣收集槽(101)且隔墙(5)作为浮渣收集槽(101) 的一侧槽壁,浮渣收集槽(101)的开口处高度低于隔墙(5)的上端高度,浮渣收集槽(101) 中设有潜污泵一(102),沉淀池一(1)中相对于隔墙(5)的另一侧设有潜污泵二(103);
所述套管排泥设备(3)包括污泥提升管(301)、空气管(302)和开口向上的污泥回流 槽(303),污泥提升管(301)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一竖管和第一横管,第一竖管的下端管壁上 设有进泥孔,第一竖管的上端与第一横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横管的另一端设有弯头,弯头的 开口向下且处于污泥回流槽(303)中,污泥回流槽(303)架设在沉淀池一(1)和沉淀池二 (2)的上侧;空气管(302)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二竖管和第二横管,第二竖管的上端与第二 横管的一端连接,第二竖管套设于第一竖管的内腔中,且第二竖管的外管壁与第一竖管的内 管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污泥提升管(301)和空气管(302)均设置多个,所有空气管(302) 中第二横管的远离第二竖管的一端均与进气总管(304)连通,污泥提升管(301)分布于沉 淀池一(1)和沉淀池二(2)中且第一竖管的下端处于污泥中,使污泥提升管(301)分布于 沉淀池一(1)和沉淀池二(2)的数量不同;
所述泥水分离设备(4)包括泥水分离主体(41)、出水管(42)和进气管(43),泥水分 离主体(41)设有套管(4101)、套筒(4102)、活塞接头(4103)、活动杆(4104)、提手(4105) 和活塞(4106),套管(4101)、套筒(4102)和活塞接头(410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相互 固定连接,套筒(4102)的内径大于套管(4101)的内径且两者的内腔相互连通,套筒(4102) 上设有进水通道,活动杆(4104)贯穿套管(4101)的内腔,提手(4105)固定在活动杆(4104) 的上端,活塞(4106)固定在活动杆(4104)的下端,活塞(4106)的形状与活塞接头(4103) 的形状相同且与活塞接头(4103)的内腔壁间隙设置;出水管(42)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三竖 管(4201)、横管(4202)和第四竖管(4203),第三竖管(4201)的上端与活塞接头(4103) 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三竖管(4201)的下端与横管(4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横管(4202) 的另一端与第四竖管(4203)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气管(43)竖向设置第四竖管(4203)上 且使进气管(43)的内腔与第四竖管(4203)的内腔相互连通,进气管(43)的上端设有进 气调节阀(4301);使用时,泥水分离主体(41)设置于沉淀池一(1)的外侧,进气管(43) 和第四竖管(4203)设置于沉淀池一(1)的内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洞(501) 设在隔墙(5)的中部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收集槽 (101)的长度等于沉淀池一(1)的宽度;浮渣收集槽(101)的底部处于过水洞(501)的 上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排泥设备 (3)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竖管下端的固定管槽(305),第一竖管的下端置于固定管槽(305) 中,且使第一竖管下端管壁上的进泥孔处于固定管槽(305)的上侧。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302) 中的第二竖管的下端开口处位于污泥提升管(301)的第一竖管的中间以下位置,且处于污泥 提升管(301)的第一竖管下端管壁上的进泥孔上侧。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一(1)中 分布的污泥提升管(301)数量多于沉淀池二(2)分布的污泥提升管数量。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102) 由均匀分布的多条栅条围成,所述进水通道为相邻栅条之间的间隙。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主体 (41)还设有环形刮渣板(4107),所述套筒(4101)的栅条穿过环形刮渣板(4107)上设置 的通孔,环形刮渣板(4107)通过连接板与活动杆(4104)的下端固定连接,且环形刮渣板 (4107)位于活塞(4106)的上侧。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4104) 的上端设有刻度标记,刻度标记用于标示活动杆(4104)下端上的活塞(4106)与活塞接头 (4103)之间的间隙大小。
