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7.09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a)将污水依次经过厌氧和好氧处理,得到泥水混合液;厌氧和好氧处理中的污泥龄为0.5~5天,水力停留时间为0.5~3h;b)将步骤a)得到的泥水混合液沉淀,得到上清液和污泥;c)将步骤b)得到的上清液厌氧氨氧化,得到的泥水混合液分离,得到上清液和污泥;d)将步骤c)得到的上清液和混凝剂混合,得到的反应液沉淀,得到污泥和出水。该工艺无需外加碳源,且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污水经过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处理后,SS为5~10mg/L,COD为30~46mg/L,TN为9~13mg/L,TP为0.3~0.5mg/L。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水依次经过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得到泥水混合液;
所述污水的COD为400~600mg/L,TN含量为60~80mg/L,TP含量为5~7mg/L;
所述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中的污泥龄为0.5~5天,所述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3h;所述厌氧处理的溶解氧为0~0.2mg/L,所述好氧处理的溶解氧为1.5~2.5mg/L;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泥水混合液进行沉淀,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污泥;
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第一上清液进行厌氧氨氧化,得到泥水混合液;将所述泥水混合液进行分离,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污泥;所述厌氧氨氧化的溶解氧为1~2mg/L;
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第二上清液和混凝剂混合,得到反应液,将所述反应液进行沉淀,得到第三污泥和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厌氧氨氧化污泥不进行排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部分所述步骤b)得到的第一污泥回流,参与厌氧处理;
另一部分所述步骤b)得到的第一污泥进行污泥厌氧消化,得到消化液、甲烷和污泥残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厌氧消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厌氧消化的温度为50℃~5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消化液依次进行磷回收和厌氧氨氧化处理。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碳磷同步分离氮元素超高效转化CP-N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早,最为广泛的生物处理技术,它起始于1914年,经过100多年的研究与开发,广泛地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包括:将污水经过初次沉淀处理、曝气处理和二次沉淀处理,得到出水和污泥,将一部分污泥回流,参与曝气处理;另一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等。活性污泥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参与活性污泥处理的微生物群体,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的污水中吸取其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碳源。目前,我国80%以上的污水处理工艺都采用活性污泥法。随着排水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活性污泥法工艺技术也随之发展,以满足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的要求,比较著名的工艺技术有A2O、氧化沟、SBR以及其改进工艺等。
我国污水水质特殊,碳源较为匮乏,而且现有工艺技术对碳源利用的效率也较低,大部分碳源都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以及合成微生物菌体,因此不能满足同时脱氮除磷对碳源的需求,需要外加碳源来达到出水水质达标的目标,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工艺实现了厌氧氨氧化技术在污水主流单元上的应用无需外加碳源,且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污水依次经过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得到泥水混合液;
所述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中的污泥龄为0.5~5天,所述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3h;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泥水混合液进行沉淀,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污泥;
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第一上清液进行厌氧氨氧化,得到泥水混合液;将泥水混合液进行分离,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污泥;
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第二上清液和混凝剂混合,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进行沉淀,得到第三污泥和出水。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的厌氧处理的溶解氧为0~0.2mg/L,好氧处理的溶解氧为1.5~2.5mg/L。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的厌氧氨氧化的污泥不进行排泥。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的厌氧氨氧化的溶解氧为1~2mg/L。
优选地,还包括:一部分所述步骤b)得到的第一污泥回流,参与厌氧处理;
另一部分所述步骤b)得到的第一污泥进行污泥厌氧消化,得到消化液、甲烷和污泥残渣。
优选地,所述污泥厌氧消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天。
优选地,所述污泥厌氧消化的温度为50℃~55℃。
优选地,将所述消化液依次进行磷回收和厌氧氨氧化处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具有进水口的厌氧池;
与所述厌氧池的出口连接的好氧池;
与所述好氧池的出口连接的第一沉淀池;
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口连接的第一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与所述第一厌氧氨氧化池的出口连接的泥水分离器;
与所述泥水分离器的出口连接的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具有出水口;
与所述泥水分离器和第二沉淀池之间设置的混凝剂投加装置。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沉淀池的另一出口连接的厌氧消化池;
与所述厌氧消化池的出口连接的磷回收装置;
与所述磷回收装置的出口连接的第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所述第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入口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污水依次经过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得到泥水混合液;所述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中的污泥龄为0.5~5天,所述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3h;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泥水混合液进行沉淀,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污泥;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第一上清液进行厌氧氨氧化,得到泥水混合液;将泥水混合液进行分离,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污泥;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第二上清液和混凝剂混合,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进行沉淀,得到第三污泥和出水。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工艺无需外加碳源,且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污水经过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处理后,SS为5~10mg/L,COD为30~50mg/L,TN为8~15mg/L,TP为0.3~0.5mg/L。