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10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44; C02F103/08; C02F5/08; C02F101/12; C02F101/10; C02F1/78; C02F1/7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软化单元、过滤单元、膜渗透单元、污泥浓缩池、絮凝池和淡水综合回收系统;其中,循环排污水首先进入絮凝软化单元,经过软化单元后的循环排污水进入到过滤单元,沉淀的污泥进入到污泥浓缩池;经过过滤单元后的循环排污水进入膜渗透单元;膜渗透单元依次包括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经过膜渗透单元得到的淡水进入淡水综合回收系统,浓水进入絮凝池。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设备重置率;不仅能够软化废水硬度等,还能够大幅度提高淡水的回收比,并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火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软化装置、过滤单元、膜渗透单元、污泥浓缩池、絮凝池和淡水综合回收系统;
其中,循环排污水首先进入絮凝软化装置,经过软化单元后的循环排污水进入到过滤单元,沉淀的污泥进入到污泥浓缩池;
过滤单元依次包括多介质过滤器、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生物活性炭滤池和自清洗过滤器,经过自清洗过滤器后的循环排污水进入膜渗透单元;
膜渗透单元依次包括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经过膜渗透单元得到的淡水进入淡水综合回收系统,浓水进入絮凝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超滤装置的产水分成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到反渗透装置,另一路作为反洗废水回流到软化絮凝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超滤装置采用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并设置错流过滤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水反渗透处理单元和废水深度处理系统;该海水反渗透处理单元依次包括微滤装置和海水反渗透装置;
其中微滤装置的进口与絮凝池的出口连接,经过微滤装置后的循环排污水进入海水反渗透装置,经过海水反渗透装置得到的淡水进入淡水综合回收系统,浓水进入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说明书
一种火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应用于火电厂循环水处理系统中。
背景技术
出于节约水资源的需求,大部分电厂采用再生水作为循环冷却补充水,这就导致循环系统排污水中氮磷有机物及其他无机离子浓度进一步增加,满足电厂的排放要求。因此对循环排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最终实现零排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对于循环水的处理系统分为两类:一种是对循环水的补给水进行处理:另一种是对循环水的排污水进行处理。循环水的处理系统大多是对循环水的补给水进行处理:采用的方式为弱酸离子交换或石灰凝聚澄清处理方式,用弱酸或石灰仅仅除去水中的暂硬,使循环水能够在高浓缩倍率下运行,但此种方式有很多的缺点和局限性。第一.由于循环水补水量相当大.所以处理系统也相当庞大:第二。弱酸或石灰对于象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经浓缩后造成的腐蚀和结垢问题无法解决;第三。弱酸再生需要消耗大量的酸。不仅使运行费用大大增加,而且再生产生大量的再生废水。
另一种对循环水的排污水进行处理,采用的方法通常包括加药、混凝、澄清工艺,通过加入石灰,部分去除废水的Ca2+、Mg2+离子;再加入絮凝剂、助凝剂去除悬浮物;再经过固、液分离,实现淡水的回流、污泥外运。文献号为CN101805081B公开的电站水处理系统中,循环水排污水系统包括一个缓冲水池、絮凝沉淀池、过滤器、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但这种工艺占地面积大,运行维护成本高;对于排污水的处理能力不够全面,对于废水中的有机物不能有效处理,并且淡水的回收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火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软化单元、过滤单元、膜渗透单元、污泥浓缩池、絮凝池和淡水综合回收系统;
其中,循环排污水首先进入絮凝软化装置,经过软化单元后的循环排污水进入到过滤单元,沉淀的污泥进入到污泥浓缩池;
过滤单元依次包括多介质过滤器、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生物活性炭滤池和自清洗过滤器,经过自清洗过滤器后的循环排污水进入膜渗透单元;
膜渗透单元依次包括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经过膜渗透单元得到的淡水进入淡水综合回收系统,浓水进入絮凝池。
优选的,超滤装置与软化单元连接,超滤装置的反洗水传送到软化单元进行循环利用。
优选的,超滤装置采用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并设置错流过滤设施
更进一步的,火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海水反渗透处理单元和废水深度处理系统;该海水反渗透处理单元依次包括微滤装置和海水反渗透装置;其中微滤装置与絮凝池连接,经过微滤装置后的循环排污水进入海水反渗透装置,经过海水反渗透装置得到的淡水进入淡水综合回收系统,浓水进入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设备重置率;不仅能够软化废水硬度、去除金属离子和其他有机分子,还能够大幅度提高淡水的回收比,并实现废水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