10.按照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 淀池二(2)中相对于隔墙(5)的另一侧设有溢流堰(6),溢流堰(6)通过排水管(7)通 向沉淀池二(2)的外侧。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设有套管排泥设备和泥水分离设备的沉 淀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沉淀池性能的优劣是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的污 水处理系统中,其浮渣清除工序主要采用刮渣设备,通过往复运动将废渣定期刮进排渣槽排 掉,以达到污水净化目的,但刮渣机涉及的设备较多,且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中容易出现故 障,致使维护成本增加;其排泥工序主要采用污泥泵进行排泥,容易对沉淀池的水产生较大 的扰动,不利于上清液回流,且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中,主要采用出水堰进行泥水分离,出 水堰因其自身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如果想增大污水流量,其壁厚就必须相应的增大,以便承载 更大流量污水的各种作用力,这会相应地增加制造成本,且出水堰的出水量不可调节。此外, 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其沉淀池结构普遍存在设备多、运行复杂、维护难度大、运营成本 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调节 性强、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本发明的沉淀池可对反应池的出水量进行有效控制,排泥不会 对池水产生大的扰动,有利于上清液回流,且污泥回流量可通过进气量进行调节。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系统沉淀池涉及的设备多、运行复杂、维护难度大、运营成 本高的问题,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一、沉淀池二、套管排泥设备 和泥水分离设备,所述沉淀池一和沉淀池二之间设有隔墙,隔墙上设有连通沉淀池一和沉淀 池二的过水洞,沉淀池一中处于隔墙的一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浮渣收集槽且隔墙作为浮渣收集 槽的一侧槽壁,浮渣收集槽的开口处高度低于隔墙的上端高度,浮渣收集槽中设有潜污泵一, 沉淀池一中相对于隔墙的另一侧设有潜污泵二;
所述套管排泥设备包括污泥提升管、空气管和开口向上的污泥回流槽,污泥提升管包括 连为一体的第一竖管和第一横管,第一竖管的下端管壁上设有进泥孔,第一竖管的上端与第 一横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横管的另一端设有弯头,弯头的开口向下且处于污泥回流槽中,污 泥回流槽架设在沉淀池一和沉淀池二的上侧;空气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二竖管和第二横管, 第二竖管的上端与第二横管的一端连接,第二竖管套设于第一竖管的内腔中,且第二竖管的 外管壁与第一竖管的内管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污泥提升管和空气管均设置多个,所有空气 管中第二横管的远离第二竖管的一端均与进气总管连通,污泥提升管分布于沉淀池一和沉淀 池二中且第一竖管的下端处于污泥中,使污泥提升管分布于沉淀池一和沉淀池二的数量不同。
所述泥水分离设备包括泥水分离主体、出水管和进气管,泥水分离主体设有套管、套筒、 活塞接头、活动杆、提手和活塞,套管、套筒和活塞接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相互固定连接, 套筒的内径大于套管的内径且两者的内腔相互连通,套筒上设有进水通道,活动杆贯穿套管 的内腔,提手固定在活动杆的上端,活塞固定在活动杆的下端,活塞的形状与活塞接头的形 状相同且与活塞接头的内腔壁间隙设置;出水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三竖管、横管和第四竖管, 第三竖管的上端与活塞接头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三竖管的下端与横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横管 的另一端与第四竖管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气管竖向设置第四竖管上且使进气管的内腔与第四 竖管的内腔相互连通,进气管的上端设有进气调节阀;使用时,泥水分离主体设置于沉淀池 一的外侧,进气管和第四竖管设置于沉淀池一的内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中,所述过水洞设在隔墙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中,所述浮渣收集槽的长度等于沉淀 池一的宽度;浮渣收集槽的底部处于过水洞的上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中,所述套管排泥设备还包括用于固 定第一竖管下端的固定管槽,第一竖管的下端置于固定管槽中,且使第一竖管下端管壁上的 进泥孔处于固定管槽的上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中,所述空气管中的第二竖管的下端 开口处位于污泥提升管的第一竖管的中间以下位置,且处于污泥提升管的第一竖管下端管壁 上的进泥孔上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中,所述沉淀池一中分布的污泥提升 管数量多于沉淀池二分布的污泥提升管数量。