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7.19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1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每毫升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含有活菌数大于3.0×10↑[9],其中所述活菌中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厌氧梭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对城市化粪池、市政管网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效果明显,COD平均处理率达到81.6%,污泥削减67%左右。且在污水污泥的处理过程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降低后续二级污水处理厂三分之二以上的处理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每 毫升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含有活菌数大于3.0×109,其中所述活菌中包括有巨 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厌氧梭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巨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 厌氧梭菌的比例为6∶3∶4∶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得到:将原始混合菌群按照重 量百分比1%-45%投加到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再通过生化及镜检分 离优化富集培养得到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 30%、反硝化细菌15%、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所述优化 富集培养时投放的分离后的菌群、混合培养基、水的重量比为4∶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 其特征在于,每100公斤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包括:甘草1公斤、硫酸镁50克、 磷酸氢二钾50克、甘露醇20克、纤维素液4公斤、酵母膏3公斤、葡萄糖 10公斤、蔗糖30公斤、酒石酸钾钠50克、叶酸3克、硝酸氨50克、水50 公斤。
5.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始混合菌群按照重量百分比1%-45%投加到混合培养基中进 行混合培养,其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30%、反硝化细菌 15%、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 (b)通过生化及镜检分离优化富集培养培养即获得产品,所述优化富集 培养时投放的分离后菌群、混合培养基、水的重量比为4∶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 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在混合培养 基中在5-37℃,PH值6.5-8液态条件下培养7-10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 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分离后的菌群分三次投 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混合液中,三次的投放量之比为3∶3∶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 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投放的时间间隔为一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 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投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混合 物中的分离后的菌群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优化富集培养15-20天。
10.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 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公斤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包括: 甘草1公斤、硫酸镁50克、磷酸氢二钾50克、甘露醇20克、纤维素液4公 斤、酵母膏3公斤、葡萄糖10公斤、蔗糖30公斤、酒石酸钾钠50克、叶酸 3克、硝酸氨50克、水50公斤。
说明书
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 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城市(镇)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氧 化沟法、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A-B法、深井曝气法等处理来自市政管 网的生活污水。这些都是成熟而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被全世界广泛应用。
由于污水在排入市政管网前未经有效处理,且市政管网污水在排入污水处 理厂前也未进行有效处理,造成污水处理厂投资较高,且运行成本巨大。根据 已建、在建及拟建污水厂的情况,吨水造价在1500-2000元之间,运行费用在 08-1.4元/吨之间。根据这个比例测算我国尚未投入建设的城市污水厂需要一 次性投资1000亿以上。如果加上市政管网建设,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年运 行费在250亿元以上。我国的城市污水厂建设资金90%来自各种贷款。如果每 年有200亿元用于城市污水建设,每个项目的平均还贷期10年,数年后平均每 年偿还本息将超过300亿元,仅运行费用及本息将占我国GDP的1%以上。如 此庞大的投资及运行费用,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是不堪重负的,可以断言, 目前这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式,三年后,污水处理厂将成为政府的沉重的包袱,其中将有30%以上污水厂将因缺乏运转资金而停运,大批污水处理厂将被闲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污水处理费用昂贵、工艺复 杂的缺陷,提供一种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前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 微生物菌剂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 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每毫升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含有活菌数大于3.0 ×109,其中所述活菌中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 厌氧梭菌。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中,所述微生 物菌剂中巨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厌氧梭菌的比例为6∶ 3∶4∶4∶3。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中,所述微生 物菌剂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得到:将原始混合菌群按照重量百分比1%-45%投 加到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再通过生化及镜检分离优化富集培养得到微 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30%、反硝化细菌15%、 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所述优化富集培养时投放的分离 后的菌群、混合培养基、水的重量比为4∶3∶3。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中,每100 公斤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包括:甘草1公斤、硫酸镁50克、磷酸氢二钾50克、 甘露醇20克、纤维素液4公斤、酵母膏3公斤、葡萄糖10公斤、蔗糖30公 斤、酒石酸钾钠50克、叶酸3克、硝酸氨50克、水50公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始混合菌群按照重量百分比1%-45%投加到混合培养基中进 行混合培养,其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30%、反硝化细菌 15%、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
(b)通过生化及镜检分离优化富集培养培养即获得产品,所述优化富集 培养时投放的分离后菌群、混合培养基、水的重量比为4∶3∶3。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 法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在混合培养基中在5-37℃,PH 值6.5-8液态条件下培养7-10天。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 法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分离后的菌群分三次投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 混合液中,三次的投放量之比为3∶3∶2。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 法中,所述三次投放的时间间隔为一天。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 法中,在所述步骤(b)中,投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混合物中的分离后的菌群 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优化富集培养15-20天。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 法中,每100公斤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包括:甘草1公斤、硫酸镁50克、磷酸 氢二钾50克、甘露醇20克、纤维素液4公斤、酵母膏3公斤、葡萄糖10公 斤、蔗糖30公斤、酒石酸钾钠50克、叶酸3克、硝酸氨50克、水50公斤。
本发明使高效菌群和本土菌群的自净和处理能力同时得到最大的发挥。这 些微生物依靠相互间协同作用形成一个组成复杂、结构稳定,通过不断增殖、 氧化分解环境中大量的有机物,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且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对城市化粪池、市政管网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效果明 显,COD平均处理率达到81.6%,污泥削减67%左右。且在污水污泥的处理 过程中无需设备、操作方便,可极大的提高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水流的质量,降 低后续二级污水处理厂三分之二以上的处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