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中,所述套筒由均匀分布的多条栅条 围成,所述进水通道为相邻栅条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中,所述泥水分离主体还设有环形刮 渣板,所述套筒的栅条穿过环形刮渣板上设置的通孔,环形刮渣板通过连接板与活动杆的下 端固定连接,且环形刮渣板位于活塞的上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中,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设有刻度标记, 刻度标记用于标示活动杆下端上的活塞与活塞接头之间的间隙大小。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中,所述沉淀池二中相对于隔墙的另 一侧设有溢流堰,溢流堰通过排水管通向沉淀池二的外侧。
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 过设置沉淀池一和沉淀池二,并在沉淀池一和沉淀池二之间设置隔墙,在墙上设置连通沉淀 池一和沉淀池二的过水洞,在沉淀池一中处于隔墙的一侧设置开口向上的浮渣收集槽并让隔 墙作为浮渣收集槽的一侧槽壁,使浮渣收集槽的开口处高度低于隔墙的上端高度。在实际应 用中,使污水通过泥水分离设备进入沉淀池一,并从沉淀池二排出流向下一道工序,在这一 过程中当向沉淀池一注入的污水量和从沉淀池二排出的污水量达到动态平衡时,污水会通过 过水洞缓慢地从沉淀池一流向沉淀池二,大部分的污泥和浮渣被阻挡在沉淀池一内。在沉淀 池准备排泥前1-2min内,开启潜污泵二并以一定角度向浮渣收集槽的前方喷射污水,可使水 面产生波动,推动水面上的浮渣流向浮渣收集槽,然后通过套管排泥设备对沉淀池一和沉淀 池二进行排泥,沉淀池一和沉淀池二的水面会随之下降,大量的浮渣被留存在浮渣收集槽的 上方,此时开启潜污泵一,即可把浮渣收集槽内的污水抽送到预处理池内进行二次处理。浮 渣清除涉及的设备很少,降低了维护难度,并相应的降低了运营成本。2)本发明的套管排泥 设备包括污泥提升管、空气管和开口向上的污泥回流槽,把污泥提升管设计成包括第一竖管 和第一横管的结构,在第一竖管的下端管壁上设置进泥孔,让第一横管的弯头的开口向下并 处于污泥回流槽中;把空气管设计成包括第二竖管和第二横管的结构;让第二竖管套设于第 一竖管的内腔中,且使第二竖管的外管壁与第一竖管的内管壁之间设有间隙。在实际应用时, 让第一竖管的下端处于沉淀池的池底污泥中,让第二横管的进气端连接曝气泵,当打开曝气 泵后,气体就会依次通过空气管进入污泥提升管内,随着气量的增大,污泥提升管内的固气 混合物被推向污泥提升管的上部,空气的动能被转化为势能,污泥提升管内因进入空气后泥 水混合物密度变小,污泥提升管内与沉淀池内的污泥产生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沉淀池 内的污泥就会通过第一竖管下端的进泥孔被源源不断地提升至污泥回流槽内,因沉淀池一内 的污泥量多于沉淀池二,所以应让沉淀池一内设置的污泥提升管多于沉淀池二的设置。其结 构非常简单,管理也非常方便,动力源仅为空气,可节省能源,本发明进行排泥时,对沉淀 池的池水不会产生大的扰动,对水流状态影响较小,有利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性能提高, 且污泥回流量可通过阀门的进气量进行调节,沉淀池内的污泥提升管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 活设置。3)本发明的泥水分离设备包括泥水分离主体、出水管和进气管,在实际应用中将泥 水分离主体设置在反应池内,将出水管的出口和进气管设置在沉淀池一中,泥水分离主体由 套管、套筒、活塞接头、活动杆、提手和活塞组成,出水管由连为一体的第三竖管、横管和 第四竖管构成,并使第三竖管的上端与活塞接头的下端连接,在第四竖管上设置竖向设置的 进气管。在实际应用中,污水会从活塞和活塞接头之间的间隙由反应池流入沉淀池一,而大 的悬浮物、颗粒物会通过套筒的阻挡作用留在反应池中,从而实现泥水分离的目的;通过提 手调节活动杆下端的活塞与活塞接头内腔壁之间的间隙大小,可实现调节出水量大小的目的; 同时在第四竖管上设置了竖向设置的进气管,通过打开进气管上端的进气调节阀,使空气由 进气管进入出水管,沿出水管向上到达活塞接头处,并从活塞和活塞接头之间的间隙排向反 应池,该处反应池内的污水与空气会形成气水平衡状态,使反应池内的污水无法通过泥水分 离主体和出水管流向沉淀池一,有效保证了反应池进行曝气时浑浊的出水不能排入沉淀池内; 一旦停止曝气,气水平衡就会被破坏,反应池内的污水就会通过套筒的进水通道进入泥水分 离设备,并通过活塞与活塞接头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水管并流向沉淀池一,大的颗粒物被阻挡 在套筒外,从而实现对反应池的污泥流失量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发明的构造非常简单,涉及的污水设备少,操作也非常简单,成 本低廉,运行维护少,管理方便;排泥工序的动力源仅为空气,可相应地节约能源;通过泥 水分离设备可对反应池的出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并将反应池内的大颗粒物挡在外面,无法进 入泥水分离设备的内部,以实现阻泥排水的作用;在对沉淀池一和沉淀池二进行除泥工序时, 不会对沉淀池的池水产生大的扰动,污泥回流量也可通过控制进气量的时间进行调节,且在 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适应的污泥提升管数量,非常方便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